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存在的意義(2)

2020-12-08 三聯生活

人類存在的意義(2)

2014-12-05 17:22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9期

85歲高齡的美國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出版了新書《人類存在的意義》,他在書中總結了他關於人性、自由意志、科學與人文的關係等哲學問題的思考。

科學與人文

威爾遜說,如果有外星人能來到地球,他們的科學一定很發達才能使他們來到地球,所以人類的科學肯定不如他們,對他們來說,人類身上有學習價值的是人文學科。「科學和人文說的和做的有著根本差異,但從源頭上說它們是相互補充的,都源於人腦同樣的創造過程。如果科學探索、分析的力量能跟人文學科反省性的創造攜手,人類的存在將變得更有創造性、更有趣。」

威爾遜認為,需要發起一場新啟蒙運動。在17和18世紀,啟蒙運動的學者們用科學法則解釋宇宙和人類的意義,他們相信,學術的分支可以藉助因果網絡統一起來。但到了19世紀初,這一夢想衰退了。首先是因為科學家雖然以指數級的速度做出新的發現,但離滿足啟蒙思想家的樂觀主義期望還差得遠。其次,科學發現的不足導致浪漫主義者們拒絕啟蒙運動的世界觀,從其他更加個人的地方尋找意義。科學永遠都接觸不到人們通過創造性藝術感受和表達的東西,從那時起,科學和人文就分道揚鑣了。物理學家仍然會演奏弦樂四重奏,小說家也會寫書思考科學揭示的奇觀,但這兩種文化被認為是相互獨立的。現在重新開始追求科學與人文的統一,是有價值的,也有實現的可能。其價值在於科學與人文的統一有助於解決宗教衝突、道德推理的含混,以及人類的意義。最成功的科學家像詩人一樣思考(廣泛、狂放),像會計一樣工作。

70年代末,社會科學家的傾向基本上是人文學科。他們流行的觀點是,人類行為的起源基本上是文化的,而非生物的。到20世紀末,這一傾向轉向了生物學,如今大部分人相信,人類行為有強烈的遺傳學成分。威爾遜在新書中宣稱,現在該提議統一科學與人文這兩個學術的兩個大型分支了。但威爾遜所說的統一實際上更像是人文屈服於自然科學。他說他希望看到哲學的重生,但他的意思是哲學要學會問生物學家問的問題。他說大約50年前,當邏輯實證主義者放棄哲學時,哲學就死了。現在哲學只是在回顧哲學史,而哲學史包含的主要是失敗的大腦模型。我們需要新哲學,以對人類的起源和意義的科學理解為基礎的哲學。但一些例子證明,現代科學認可了以前一些偉大哲學家的洞見或直覺,比如亞里斯多德所說的人本質上是政治動物,對此威爾遜的理論提供了科學基礎。

