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燒赤壁」、 「空城計」這些神話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歷史長河裡閃著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徵,「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鬥,給後人留下無盡的慨嘆和唏噓。
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躬耕於南陽,一心只想過著「儉以養德,靜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這樣的智者,歷史是不會讓他如蜉蝣一般消失,於是演繹了「三顧茅廬」的佳話
他足智多謀。初出茅廬就火燒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騎」之首的夏侯惇也落得狼狽而逃。他巧借大霧,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周瑜陷害他的美夢破滅,同時還大大挫傷了曹軍的銳氣。他六出歧山,屢戰屢勝,使魏軍中首出一指的司馬懿也聞風喪膽。
他大智大勇。面對兵臨城下的15萬大軍,依然笑容滿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閒地彈琴。為了孫劉聯盟,他泰然入吳,雖然他知道那裡有周瑜的百般刁難,甚至是生命危險。萌葭關下,為了劉備的事業,他毅然 決定冒刀光劍影,前去說服馬超投降。雖然最後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氣可嘉。
但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錯的時候。一個馬謖,一個魏延。前者言過其實,他卻委以重用,只因為馬謖讀了一肚子的兵書,談論起來滔滔不絕;後者是難得的將才,他卻固執地認為「延腦後有反骨」,總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這一點上,比起劉備和曹操,他要稍遜了一籌。他太謹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樂公」,縱然他是「兩朝開濟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淚滿襟」的慨嘆。
這就是諸葛亮——一個無奈的隱士,一個有超人膽略和傑出軍事才能的英雄,一個不免留有遺憾的悲壯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