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以來,箇舊市人民檢察院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工作,主動將《民法典》的綠色原則、公益保護理念貫穿到生態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工作中,針對古樹資源、生態保護開啟「檢察與綠色同行」之旅。
2020年8月,箇舊市人民檢察院針對轄區內120餘棵古樹生長環境、生長態勢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古樹因缺乏日常養護和管理,部分已達300年、500年至1000年的「春梅」、「滇樸」、「深山含笑」等古樹存在衰弱、病危等現象。
為改善古樹生長環境,切實保護古樹資源,箇舊市檢察院決定立案監督,並向相關部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相關主管部門積極履職,完善古樹資源保護掛牌、落實責任主體、養護等保護工作。
11月,針對該類案件訴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箇舊市檢察院召開了生物多樣性古樹生態保護公益訴訟聽證會,並邀請人大代表、鄉鎮基層代表一同參與。會議聽取了被監督機關落實情況、主要問題以及代表意見。主辦檢察官就該類案件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發表了觀點,並結合《民法典》對生態環境公益保護的意義作了說明,就古樹後期的監管、養護等跟進問題提出了建議。
聽證會上,箇舊市人民檢察院充分應用《關於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建立之後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的作用,創新思維讓檢察公益訴訟走進鄉村,更接地氣,發揮了較好的引領作用。
日前,被監督機關已針對轄區內22棵一級古樹落實主體責任單位,並完成掛牌保護,訴前檢察建議內容已得到全面落實,有效促進了古樹生態保護,讓每一棵古樹都有一個「美麗生態」的名字。
箇舊市是國家重點II級保護野生植物董棕的原生分布區之一,但董棕卻存在長勢不佳、原始種群數量減少等問題,且保護區內存在違建、開墾種植經濟作物、放牧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該自然保護區內董棕及其它動植物生境,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對此檢察機關依法進行監督,並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
經訴前跟進,該自然保護區存在的危害行為均得到整改和消除,箇舊市檢察院通過訴前檢察建議很好地貫徹了生態保護的綠色發展理念,有效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古樹及珍貴植物是自然界的寶貴遺產,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科研、生態價值,加強古樹名木的日常養護及健全管護措施是保護生態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箇舊市人民檢察院圍繞國家綠色方針,發揮檢察公益職能作用,助力生態保護,使天更藍、山更青、水更清。
(來源: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主辦:雲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
承辦:《法治日報》雲南記者站
原標題:《千年古樹又「逢春」,檢察建議讓它們「老有所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