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方案「3.0版」 市市場監管局詳細解讀37條措施
企業一次性填報 執照發票印章全搞定
廈門網5月22日訊(廈門日報記者黃璜、通訊員邵碧蓉、葉旭)昨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計劃》(以下簡稱《提升計劃》)正式印發,共有37條措施,從便利企業開辦、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和保護、推進市場監管精準化水平等三個方面入手,全面對標國際一流,提升營商環境,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圖:市市場監管局為商事主體提供便利服務。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這37條措施具體有哪些內容?企業可以從中獲取哪些優惠、便利和保障?針對這些問題,市市場監管局進行了詳細解讀。
亮點1
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發商事主體活力
《提升計劃》的37項措施中,與激發商事主體活力相關的內容有14條,主要是通過節約審批時間、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等方式,為商事主體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最便利的服務,既方便準入,又降低辦事成本。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壓縮時限減免收費
企業既省時間又省錢
此次,市市場監管局將升級改造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申請人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即可一次性填報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社保登記、銀行開戶預約等信息,部門間通過數據推送共享信息。審批通過後,市場監管部門、稅務部門、刻章企業分別給辦事人員郵寄營業執照、發票和印章,實現「一網登錄、一次申請、一趟不用跑」。
在線下,企業開辦也是「一窗辦理、一個環節、並聯辦理、一併出件」,交了材料即可坐等執照、發票和印章。設立登記一般半天就能辦好,連同公章刻制、發票申領、參保登記等一起辦理,也不超過一個工作日。相關部門還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首套公章,提供執照、發票免費寄遞服務,不僅節省時間,還給企業省了錢。
●推廣「網際網路+政務」
拿起手機就能辦事
隨著智能化、科技化手段的推廣應用,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拓展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範圍。電子執照也是商事主體的「合法身份證」,在涉企政務服務和商務服務的領域都可深度應用。簡單地說,企業辦事人員只要拿起手機出示電子執照,就能到窗口辦事,也能洽談業務。
市場監管部門還將推行「全流程電子化」,充分運用實名認證、電子執照、電子籤名等技術,並加強與「閩政通」「i廈門」等公共服務App的對接,部署更多服務事項進駐「e政務」等自助終端,逐步實現商事主體備案事項全程網辦、一趟不用跑,拓寬全程網辦的覆蓋面。接下來,區塊鏈技術也將被引入,市場監管部門將在自貿片區開展標準地址二維碼管理應用試點,那些申報地址在標準地址庫內的商事主體,其住所、經營場所可以進行自動核驗,無需另外提交材料。
●跨部門數據共享
入市方便退市簡單
市場監管部門繼續以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重點,持續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突出「照後減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減少審批環節;同時,推廣「證照聯辦」套餐式服務,針對群眾關注度較高、審批頻次較高的事項,如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許可證,實施與營業執照「證照聯辦」的套餐服務,實現商事主體準入、準營同步便利。
商事主體註銷「一網通」平臺功能也將進一步優化,通過強化跨部門數據共享,實現註銷進度共享和實時可查,並優化申請流程,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簡易註銷登記退出市場。
亮點2
全力保障以智慧財產權支撐高質量發展
在《提升計劃》中,圍繞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和保護的內容有10條,數量雖然不是最多的,但都是「重量級」的,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促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增資減壓
市場監管部門將著力推動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增加銀行直接放款的風險代償,鼓勵銀行直接貸款,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貸款成本。智慧財產權領域的補貼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符合政策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均可享受補貼,鼓勵企業持續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工作,提高對企業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貼息的支持力度,企業可持續享受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補貼。
●年底前設立12個維權工作站提供一站式服務
市場監管部門將在各區、高新園區及行業協會設立智慧財產權維權工作站,今年年底前至少建成12個;同時,出臺智慧財產權服務指引,提升智慧財產權服務效率。這種一站式服務,將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治理,充分發揮商事主體的集體優勢,強化行業自律,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形成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網,為所屬成員提供智慧財產權宣傳培訓、信息檢索、法律諮詢、權屬爭議,糾紛解決等綜合性維權服務。
●專項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有效保護智慧財產權
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將開展專項行動,協調相關部門、機構,建立全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調與執法聯動機制,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同時探索建立社會共治模式;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有關技術手段,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糾紛調解、快速維權、監測取證、檢驗技術、存證固證五大模塊,並逐步完善海外維權資料庫等功能,為企業提供全流程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建立一站式協同保護平臺,與廈門中院等部門密切合作,推動糾紛調解與行政執法、刑事司法、仲裁相銜接,完善智慧財產權糾紛一站式解決方案。
亮點3
精準監管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計劃》中有13條措施是關於市場監管精準化的。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化「放管服」,為企業做好服務,便利市場準入,並不意味著放鬆監管,恰恰相反,更精準、更嚴格的監管,才能為守法規範經營的企業營造更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更健康向上的發展環境。
●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做到「無事不擾」
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修訂抽查事項清單,制定抽查工作指引,並向社會公示。
統一的聯合監管平臺也將進一步改造升級,建立覆蓋各轄區、各層級的檢查對象名錄庫、檢查人員名錄庫,不僅抽查事項、檢查人員、檢查對象的隨機抽取要通過平臺進行,抽查的全過程還會進行電子化留痕,實現集中統一公示和綜合運用,讓隨機抽檢更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為了做到「無事不擾」,最大程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市場監管部門將嚴格控制一般事項的抽查比例和次數,但對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抽查比例不設上限。
不僅如此,市場監管部門還將著力健全政府部門信息歸集共享管理系統應用,形成每個商事主體獨立的信用檔案;通過平臺數據共享,推動對經營異常名錄等失信行為的跨部門跨領域聯合懲戒;在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安全領域,還將實施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降低企業辦事成本。
●探索開展包容審慎監管
讓企業過而能改
推動復工復產,與企業共克時艱,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建立適當的容錯機制,尤其是對「四新」企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商事主體)給予2年包容期。在包容期內適用容錯機制,對企業的輕微違法行為,經督促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市場監管部門不予行政處罰。
市場監管部門也會通過法規宣傳、行政提示、行政建議、行政約談等柔性監管方式,對企業容易疏忽的市場監督管理相關事項進行提示,對容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進行勸告、預警,積極引導和督促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不僅如此,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健全有違公平競爭的投訴舉報和處理回應機制,及時處理相關投訴舉報。同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還將進一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對政策措施進行清理,不得設置妨礙市場經濟主體準入和退出、妨礙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影響生產經營成本及經營行為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不得設置歧視性標準,不得超出法律規定擅設標準。
點擊
37條措施
包括哪些內容?
●激發商事主體活力
14條
●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和保護
10條
●推進市場監管精準化水平
13條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