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監管人一直在路上
——全國市場監管提升競爭執法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掃描
藥企賄賂手法升級2.0、被騙老人替違法人員「討說法」、利用技術手段讓目標跳轉、刷單形成產業鏈……遇到這些執法新問題怎麼辦?如何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市場監管鐵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並指出要加強和改進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辦案是推動《反不正當競爭法》有效實施及發揮作用的最重要抓手,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工作完成的效率、質量。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的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暨「百日行動」典型案件評審活動,就是一次推動基層執法能力提升的有益嘗試。
錘鍊過硬隊伍
「我們無所畏懼,因為我們有信仰。」12月18日,來自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市場監管局的楊振宇,在由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主辦的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暨「百日行動」案件現場匯報評審活動演講結束時動情地說。
作為最終29個案例演講者之一,楊振宇告訴記者:「能堅持到現在,我已經很開心了。我分享的上海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業賄賂案,經過了省級、總局的案例篩選,還經過來自國際的專家評議,PPT不知修改了多少遍,演講練習了多少次也記不清了。」
據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0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暨「百日行動」典型案件評審活動的通知》在全系統開展典型案件匯報評審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共收到近300個案件,類型涵蓋混淆、侵犯商業秘密、商業詆毀、虛假宣傳、不正當有獎銷售、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和商業賄賂等七類《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的行為,並經過逐個篩選、優中選優,確定了102個初選案件。
案件辦得精彩,還要講解透徹,才能起到以案釋法、以案教學的效果。11月21日至22日,總局價監競爭局在海南省瓊海市舉辦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能力提升工作會,邀請演講領域專家對入圍案件的102名主講人進行培訓,要求主講人通過PPT的形式在6分鐘內對案件進行講解,並請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領隊對案件進行點評。最終對每個案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法律法規適用、PPT製作演示、演講表達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打分,篩選出39個案例。
11月28日至29日,反不正當競爭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總局價監競爭局利用這一寶貴機會,邀請國際專家對案件進行評議。經過三輪審核,最終選出29個案件參加現場匯報評審活動。
「真是不比不知道,原來這種類型的案件還可以這樣辦,我們和發達地區的辦案水平差距較大,總局價監競爭局組織的這次案件匯報評審活動,對指導地方執法辦案、縮小執法水平差距太有意義了。」一名參加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能力提升工作會的基層執法人員說。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陶鈞表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的感受是市場監管執法隊伍素質高,執法讓人有期待,很放心。」持有同樣觀點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肖江平點評說:「此次匯報的案例十分經典,執法方法稱得上是『教科書式』的。執法人員不拘泥於傳統領域,對新業態也開展了執法實踐。人才隊伍素質水平提升情況令人感到欣慰。」
展現執法溫度
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中,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的案件不在少數。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相應警示提示,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此違法行為嚴厲打擊。
「違法手段不斷花樣翻新,不要放過蛛絲馬跡,著重查處幕後公司。執法人員經過外圍調查3個月,從一家小門店發現了當事人的運作模式、人員組成。」來自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市場監管局的王海洪分享查辦浙江盛世紅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心得時說。他告訴記者,當事人已經將違法會銷做成流水線業務,現場查到7塊移動硬碟、2臺電腦,違法講課視頻資料、財務數據超過3000G,當事人還有專業的攝影棚和提詞器,為不同類型人群、場景設置不同的話術。「違法人員都如此『努力』了,作為執法人員當然得下大功夫提升辦案水平。」王海洪說。
