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一代智能監控晶片亮相;AI晶片公司肇觀電子完成2億元A輪融資

2020-12-04 集微網

【芯招】海思AI視頻監控晶片出貨量超5億背後的功臣;福建再推"強芯計";國科微新一代智能監控晶片亮相;AI晶片公司肇觀電子完成2億元A輪融資

1.再出「芯」招!國科微新一代智能監控晶片亮相2018北京安博會

2.福建再推「強芯計」,千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指日可待?

3.AI晶片公司肇觀電子完成2億元A輪融資 中電海康基金領投

4.華為海思AI視頻監控晶片出貨量超5億,背後竟然離不開這家公司?

5.讓晶片「私人訂製」,中科馭數獲千萬級首輪融資,估值過億

6.河南設立100億元信息產業專項基金,首期基金有望下月發行

1.再出「芯」招!國科微新一代智能監控晶片亮相2018北京安博會

集微網消息,10月23日,2018年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簡稱北京安博會)拉開序幕。國科微再次發力,攜新一代智能監控GK720x系列晶片及解決方案全新亮相,受到廣泛關注。



近年來,隨著「平安中國」、「智慧城市」步伐的推進,我國安防視頻監控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國科微自進入安防IPC領域以來,憑藉工藝領先的系列監控晶片在市場上獲得了不俗反響,先後推出的GK710x等系列H.264監控晶片,因其優秀的ISP性能、完善的系統架構、超高的系統集成度、優異的低功耗設計等高性價比優勢,在IPC領域均獲高度好評。



作為國內安防監控市場的領先企業,國科微攜新一代H.265智能監控系列晶片及產品解決方案亮相「2018北京安博會」。該系列晶片包括GK7202、GK7205和GK7205S三款產品,是針對全高清 IPC 產品開發的一款低功耗、高性能 SOC 晶片,在滿足客戶產品功能差異化、圖像質量及性能要求的同時,高集成度的硬體設計可大幅降低系統成本,穩定完善的 SDK 軟體包也極大縮短了客戶的開發周期。

GK720x系列晶片均內置國科微第三代ISP,支持smart H265和H264編解碼,具有低功耗、低照度、低碼率、低成本、高集成度等特點。其中,GK7202具有1080P多碼流編碼能力,內存為512Mb,適用於行業安防和消費類IPC。GK7205和GK7205S支持雙sensor輸入和基於ARM的人臉識別,最大支持 4M@18fps 多路編碼。



此外,國科微還帶來了智能早教機、門鈴貓眼、二維碼掃描、人臉識別系統等視頻監控應用方案。其中,由中國AI兒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ROOBO發布的全新一代布丁迷你豆智慧機器人,該產品搭配國科微的主控晶片GK7102S,在主打智能早教、育兒益智的同時,關注孩子的安全成長與實時監護。這是國科微智能監控晶片首次進入早教機器人市場,為孩子的安全成長保駕護航。



作為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首家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注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科微長期致力於智能機頂盒、智能監控、固態存儲、物聯網等領域大規模集成電路及解決方案開發,時刻關注客戶的差異化、定製化需求,重視技術創新與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積累,在豐富產品功能、研發新產品的同時,著力於多樣化、細分化的解決方案開發,為促進平安中國創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做出貢獻。


2.福建再推「強芯計」,千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指日可待?

摘要:近日,福建出臺了《福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1.0版》,重點強調了集成電路產業的規劃,提出加快實施「增芯」工程。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短短一個月內,福建官方兩度表態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在9月27日剛剛頒布《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千億產業集群推進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推進計劃」)後,近日又出臺了《福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1.0版》(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在「推進計劃」中,福建規劃超千億元的重大產業集群,包括集成電路和光電產業等27大產業集群。到2020年,力爭培育形成20個以上產值(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重大產業集群。

近日出臺的「行動計劃」則重點強調了集成電路產業的規劃,要緊緊把握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機遇,加快實施「增芯」工程,優先發展集成電路製造業,大力發展特色晶片設計業,提升封裝測試業、設備和材料等配套產業,將福建打造成為具有兩岸產業合作特色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基本涵蓋全產業鏈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東南沿海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在本次出臺的「行動計劃」中,有幾點重點任務。

一、加強規劃統籌,引導產業集聚

具體而言,「行動計劃」指出,要引導產業集中集聚發展,支持有條件、有基礎的集成電路企業向以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為中心的沿海集成電路產業帶集聚發展,加強廈門、泉州雙核心的輻射引領作用,加快打造廈泉、福莆南北兩個「1小時」產業圈。

