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文科狀元到豬肉佬,成立屠夫學校,培養一萬餘名大學生學員。
陸步軒,曾經的北大文科狀元,畢業後幹起了賣豬肉的營生。之後創立了屠夫學校,負責學校教材編寫、市場營銷和簡單烹飪技術,自創立以來已經培養了一萬多名學員。這一萬多名學員大都是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培養他們的初衷是熟知豬肉的各項基本常識,為做以後的檔口管理人員打下基礎。
曾經的文科狀元意氣風發
陸步軒自幼聰慧,1984年收到了西安師專的錄取通知書,但是毅然決定再重考一次。1985年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並且是以文科狀元的身份。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個來自陝西農村的樸實男孩著實讓父母臉上有光,為此父親還擺了幾桌酒來慶祝這一高光時刻。
現實的重拳導致意志消沉
由於出身農村見識有限,來到學校後他很快被同學們比了下去。室友對他的第一印象甚至是「送農村上學的同學親戚」。
北大畢業後陰差陽錯地沒有被分配到用人單位,反而是被安排到了一個瀕臨倒閉的廠子,沒有編制,待遇差,更不能享受分房福利。曾經的天之驕子,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辭去了工作。之後更是做過裝修、開過小賣部、下過工地,可惜都是以失敗告終。
現實的打擊讓他意志消沉,一點點陷入了生活的泥潭。
放下往日榮耀,賣起了豬肉
意志消沉的他在妻子的勸說下選擇了賣豬肉,曾經的文科狀元拿起了屠刀賣起了豬肉,想想這種場面就非常違和。陸步軒自己也覺得非常沒有面子,更是不敢告訴老父親自己在賣豬肉。
終究紙包不住火,年邁的父親知道後痛心疾首道:「你讀了北京大學,現在就賣豬肉,你上大學有什麼用?」
之後陸步軒的事跡更是被曝光到了鏡頭下,一時間「讀書無用論」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討論。
陳生、陸步軒強強聯合
陳生同樣是畢業於北京大學,不過他那時候已經擁有了千萬身家。
陳生有資源,陸步軒有銷售豬肉的經歷和能力,最後陳生出資,給了陸步軒一個平臺:開辦屠夫學校,陸步軒任校長,負責學校教材編寫、市場營銷和簡單烹飪技術等。自學校成立以來,已經培養了一萬多名大學生學員。
兩者強強聯合,再加上名人效應,兩人成為了「壹號豬肉」的創始人。
陸步軒的經歷給我們廣大學子的幾個啟示非常重要
男怕入錯行,及早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職業的選擇非常重要,陸步軒在意志消沉期間做過各種雜活,但都無疾而終。我們學生在學校填報志願時,不僅僅要按照自己的分數,更要遵從自己的興趣來填報。人們的就業觀還非常傳統。前段時間的北大米粉哥和豬肉佬陸步軒都是典型代表,一個賣豬肉,一個賣米粉,都很大程度上顛覆了我們對清北頂尖學子的認知。在我們傳統觀念裡,他們就應該畢業拿著高薪,做著體面的工作。像什麼賣豬肉,賣米粉都應該是小學畢業的人做的工作。職業不分貴賤,做好都有價值。陸步軒回北大演講時,第一句話就是:「我給母校抹黑了,丟臉了,我是反面教材。」其實,職業是不分貴賤的,北大的畢業生可以當教授,可以做科學家,也同樣可以賣豬肉賣米粉。
「北大豬肉佬」的成功告訴了我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要懂得放下自己往日的榮耀,堅持己見,平等地對待一切職業。關於北大豬肉佬,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