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領導風格 林濁水:模糊到摸不著頭緒
華夏經緯網6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有民調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領導風格,獨斷獨行、溫和理性、優柔寡斷,這三種互不兼容,完全矛盾的性格竟平分秋色。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認為,蔡的「優柔寡斷」,恐怕才是全民不具黨派成見的共識吧!對此,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表示沈恐怕失察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的領導風格模糊到沒有人摸得著頭緒。
-
蔡英文變保護民主的人? 林濁水:外太空邏輯
民進黨「新系」大佬林濁水(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2020初選仍懸而未定,對於前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賴清德的新方案
-
蔡英文遭晴天霹靂:2020年恐怕就將要下臺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最近TVBS公布一份全臺15位主要政治人物的聲望調查,「獨派」大佬、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憂心忡忡地說,蔡英文排名只是第11名(聲望29%),更麻煩的是,還落在馬英九(聲望回升到33%)和新北市長朱立倫(聲望38%)的後面。
-
蔡英文遭自家人嫌棄 綠營大佬嘆:她已被掐住脖子
最新民調:蔡英文不滿意度高達70%《天下雜誌》2日公布年度調查結果,據調查,23.8%民眾對蔡英文施政表現滿意,67.7%民眾對蔡英文施政表現持不滿意態度。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民眾比例創近5年的新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臺灣人」的民眾比例為34.1%,創歷年新高。
-
評論:蔡英文的「民意光環」褪得有點快
這句話不是出自對手們的攻擊,而是來自「臺獨」大佬林濁水對蔡英文這位晚輩的擔憂。林濁水的擔憂來自TVBS最新公布的民調:上任1年零1個月,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只剩下21%,不支持她的受訪者有60%。而在她受歡迎程度最高的年輕族群裡(20-29歲),只有20%支持蔡,反對她的有61%。也許有人會說,TVBS是親藍媒體,不夠客觀。好,那麼我們來看親綠機構的民調。
-
任人唯親的蔡英文,已成獨裁的權利怪獸
而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以蔡英文穿龍袍作為封面,更是揭開了民進黨和蔡英文搞「民選獨裁」的本質。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27日連續發文批評稱,這項人事案竟然是蔡英文和「司法院長」討論,「這樣是司法獨立的現象?」 據臺媒報導,趙少康被問到如何看待「最高行政法院」人事案時表示,這是蔡英文最不智的地方,「你怎麼可以用你的表姐夫去當『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呢?」趙少康質疑,「那你不是『行政』跟『司法』合一了嗎?那這樣誰還相信『行政法院』的判決?
-
蔡英文提拔表姐夫出任要職,蘇貞昌趕忙表忠心
導讀:如今的臺灣權利都被蔡英文給掌握在手中,就連《亞洲周刊》都以蔡英文穿「龍袍」作為封面,將蔡英文「獨裁專政」的一面揭露了出來,讓大家看見蔡英文是如何任人唯親的。可是現在「行政法院」都被蔡英文掌控了,蔡英文徹底掌握住了這一巨大權力機構。國民黨表示,從此前幾個任命來看,蔡英文構築了最完美的獨裁體系,她的權利已經成功超越了「臺灣法律」的束縛。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吳明鴻雖然有政治經驗,但並非唯一人選,蔡英文這一決定無法讓島內民眾對其繼續信任。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表示,人事任命是由其決定後循程序呈報,希望國民黨不要血口噴人。
-
紫荊:蔡英文為何重用民進黨新系扁系人馬?
