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20-12-0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 攝影 郝飛)12月16日,2019年北鬥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順利結束。隨著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順利落子於中圓地球軌道,北鬥「大棋盤」在該軌道上規劃的衛星已全部到位。

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星座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設計由24顆衛星組成,這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正式完成。

什麼叫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北鬥三號為何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這次發射由有何意義?12月15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北鬥就像一個戰隊

有主力有輔助

在北鬥三號衛星「天團」裡,有三類隊員,分別在不同軌道上堅守著崗位,分別是GEO衛星、IGSO衛星和MEO衛星。本次發射的雙星——中圓軌道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的主力,它們是MEO衛星,有一個很容易記住的別稱,叫「萌星」。萌星們會不辭辛勞地繞著地球滿場飛,讓自己的聚焦點在地面畫著波浪線,以求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

「MEO衛星的軌道高度大概是在2萬公裡左右,軌道周期是12個小時左右,和地球自轉周期不同步。」王平說,從地面上看,MEO衛星們由西向東不斷的運動覆蓋全球,「要想提供全球導航服務,主要就依靠MEO衛星,這也是為什麼把24顆MEO衛星作為北鬥的全球組網的核心星座的原因。」

北鬥就像一個戰隊,萌星們在為全球組網衝鋒的時候,隊友們也必須非常給力。其中,「吉星」是GEO衛星的別稱,它們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始終隨著地球自轉而動,它們的作用是時刻聚焦祖國。「愛星」是IGSO衛星的別稱,它們則是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像辛勤的蜜蜂一樣,讓自己的星下點軌跡包住亞太地區,保護中國周邊。

吉星和愛星作為最佳隊友,是數量不多、作用卻很關鍵的崗位。「他們不僅承擔著配合MEO衛星、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助攻」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未來北鬥廣泛運行與應用之路開疆拓土。」王平說。

#SplitPageHere#

中國首創獨特星座

三種軌道衛星

在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紛紛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國北鬥卻獨樹一幟,採用了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

為何如此布局?「這源自北鬥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據楊長風介紹,在前兩步裡,北鬥分別要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提供服務,GEO衛星和IGSO衛星顯然更有優勢,而MEO衛星更適合在全球導航服務的戰場上發揮作用。而當時的國力和技術要支撐建設20多顆的MEO衛星,存在巨大的難點。因此,我們選擇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三步走戰略。

為此,中國開始了建設由GEO、IGSO、MEO組成的混合星座,以最少的衛星數量建設了集基本導航、位置報告等多種業務於一體的北鬥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成為世界上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典範。

「這種技術體制可以高效構建區域系統,兼顧拓展全球系統。」王平說,在北鬥二號系統的建設中,布局了4顆MEO衛星,給了大家充分的時間和絕佳的平臺去逐步攻克一系列全球組網穩定運行的瓶頸問題。

因此,當北鬥開啟全球組網徵程後,躍升為主力的萌星得以大顯神威。「可以說是不急不躁不盲目,充分立足國情。」楊長風評價說,北鬥的發展路線與星座方案設計充滿了中華民族實踐智慧和務實精神,為國際衛星導航技術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全球服務實現在即

獨立自主建成

2009年,北鬥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實施。2017年11月5日,北鬥三號首發星順利升空、成功入軌,開啟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2018年底,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設完成,提前2年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此次發射成功,則意味著北鬥全球服務能力全面實現在即,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性能優異的導航服務,以及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其他國家導航系統不具備的特色服務。「真正實現全覆蓋,沒有理論上的死角,而且精度可以媲美美國的GPS,最重要的,是獨立自主。」王平自豪的說。

目前,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組網已進入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後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完成在軌測試後,將與此前發射的北鬥三號衛星進行組網聯調。

楊長風表示,「按計劃,明年上半年將提前完成全部組網衛星發射,在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實現北鬥的『全球夢』,獨立自主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談到未來,王平信心十足,「已經規劃了性能先進、功能全面、安全可靠的下一代導航衛星技術體系,提出了基於北鬥系統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技術發展策略。」王平說,北鬥「全球夢」的實現,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部署完成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部署完成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原標題:太空再添兩顆「北鬥星」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徵一號上面級
  • 北鬥三號將完成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 年內部署核心星座
    12月8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在印度班加羅爾召開,為期六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在這次會議上介紹,今年底北鬥三號將完成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任務,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鬥全球系統將全面建成。據之前報導,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包括24顆MEO衛星,3顆GEO衛星和3顆IGSO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記者視點:1、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總設計師:可以自信地說,全球組網的基本系統完全可以實現!2、771天奮戰,月均1.2顆衛星,100%成功發射,刷新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3、三種軌道衛星優勢互補,構建全球唯一混合導航星座!
  • 北鬥三號:30顆衛星3種軌道的混合星座
    北鬥三號的星座設計包括以下三種軌道衛星?  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  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  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  這樣的三種軌道混合星座布局,抗遮擋能力更強,能實現全球覆蓋、全球服務,又可為亞太大部分地區用戶提供精度更高的服務。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四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長時間曝光照片)。
  • 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衛星 5月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這是北鬥三號第29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此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
  • 第55顆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北鬥三號系統完成全球組網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衛星經過約30分鐘的飛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隨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順利入軌,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目標。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這一次,北鬥人再次腦洞大開,開創性地設計了混合星座構型,並於2012年底建成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軌道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北鬥二號系統,實現了全天時全天候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必須覆蓋全球。  按照傳統衛星管理手段,控制使用好繞飛地球的衛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衛星物聯網時代來臨
    點擊播放 GIF 1.3M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系列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作用關鍵,作為一顆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該衛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北鬥三號在軌運行和應用之路開疆拓土。隨著此次發射的成功,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2019-04-  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據了解,衛星進入工作軌道並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進行組網。  「這種包含3種不同類型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設計是北鬥系統獨有、國際首創,將有效增加亞太地區衛星可見數,為亞太地區提供更優質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據了解,衛星進入工作軌道並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進行組網。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這是北鬥三號第29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此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
  • 北鬥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幾顆+功能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北鬥三號:為何要採用3種軌道混合星座,你看看就知道了
    摘要:三種軌道混合星座布局的優勢在於抗遮擋能力更強、能實現全球覆蓋、全球服務,又可為亞太大部分地區用戶提供精度更高的服務。美國的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用24顆衛星就實現了全球組網,北鬥三號為什麼要用30顆衛星?
  • 2020年6月前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記者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 新民網】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今天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實施了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組網完成
    ,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成功後,聯合國外空司專門發來視頻,祝賀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肯定北鬥系統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讚賞北鬥系統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
  • 歷時26年: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完成,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
    這意味著,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系統正式全球組網。 不僅有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還有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 從2007年開始組網,到2012年完成14顆衛星的發射組網,採用的是中高軌混合星座架構。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海積北鬥News 20190422期】
    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據了解,衛星進入工作軌道並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進行組網。      「這種包含3種不同類型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設計是北鬥系統獨有、國際首創,將有效增加亞太地區衛星可見數,為亞太地區提供更優質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7顆全球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該星經測試入網後,將成為世界現役功能最強的導航衛星之一。 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這顆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