小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讓院士也為之讚嘆

2020-11-04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論壇 · 實錄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場次: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各地50多名小科學家展開對話。

小科學家們合影 圖|WLF獨家

聽說是和孩子們交流,幾位院士盡力從繁忙密集的工作中抽身而來,欣慰的是,精彩紛呈的現場給了他們源源不斷的驚喜。

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成績、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

「為何學霸的考試成績總比姚明的身高還高?」

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的謝睿奇根據日常觀察,提出《論考試成績的影響因素的初步試探性研究》這一課題。他通過網課的自主學習,掌握了機器學習相關的數學矩陣和建模語言;通過構建影響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維度的歸因佔比,其中最顯著的是「自上一次大型考試以來平均一周投入的額外時間」。常言沒有騙人:越努力,越幸運。

謝睿奇課題分享 圖|WLF獨家

「我帶了個寶貝來現場」

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郭秦菘從書包裡拿出一個蛇形機器人,這是論壇現場唯一的實物展示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在一次農村調查中注意到,農藥過量噴灑問題廣泛存在於當前農業生產中,農民們基本依賴個人經驗判斷用哪種、應該噴多少。因此,他提出《基於GoogleNet和MATLAB的農藥過量噴灑綜合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現實困擾。

「製作這個蛇形機器人的實物,我大概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它真的能夠迅速、靈活地在田地裡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說完之後,把蛇形機器人盤掛在脖子上走下臺去,真摯的笑容讓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郭秦菘的蛇形機器人 圖|WLF獨家

其餘小科學家們的分享也同樣引人入勝,從樂器噪音防治到城市運動空間規劃,從二氧化碳複合材料到可逆光致變色的塗料製備等等。小科學家們詮釋了科學研究的三部曲: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展現了新一代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讓我們感慨,好奇心和洞察力是科學最好的養料。

而後的桌布討論環節將論壇帶入新的高潮,56位小科學家分為4組,每組由一位頂尖科學家導師帶領進行討論,討論話題緊扣科學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現象。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個「命題作文」,那就太低估小科學家們的潛能啦!

「我們如何定義科研的創新?不同水平上的

研究發現都如何推動科研發展?」

「在解決問題前,我們或許應該利用

大數據調查先摸清現存的問題、阻力。」

「您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怎麼看??」

「神經網絡模型同樣能夠反映

自主學習的優越性。」

「……」

四十分鐘裡,小科學家們從未被題目所局限,他們從自身的優勢和研究課題出發,展開同輩間交流。當你看到兩個同學就某一領域展開辯論甚至面紅耳赤,就仿佛洞見他們在未來的科學場中是如何吸納意見、切磋提升的。

討論結束後,四個小組用海報圖示闡述了組內關於議題的討論結果,頂尖科學家們進行點評。

「我不得不說,這些孩子都比我聰明。我為這些後生感到可喜、可敬。」楊雄裡院士肯定了在場孩子們的精彩表現。馬大為院士則從基礎學習、科研心態方面對小科學家們提出了要求和期待。

