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FET教父預測:新電晶體點燃晶片產業未來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FinFET教父預測:新電晶體點燃晶片產業未來

佚名 發表於 2016-05-11 09:24:36

  「不必擔心『摩爾定律』(Moore’s law)走到盡頭,因為在整個半導體發展藍圖上還有許多好辦法。」被譽為「FinFET教父」的中研院院士胡正明在日前於美國舉行的「新思科技產品使用者研討會」(Synopsys Users Group;SNUG)上指出,新的電晶體概念能夠為晶片產業點燃持續發展數十年的動力。

  在新思科技執行長發表同樣樂觀的看法後,胡正明也引用軟體設計工具進展,分享了他的想法。

  他對現場的數百名晶片設計人員表示,「我說半導體產業將再持續發展100年時可是認真的,一部份的原因在於目前沒有其他替代方案,而且這個世界也需要我們。」

  「所有的人都知道但卻不願意說出口的是,電晶體尺寸微縮是一場終將邁向盡頭的競賽,而我們正朝著終點衝刺,」但是,胡正明指出,這並不表示半導體產業和以其為基礎的高科技領域也將劃下句點。

  

  圖1:胡正明認為像FinFET和FD-SOI等薄膜電晶體還有很長遠的未來。 (來源:Synopsys)

  負電容電晶體(NC-FET)是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實驗室最新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該校擔任教授的胡正明與同事們展示以氧化鉿鋯和創新5nm鐵電層製作的30nm NC-FET研究成果。胡正明解釋,「基本上是將一個電壓放大器嵌入電介質……其想法在於以更低的Vdd獲得相同的性能。」

  這種設計可以協助工程師將Vdd電壓降低到0.3V以下,從而克服多方面的極限,為新元件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鋪路。

  「NC-FET一直不被看好,因為我們一直是以「小本經營」的方式進行開發,但現在我們認為它很有前途,因而正積極尋求支持。」胡正明表示,「對於自旋電子領域的投資比NC-FET更多幾十倍, 我認為我們是這個產業中唯一在研究NC-FET的團隊。」

  最近,柏克萊分校成立了一座新的研究中心專注於研發NC-FET。英特爾(Intel)和臺積電(TSMC)都參加了,也分別投資了14萬美元。「如果我們能吸引更多成員,就能實現偉大的成果,目前的規模仍小於一般的政府合約。」

  此外,包括Globalfoundries、三星(Samsung)、Synopsys和臺積電等公司都加入了柏克萊元件建模中心,該中心創建的BSIM模型可以為軟體設計工具解讀晶圓廠的實體資料。

  「我們正為免授權的新元件準備精簡模型,不過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免費的。」他指出,FinFET模型就讓至少12位研究人員花了11年的時間。

  

  圖2:NC-FET在傳統電晶體上增加了創新的鐵電層

  與NC-FET並駕齊驅的是,研究人員正使用十多種備選材料層來開發2D半導體,這些材料層能以分子或原子厚度進行沈積。胡正明透露,「其中一種材料層可以製造出完美的晶體,最終成為理想的薄體材料,讓我們無需擔心量子效應。」

  「2D半導體著實令人振奮,因為不管是用於記憶體還是邏輯單晶片多層整合……以氧化物分隔的電路層……使用像鉬原子等原子自組裝……這真的令人相當興奮,可說是讓我們得以繼續進行研究的理想介面。」

  胡正明並展示了在於去年12月首次提出的2D NMOS和PMOS元件成果,這些元件被沈積於單矽層上,「並自行堆疊。」這種技術可使電晶體尺寸縮小45%。

  

  圖3:僅以一個分子或原子厚的分層即可搭建2D半導體元件

  這種新設計基本上是目前FinFET和完全耗盡型絕緣矽(FD-SOI)製程中使用的各種薄體元件變異。他預測這些使用各種新材料的設計將具有很長的壽命。

  鰭高電晶體由於具有性能方面的優勢,可望繼續流行。未來的製程將混合不同高度的鰭片,以便針對特定用途最佳化製程,胡正明指出,「我可以預見薄體設計將一直延用到微影技術。」

