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
近日,菏澤市場監管局對成品油、食品油進行抽查,下達整改餐飲市場文書800多份,並成立在線學校檢測平臺200家,保障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促進網絡餐飲業的健康發展......
市場監管局查成品油、食用油
>>>>
整改多家餐飲行業問題
「截止目前,全市共檢查入網經營戶6513家,發現問題2901家,立案查處27家,停業20家,責令整改805家,下線小餐飲4000餘家。」12月1日,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趙紹增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做客「政務服務熱線」,現場接聽群眾來電,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
>>>>
我市抽查16個批次成品油,合格率100%
網絡配圖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成品油的質量以及市場監管部門對生產領域如何加強監管較為關注。據介紹,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嚴格執行成品油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準入制度,督促煉化企業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組織生產,真正從源頭把好產品質量關。
去年以來,該局對本市3家取得車用汽油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潤澤化工有限公司、山東玉皇盛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並對三家企業生產的車用柴油、車用汽油和車用乙醇汽油調和組分油等16個批次產品進行抽樣,經抽樣檢查,產品均合格,質量抽檢合格率均達100%,並升級符合國VI標準。
>>>>
學校食堂規範化監管
網絡配圖
學校食品安全既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市場監管的重點,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研究採取多項舉措,統籌解決學生安全用餐問題。
據了解,目前全市建有學校食堂1055所,在校就餐人數達37.3萬人。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動中央廚房等集中供餐單位建設,相繼引進中央廚房20家,已為70所學校提供配餐服務。不斷強化學生小飯桌規範化監管,全市登記備案小飯桌119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4月底,初高中、大中專院校畢業班先後開學,5月份其它學校和班級全面複課。為保障師生就餐安全,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與教育部門集中力量,對全市學校食堂組織開展3次大規模核驗,確保防疫措施、食品安全等措施落地落實,堅持達標一家、開學一家。
>>>>
市局聯合教育局嚴格落實「四查」制度
網絡配圖
另外,嚴格落實「四查」制度。今年,對全市學校食堂開展季度檢查2631家次,督導檢查1118家次。市局聯合教育部門定期督導檢查,發布檢查通報,公開存在問題及學校得分排名,主動揭短亮醜,鼓勵表彰先進,督促各縣區學校食堂改造提升。主動邀請學生家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記者等進校園,檢查食品安全,推動社會共治。
>>>>
我市共建成學校食堂在線檢測平臺200家
網絡配圖
持之以恆加大投入,完善學校食堂食品檢測實驗室建設。自2015年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利用社會資源,為我市54所學校建立在線檢測實驗室,2015年至2017年,連續兩年被市政府列為民生實事之一。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學校食堂在線檢測平臺200家,鄄城縣、開發區等實現全覆蓋。培訓檢測人員260多人,檢測食材達50萬份,杜絕不合格食品進入校園達3700多批次。同時,全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達到95%以上,巨野、開發區等實現「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有力保障了學校食堂食品安全。
>>>>
市場監管局約談餐飲行業人員110次
網絡配圖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網絡餐飲業發展迅速,市市場監管局如何加強監管也是廣大市民較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市場監管局發布,目前,全市11個縣區有16家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代理機構,其中美團網絡訂餐8家、餓了麼網絡訂餐8家;從事送餐的運營公司有UU跑腿(鄭州時空隧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閃送(菏澤市壹派速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代理機構從事網絡餐飲推廣、入網審核等工作的人員189名,服務送餐的騎手1775人,其它公司騎手570多人。入網餐飲服務企業7078家,其中持小餐飲登記證4883家,佔比上線餐飲單位達67%;全市日均訂餐量39380單,日營業額近70萬元。因此,該局明確專項整治工作方向不是堵和防,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疏和放,是整治規範,引導網絡餐飲業健康發展。
針對訂餐平臺存在的證照不全,公示信息不準確,誤導消費者的問題,市局集中組織約談會,各縣區的平臺代理機構負責人、縣區局分管領導、監督人員共同參加約談,對共性問題一一指出,明確整改方向,整改時間、整改措施等,要求各縣區局落實督導整改的責任,靠上去幫扶。
針對各縣區個別上線餐飲企業存在的套證問題、無證上線、超範圍經營等具體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窗口指導,提出下線、立案查處等具體措施。同時,市局安排人員開展網絡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加強業務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目前,全市召開第三方平臺代理機構負責人約談會兩次,約談人員達110多人次,下發督導通報2期,市局立案查處3起,發現問題進行窗口指導217家次,督辦案件查處26起。
>>>>
下達整改文書800多份
網絡配圖
突出重點,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入網經營戶6513家,發現問題2901家,立案查處27家,停業20家,責令整改805家,下線小餐飲4000餘家。開發區、曹縣、單縣等無證經營的上線餐飲企業依法立案查處。
目前,全市共立案查處平臺代理公司兩家,罰款10.7萬元,查處違法餐飲企業25家,罰款11.4萬元,給予警告11家,下達責令整改文書800多份。通過依法立案查處,震懾了故意違法企業,起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效果。同時,積極引導達標的餐飲企業入網經營,促進網絡餐飲業的健康發展。
菏澤市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
>>>>
市監管局抽查不合格企業名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和菏澤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對50批次疫情防控期間重點食品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不合格產品3批次,檢出了鯽魚中恩諾沙星、氧氟沙星不合格1批次,豬頭肉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1批次,翔博熟食(熟豬耳)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1批次。
現將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鯽魚中恩諾沙星、氧氟沙星不合格。
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菏澤銀座商城銷售的鯽魚產品中恩諾沙星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項目不符合 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氧氟沙星項目不符合農業部公告第 2292號《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 4 種獸藥的決定》要求,檢驗機構為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二、豬頭肉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
菏澤開發區誠道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豬頭肉產品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項目不符合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機構為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三、翔博熟食(熟豬耳)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
菏澤開發區誠道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翔博熟食(熟豬耳)產品中苯甲酸及其鈉鹽項目不符合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機構為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菏澤市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於2020年9月29日、9月30日對上述批次不合格產品立案查處。
>>>>
消費風險提示
網絡配圖
恩諾沙星又名乙基環丙氟哌酸或乙基環丙沙星,為第三代人工合成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在動物體內的代謝主要是脫去乙基而成為環丙沙星。恩諾沙星在預防和治療畜禽的細菌性感染及支原體病方面有良好效果,廣泛應用於畜牧、水產等養殖業中,包括在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等養殖中的疾病防治。
氧氟沙星,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曾被廣泛用於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已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長期攝入檢出氧氟沙星的食品,可能會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症狀,大劑量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但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
不合格產品信息表
>>>>
不合格檢驗項目小知識
網絡配圖
1批次鯽魚中檢出恩諾沙星、氧氟沙星不合格,恩諾沙星在預防和治療畜禽的細菌性感染及支原體病方面有良好效果,長期攝入恩諾沙星藥物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如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症狀,大劑量或長期攝入還可能引起肝損害。因此在《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235號公告)中,規定了恩諾沙星及其代謝產物環丙沙星總殘留限量。
1批次豬頭肉中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氧氟沙星曾被廣泛用於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是用於革蘭陰性菌所致的呼吸道、咽喉、扁桃體、泌尿道(包括前列腺)、皮膚及軟組織、膽囊及膽管、中耳、鼻竇、淚囊、腸道等部位的急、慢性感染的廣譜抗菌藥。但《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1批次翔博熟食(熟豬耳)中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其他固體調味料苯甲酸及其鈉鹽的最大檢出限量為0.6g/kg。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
來源:海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