同時,還要發展集成電路特色園區,打造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園區,支持其他周邊地區根據自身條件發展配套產業。從而做到統籌銜接全省地市集成電路產業規劃,加快建立全省「一帶雙核多園」的福建集成電路產業格局。「一帶」即以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為中心的沿海集成電路產業帶;「雙核」即以廈門、泉州為核心的產業輻射雙高地;「多園」即地方產業園區及化合物半導體、MEMS、功率半導體器件等集成電路特色產業園區。

二、著力創新驅動,集聚發展動能

以企業為主體,發揮整機廠商創新資源優勢。以研發平臺為依託,加強創新平臺建設。

三、突出項目帶動,夯實產業基礎

加快現有龍頭項目建設促發展,率先抓好聯芯、晉華、三安等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鏈上下遊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依託項目帶動高質量發展,將項目提質增效作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確保福建集成電路項目順利實施,帶動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強化人才引培,加快跨越發展

加強領軍人才引進,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實施精準引才,加大集成電路產業領軍人才和中高端技術緊缺人才的引進力度。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強高校專業院系和科研院所建設,重點選拔扶持一批專業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隊伍,強化專業基礎培育。

五、優化發展機制,激發產業活力

優化產業發展推進機制,支持發展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及專業服務組織。優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服務機制,加強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運用。

六、推進開放合作,實現融合發展

深化閩臺集成電路產業合作,支持閩臺集成電路企業、院校、科研機構開展深層次產業合作,完善產業交流機制,加強互信合作,實現融合發展和優勢互補。鼓勵省內企業走出去發展,支持省內企業併購、參股境內外先進企業和研發平臺,強化企業品牌,加快拓展境內外市場。

「行動計劃」還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的不同領域,採取不同的發力方向。

在設計領域,要引導晶片設計與應用結合,加大對重點領域專用晶片的開發力度。重點發展4G/5G移動通信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視頻晶片、圖像傳感器晶片、光通信晶片,以及AP晶片(主控晶片)、AC晶片(輔助晶片)等產品設計,著力提升消費電子領域競爭力;發展面板顯示驅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管理晶片、智能穿戴、汽車電子、通訊電子、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晶片設計業務,助推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升級;開展MCU(微控制單元)、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等物聯網應用晶片,以及人工智慧、AR/VR(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無人駕駛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晶片研發。

在製造領域堅持先進位造工藝與特殊製造工藝發展並重。例如,圍繞晶圓代工、存儲器製造、化合物半導體生產三大業務板塊,加快擴充55/40/28nm晶片生產能力,推進22/20nm等先進位造工藝研發;加快DRAM存儲器生產線建設,加緊形成高良品率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擴大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晶片的批量生產規模。

在封裝測試領域要以技術先進性、國內稀缺性和對晶片設計業的支撐作用作為篩選標準,積極拓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務空間。緊貼整機應用需求,構建覆蓋高、中、低端晶片封測的產業布局。

在材料和裝備領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半導體材料研發與生產基礎,大力吸引半導體裝備和材料企業在我省設立生產基地,實現部分零部件和耗材的本地化生產,增強集成電路材料和裝備業本土化配套及服務能力。結合製造工藝需求,形成上下遊配套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此外,福建還將探索成立福建省晶片智慧財產權(IP)聯盟,支持省內高校聯合重點企業、科研院所等建設微電子學院。(校對/小如)


3.AI晶片公司肇觀電子完成2億元A輪融資 中電海康基金領投



騰訊創業訊 AI晶片和系統公司肇觀電子完成2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中電海康基金領投。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技術產品的研發、加強團隊的建設和企業戰略發展。肇觀電子曾於2016年獲得峰瑞資本天使輪投資。

肇觀電子是一家計算機視覺處理器晶片和人工智慧應用產品的創新和研發公司,主要為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安防監控等專業領域提供專業解決方案。目前,公司主要產品有N171人工智慧視覺晶片、天使眼智能眼鏡、天使眼智能閱讀器等多項自主研發創新產品。

肇觀電子創立於2016年,聯合創始人兼CEO馮歆鵬曾任AMD晶片研發總監,參與設計了50多款數千萬量級的CPU和GPU晶片。聯合創始人兼CTO周驥,曾任AMD 計算機視覺、圖像信號處理、視頻領域首席架構師,為AMD多款GPU和APU晶片設計開發了多代硬體IP,並在中國和美國獲得了4項相關專利。

公司核心成員來自AMD, Intel, Qualcomm, Nvidia, 海康威視、百度、獵豹移動、Marvell, 中芯國際等公司。截止目前,業務覆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及地區。

