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020-12-05 老特有話說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燒赤壁」、 「空城計」這些神話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歷史長河裡閃著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徵,「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鬥,給後人留下無盡的慨嘆和唏噓。

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躬耕於南陽,一心只想過著「儉以養德,靜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這樣的智者,歷史是不會讓他如蜉蝣一般消失,於是演繹了「三顧茅廬」的佳話

他足智多謀。初出茅廬就火燒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騎」之首的夏侯惇也落得狼狽而逃。他巧借大霧,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周瑜陷害他的美夢破滅,同時還大大挫傷了曹軍的銳氣。他六出歧山,屢戰屢勝,使魏軍中首出一指的司馬懿也聞風喪膽。

他大智大勇。面對兵臨城下的15萬大軍,依然笑容滿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閒地彈琴。為了孫劉聯盟,他泰然入吳,雖然他知道那裡有周瑜的百般刁難,甚至是生命危險。萌葭關下,為了劉備的事業,他毅然 決定冒刀光劍影,前去說服馬超投降。雖然最後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氣可嘉。

但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錯的時候。一個馬謖,一個魏延。前者言過其實,他卻委以重用,只因為馬謖讀了一肚子的兵書,談論起來滔滔不絕;後者是難得的將才,他卻固執地認為「延腦後有反骨」,總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這一點上,比起劉備和曹操,他要稍遜了一籌。他太謹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樂公」,縱然他是「兩朝開濟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淚滿襟」的慨嘆。

這就是諸葛亮——一個無奈的隱士,一個有超人膽略和傑出軍事才能的英雄,一個不免留有遺憾的悲壯之士。

相關焦點

  •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無須看別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討好別人,那樣會使自己活得更累。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心靜,一切安好。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慢慢的,終於懂得,人生最美是淡然。擁有一份平淡,內心就擁有了一份平和,守護一份淡然,就是守護一份幸福。
  • 【2018畢業季】「求是獎」風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相信李小萌同學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能夠繼續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實現她的青春夢想!(編輯 趙暉 鄭傑豪)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諸葛亮臨終前,留給了他兒子一篇《誡子書》,這封家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其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就是後來,我們常常說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寧靜與自強不息
    「淡泊寧靜」和「自強不息」這八個字,是我偶然翻閱到自己高中考試試卷看到的,不經意間目光略到了此處,不知為何,這兩個詞語像是要從試卷中凸出來一般,要我能夠認出來。這兩個詞語我們並不陌生,諸葛亮《誡子書》中就寫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生活中,我們更應該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五十四歲那年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簡簡單單八十六個字,道出了人生的感慨與對孩子的殷殷希望。
  • 非寧靜無以致遠 從香說香薰清幽淡雅,靜心養性
    用戶燃起盤香,輕煙氤氳繚繞,不經意間,留下生活的軌跡,或清雅,或淡泊,或閒適,這份優美的意境,全靠從香說盤香的優秀品質。而從香說香薰的盤香採用熟結水沉料,研磨成粉,並加入高品質的印尼粘粉,擯除所有化學添加物,其香味純正自然,氣味甘醇,留香持久。同時,從香說香薰對盤香採用簡約包裝,禮盒之中內置防震海綿墊,從裡到外,保護盤香不受外界「刺激」,經久不破碎。
  • 陳玉樹作品《淡泊》書案再度亮相京城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美好生活」第五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上,知名古典家具藝術家、四君子藝術中心主席陳玉樹作品《淡泊》書案正式出爐。此作品歷經多年淬鍊,時隔五年再度作為唯一書案作品應邀入選我國當代工藝美術最高水平的國家級公益型制度性展覽。     陳玉樹《淡泊》書案創作靈感源於諸葛亮《誡子訓》開篇明義。
  • 每臨大事有靜氣,請讓內心保持寧靜
    能讓內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一個人心浮氣躁時,方寸已亂,必然會導致舉止失常,進退無據,會失去正確的判斷力。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正是踐行了那句「寧靜致遠」,他因錯用馬謖而失掉街亭,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奔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他的軍隊只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在城裡。
  • 學習黃大年,學習他心無旁騖、潛心鑽研的學術品格
    在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這既是對黃大年崇高精神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廣大知識分子的勉勵和要求,激勵著我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為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諸葛亮給他兒子寫信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一生的體會。今天讀來,還是那麼發人深省。
  • 66個名家名著名句,幫孩子積累寫作素材,領會做人道理!
    66個名家名著名句,幫孩子積累寫作素材,領會做人道理!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6.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吳承恩《西遊記》7.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施耐庵《水滸傳》8.
  • 曾拒絕美方邀請回國,他是第一位到河南高校任教的全職院士!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重要論文有&34;、&34;、&34;等,並出版專著《非平衡態統計理論》。自1982年起,長期領導中國科學院核聚變研究工作,並參與領導國家的核聚變研究。領導和組織了我國大型超導託克馬克HT-7的建設,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計劃的主要建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