中新網7月26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7月號刊文說,由於臺灣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此外,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
親綠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下滑,2021年民進黨可能「盛極而衰」
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針對「2020蔡『政府』重大施政表現」公布最新民調,與上個月相比,贊同蔡英文處理大事方式的人減少 2.4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增加5.2個百分點;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16.5個百分點,比上個月明顯減少7.6個百分點。
-
蔡英文副手選撥標準遭曝光 民進黨闢謠:並非事實
華夏經緯網7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挑副手條件為「清白無聲」。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5日澄清指出,報導引用所謂「接近蔡英文人士」說法,純屬臆測,並不是事實。據報導,接近蔡英文人士說,蔡英文此次參選氣勢不同上次,「互補性」不再是重點,身世背景乾淨、不能對選戰造成「阻礙」,且當選後「沒有聲音」,是挑選副手重點。阮昭雄5日透過新聞稿表示,感謝各界對此議題的關心,但依照民進黨慣例,相關問題都尊重2016參選人的決定,目前也還不到決定的時候。所謂的「近蔡人士」的條件說,純屬臆測,並不是事實。
-
蔡英文自怨自艾推卸民怨媒體猛批:「空心蔡」施政不及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這兩天頻頻接受島內外媒體採訪、出席各種活動,她一邊自怨自艾稱「當總統很辛苦」,「總統被罵很平常」,一邊把民眾的不滿推到國民黨和大陸身上。蔡英文為自己塗脂抹粉的行徑,反而激起島內一片罵聲。
-
民進黨內亂蔡英文難控大局?不要被假象蒙蔽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3月25日,臺灣九合一大選的鬧劇繼續進行,與國民黨內部推不出人的節奏不同,民進黨內部早早地確定了競選人選,但是面對這場異常嚴峻的戰鬥,民進黨依舊是暗流湧動,多方人馬互相廝殺,形成了一場亂局,而面對亂局,蔡英文不聞不問,隔岸觀火,有網友認為這是一種認命的表現
-
多數臺灣民眾已認清蔡英文的「臺獨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該民調顯示,有54.7%認為蔡英文未實踐「維持現狀」,有高達54.4%的臺灣民眾,認為蔡英文的「統獨」立場是傾向追求「臺獨」。同時,還有逾五成民眾、六成民進黨支持者贊同將「維持現狀」作為民進黨新黨綱。對此,林濁水在分析文章中更是指出,若把「永遠維持現狀」視為「廣義臺獨」,有75%的民眾不分藍綠皆認為蔡英文的立場是「臺獨」。
-
吳敦義懟蔡英文:我們把鵝養肥 毛全被民進黨拔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7月15日開會批評國民黨不反省還教訓改革者。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當天反駁,並引用國民黨執政時的「肥鵝理論」稱,國民黨把鵝養肥,但民進黨上臺後卻拔到沒毛。被問及臺灣經濟問題時,他提到自己擔任「行政院長」時經歷臨全球金融海嘯,但臺灣2010年經濟增長率還有10.63%,全球競爭力從23名進步到第8名,之後更竄至第6名。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評論員 林淑玲)民進黨主席兼2016參選人蔡英文訂5月29日訪美進行「口試之旅」,比她2011年選前赴美提早了約3個月。民進黨此一時程選擇具選舉操作考量,一方面要搶在9月的中美峰會之前;二來則是保持兩岸政策調整空間;三者是考量若有負面效應還來得及修正補救。
-
四架幻影2000護航 蔡英文赴非洲「拼外交」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蔡英文又「出訪」了,這次她的目的是去拼「外交」。據臺「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今天出訪史瓦帝尼,專機起飛後,臺空軍派出4架幻影2000戰機往南伴飛至恆春。 滿臉都寫著嚴肅的蔡英文在看著護航的幻影2000 不過本次訪問依然引來臺灣島內不少人的嘲諷,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去一個非洲小小國家,臺灣就可以拼出有很大空間?臺灣外交空間有這麼小嗎?」
-
蔡英文:民進黨"執政"處境不輕鬆 勿用放大鏡看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20日說,民進黨的「執政」處境並不輕鬆,在決策當中確實反映民眾想法,綠色「執政」才能繼續維持,她要請大家勿忘民眾正用放大鏡看民進黨的所作所為。
-
臺報:蔡英文姑息暴力 民進黨分裂危機迫在眉梢
中新網10月1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刊出特稿說,當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舌戰「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要薛為「暴力黨」言論道歉,幾乎同一時間,民進黨中央卻發生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暴力衝突,社會會怎麼看待這個對比?民進黨恐怕不是一句道歉、一個鞠躬,就可以輕輕帶過。
-
民進黨不肯告訴民眾的真相,蔡英文給這代臺灣人留下怎樣的傷痕?
編輯:晨星在李登輝時期,將臺灣歷史教科書徹底攥改,這也使得新的一代臺灣人成長的過程中徹底將臺灣和大陸分開看待,甚至有不少臺灣青年認為臺灣是臺灣,大陸則是大陸。而到了蔡英文這裡,更是推進了「臺獨」進程,將大陸人直接劃分到「外國人」這個行列中去。可蔡英文以及民進黨根本沒有看到的是,臺灣不可能「獨立」,臺灣永遠都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臺灣在「獨立」的道路上走得離大陸越來越遠,那就是逼著大陸對臺進行「武統」,屆時只會讓臺灣民眾接受時更痛苦。
-
2020年最後一天,蔡英文收到這樣的「施政成績單」
而在臺灣島內,從疫情之初爭搶口罩的「口罩之亂」,到年中的紓困振興政策爭議,再到引爆食安危機的反「萊豬」抗爭、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予換照而熄燈關臺等事件,都讓臺灣民眾「格外有感」。12月30日,國民黨舉行「2020民進黨政府十大失政」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以「QSearch」檢索系統進行分析,通過臉書大數據對2020年蔡當局「10大失政」進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