隨著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進程加速,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幾十年深刻的改變各行各業,高計算力的晶片是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支撐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支柱。

肇觀電子自主研發的VPU——N171,將視覺處理能力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改變了以往攝像頭在需處理大量數據時,因處理速度不夠造成的延時、傳輸、存儲、結果準確度不高等問題,涉及安防監控、智慧機器人、智能駕駛、無人機等多個專業領域。據馮歆鵬介紹:「N171可支持目前各類主流視覺算法,且無縫對接現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通過良好的預測降低對計算、功耗的要求,處理未知狀況。」



除了在人工智慧視覺晶片領域,肇觀電子也將視覺人工智慧技術帶給殘障人群,曾先後發布了世界首款基於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輔助視障人士出行和感知世界的天使眼智能眼鏡,以及可廣泛用於低視力、教育等領域的天使眼智能閱讀器。天使眼系列產品全球用戶10萬+,受到了海內外眾多專業學者和用戶的高度認可。

肇觀電子的A輪領投方中電海康基金管理合伙人申珺表示:「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各行各業,視覺是其中主要領域之一,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基礎硬體的瓶頸限制了AI應用的發展,業界亟需高性能低成本的AI晶片和創新應用的出現。」騰訊創業


4.華為海思AI視頻監控晶片出貨量超5億,背後竟然離不開這家公司?

導語:「AI晶片」這個新鮮的概念在過去一年間逐漸走過了普及的階段,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在行業走過野蠻生長,開始加速落地、加速整合的過程中,也有更多的AI晶片公司也開始走出屬於自己的差異化路線。

智東西在此前AI晶片系列報導第一季之後,再次出發,進一步對AI晶片全產業鏈上下近百間核心企業進行差異化的深度追蹤報導。此為智東西AI晶片產業系列報導第二季之一。

繼高畫質化和IP化之後,如何讓視頻監控更加智能成為安防行業的下一步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隨著AI技術的熱潮來襲,大量AI創企拔地而起,紛紛搶佔安防監控市場的蛋糕。

如今,國產晶片已在安防監控領域得到廣泛使用,華為海思半導體以高性價比躍居國內安防監控市場的龍頭。

在視頻監控智能化的道路上,曾經的安防晶片龍頭美國德州儀器(TI)採用ARM+DSP架構,而後崛起的海思採用了ARM+IVE架構,IVE全稱智能視頻引擎(Intelligent Video Engine),是一個用於加速圖像視頻分析的協處理器。據智芯原動董事長崔凱說,IVE由智芯原動獨創。海思採用ARM+IVE架構後,在功耗、成本和運算效率上都優於當時的市場頂尖晶片,比如TI。

最近,智東西來到智芯原動的辦公室,與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崔凱進行了一場深入對話,不僅聊到智芯原動的IVE是如何協助海思晶片成為視頻監控晶片市場的老大,而且談及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智芯原動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崔凱

兩度創業,超5億IVE技術授權

智芯原動創立於2012年,專注於AI算法及算法晶片技術研究,上個月底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英特爾領投,松禾資本和峰瑞資本跟投。

早期的智芯原動是一家晶片算法IP授權公司,後向IP授權與硬體產品生產結合發展, 除了從事AI算法和算法晶片技術研究外,智芯原動還向客戶提供智慧停車、智能交通、智慧社區、智能安防等一系列AI產品和解決方案。

該公司的核心技術是獨創架構IVE(Intelligent Video Engine)智能視頻引擎。所謂IVE,就是一個用於加速視頻處理的協處理器,它和晶片結合成為智芯原動的核心競爭力,既滿足智能化需求,又提高速度、降低功耗和成本。

崔凱是智芯原動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於1996年畢業於江蘇大學。他在2009年底就出來創業,第二年他將公司的整個產品方向轉向晶片IP授權,為海思打造了一個圖像識別加速器,這就是第一代IVE。在那家公司解體後,2012年,崔凱和CTO王正等幾位一起共事多年的老同事成立了智芯原動,為海思做IVE 2.0。除了為海思做IP授權外,智芯原動也在給其他公司產品做IP授權,不過具體名字不方便透露。

「智芯原動」的名字就來自於IVE,含義為智能晶片原動力,英文名稱ICE TECH與中文名稱對應,指Intelligent Chip Engine。智芯原動的創立願景是打造中國的智能晶片。

崔凱告訴智東西,智芯原動的創始團隊有8人,其中三人做算法,其CMO康毅原來在海思做晶片規劃,在海思工作十年以上。目前智芯原動團隊約240-250人,技術團隊佔55%左右,明年可能擴大到60%。

