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不服團長,把隊伍拉出去單幹,竟立下抗戰史上一件奇功!

2021-01-21 精緻女神小常識
1940年3月20日,中國軍隊向駐守在綏遠五原的日軍反起了大舉反攻。在這次戰役期間,中國軍隊取得一個令人振奮的戰果:成功擊斃日軍中將水川伊夫。令人意外的是,立下抗戰史上這一奇功的竟是一支孤軍奮戰的小規模遊擊部隊,指揮員只是一個小小的連長,名叫張漢三。1939年12月下旬,中國軍隊曾對綏遠一帶的日軍發起一次「冬季攻勢」,但傷亡慘重。其中的綏遠遊擊軍第一支隊第二團團長喬佔海見部隊失利,竟向日軍投降。然而,該團一營二連連長張漢三堅決表示反對,經多次勸說無效後,便找了個藉口把隊伍拉出去單幹,從原駐地高臺梁轉移到五原縣城東約五六十裡的二驢子灣一帶打遊擊,一時間竟成了一支不折不扣的「散兵遊勇」。                                                                 

到了3月下旬當中國軍隊大舉攻克五原縣城時,有一股日軍狼狽逃出,到了離城20多裡的宴安和橋。因橋已被中國軍隊破壞,汽車不能通過,就毀棄汽車,繞道走至四櫃村一帶。那時烏加河結冰,他們僥倖過了河,但是無法渡過烏梁素海,就在四櫃村對岸的義坑補隆停住。義坑補隆北不遠就是我們駐地二驢子灣。他們停在那裡,被當地老鄉發現,就火速報告張漢三的遊擊連,說有從五原逃出來的一群日軍,約數十人,停留在義坑補隆,他們有騎毛驢的,有步行的,只有一個軍官騎的是駱駝,並帶有輕重機槍和步槍等武器。張漢三立即派出一人裝成投靠日軍的偽警察隊人員,前去與這夥日軍接頭。這一招居然起了作用,日軍沒有看出破綻,真以為張漢三部是偽警察隊,便叫帶路到安北縣,並要隊長來見他們。

張漢三得知後,便裝扮成偽警察隊長去跟日軍會面。經翻譯告知,日軍因不能過橋,要經長五壕繞過烏梁素海到安北(當時敵偽的安北縣城在烏梁素海東,烏拉山北的大餘太)。有個日軍指揮官是短粗個子、長鬍子,騎在駱駝上邊說邊看地圖。張漢三說:「走這條路不行,因為那裡駐兵很多,過不去。」他們不讓張漢三離開,張漢三說:「我回去找划子來渡你們,我不回去怕我的部下誤會而打槍,你們就在臺圪臺這個地方休息一下,那裡非常僻靜、便於隱蔽,等我回來接你們。」

臺圪臺是一個蘆葦叢生的地方,四面都是水,進去的路是用蘆葦墊起來的,裡邊住有幾家逃難戶。當時張漢三的想法:日軍如果進入臺圪臺,我軍只要把住出口,他們就成了甕中之鱉,根本出不來了。可是日軍跑到臺圪臺一看,說這裡不行,仍堅持要繞過烏梁素海去安北。張漢三回去後,日軍又派兩人來找張漢三。這時張漢已去掉偽裝,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我們是遊擊隊,你們要想從我們這裡過去,必須繳械!」他當即讓手下繳了這兩個人的槍,又要他們回去告訴日軍繳械投降。二人去後,張漢三就集合部下,商議如何殲滅這股敵人。眾人都認為敵人的武器好,我軍的武器差,要避開他們的火力,決定利用跟前的一條乾渠,把隊伍埋伏在渠堰下,等敵人接近時,一齊放手榴彈襲擊。

