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滲透裝置的調試
1.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調試前確認各電源連接完好,預處理設備調試完畢,出水符合反滲透膜進水要求。在反滲透裝置初次啟動之前,原水的預處理系統必須已經過調試和試運行。
2.進水水質能夠滿足反滲透裝置進水要求:
(1)進水的濁度應<1.0NTU和SDI<5
(2)給水水溫5——45°度,PH值在各反滲透元件 的規格與性能表中所記載的範圍內。
(3)殘留游離氯<0.1mg/L,不含有氧化物、過 氧化物、臭氧、餘氯等具有氧化性質的物 質
(4)不含有會粘附在膜面且造成水量降低的物質
(5)不含有在膜元件及膜材質上吸附、反應或者 膨潤後使膜元件的性能發生變化的物質。
(6)不含有在膜面上發生相分離的有機溶液
(7)包括取水設備在內的前處理裝置,要經常進 行以抑制微生物為目的的滅菌處理。
3、給水加藥系統核查
(1)所有管道和裝置必須都是有防腐材料製作 的且以衝洗乾淨
(2)所加入的化學藥品之間要相互兼容,且對反滲透膜沒有副作用。
(3)保證藥品能與給水充分混合。
4、反滲透系統的檢查
(1)檢查5微米μm保安過濾器確實能起到保護高壓泵和反滲透膜元件的作用。
(2)檢查壓力表、流量表、電導率表等安裝正確且已校準。
(3)檢查能夠取出各段給水、各段產品水及總濃水、總產品水有代表性的水樣。
(4)校對聯鎖、報警是否反應正常。
(5)核對產品水管線確實已打開,保證濃水流量控制閥處於開啟位置,必要時人工調整開關。
(6)運行中監督化驗所用的各種藥劑、試劑、分析儀器已配備齊全。
二、調試步驟:
1.用低壓水流衝洗反滲透壓力容器及反滲透裝置的有關部件。
2.取下壓力容器的兩個端板。
3.從密封的塑膠袋中取出膜元件,按照水流方向依次推入壓力容器中,膜元件和壓力容器兩邊的端板上的密封圈應塗上甘油,以做潤滑,元件的濃水密封應位於上遊處。
4.用符合反滲透裝置進水要求的水(不加阻垢劑)衝洗膜元件,衝洗應根據膜製造廠商的資料要求進行。
5.啟動高壓泵,調節進水和濃水的流量調節閥,逐漸增大壓力和流量到設計值。
6.檢查裝置的脫鹽率。
7.系統運行正常後,記錄操作條件和性能參數。
三、反滲透裝置的運行
1.開機前檢查事項
(1)高壓管路進行了必要的清潔衝洗
(2)各藥品添加裝置的設置和運行狀態正確
(3)各加藥箱內藥品及濃度準確可靠
(4)當預處理時使用了氧化劑殺菌時,保證這些氧化劑在進入反滲透主機前被完全去除
(5)所有的儀表都安裝正確並進行校正
(6)安裝了用於防止產生被壓的裝置並設置正確
(7)安裝了用於防止水力衝擊的裝置並設置正確
(8)高壓和低壓保護裝置的設置正確
(9)按製造商的要求將反滲透容器及相應管路固定在機架上
(10)檢查反滲透系統高壓泵的狀態
(11)檢查系統中使用的所有閥門開閉狀態是否工作正常
(12)檢查反滲透系統的自控電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2.反滲透系統初次運行的步驟及方法
(1)在反滲透膜容器進水閥打開前,按開機前檢查事項的內容逐條仔細檢查,徹底衝洗預處理部分,衝掉可能進入反滲透主機的雜質及其它汙染物,檢測預處理產水是否達到反滲透膜進水要求,尤其是SDI值和餘氯含量。
(2)檢查所有閥門並確保所位置正確,如果產水設有排水閥,請確保處於打開狀態,同時進水控制閥、濃水控制閥和濃水排放閥也必須完全打開。
(3)用合格的預處理產水充滿反滲透壓力容器並衝洗膜元件,此時的進水壓力控制在30——60psi左右,流量約為相應反滲透膜元件最大進水流量的60——70%,同時所產生的濃水和產水應完全排放。
(4)密切注意系統中的管路和連接部件尤其是高壓部分是否存在滲漏點。
(5)膜元件初次衝洗,無論幹元件和溼元件,建議低壓衝洗4——6小時,或者衝洗1——2時,浸泡過夜,在衝洗1小時,衝洗時不允許投加阻垢劑。
(6)為了防止水錘對膜元件的衝擊,對於未使用電動慢開門的小型反滲透系統,應在啟動高壓泵前略微打開進入壓力容器的壓力調節閥,而大型反滲透系統採用的電動慢開門蝶閥,應該在高壓泵啟動的同時設定自動打開。
(7)啟動高壓泵。為了防止水力衝擊對膜元件的損害,待高壓泵運行穩定後,緩慢調節高壓泵出口控制閥,緩慢調節反滲透壓力容器進水流量,同時緩慢關閉濃水控制閥,升高壓力,使產水流量達到設計值,升壓過程中時間不小於60秒,進水流量增加的時間不小於30秒,反覆調節高壓泵出口控制閥和濃水控制閥,直到系統回收率和產水量達到設計值,檢查系統運行壓力和膜元件壓力是否超過極限值。
(8)檢查系統內各種藥品的投加量是否於設計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