與TI擦肩而過,助力海思徵戰視頻監控

在目前的網絡攝像機(IPC)SoC晶片市場中,海思半導體可謂一家獨大。海思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華為海思半導體,目前海思的團隊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包括系統設備業務、手機終端業務、對外銷售部分。 其中,對外銷售的主要是安防用晶片和電視機頂盒晶片。

智芯原動技術落地的第一步是幫助華為海思在監控行業去提高競爭力,當時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美國德州儀器(TI)。TI最大的優勢在高端晶片,採用的ARM+DSP架構做圖像處理,因此海思決定採用ARM+IVE架構對標TI。彼時第一代IVE還是來自崔凱創立的另一家公司,智芯原動成立後陸續打造了IVE 2.0和IVE 3.0。

自2012年立項起,智芯原動花了1年多的時間開發算法。2013年7月,智芯原動正式和海思啟動IVE2.0及對晶片的開發。然而遺憾的是,這一代海思晶片剛開發1個月,TI就宣布退出監控市場,海思沒能在視頻監控領域和TI正面交鋒。

海思晶片使用智芯原動提供的IVE授權加速圖像識別。IVE是SoC裡的一個硬體模塊,作為智能視頻分析的協處理器,和ARM架構的CPU協同完成工作任務,將圖像識別算法的算子直接晶片化,實現類似於DSP的圖像識別加速任務。

在IPC、DVR、NVR和ISP這四類主要的安防監控晶片中,海思在前三種晶片上均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崔凱說,每一顆海思晶片都帶有一個IVE加速引擎,從成立至今,智芯原動累積完成5億顆晶片的IVE技術授權。

從2012年底起,智芯原動配合海思陸續參加安博展等一系列全球相關展會的路演,展示了一些未來解決方案。

崔凱回憶道,當時使用的海思上一代晶片,純ARM處理器能做到和TI DSP同樣的性能,用800MHz主頻的ARM處理器在運算速度上和具有8倍並行指令集、被有些人宣稱是6.4G主頻的TI DSP打平了。

海思晶片起初靠高性價比進入中低端市場,在IVE 2.0完成後,海思的整體優勢主要有三點:

其一,IVE功耗是DSP的1/5;

其二,運算速度比DSP快了1倍;

其三,整個IVE硬化(即算法晶片化)成本不到2美分,SoC整體成本也有所降低。

海思智能視頻監控的武器——ARM+IVE

IVE的核心思路遵循智芯原動的算法發展,其算法朝向兩個方向去發展:一個是在單位功耗下的計算能效最大化,保證產品的性價比優勢;另一個是強調工程化落地能力、軟硬結合和場景適用能力。

在智芯原動成立之前,初代IVE為海思做了14個圖像處理中常見的算子,僅有視頻檢測算法。由於CPU和IVE之間是不斷調用的關係,調用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影響效率的環節。從第二代開始,IVE有了大的飛躍,算子數量增加到43個。

IVE 2.0的主要目標是圍繞中國平安城市,解決行人檢測車輛識別問題,算法擴充到視頻檢測、車牌識別、模式識別和目標檢測。

除了完成算子級硬化外,還實現了模塊級硬化和功能級別硬化。既可將連續運行的很多函數全部做了硬化,又能將一個完整的算法過程直接做硬化。

其中,被硬化的函數又分為ABC三類。A類是OpenCV的通用函數,把OpenCV做了嵌入式移植;B類是對OpenCV函數代碼進行改寫,但是為了保持接口的一致性,還繼續引用OpenCV的函數;C類是針對平安城市的行人檢測車牌識別做的專用算子,這個算子完全由智芯原動開發,海思有些沒曝光的隱藏算子就是C類算子。

2015年之後,智芯原動啟動IVE 3.0的開發,其設計初衷即為移動攝像頭。IVE 3.0在IVE 2.0的基礎上擴充了人臉檢測、深度感知算法。

傳統監控攝像機都是固定在牆上或者杆上的,需要把前景找出來做目標分類識別,但是如果攝像機動起來,就會發現不存在不變的背景,這種情況下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目標是什麼,另一個是這個目標通過的三維空間關係是什麼。

智芯原動圍繞「認知世界,感知空間」,在IVE 3.0上重點改進兩個方向。在認知方面,引入基於小模型、小樣本的算子進行深度學習;在感知方面,採用機器視覺矢量算法VSLAM,實現定位導航、路徑規劃和避障,解決空間三維測量的問題。

