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火破壞動物棲息地,而這種小生物奇蹟倖存

2021-01-09 奇趣發現網

澳大利亞野火延燒將近4個月之久,森林遭大面積吞噬,無尾熊、袋鼠等保育類動物屢遭波及,救援數量也持續上升。

許多動物保護人士憂心特有「粉紅蛞蝓」恐已在大火中滅種,不過近日傳出尋獲它們的好消息。護林員在灌木叢中,驚喜發現多達60隻的「粉紅蛞蝓」幸運存活。

新南威爾斯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服務局(NPWS)在網上指出,粉紅蛞蝓在其生態系統中發揮了作用,由於火災的損壞,該公園仍關閉並暫停遊客進入。

卡普塔爾山蛞蝓長約20公分,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鮮豔的粉紅色外觀,在2013年才被列為新物種。分類學家指出,「粉紅蛞蝓」學名為 Triboniophorus aff.graeffei,與紅三角蛞蝓為同一物種。

根據當地科學委員會報告,由於該物種生存在孤立環境中,非常容易受到外來者與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將該地列為瀕危生態區。

粉紅蛞蝓在1700萬年前一起住在澳大利亞東部區域,當時那裡還是潮溼的熱帶天堂,但因為火山爆發使空氣變得乾燥,雨林棲息地也變得越來越小。如今發現其物種竟能在野火中倖存,無疑是生物界的一大驚喜。