不久敵人過來了,但走到離遊擊連還有二百多米遠,不再前進停了下來,停留不久,又退走了。遊擊連就躍出千渠,奮勇追擊,同時張漢三率領十多名戰士繞到敵人的側後方。這個地方叫十份子,地處烏梁素海岸邊,蘆葦很多。遊擊連包圍了敵人,展開激戰。由於張漢三已認準了敵人的指揮官,決定「擒賊先擒王」,就命令槍法最好的戰士卜特老跟著自己行動,一定要幹掉日酋。張漢三和卜特老發現那名日軍指揮官後,瞄準他一齊射擊,一槍打中他的左臂,一槍從他的右臉皮擦過。日軍指揮官搖晃了一下沒有跌倒,張漢三和卜特老隨即又一齊打了兩槍,這一次兩槍都打中了日軍指揮官的胸膛,他立刻倒下去。

指揮官一死,敵人驚慌失措,混亂一片。遊擊連縮小包圍圈,逼近敵人,並把正在抬上軍官屍體要逃走的三個敵人打死,截留下屍體,又把機槍射手打死,於是剩下的敵人全部舉手投降。這次戰鬥中,敵人有被打死的,有在烏梁素海水裡淹死的,只逃脫20多人。遊擊連俘虜了許多人,但是這些傢伙頑固得很,死賴著不走,遊擊連不得已將他們大部分打死,只生俘兩人。打掃戰場時,遊擊連檢查日軍軍官屍體,搜出個人圖章一枚,得到日軍指揮官的手槍一支、戰刀一把。根據他的肩章,圖章,認出了他是侵佔五原的日酋指揮官水川伊夫中將。後來張漢三與一〇一師師長董其武取得聯繫,便把兩個俘虜和戰刀送到一〇一師。董其武得知這次戰鬥的經過後,大喜過望,連連稱讚張漢三「不但堅持抗日氣節可嘉,而且立下了抗戰史上一件奇功!」此後,張漢三便帶著遊擊連歸入一〇一師建制,他的職務也由原來的連長晉升為營長。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攻城中連長脫崗,按軍法該殺,時任團長的這開國中將卻說:算了!
    193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57軍112師334旅667團團長。同年3月11日,秘密加入中共。 國民革命軍第57軍的前身是東北軍的一部。1930年5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一度被動的蔣介石很快扭轉了戰局。同年9月18日,張學良發出擁蔣通電,率東北軍主力入關助蔣。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獲勝而告終。
  • 連長和指導員誰的權力更大?從「劉老莊英雄連」的戰鬥故事說開去
    許多軍事愛好者錯誤解讀了「軍政雙主官制度」的內涵,認為連長、指導員的關係跟團以上的主官、政委一樣,就好像《亮劍》劇中李雲龍和趙剛那般:「團長管軍事,政委管生活」,其實是不準確的。確實,政治委員的「最後決定權」始自紅軍時期,並且是不分領域的決定權,這一規定在抗戰時期的1942年得到糾正,即作戰中必須由軍事主官下決心,當然也包括與軍事相關的訓練、行軍等等,而政委主要負責政治工作,雙方分工明確。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每次談到抗戰經歷,馬士弘都能準確地說出敵我雙方參戰兵力,部隊番號以及戰況細節。講述時,還拿出各種資料讓記者參考。從1937年到1945年,馬士弘和日寇打過大大小小20多場戰鬥,屢立戰功。可以說整個抗日戰爭,他和日本鬼子從頭打到尾。黃埔生投身抗戰子彈曾擦頭而過上世紀30年代初,馬士弘在北平讀大學,目睹日本侵略中國。
  •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兒童團長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在重慶市永川區,這部電影裡的情節在86歲的姜樹芳老人看來,是如此的熟悉——因為他就曾是一名兒童團團長。  昨日,在姜樹芳永川區的家中,他操著一口山東話,講述了自己參加兒童團的經歷,語速不快不慢,思維非常清晰……  親眼目睹親人被殺害  1929年,姜樹芳出生在了山東省海陽縣修家夼村一戶貧農的人家裡。
  • 戰旗獵獵: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不忘硝煙裡的鐵血榮光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為了這一天  中華兒女浴血奮戰  用無數革命烈士的生命換來了和平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  100面鮮紅的戰旗整齊列陣  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75年後的今天  我們回首那些在抗戰硝煙中飄揚的戰旗