「查辦保健品案件,最令人頭痛的是受騙老人把會銷人員當親人,對執法人員不信任。」來自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市場監管局的葉駿說,「查辦陝西省紫陽縣紅瑞樂邦經營部非法會議營銷食品案,重要的不僅是對當事人罰款100萬元,吊銷了當事人的營業執照,還責令當事人向受騙老人退回了共計90多萬元的購貨款,讓老人真正增強防騙意識。」
「藥企賄賂手法已從1.0升級2.0,行賄手法更為隱蔽。」來自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市場監管局的羅和文分享道,「當事人向廣州地區19家醫院74名醫生以『講課費』名義支付賄賂款,這是由辦案人員在一張刷卡機小單裡發現的『小秘密』。」
不論是常州華生製藥有限公司商業賄賂案,還是愛之霖有限公司商業賄賂案、廣州弘康醫藥有限公司商業賄賂案、上海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業賄賂案,大多涉及有影響力的企業,行賄手段十分隱蔽。為了維護廣大患者的利益,執法人員見微知著,磨鍊辦案真功。
「新業態下,不正當競爭行為和手段呈現新變化,執法人員查處此類違法行為就是給急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踩剎車』,讓其在法治的軌道上健康發展。」來自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的崔繼延在介紹優酷利用技術手段妨礙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服務正常運行案時,深有體會。
「面對新業態、新形象、新行為,市場監管部門的執法難度可想而知,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市場監管人員用執法的智慧,解決了新業態之下很多隱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面對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等實際問題時,市場監管人員的執法並不是冰冷的,體現了法律的溫度,讓我在凜冽的冬日裡感到了溫暖。」陶鈞對此深有感觸。
優化營商環境
執法辦案是第一要務。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執法案例,展示了機構改革一年多來,市場監管部門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條線隊伍加快融合、發揮作用的執法成效。
「案件查處看似波瀾不驚,但執法人員通過案件辦結後深入企業調研、宣傳,產生了持續的警示教育效應。」查辦上海滿羅廣告有限公司利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施混淆行為案的翁思聰說,「本案是總局引領、市局部署、區局落實的典型案例,體現了上下一心,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勝心、行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執法人員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程序。來自吉林省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的孫皓在談到長春龍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商業詆毀案時表示,以「零口供」方式查處商業詆毀案,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風險較大,在辦案前期應做好預案,辦案程序必須合法嚴謹,使用說理式文書,執法過程全記錄十分重要。「正是我們在執法時全程開了執法記錄儀,保證執法公正公開,才能把當事人暴力阻礙行政執法行為記錄下來,為執法提供了依據。」孫皓說。
在浙江省嘉興市市場監管局經開分局近日查辦的張某、丁某、宋某侵犯商業秘密案中,被侵權的企業因為員工離職帶走商業秘密而遭受不少損失。「多虧了市場監管部門幫我們維權,避免了洩密損失進一步擴大。這裡的營商環境好,我們準備在這裡再設立一個工廠。」該企業負責人感激地說。
營商環境不只局限在傳統市場,網際網路上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日益增加。來自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的水元琦在介紹金華吉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組織虛假交易案時,總結了網絡案件查辦金華模式,並介紹了金華市市場監管局以此為基礎查辦了浙江首例刷單平臺案、360網站網絡標識混淆案、跨境刷單案,形成持續打擊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工作機制,網際網路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得到有效維護。
「29個案例體現了三大特點,就是廣、準和新,廣是指案件類型廣、法律適用廣以及消費者涉及面廣;準是指事實準、法律適用準;新是指許多經濟新業態、違法新行為。從法律人的角度來說,我期待相關方面共同努力,共建良好執法環境,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指日可待。」陶鈞充滿期待。
新時代需要新理念,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總局價監競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價監競爭局將以本次案件匯報評審活動為契機,著力推進執法人才庫建設。通過抽調辦案、專業指導、集中調研等方式,加強對骨幹執法力量的集中、突出培訓,增強人才儲備,滿足監管需要。對於活動中評選出的優秀案件,將採取經驗交流、案件巡講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帶動、引導和幫助地方執法機構提升執法能力。
「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監管人一直在路上。」崔繼延的演講結束語道出了廣大市場監管人的心聲。□本報記者 倪 泰/文 慄世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