相關焦點

  • 澳洲山火終被撲滅了,但造成的破壞難以估量,多少動物絕望死去
    雖然2月初的最新報告之處大多數地區的野火已經被撲滅了,但是依然有個別地區存在著火勢。那麼這次的澳洲山火給人類、自然生物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如果被撲滅的山火不會再復燃的話,那麼山火造成的損失還是相對少一些。
  • 燒死10億動物,燒毀21%森林,澳洲野火預示地球已被推向危險邊緣
    肆虐澳大利亞的森林野火終於得到了控制,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這次野火造成澳大利亞至少21%以上的森林被燒毀,成為澳洲有史以來破壞最嚴重的大火,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前所未有。這項研究來自澳大利亞霍克斯伯裡環境研究所,根據馬蒂亞斯·布爾教授的統計,去年9月到今年1月的大火,導致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約有580萬公頃的闊葉林遭到破壞,約佔澳大利亞森林面積的21%,這還沒有包括塔斯馬尼亞島的數據,所以還是一個低估了的數字。
  • 袋熊擅長挖地洞,意外成為澳洲野火救命英雄
    網絡上瘋傳袋熊在澳洲野火危機中,像牧羊人般慈善地把自家具防火功能的地洞,提供給其他動物避難使用。不過,這些社群網站的消息並不完全正確。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野火燃燒時,袋熊(wombat)並不是英雄式地將無助動物集合地來,帶領它們到安全處所避難,但袋熊確實是以不同方式協助了其他動物,甚至這不是出於袋熊本意。在森林大火中,袋熊無意間成為救命英雄,能為其他野生動物提供地下安全庇護所。
  • 澳洲野火全面失控,動物大量燒死,屍體如山
    澳洲森林野火,一場史無前例的燃燒,地球已進入燒烤模式?那麼誰又是被燒烤的對象呢?
  • 枯樹新芽,考拉回家,澳洲210天大火後「奇蹟」重生!
    動物篇上圖拍攝於雪梨的Taronga Zoo,這隻小考拉原來的家在Blue Mountains,現在終於找到了新家。儘管考拉在這次大火中死傷慘重,但澳大利亞的動物救助中心正在對它們進行集中的保護和治療。倖存的袋鼠們,也在萬物復甦之後,重新踏上祖輩們的棲息地,開始了新的覓食和生活。
  • 已燒毀1170多萬公頃,澳洲野火第6個月迎來暴雨,但或不是好事
    我們時常可以聽到一句話,那就是「靠天吃飯」,而從2019年燃燒到2020年的澳洲野火,可以說真的是有點符合這句話的含義,因為自己沒有辦法撲滅這個野火
  • 為什麼是郊狼這種動物,在城市化進程中,棲息地不減反增?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北美洲,有這麼一種動物,它在人類發展過程及城市化進程中,不僅沒有表現出「人進獸退」的現象,反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它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它的棲息地也在逐漸擴大,這種動物就是郊狼。
  • 澳洲山火未將它燒死,竟促使物種進化
    燃燒的澳洲板塊蛞蝓為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動物的統稱。蛞蝓而令人驚訝的是,就是這種很渺小的生物,在山火肆虐後的澳大利亞,居然存活了下來。一些科研人員在火災後對一些倖存動物進行施救,意外發現,很多燒枯的灌木以及焚毀的地衣上依舊活動著大量的蛞蝓,且大多數都是粉紅色的。
  • 澳洲野火還在燒,首都危險了,已超4億噸二氧化碳釋放
    那就是從2019年燃燒到2020年的澳洲野火,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都燃燒了多久了?居然還在燒。 當然,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澳洲的野火並非只有一場,而是具有多場的野火出現。根據澳大利亞應急管理局坎培拉分局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澳大利亞的首都地區因「森林大火」而宣布實施緊急狀態,危險了。
  • 澳洲袋鼠島大火蔓延,野生動物遭殃,度假酒店成廢墟
    國防軍人員抵達袋鼠島 澳洲9news新聞網視頻截圖據澳洲9news新聞網,當地時間1月6日15時左右,國防軍人員已抵達袋鼠島,擔心火災緊急情況可能會再次升級。南澳消防局表示希望未來幾天天氣轉涼,將有助於他們繼續進行消防工作。
  • 澳洲野火,美國流感,新疫情,2020年真的是一個「災難年」?
    2020年以來,我們看到科學界不斷的報導出很多令人比較擔心的消息,主要就是圍繞「澳大利亞」野火,美國的流感,新型肺炎等情況來說的,而這三個確實在
  • 澳大利亞火災持續,約有5億隻動物被燒死
    截止官方發布的最新消息,至少有24人在野火中喪生,約有5億隻動物被燒死,而這個數字還將隨著家園的進一步破壞而逐漸遞增。(*數據來源於《紐西蘭先驅報》)新南威爾斯州近三分之一的考拉可能在大火中喪生,其棲息地的三分之一也被摧毀。
  • 野火洪水之後,澳大利亞現在防蜘蛛,雄性蜘蛛的毒性是雌性的6倍
    目前,澳爬行動物公園內的漏鬥網蜘蛛數量已激增,迫使該公園發出警告。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雄性漏鬥網蜘蛛往往在適宜的潮溼夜晚到處爬動,因此這種小雨和高溫已為它們更頻繁的活動創造絕佳條件,」該公園管理員曼尼表示:「雌性並不太四處爬動,大多等待雄性找上門來,但這是壞消息,因為雄性超級危險。」
  • 「鱷魚恤」變身「瀕危動物恤」,背後的故事並不簡單!
    有兩種動物的餘量銳減,數量最少的那個,已經一雙手都數得過來了。它們就是:小頭鼠海豚小頭鼠海豚,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瀕危的海豚。因為眼睛周圍有一層黑眼圈,所以它又被稱為「海中熊貓」。這大概是史上被連累得最慘的小豚兒~加州神鷲加州神鷲,原本是世界最長壽的鳥類之一,廣泛分布在北美各地。但因為偷獵猖獗、鳥類食用了人類丟棄在野外的鉛彈頭而中毒、加上碰撞電線和棲息地破壞,它們的數量暴減,全球倖存數量再次從231隻下跌,只剩44隻。
  • 澳洲大火無法挽救的結局:再過30年,澳洲「國寶」或會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澳洲大火無法挽救的結局:再過30年,澳洲「國寶」或會滅絕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澳大利亞擁有了一群特別的動物,比方說袋鼠、考拉等等,其中考拉的學名叫「樹袋熊」,它們長著圓滾滾的大腦袋
  • 林業局:棲息地幹擾破壞是野生動物瀕危重要原因(圖)
    攝影/章軻  28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對記者表示,深究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棲息地幹擾破壞是主要的威脅。  嚴旬介紹,2011年國家林業局啟動了第一批瀕危野生動物專項調查,共調查了14個物種,包括海南長臂猿、朱䴉、黑臉琵鷺、遺鷗、黑嘴鷗、黑琴雞、慄斑腹鵐、揚子鱷、四爪陸龜、莽山烙鐵頭蛇、六盤山蝮、秦嶺蝮、蛇島蝮、鱷蜥。
  • 中國網民的小可愛,在澳洲卻成為居民的噩夢,兔兔到底做錯了啥
    150多萬種,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之下,有些大物種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之下,那自然是繁衍的非常快,而就像是兔子這種萌萌的動物,中國網民的小可愛,在澳洲卻成為居民的噩夢,兔兔到底做錯了啥?,連國寶袋鼠都泛濫到被當做肉來吃,而在澳洲,動物泛濫最多的就是野兔了,澳洲本地是沒有兔子這個物種的,據悉在兩個世紀前,有獵人託人從海外帶了20多隻兔子來到澳洲。
  • 炮轟野驢,圍捕老虎,人類滅絕的九種野生動物,如今只剩圖像
    人類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對地球自然資源的索取和過度開發,因人類活動造成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喪失,以及對野生動物直接或者間接的獵殺,都導致了野生動物的滅絕速度逐漸加快,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已經導致了很多自然環境的異常變化,長此以往,將使人類本身經過一場浩劫。也許在30世紀以後,人類或許將成為地球上的珍稀動物。
  • 生物大滅絕要來了?科學家已偵測到海洋中大滅絕明顯信號!
    生物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又被稱作是「生物絕種」。當生物大滅絕發生時,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僅有極少數存留下來,甚至是全部消失。來自美國、英國等多國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於3月3日發表在《科學報告》的研究指出,珊瑚表現出了與約66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時一樣的特徵,這表明珊瑚正在被一場重大滅絕所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