  當今的FinFET和FD-SOI結構「可以一直發展到全包覆式電晶體(GAA)或柱或導線,取決於哪一種製造起來最經濟實惠……一切都和成本與性能密不可分。」

  胡正明對於穿隧電晶體和自旋電子的看法就沒那麼樂觀。穿隧電晶體的導通電流較當今元件的更低,使其僅適用於物聯網節點。

  自旋電子必須使用全新的邏輯工具組,因而並不實用。他指出,「我們的設計基礎設施非常昂貴……真的難以用於導入一種使用完全不同概念的電晶體。」

  

  圖4:de Geus表示,在產業成熟期之後將迎來第二春。

  現在正是晶片設計業的艱難時期。隨著半導體公司持續整並以因應不斷攀升的晶片製造成本,新的設計案和EDA工具銷售情況都「很平淡」,Synopsys執行長Aart de Geus引用資料指出,晶片業營收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4.4%,而「去年和今年的成長率更趨近於零。」

  儘管如此,就像胡正明一樣,de Geus在大會開幕時對於該公司在EDA方面的進展仍顯得樂觀。

  de Geus表示:「我瞭解這個產業正承受經濟的壓力和變化,但我們正處於再次改變世界的浪潮中……讓每樣事物實現智慧化的機會十分巨大,並將徹底改變這個世界。」。

  de Geus並打趣地說,IoT正象徵『無限樂觀思維』(Immensely Optimistic Thinking),因為,「它雖不足以驅動半導體量,但十分適於將我們與真實世界的實體特性連接在一起。無論如何,如果我們能將性能功耗比再提高10至100倍,那麼IoT將出現令人意料不到的爆炸式成長。」

  儘管FinFET還有諸多早期的問題,但Synopsys已經以14/16nm製程投片超過50種測試晶片了。例如,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有一款高階車載資訊娛樂SoC就在臺積電16FF+製程中導入Synopsys的完整工具流程。

  de Geus並引用一些其它進展:

  今年夏天推出的測試演算法將加快運作時間,並減少25%的測試向量

  一款14nm的網路SoC使用IC Compiler II使導線長度縮短了17%

  一款7nm測試晶片以ICC II在1%的PTSI內完成了99%的端點布線

  使用Prime Time系統,讓包含5,000萬個實例和20個場景的設計在8小時內完成ECO收斂

  一款名為Cheetah的最新驗證演算法可自動適應處理器上的CPU和GPU核心,使RTL級的工作速度快上5倍。De Geus還介紹了Synopsys透過收購包括Coverity等公司,建立了日益 成長中的安全業務。

  「對於我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1億美元的業務了,因此,它不再只是業餘愛好,而是一個極其關鍵的方向,」De Geus表示,「每個物聯網裝置相當於銀行中的一扇窗戶……事實上,世界上的所有軟體中都有這樣的窗子。」De Geus指出。