崔凱表示,按現在監控的發展情況,深度學習全面覆蓋識別類算法,因此智芯原動暫無做下一代IVE的計劃。

下設子公司,打通晶片生態鏈

除了給海思做IP授權外,智芯原動和英特爾、Mstar等許多晶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構建了晶片生態鏈,在一些新產品的開發上也獲得來自很多晶片廠商的支持。

智芯原動自2015年起和英特爾合作,先後推出基於英特爾架構的卷積神經網絡車款識別算法、基於英特爾Apollo Lake架構的深度學習視頻結構化算法。

智芯原動集團旗下還有全資子公司華夏智信和合資子公司智匯芯。

華夏智信是智能視頻設備供應商,為社區提供停車、人行通道閘、單元人臉門禁等產品和解決方案,該公司生產的「出入口車牌識別相機」在全國市場佔有率過半。

智匯芯是智能模組的供應商,更側重在消費級市場的應用,開發車識別、人識別、客流計數和安防視頻數據結構化四類產品,在安防AI模組領域位居前列。

通過算法輸出,智芯原動以其技術優勢支持華夏智信、智匯芯這些子公司的產品落地,又和大量安防監控設備廠商合作。而這些子公司又是晶片廠商的客戶,把含有IVE算子的晶片買回來,再去做其他行業的解決方案,從而形成生態鏈閉環。

跨界轉型,寧缺毋濫

從IP授權公司到軟硬體結合發展,智芯原動在這個期間也遇到較大的挑戰。

首先是公司轉型帶來的管理問題。智芯原動早先是一家做算法的軟體公司,與硬體公司在企業管理上存在較大差異。當從純軟體走向一個硬體產品公司時,公司遇見的最大困難在管理方面。

其次是軟硬結合。崔凱認為相對於管理層面,這個門檻相對更好跨過,但對於很多初創公司來說,這仍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門檻。

另一個挑戰是產品品質。智芯原動有個經營理念:創新、品質和服務,每代產品都要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品質把控十分困難。在社區行業、停車行業,有大量客戶定製產品,研發、交付、生產環節有很多細節要處理,這些過程都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智芯原動在2016年和2017年做了兩次聚焦。2016年幾乎砍完了所有產品線,做出入口車牌識別相機。2017年,為了更好解決客戶服務問題,保持創新品質服務,智芯原動將客戶數量從100多砍到27個。崔凱也提到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戶帶來80%的利潤。

結語:「AI+安防」行業分水嶺即將出現

在這一輪興起的AI晶片浪潮中,安防是最多公司扎堆湧入的落地領域。

不僅是上文提到的安防晶片巨頭華為海思在此方面有所動作,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也都陸續被曝出正在研究安防AI晶片,幾乎所有AI晶片創業公司都推出了安防產品,而英特爾的Movidius VPU、英偉達的Jetson TX系列等也常被加入到智能攝像頭當中。

安防AI晶片的競爭已經逐步進入紅海。

崔凱認為,未來兩三年應該是AI+安防行業分水嶺,會出現大量公司倒下,資本冬天可能到來,因此行業入局者要看到真正落地變現能力,技術能否轉換成產品、能否形成企業盈利成為關鍵。智東西


5.讓晶片「私人訂製」,中科馭數獲千萬級首輪融資,估值過億原創

 據中科馭數創始人兼CEO鄢貴海介紹,目前,面向專用計算的體系結構研究仍然處於「百花齊放」的時代,從探討FPGA、ASIC等具體底層實現到ISA指令集擴展等軟硬體架構等均有涉及。專用加速系統的設計方法也還遠沒有形成統一的定式。

  投資界10月24日消息,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創業團隊、領域專用計算架構研發者中科馭數宣布,其已於今年8月以超過一億的估值完成了千萬級別的天使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久友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加速於產品研發、擴大團隊規模等。

  儘管半導體晶片「摩爾定律」已經接近尾聲,但「數據摩爾定律」似乎才剛剛開始。據美國發布《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預測,全球數據量自2015年開始每兩年翻一番。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邊緣計算技術等為代表的熱門領域,其算力需求的不斷增強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創新和數據的指數級增長,且硬體算力的提升已成為促進其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VPU(視頻處理器)、MPU(運動增強處理器)、APU(音頻處理器)等大多與多媒體的編碼解碼相關的協處理器,面對不同行業的數據處理特點,越發暴露出力不從心和匹配不夠。顯然,摩爾定律放緩的「後摩爾時代」,依靠傳統的通用計算已很難有效為繼,而專用計算架構則將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據中科馭數創始人兼CEO鄢貴海介紹,目前,面向專用計算的體系結構研究仍然處於「百花齊放」的時代,從探討FPGA、ASIC等具體底層實現到ISA指令集擴展等軟硬體架構等均有涉及。專用加速系統的設計方法也還遠沒有形成統一的定式。