小科學家論壇討論現場 圖|WLF獨家

排版|木木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

相關焦點

  • 這群「小科學家」做了什麼,讓院士點讚「他們比我更聰明」
    11月1日,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上,56名來自全國的「小科學家」展現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比我更聰明,可喜可敬!」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為他們的出色表現點讚。【為什麼考砸了?原來這也可以成為研究課題】為什麼學霸的考試成績比姚明還高?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了我們的考試成績?
  • 15歲中科大天才少女,身兼3個院士銜,卻「曲線救國」加入美國籍
    有的人出生就帶著光環,人生道路中的每一步也都讓人讚嘆。她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15歲就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19歲又獨自出國求學進修被稱為天才少女,博士畢業後的她擁有三個院士頭銜,最終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她就是華裔科學家莊小威。
  • 我國李愛珍參選院士四次落榜,被評美國院士,依舊為國奉獻青春
    這個女院士參加四次國內院士評比都失敗了,卻最終評上了美國的院士。她就是李愛珍院士。這個消息一出,大家也是紛紛為李院士打抱不平,憑什麼她四次參加院士評比都沒有選上。外界也是出了很多的猜測,更有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她將要離開中國另尋發展。不過李院士並沒有動搖,仍然選擇留在中國為人民服務。
  • 中國女天才科學家,4次申請院士都失敗,赴美申請院士一次就成功
    美國院士李愛珍的中國心!【引言】中國肩負著科技使命,女性科學家也在時代的進步中崛起。李愛珍曾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但都因標準不夠或者年齡問題而未能如願。她好像為科學而生、為科學而活,喜歡每日與材料交朋友,喜歡獨自在實驗室琢磨研究。這些不可多得的特質,促使她在短期之內升遷為學術委員會主任。
  • 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中國最北大興安嶺的地質奇觀,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 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西媒讚嘆!
    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西媒讚嘆!|世界首次,中國科學家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摺疊【中油網】訊:9月6日,央視新聞消息報導,經過多年研究公關,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摺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摺疊,對構築量子材料和量子期間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成功今年在國際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 10名南山學子當選新科「小院士」 第五屆少年創新院小院士評選總...
    在科華舞臺上,他們以創意點睛生活,以創新服務社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手巧,傳遞了一份份智慧和希望。據悉,賽事歷經初評、複評兩次評選,從南山全區100多位申報的中小學生中產生19位提名小院士入圍總決賽。最終,10名學生脫穎而出,當選新科「小院士」。
  • 海智專家張祥成院士應邀訪問省科協
    12月16日,省科協副主席馮少東在江蘇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會見應邀到訪的中國科協海智專家、劍橋大學教授張祥成院士。馮少東介紹了省科協海智工作和國際交流方面的最新情況,陪同張祥成院士參觀了院士之家、學會之家和海智之家
  • 魯南製藥聘任陳芬兒院士為首席科學家
    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我市舉行。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據介紹,魯南製藥集團將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為臨沂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首席科學家是科研體系的核心,在人才集聚、項目凝練、科研組織、資源配置中具有關鍵作用。
  • 陳芬兒院士被聘任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本報臨沂訊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將通過與院士的合作,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
  • 《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
    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各大劇集日新月異,小楊姐現在想和大家溝通一下古裝劇,古裝劇按題材可以分為武俠劇,穿越劇,歷史劇,宮鬥劇,神話劇,魔幻劇等等。小楊姐想了解一下,讀者們更喜歡哪種類型的古裝劇呢?《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回首以前的幾部老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不僅演繹了紀曉嵐的聰明才智,更是演繹了和珅的老奸巨猾,但是,現在你回首再看看這部老劇,可以看出紀曉嵐是一個具有很高情商的人,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更是讓我們不僅誇讚真是一部好劇啊。看一部好劇,勝讀一本好書。
  • 中外科學家為鹹海生態修復提供聰明才智
    在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鹹海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國際研討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專家齊聚一堂,分別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進行視頻會議,為鹹海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出謀劃策。  鹹海曾是亞洲第二大內陸湖,也是中亞重要的水上運輸通道。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大規模的土地和水利開發,導致鹹海湖面水位急劇下降,瀕臨乾涸。
  • 中科院退休研究員,4次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卻留在中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指出,目前科研領域多為男性,並稱女性科學家所佔比例還比較少,可見女科學家是一個特殊而又極其罕見的存在,以至於當顏寧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傳出後,網友們紛紛為這位傑出的女科學家點讚。事實上,顏寧的成就並非前無古人,早在2007年,中科院研究員、材料科學家李愛珍就曾獲此殊榮。
  • 航天四院為他拍攝專題片!嵊州這位中科院院士剛過了90歲生日
    他,就是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老一代科學家的傑出代表邢球痕。前不久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又恰逢他邢球痕90周歲的生日,航天科技四院專門為他拍攝製作了,專題電視片,以表敬意和祝福。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然整個輿論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件事情本身上面,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位成功當選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在國內申請中科院院士曾經4次遭到拒絕。
  • 溫州成立「甌越院士之家」 請院士常回家看看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甌越院士之家」在位於鹿城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溫州)峰會七都會場隆重揭幕,這是我市成立的首個「院士之家」。  「甌越院士之家」具體選址在七都金融科技文化中心1號館,場館門口處花團錦簇、綠植成蔭,沿著院路往裡走,一側牆壁上還懸掛有介紹溫籍院士的展板。新中國成立以來,溫州先後有27人當選「兩院」院士(學部委員)。目前活躍在科研戰線的有1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姜伯駒,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科學家伍榮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專家吳朝暉,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張超然等。
  • 航天四院為他拍攝專題片!嵊州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剛過了90歲生日
    他,就是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老一代科學家的傑出代表、火箭發射等做出了重大成就,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與同事們在堆積如山的各種圖表中「移山填海」,憑著紮實的學識和嚴謹的科研精神,發現了圖紙與工藝文件中的200多處錯誤,並一一記在小紅本上。當他們向駐廠的前蘇聯專家反映時,「老大哥」才恍然大悟。邢球痕與同事們將錯處一一改正,保證了工廠加工產品所需。前蘇聯駐北京總代表聽聞此事後,驚詫於年紀輕輕的邢球痕竟如此精心鑽研,連聲讚嘆:「多有才華的年輕人!」
  • 四次落選中國院士的女科學家,71歲時卻被選為美國院士
    除了分子束外延技術以外,李愛珍還在65歲時研製成功了5至8微米波段半導體量子級聯雷射器,實現了亞洲此類雷射器「零突破」,中國由此進入掌握該先進技術的國家之列李愛珍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功勳卓著,不僅留下了眾多科研成果,還為培養後世人才注入了大量心血。
  • 四川巴中籍科學家吳偉仁、韓傑才當選院士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記者 仲健鴻)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分別發布通告,宣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據了解,今年中國工程院增選70名院士和8名新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增選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盧耀如院士:為青年科學家「擺凳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先生就是一個為年輕科學家提供便利的典範,他把擔任貴州師範大學名譽校長、同濟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和津貼共360萬元全部捐出,設立了盧耀如生態工程地質學科基金,用於獎勵、資助貧困學生和博士研究生,讓他們將來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而非當大官和撈取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