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23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強化農貿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打擊「短斤少兩」等不法行為, 11月20日,墾利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民豐、金辰等農貿市場各商戶在用計量器具進行了集中檢測,確保計量器具準確性,營造誠信、公平、和諧的市場計量環境。
當天檢測共涉及商戶(攤位)98家,各式計量器具178臺(件),經現場檢測,發現不合格計量器具2臺,執法人員按照相關規定對涉事商家進行了嚴肅處理。
據了解,此次集中檢測將持續一個月的時間,檢測合格的計量器具會被貼上檢測合格證,提醒廣大市民在購物時一定要留意計量器具上有沒有計量檢測合格標誌以及標誌是否在有效期內,一旦發現「缺斤短兩」等問題,請立即撥打「12315、12345」 進行投訴。
另外,就不法商販如何在計量器具上做手腳等問題,該局計量所負責人王霞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整理。
「商販在計量器上做手腳,方式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不去皮」法:把託盤和商品一起放在電子秤上稱量時,盤子的重量被加到商品的重量裡。
二是不清零法:故意不清除之前稱量過商品的重量數據。
三是不按真實單價輸入法:報的是低價格,輸入的是高價。
四是慣性衝擊力法:將商品重重丟上秤盤,藉助慣性衝擊力使電子數值顯示瞬間加大。
五是障眼法:故意把雜物擋住電子秤顯示屏一個角,讓市民看不到物品的實際重量。
六是「有利地形」法:首先將電子秤稍微傾斜,將商品放在託盤某個固定的位置——商品在這個位置稱出的重量最大。
七是「真假李逵」法:準備兩臺秤,「特殊」情況下用正規秤,平時用做過手腳的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