  可以看到,近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補充自己的標準伺服器——CPU,以通用處理器結合特定應用加速的協處理器來共同處理海量數據。例如Microsoft利用FPGA來加速其旗下的Bing搜尋引擎,Google研發的TPU來加速神經網絡推理,阿里巴巴公司也有FPGA硬體的團隊來針對具體的計算負載來做加速等等。然而面對應用的多樣性和數據的複雜性,「高性能」和「通用性」卻始終「不可兼得」。

  為了高效解決特定領域的海量數據處理問題,中科馭數從底層核心技術出發,以專用晶片架構為核心,創新性地採用軟體定義加速器的技術路線,實現軟硬體協同的高效的解決方案。主要業務為各類計算密集性的應用研發專用計算架構,包括晶片、支撐軟體、SDK等。其原創技術KPUTM(即核處理器,已提交備案),是專為加速特定領域核心功能計算而設計的一種協處理器。KPUTM以功能核作為基本單元,直接對應用中的計算密集性應用進行抽象和高層綜合,實現以應用為中心的架構「定製」。一顆KPUTM根據需求可以集成數十至數百個功能核。

  在運行機制上,KPUTM採用「數據驅動並行計算」的架構,運行過程中通過數據流來激活不同的功能核進行相應計算。從而可以實現「功能核」到運算需求的「一對一」服務,保證效率。且不同於FPGA在電路層的改造的性能犧牲,KPUTM的核心技術在功能核層,功能核來自於對於計算模式的抽象,並將其IP化。通過高層次綜合,既實現了領域內硬體的統一,降低了規模限制的硬體成本和設計周期,又能通過軟體編程實現不同功能的計算;特定需求只需要增刪功能核的種類和數量即可。在整體計算效率提升百倍的前提下,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鄢貴海表示,KPUTM的技術路線的設計初衷,即是突破傳統「性能」與「通用性」不可兼得的局限。

  日前,中科馭數已經完成了近20項專利申請,並且還在快速的增長。現階段主要布局計算金融、人工智慧、區塊鏈三大領域,以⾼性能、簡操作、易落地的特點,用軟體定義專用計算架構,為其實現高效加速。產品分別為KPUTM的三個系列,即 CONFLUXTM(功夫TM)、FLEXFLOWTM(福來TM)、TRUSTYTM(信芯TM),建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垂直行業基礎層賦能架構「FinArch」。

  據悉,其產品將從今年11月陸續發布。其中國際首例金融時間序列分析專用晶片「功夫1800(CONFLUX 1800)」,性能比通用GPU高兩個數量級,功耗小於10瓦;國際首套實時風控系統 「銳警-A1 (RiskCop-A1)」,全面提升交易市場的風控級別,推進「事後風控」向「事中風控」演進。數據表明,相對於CPU的伺服器,中科馭數基於KPUTM的系統性能可以輕易提升2-3個數量級,同時功耗只佔原系統的30%。如果將數十甚至數百臺的伺服器集群都用KPUTM加速器來增強,將是性能的極大提升和運行成本的顯著降低。

  未來,中科馭數將會根據行業需求,在高性能計算、基因測序、5G等領域,落地其相關的領域專用處理器。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鄢貴海,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博士,計算所研究員(正教授),在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深耕十餘年,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項目, 累計經費近千萬,獲得北京市科技獎、中國計量學會技術發明獎、中國質量協會一等獎、中國計量學會技術發明獎等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入選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團隊五名核心成員之一。首席科學家李曉維,中科院計算所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VLSI測試、容錯計算,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007、2008) 、國家技術發明獎(2012) ,⼊選國家百千萬⼈才⼯程(2013)。核心創始團隊近十人,均出自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北大等研究所或高校相關專業;現有團隊20餘人,其中博士11人,碩士7人,團隊成員60%以上來自中科院、清華、北大,基本都為核心技術人員;團隊計劃年底增至40人,一年內發展到100人左右的規模。

  近一兩年,寒武紀、中科曙光等在計算領域的表現,也讓同出身中科院的中科馭數從一開始就備受期待。對此,鄢貴海也回應道:團隊將以技術突破和技術落地作為最大的目標,未來,將一如既往的堅持用原創技術突破計算機性能瓶頸,為不同領域「私人定製」專屬計算架構解決方案。投資界