  (參考原文:FinFET『s Father Forecasts Future,by Rick Merrit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FinFET憑什麼應用於新一代ASIC礦機晶片?
    但是隨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價值越來越高,挖礦成為了一個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挖礦難度也不斷提升,於是逐漸轉移到硬體比拼上來。如2018年7月31日,Innosilicon突然宣布其比特幣礦機Terminator系列採用三星最先進的半導體工藝FinFET技術,那麼,這項技術為什麼可以提供最優的礦機伺服器低能耗的半導體工藝方案,來確保ASIC礦機的使用壽命?
  • 讓科幻「點燃」未來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讓科幻「點燃」未來新華社記者張漫子、陽娜近日,在京舉辦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傳來一系列硬新聞: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北京投入科幻產業的專項資金將達5000萬元;10年內,一座佔地71.7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科幻之城」將在首鋼園落成
  • 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來源:華商韜略文/華商韜略 倪晨美國政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禁令之後,川普不僅沒能擊垮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反而讓企業家抱團發展,互以援助,在資本市場更是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這類支持,對於慢功夫大投入的半導體產業而言則是再好不過。
  • 新華時評:讓科幻「點燃」未來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題:讓科幻「點燃」未來新華社記者張漫子、陽娜近日,在京舉辦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傳來一系列硬新聞: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北京投入科幻產業的專項資金將達5000萬元;10年內,一座佔地71.7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科幻之城」將在首鋼園落成。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眼內人工晶體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眼內人工晶體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專門針對眼內人工晶體產業的調研報告,採用客觀公正的方式對眼內人工晶體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客戶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本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得到了眾多眼內人工晶體產業鏈各環節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的支持和幫助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新機遇
    碳納米管是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的管狀晶體,具有許多優於矽材料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是最有希望完成矽基替代的碳基材料。IBM的理論計算表明,若按照現有矽基晶片二維平面框架設計,碳納米管技術相較矽基技術具有30年以上的優勢。石墨烯則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六角型蜂巢狀二維晶體。石墨烯材料電子遷移率高、導熱性好,能在較低溫度和高頻下進行穩定工作。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雷射晶體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雷射晶體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雷射晶體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電子技術特別是雷射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其發展程度與雷射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雷射晶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展望未來,隨著物聯網、區塊鏈、汽車電子、5G、AR/VR及AI等多項創新應用發展,半導體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作為今年北京首場專注云邊端AI晶片自主創新、應用落地的高規格產業峰會,今天的峰會不僅全天都座無虛席,甚至全網直播人數高達150萬+人次,觀眾熱情從雲直播到現場全線點燃!更為重要的是,這場峰會還將往年「高度專業」與「大牛雲集」的傳統發揮到了新高度,眾多思想的火花和觀點碰撞、交鋒,亮點異彩紛呈。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展望未來,隨著物聯網、區塊鏈、汽車電子、5G、AR/VR及AI等多項創新應用發展,半導體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
  • 三星14nm LPE FinFET電晶體揭密
    三星(Samsung)即將量產用於其Exynos 8 SoC的14奈米(nm) Low Power Plus (LPP)製程,這項消息持續引發一些產業媒體的關注。FinFET電晶體的平面圖(圖2)中能更清楚的看到閘極與鰭片的布局。
  • 石墨烯上的魔角與未來晶片產業
    這項研究才真正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未來晶片的全新可能。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石墨烯一個更重磅的特性,就是通過一個小的電壓變化,我們就可以控制這個超導現象的打開或者關閉。正是這個可控的特性,讓科學家異常興奮,甚至看到了未來晶片的一種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
  • 福晶科技首次覆蓋報告:全球光學晶體龍頭,核心科技和產業升級助力...
    新時代證券11月24日發布對福晶科技的研報,摘要如下:公司為非線性光學晶體全球龍頭,細分賽道構築極高技術壁壘公司是全球最大的LBO、BBO晶體供應商,也是全球重要的Nd:YVO4晶體供應商,目前也將業務拓展為晶體元器件
  •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打開APP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發表於 2019-07-26 15:26:08 集聚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產業優勢、研發優勢和人才優勢,努力把餘姚機器人智谷小鎮打造成為國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的「人才窪地」與「產業高地」。  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產業為核心,圍繞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功能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環節而成的產業集聚區。以產業園區和企業為依託共同形成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創新團隊成員在MEMS振蕩器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建立矽MEMS振蕩器研發和測試平臺,填補這一產業的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在來到松山湖之前,合微首席技術官鄺國華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時,與鄺國華相熟的幾位專家,已經聯合在研發MEMS傳感晶片。在有了技術成果後,這些專家想將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 中科院院士龔旗煌最新解讀,一文讀懂光子產業的布局與未來
    」 活動上,發表了題為《光子的未來》的主旨報告。他認為,光子行業要發展的話,需要全面從基礎上來做產業提升。同時,龔旗煌指出,中國在光子學方面進展迅速,目前已經有可以卡別人脖子的研究突破,如光學晶體、非線性光學晶體等。
  • 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原標題: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由信息技術主導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趨勢卻更加明顯。2021年,我們的科技將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將給我們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晶片產業70年:21世紀的人類巴別塔
    而慧眼識珠的阿瑟·洛克,日後則成為了矽谷風投教父,英特爾和蘋果都是他投出的傑作。日本抓住電氣化浪潮,大力發展家電產業,產生了東芝、索尼、松下、日立等家電巨頭。家電業的快速發展催化了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由此誕生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次轉移,重心從美國轉向日本。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另一方面,技術發展帶動半導體晶片,如CPU、GPU、NPU等快速更迭,矽基半導體在提升半導體新晶片性能上越來越後繼無力,碳基半導體為晶片未來發展提供新的選擇。  傳統的矽基半導體技術正臨近發展極限,信息產業即將面對重要歷史轉折點,這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實現趕超的重大與難得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