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歲的鄭州大學教授霍裕平是一位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物理學家,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在我國物理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非凡成就。他在58歲時紮根中原大地、躬身實踐,以滿腔的熱情投入教學科研,引領鄭州大學物理學科夯實基礎、提升實力乃至發展壯大,在鄭大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霍裕平,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鄭州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重要論文有&34;、&34;、&34;等,並出版專著《非平衡態統計理論》。自1982年起,長期領導中國科學院核聚變研究工作,並參與領導國家的核聚變研究。領導和組織了我國大型超導託克馬克HT-7的建設,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計劃的主要建議者。
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總有那麼關鍵的幾步決定了事業和生活的方向。霍裕平人生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而堅定。
霍裕平1937年8月生於北京,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學系物理專業。1959年被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被中國科學院破格提升為研究員,同年被推薦參加全國科學大會。1979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一年,並辭謝美方續邀,於1980年毅然回國。1982年被中國科學院任命為合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兼合肥分院院長,主要負責等離子體物理所的大型核聚變研究工作,並參與領導國家核聚變研究。1993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7年,霍裕平受命參加&34;專家顧問組,作為能源小組召集人,三次領導起草了能源領域基礎研究規劃,全程參加立項、評審、檢查等工作。2002年受命領導&34;專家委員會,被任命為首席科學家。科技部委託他領導一個9人小組在技術上全面負責國內聚變界的組織和協調,還負責技術方面的國際談判,最後順利完成談判。2007年,國務院批准中國正式參加&34;。
從2002年至2007年,霍裕平任&34;中國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負責我國有關技術工作。他領導和組織了我國大型超導託克馬克HT-7的建設,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計劃的主要建議者和推動者。他還首次系統地解釋了稀土離子對鐵磁共振的影響,推動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霍裕平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是我國理論物理界的權威之一,長時間擔任國家&34;計劃能源領域專家委員、國家學位委員會物理評審組成員、國家&34;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能源領域召集人等。他在國內外主要刊物上發表近50篇論文,並出版專著《非平衡態統計理論》(科學出版社),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4年獲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獎,1986年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34;勞動獎章,1989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功臣榮譽稱號。
霍裕平的重要論文有《稀土離子對鐵磁共振的影響》、《用光學方法實現任意線性變換》、《等離子體靜態穩定性》等。他站在物理學科發展戰略上思考的結晶至今仍熠熠閃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曾經表達過這樣的心聲:&34;
1996年,霍裕平辭去中國科學院所有職務來到鄭州大學,成為第一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的全職院士。他選擇鄭州大學是人生經歷的必然,在這個必然因素裡,飽含著一份對鄭州大學特殊的感情。霍裕平的父親霍秉權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教育家,也是鄭州大學創辦人之一。鄭州大學是父親工作過的地方,這種情結也浸染在他的血脈裡。他說:&34;
從事30 多年的物理研究,霍裕平深刻理解物理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當年他敏銳地感受到物理學科如此重要,但物理教學卻常被忽視,於是他想改變這種現象。1996至2001年,他強調地方院校的科學研究應主要與國家和地方發展的重大需求相聯繫。
為此,霍裕平親自領導將凝聚態物理學科調整為材料物理學科,建設以研究鋁合金為主的金屬物理方向,研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並由此提出了一條在我國普遍提高鋁合金性能的可行途徑。他還領導將物理系核物理學科轉向為主要面向農業和醫學的核生物學,指導了離子束生物技術實驗室的建設,以及小麥的離子束誘變育種和轉基因等工作。
在霍裕平的帶領下,鄭州大學物理系獲批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物理學一級博士授權點、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物理系組織教師和研究隊伍,建成材料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及河南省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霍裕平給別人的印象始終是謙和儒雅,眼神裡泛著和善慈惠的光芒。他淡泊名利,永葆知識分子的本色。他曾經收到世界各國給他寄來的《名人錄》邀請書有二三十個,他卻一個也沒有回覆。他說:&34;
追溯霍裕平的科研治學之路,他一直覺得做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出名或者發表幾篇有影響的論文,而是希望能讓中國參與世界科學的發展,並在某一領域起到推動作用。一代物理學家的精神風範至今仍令人敬仰,感召後學。
在學術領域,霍裕平推動中國物理學的發展進程,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教學領域,他有力地提升了鄭州大學物理學科水平,培養了大量創新人才。執著追求理想,堅守家國情懷,他的拳拳之心感人至深。
霍裕平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關心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鄭州大學的發展,積極提出意見與建議。鄭大人崇仰其境界,傳承其精神,感恩其情懷,懷揣著這份敬佩與感動,在一流大學建設的徵程中闊步前行。
歡迎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國家&34;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鄭州大學高層次人才工作辦公室官網、鄭州大學官微、科學網新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官網、中國科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