6.河南設立100億元信息產業專項基金,首期基金有望下月發行

摘要:近期,河南設立100億元信息產業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國家大數據企業,扶持電子信息產業。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電子信息產業一直是河南省的重點發展對象,近期,河南設立了100億元規模的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引進國內外大數據優質企業,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來,河南省不斷加碼信息產業發展,出臺《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工作方案》,全力培育智能傳感器、信息安全、新型顯示、電子材料4個千億級產業,打造若干個百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特色園區,力爭今年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600億元。

提及河南電子信息產業,耳熟能詳的便是富士康及其代工的蘋果手機。富士康之外,河南電子信息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好,產業規模和質量都有所提升。2017年,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5048億元,同比增長15.9%,居全國第六位;增加值同比增長16.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1個百分點。鄭州在電子信息產業上的成績顯著,合晶矽單晶拋光片、惠科11代液晶顯示器件等重大項目也相繼落戶鄭州航空港區。

據新華社報導,河南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主要投向新興信息產業領域,具體投資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政務雲、企業雲、工業雲、大數據、傳感網、物聯網、區塊鏈、智慧城市、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智慧+」等領域項目;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點示範項目投資,大數據與各行業深度融合領域投資;行業龍頭企業或專業化企業合資合作投資;具有成長潛力或上市潛力的優秀中小企業培育孵化投資;發展前景或綜合效益好的行業企業股權投資、整合併購和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投資等。