威爾遜預測,神經科學家不久就能確定意識的生理基礎,揭示出我們的情緒和思想的物質過程。如果心靈只是物質過程的副作用,產生於一系列的因果鏈條,那意識、自由選擇就只是一種幻覺。威爾遜說:「相信自由意志是生物學上的適應。」它使我們免於陷入宿命論。相信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的生活,我們就可以不斷地繁衍後代。但是在完全受物理法則統治的宇宙中,自由意志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那規勸人們接受進化論、保護物種多樣性、避免種族衝突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怎樣才能有意識地改變我們的行為和信念?這說明威爾遜對人類前途的樂觀主義也是源於信念而非理性。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人類存在的意義
    85歲高齡的美國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出版了新書《人類存在的意義》,他在書中總結了他關於人性、自由意志、科學與人文的關係等哲學問題的思考。
  • 《人道》第一篇 人類存在的意義
    東方老師講解:《人類存在的意義》概括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人道》第一篇《人類存在的意義》。 這篇短文,包括注釋在內共900餘字,分6段。 第1段,講的是宇宙中生命的由來。 第2段,講的是生命在宇宙中的作用,以及人類所承擔的責任與任務。
  • 繁衍,是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嗎?
    對於人類而講,繁衍是存在的終極意義嗎?物種的繁衍生殖,是地球上生物賴以延續的,重要的手段,沒有其一。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據科學考證,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的進化,還算是挺快的。
  • 人類乃至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這樣考慮問題的話,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它的意義,不論它存在的時間多麼的短暫、本身多麼的渺小,它的存在只要對其他事物產生了影響,這就是意義。換句話說,存在即為意義!你看,你辦公桌上的所有物件,就以平時最常用的水杯來說,你覺得這個物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你可以這樣問這個水杯:終究一天,你會被我摔碎,甚至被我拋棄,那麼你存在有何意義?
  • 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那個時候的人類相對於宇宙來說就是一群井底之蛙,我們站在地球上,永遠都是坐井觀天,不知天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只有當我們真正站在地球之外,才知道地球是如此的渺小,人類是如此的渺小。這個時候,很多人心中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在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科學家研究探索整個地球數百萬種以上的生物,發現只有人類是智慧生命。
  • ...宇宙揭秘之宇宙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存在還有意義嗎?
    但這並不是生活我們就是地球真正的主人,事實上,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人類是後來者,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也不過區區百萬年時間,相對於地球長達45億年的年齡,還有最古老的生命在地球上也繁衍存在了數十億年,人類的出現在地球生命史上就是短短的一瞬間。
  • 地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就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嗎?
    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存在的意義。人擇原理:不僅僅是地球,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都是因為人類而存在的。人類在地球上演化成有智慧的生命,創造出文明和科技,讓人類的某些人可以吃飽了撐的在談意義等無聊的話題,確實是很幸運的事。但是,這個地球並不為人類而存在,人類在感恩地球、大自然的同時,更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地球,這個自然環境並不會永遠眷顧人類的。一旦人類太把自己當做中心,過分剝奪大自然的資源來享受,那就是在作死。
  • 浩瀚宇宙人類為何而存在?或許是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最好詮釋!
    人類的存在是可怕而令人費解的。幾十萬年前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奇怪地方,這個地方充滿了其他生命,我們既是獵手也是獵物。
  • 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難道只是
    聞道養生 耕種三經 傳道解惑——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難道只是活著生命觀不僅是一種認識、一種觀念、一種對存在的解釋,最大的問題是,生命是一種模式,一旦以生命這個詞彙來表達生物的存在,生命模式就產生了。生命概念就是關於生物存在的意識模型,生命意識一經產生,就引出了越來越浩大的人間世界。千萬不能小看了這個最原始的生命意識,它造成了今天一切事物的起因。人和所有動物的區別就在這裡,而意義也在這裡。既然人有了意識,有了思想我們就要坦然面對,並思考為什麼人會有?類比一下我們養狗,養貓,並訓練他們,為什麼?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是宇宙需要人類
    人類存在有什麼意義?宇宙是因為人類存在而有意義,還是人類因為宇宙存在而有意義?我們的發展又是為了什麼?等我們完全了解宇宙之後,又有什麼意義?這一系列的問題到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答案,可能由於我們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如果要想真正的完全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可能還需要幾萬年,幾十萬年,或者更久。
  • 當人類滅絕,宇宙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有一天人類文明滅絕了,地球上並不會荒廢,人類讓出來的空間和生存資源會支持新的物種重新佔領食物鏈的高地,它們會重新發現宇宙的規律,還會出現發現萬有引力的「人」、又會出現提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人」,除了這些地球上還有180多萬個物種。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作為基本粒子結構的存在,速度是不可能超越天花板的,所以人類永遠無法到達可觀宇宙視界之外的宇宙邊界。所以終極問題就是,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有沒有存在的意義?這個事實再度加深了人類靈魂對終極問題的拷問:連太陽系都要死亡,一切都要化為零,人類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即使人類走出了太陽系,然而放眼整個宇宙,宇宙終有一天也會終結。所有恆星都死去,整個宇宙沒有了光亮,最終以零下273攝氏度的方式成為冰界死神宇宙。那麼好,宇宙到底有多大?按現有物理學的說法,可觀測宇宙直徑是922億光年。
  • 月球的存在,對人類有哪些意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在古人看來遙不可及,除了在夜晚施與微弱光亮外,似乎沒其他作用;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月亮的存在,對人類有著特殊的意義。潮汐的存在,讓地球海洋中的能量(尤其是吸收的太陽輻射)流動速度加快,也讓海洋中生態系統的物質交換更為頻繁,有利於海洋生態系統的成長。
  • 宇宙是自然形成的還是「神」造的和與人類存在的意義
    宇宙怎樣誕生,從何而來,結局如何,它與人類有何關係呢?這些一直困擾著我們,宇宙有起始嗎?宇宙很可能沒有起始,既然沒有起始,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結局,我們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很可能一開始就是個錯,或者說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也可能是其他產生的,但是,這個宇宙它有意識嗎?如果沒有意識,宇宙為誰產生呢?它產生有什麼用,它和人類有什麼關係呢?
  • 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說出了答案
    目前地球是唯一發現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上存在850萬種生物,其中包含150萬種動物,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誕生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這種生物既偉大又渺小。人類的偉大在於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讓地球不僅成為目前宇宙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且還是唯一存在高等文明的星球, 這是人類非常自豪的事情,因為人類在宇宙中創造了一項偉大的事業,那就是讓宇宙誕生出高等文明,人類創造的文明就像漆黑房間中的螢火蟲一樣,不至於讓整個宇宙黯淡無光,所以說人類很偉大。地球上生活數以億計的生命同時人類也是很渺小的,人類有多渺小呢?
  • 如果人類發現自己是被圈養的生物,人類的存在還會有意義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人類發現自己是被圈養的生物,人類的存在還會有意義嗎?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現自己是宇宙中最獨特的存在的時候,人類就很想要知道自己存在宇宙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畢竟人類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被人為安排好在宇宙中的。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宇宙來說,地球都是可有可無的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現如今天文物理學界普遍認同「宇宙大爆炸」學說,將其誕生時間上溯到138億年前,而如果我們將這枯寂漫長的138億年時間濃縮至一年,那麼銀河系出現在2月份,太陽系出現在9月份,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則誕生於9月下旬。
  • 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 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感謝在眾多的文章當中點開科技小滑鼠的各位,這裡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天文科技信息、盤點宇宙中的特殊的天體、討論宇宙中各種各樣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歡迎各位在觀看文章之後對於文章的內容進行點評以及對文章的觀點進行討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
  • 人類存在的意義和終極命運
    其後的進化特徵就是現在的我們人類。可見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但突變論一直存在,認為人類是在某個時期物種的突然飛躍(或基因突變)出現的。我們熟知的宗教(如基督教)一直認為人是神(上帝)按照人的樣貌創造的(神創論)。  人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是從約公元前5200年前開始的,自我感覺了不起的人類才有5200多年的文明史,與整個地球歷史長河相比,可用一轉瞬間來形容。
  • 探究人類存在的意義
    這種假想的非物質本性,尤其是人類的這種本性,時而被叫作「精神」,時而被叫作「靈魂」。公元前18世紀,古埃及皇室官員Kuttamuwa建造了一塊重800磅的紀念碑,來容納他不朽的靈魂。10世紀波斯博學家阿維森納也認為,我們之所以能夠思考,之所以能夠在外部感官輸入切斷後保留自我意識,是因為我們體內存在著非物質的靈魂。這些都是活力論。現代生物學向活力論發起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