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禁止飼料中添加促生長類添加劑,這一句話很輕,但是給我們農民養殖帶來的衝擊卻很重。養殖業將會發生四大變化農民準備好應對了嗎?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什麼是促生長類添加劑?
簡單來說促生長類添加劑就是抗生素類藥物,其起作用的原理就是抑制動物體內有害細菌的增長,減少細菌對飼料的破壞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我們注意藥物是不會區分有益細菌還是有害細菌的,也就是說對於所有細菌和微生物來說促生長添加劑都有抑制作用。
如果一旦禁用促生長類添加劑,我們的養殖需要面臨哪些問題呢?我們養殖業會發生哪些改變呢?
第一,動物飼料的品質將會要求更高
我們很多人都好奇的一個問題,中藥雖然沒有被列入禁止使用的行列,我們也可以預見未來中藥促生長類藥物可能會被普遍使用。但是中藥也是藥物而且其藥性駁雜,中藥在目前沒有成為養殖業的新寵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不能對中藥成為替代藥物報以厚望,起碼在短時間內還不行。
那麼為了減少有害菌侵害動物,導致動物生長緩慢,我們就必須要從病從口入這一點下手,提高動物飼料的安全質量,和改變我們容易感染疾病的飼餵方式。
第二,動物生長環境的要求要相應地提高
我們進入一些養殖戶的豬舍或是牛舍會發現,這些養殖設施普遍的存在動物擁擠,而且衛生環境極差的問題。可以說圈舍之內到處都是病菌,唯獨添加了抗生素的飼料是「乾淨」的。
我們以前是用抗生素來抵抗周圍病菌的侵害,現在我們飼料禁止添加抗生素了,我們就必須要注重圈舍的衛生問題和適合的養殖密度了,給動物創造一個真正乾淨的環境居住。
這無疑會增加我們的養殖成本和勞動成,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未來養殖業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第三,高免疫力的生物品種將會受到親睞
我們現在的牲畜品種都是生產效率高,但是相對來說自身的免疫力反而要遜色一些,這也是我們生產本位造成的問題。
以後這樣的問題將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一些當地的高免疫力的品種將會受到養殖戶的親睞,這有益於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也有利於提高我們本土生物品種的價值。這對於我們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
第四,有關於動物產品的相關國家標準很可能會提高
既然國家提出禁抗這個問題了,短時間內可能國家不會做出較為激進的舉措,但是一旦各大養殖場消化掉了禁抗帶來的一些問題,那麼國家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就很有可能會做出改變。
我認為這是可以預見的,畢竟有規定就必須會有法律和檢測手段來支撐,否則就會失去其根本意義。所以我們農民一定要注意走規範化養殖,避免觸雷。
禁止生長素類藥物法案的提出我們很多農民可能會不以為然,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這些法案的推出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是因為我們國家大規模養殖行業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國家才會真正地開始執行的。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和一些大型的養殖企業是處於不對等的競爭地位的,現在我們農戶得到消息其實已經很晚了。如果我們不能正視這些問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然會遭受打擊,這也是可以預見的。或者說這樣的措施會限制我們普通農戶的發展,這可能就是企業的最終目的。
大家認為我們是否應該重視7月1日實行的禁止促生長素添加劑使用的這個問題呢?你對這個問題有何看法呢?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