目前,河南信息產業發展基金正在組團隊、建機構、定機制、立規矩,基金首批近20個擬投項目基本儲備完成,社會資本也開始廣泛對接,首期基金有望下月發行。


相關焦點

  • 【融資】國產GPU新希望?壁仞科技完成11億元A輪融資;
    【融資】國產GPU新希望?壁仞科技完成11億元A輪融資; 1.國產GPU新希望?
  • 【芯融資】超60家企業融資額或超80億元,Q4融資「聚焦」四大熱門領域
    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設計公司,應用領域遍及安防監控、機器視覺、車載影像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  億咖通  億咖通是吉利控股集團戰略投資、獨立運營的汽車智能化科技公司,聚焦汽車晶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雲平臺等產品。  2020年10月,該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額為13億元,由百度領投,海納亞洲創投跟投。
  • 16位AI晶片玩家瘋狂湧入!安博會成AI晶片閱兵場
    1)地平線推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年底將完成新一輪融資地平線在本次安博會上首次展出了其基於旭日(Sunrise)2.0的架構(BPU2.0,伯努利架構)的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其主晶片為Intel A10 FPGA,典型功耗35W,可用於視頻人臉識別、人體分割、肢體檢測等功能。
  • 地平線B輪融資6億美元,成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晶片公司
    2月27日,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以下簡稱「地平線」)公告公司完成了6億美元左右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
  • 【芯力量】華為哈勃入資的鯤遊光電 完成2億元B輪融資;20億元達泰...
    1.大基金點兵、02專項支持、主流客戶驗證 「芯力量·雲路演」半導體設備專場強勢開啟2.華為哈勃入資的第五家晶片企業,鯤遊光電完成2億元B輪融資 3.元禾璞華投資!AI晶片公司啟英泰倫完成數千萬元戰略融資4.嘉御基金領投!
  • ...出資2000萬元投資5G公司;「未來機器人」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
    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智能倉儲無人搬運解決方案供應商「未來機器人」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6月15日訊,智能倉儲無人搬運解決方案供應商「未來機器人」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飛圖創投跟投,老股東鐘鼎資本持續跟投。
  • 肇觀電子視覺晶片每秒最快可計算181幀(張)視頻/圖片
    肇觀電子視覺晶片每秒最快可計算181幀(張)視頻/圖片—— AI視覺晶片創造智慧生活「在保證精度情況下,每秒最快能計算181幀(張)視頻/圖片,並且人工智慧上海肇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馮歆鵬在介紹該公司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晶片時信心十足。從2014年開始,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晶片便被業內稱為下一個科技增長點,無論是學院派還是科技巨頭都以名義運算能力來研發AI晶片,但馮歆鵬認為,AI晶片是否適合使用,要從每元設備投入及所耗每千瓦時電獲得的性能、元器件是否穩定可靠等幾個方面來衡量。
  • 江行智能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聯想跟投紅衫加碼
    原標題:江行智能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聯想跟投紅衫加碼   鈦媒體11月26日消息,近期,邊緣
  • 持續加注科技,雲鋒基金領投地平線C2輪融資
    汽車智能晶片公司地平線
  • 國產AI晶片公司燧原再融18億,騰訊又續了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AI晶片公司燧原科技宣布,已完成C輪18億元融資。其產品主要是針對雲端數據中心開發的深度學習高端晶片, 定位於人工智慧訓練平臺。2018年8月,燧原科技成立5個月後即獲得騰訊領投Pre-A輪融資,此後三輪融資均獲得騰訊跟投。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獲得累計超過30億元融資。
  • 微基因建晶片實驗室大幅拓展產能,多家行業獨角獸完成融資
    此外,近日國內個人基因組服務公司微基因宣布與知名基因測序及晶片公司Illumina達成合作協議,微基因將藉助Illumina基因晶片平臺,建立亞洲領先的晶片實驗室,大幅拓展產能。另據騰訊報導,4月19日,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將重點用於建設全亞洲第一條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生產線。
  • MEMS傳感器產品供應商通用微科技(GMEMS)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6月14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GMEMS通用微科技宣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交割,由鼎青投資、常春藤資本、漢橋資本、浙商創投、力合資本、普華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2018年7月,通用微科技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SinoVest(漢橋)資本跟投,此前投資方北極光創投繼續跟投;通用微還曾於2016年獲得北極光創投A輪融資。通用微創始人王雲龍博士表示:「在過去短短的4年內,通用微科技成功導入了4款不同尺寸的矽麥晶片並實現量產。
  • 威馬汽車獲100億D輪融資;充電樁運營商獲8.55億元A輪融資
    復諾健生物完成6200萬美元C輪融資 復諾健生物是一家腫瘤免疫創新藥物研發公司,位於加拿大溫哥華和深圳,專注於開發新一代攜帶免疫刺激因子的溶瘤病毒藥物,致力於依託多種抗腫瘤機制的溶瘤病毒平臺發展抗癌生物藥品。
  • ...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
    以下為本周值得關注的投融資事件:「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紅杉資本參投;達觀數據宣布完成1.6億元B輪融資,晨山資本領投;小米生態鏈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民營衛星銀河航天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嘰裡呱啦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
  • AI風口:地平線完成超5億美元C輪融資,將加速汽車智能化落地
    儘管營收規模遠遠不及英特爾,但藉助人工智慧讓英偉達在資本市場成倍上漲,足足比英特爾高出1100億美元(人民幣超7000億元)。晶片作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制高點,從雲端到網絡再到邊緣側,對AI晶片需求強勁,不僅英偉達受益於人工智慧晶片需求劇增帶來迅猛發展,在國內也湧現出寒武紀、地平線等AI晶片獨角獸,與CPU、GPU等傳統型晶片相比,寒武紀智能晶片是面向人工智慧領域而專門設計的晶片。
  • 壁仞科技完成11億人民幣A輪融資,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
    50起,併購事件3起;海外融資事件48起,國內機構參與3起◆通用智能晶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完成11億人民幣A輪融資,啟明創投、IDG資本及華登國際中國基金領投◆「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比亞迪半導體A+輪融資8億人民幣◆美國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融資2.25億美元,估值達137億美元◆大眾向QuantumScape
  • 家庭育兒場景 DTC 品牌親寶寶完成 2.5 億元 D 輪融資
    親寶寶今日宣布完成 D 輪 2.5 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達晨財智和深創投共同投資。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品牌商品設計、供應鏈升級,App 產品升級以及市場推廣。在此輪融資之前,親寶寶已經完成了 4 輪融資,投資方包含順為資本、創新工場、復星和好未來。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2、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加速新一代L4/L5級汽車智能晶片研發 2021年1月7日,地平線公告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Gifford、雲鋒基金、CPE、寧德時代聯合領投。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
    本月商業航天遙感領域火熱,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投資出現井噴,單月出現3筆過億元的融資。其中,長光衛星的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研發投入、遙感影像質量、影像銷售收入是商業遙感企業的三大齒輪,一旦形成飛輪效應,加上衛星軌道資源先佔先得的壁壘,將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星河動力在宣布完成A輪融資後隨即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成為第二個成功入軌的民營航天企業。
  • 貨拉拉5.15億美元E輪融資;猿輔導3億美元融資|創投周報
    致力於幫助零售企業敏捷響應客戶需求和持續提升零售運營效率,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交易和敏捷供應鏈的新一代零售運營在線平臺。近日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火山石資本領投,眾麟資本跟投。 新合生物完成2.5億人民幣A輪融資 新合生物是一家RNA新藥研發商,致力於搭建多組學大數據收集平臺及多重生物組學資料庫,利用AI及生信核心技術進行深度藥物靶點挖掘及全自動藥物設計,用於臨床創新RNA藥物研發及新一代安全、高效臨床精準診療,為患者提供從篩查、診斷、治療到療效監控的一站式全周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