  • 老山作戰,連長主動讓功:農村戰士立二等功,退伍安排工作
    該連的副連長是我在北京昌平工程兵機械學校的同學,軍校同學在戰場上相見,分外親切。在辦理完交接並相互祝福後,我帶領連隊離開了戰鬥、生活了130天的曼棍,後撤到西疇縣休整。 連隊住下後不久,就按照師裡的統一安排進行作戰總結和裝備保養等工作。戰評中,立功受獎是有名額和等級(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獎等)限制的,按照作戰期間完成任務、連隊管理等情況,我們連隊是可以立集體三等功,但上級考慮到有的連隊因傷亡情況較為嚴重,幹部戰士的情緒較為低落,便給我們做工作,將集體三等功讓出來。
  • 四本抗戰小說,身負國恨家仇的《山狼》,熱血奮戰不宜錯過
    四本抗戰小說,身負國恨家仇的《山狼》,熱血奮戰不宜錯過。山狼精彩片段: 噗嗤噗嗤!一個黑影一閃而出,野村忽然感謝自己的嘴被捂住,連忙伸手去抓腰間掛著的刺刀。然而還沒等指甲碰到刺刀把,忽然肋下一痛,野村才發現一把鋒利的刺刀已經插進看自己的身體!
  • 我和連長雙雙榮立二等功
    每天午休時間,他拉著我到炮場,手把手地教我練,從基本理論到實際操作、從班排協同再到連綜合指揮作業,毫無保留地教了個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比原計劃提前2個月實現了所有專業訓練成績優良以上。在團裡政工幹部比武中,我奪得了高炮實裝操作第二名。當大家向我鼓掌喝彩時,我心裡很清楚:搭檔蘇博康功不可沒。
  • 寒假少兒節目推薦 《汪汪隊立大功3》等助力
    芒果TV少兒頻道以「為親子家庭提供綠色、健康的全球精選少兒動畫」為宗旨,精心挑選全球動畫內容和精品少兒節目,在這個寒假再上新片——1月20日上午10點,《汪汪隊立大功》第三季將正式登陸中國,每周五於芒果TV少兒頻道全網獨播,進一步充實芒果TV動畫片庫。
  • 抗戰劇豆娘劇情介紹 豆娘黃玉反目成仇最後和吳肝在一起
    在抗戰劇盛行的如今,許多不符合邏輯的劇情多不勝數。但是《豆娘》的熱播卻是抗戰劇中的一股清流,沒有狗血的劇情,沒有誇張的特效,吸引了許多觀眾的追捧。一段勾心鬥角的間諜陰謀即將拉開了序幕。在《豆娘》中誰才是站到最後的贏家?又會講述一個怎樣的烽火故事呢?下面小編和你一起去看看。
  • 張震將軍下部隊視察 問司務長一個雞蛋有多重
    張震將軍下部隊視察 問司務長一個雞蛋有多重   張震將軍下部隊視察,不喜長篇大論作報告,而喜見縫插針提問題。將軍所提問題,一針見血,一矢中的,常常使弄虛作假者原形畢露,無地自容。將軍下部隊開座談會,凡會前必來一段笑話,會場氣氛立即活躍、歡快。
  •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安徽省鳳臺縣有一個廖家灣,廖村素來忠實文化教育,世代遵奉孔孟之道,崇尚民族起義,讀書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在近代歷史上,這裡還出現了3個國民黨將軍,他們是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其中,廖運周是中共臥底。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導演了「廖氏三兄弟和兩個一一〇師起義」的傳奇。
  • 公認最好看的4部「抗戰劇」:黑狐上榜,雪豹第2,第1不得不服!
    公認最好看的4部「抗戰劇」:黑狐上榜,雪豹第2,第1不得不服! 第四:《傳奇英雄》由海頓、楊童舒、顏丹晨、王奎榮等人出演的大型英雄戰爭劇。以抗日戰爭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以草根英雄「趙傳奇」為首的一群山西農民在革命戰爭的浪潮中,艱苦對抗日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