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下是未來十年可能改變人們生活的一些科技創新。也許你已經對它們有所耳聞,也許你對其中一些科技感到難以置信。過去的一個半世紀,前所未有的科技創新讓人們的許多想像變成了現實,然而,擁有的更多,人們就希望將更多天馬行空的想像轉化為現實。
2012年
會飛的汽車:想成為「飛車」的駕駛員或乘客嗎?Terrafugia的工程師正在努力優化它們的輕型運動航空器。現在花27萬美元就可以購買Terrafugia「飛車」,該公司銷售副總艾倫(Cliff Allen)表示:「如果需要去100到400英裡以外的地方,人們可以先開這款會飛的汽車前往最近的通用航空機場,將車調整為飛行模式,再飛往離目的地最近的機場。」
2013年
同聲傳譯:這是一臺無線電接收機,可以錄下說外語朋友的話並自動翻譯成你的母語,從此交流的障礙將不復存在。
超高速火車:儘管飛機的速度很快,但前往機場、值機、候機、登機耗時頗多已經削弱了其優勢。超高速火車將把飛機、火車各自的優勢融合在一起,德國鐵路公司即將建成並開始運營倫敦——德國超高速火車。
圖2:超高速火車
2014年
太陽能飛行器:1927年,林白(Charles Lindbergh)完成了人類第一次單人不著陸的跨大西洋飛行,震驚全球。2014年,我們將見證世界上首次太陽能驅動的跨地球飛行。人們也許會說這樣的飛行器造價太高、離生活太遙遠,但如果此項技術變得更加廉價,但是如果老百姓也可以擁有一架自己的太陽能飛行器,如果飛行100英裡的花費與開汽車的費用持平呢?
2015年
自充電全息手機:手機廠商已經開始研發自充電手機,關於手機續航時間的煩惱將不復存在。全息手機可以投影通話對象的三維圖像,這對出行有什麼意義呢?想像你正在杜拜度假,但又需要出席一個重要的會議,此時就可以通過全息手機,將自己的形象投影到會議室。有了此項技術,地理的距離對於人類不再是問題。
太空旅行:對於太空旅行,我們並不陌生,但人們更關注何時才能讓那些沒那麼富裕的人進入太空。波音(Boeing)公司帶來了好消息,他們將於2015年底前製造完成「太空計程車」,「太空計程車」不僅可以搭載太空人,還可用於搭載一般旅客。
2016年
增強現實技術:2016年底,Google將推出增強現實眼鏡,將現實信息增強後傳入人類的眼球,意味著人眼之所見還附帶著很多附加信息,就像一個即時資料庫一樣。
圖3:增強現實眼鏡
2017年
網絡課堂:在美國布蘭森鎮,網絡教室已成為現實,這個常住人口只有100人的小鎮,已經有850名兒童通過網絡參與當地學校的學習。如果把這個概念與上述的全息手機聯繫在一起,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學校裡再也沒有實體學生,學生可以將自己投影在虛擬課堂裡,和其他同學的全息影像一起學習。
2018年
生物識別的電子護照:也許讓人們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並不是地理因素,不是淡淡的鄉愁,不是對親情的留念,而是護照。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已經開始用於護照,或許生物識別技術就是下一代識別技術,將給護照帶來徹底的變革。
2019年
自動駕駛汽車:英國已經開始建設自動駕駛車專用道路,更加安全的自動駕駛車將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圖4:自動駕駛汽車
2020年後
倫敦到北京的火車:2010年3月,中國提出將建設連接北京——倫敦的高鐵,一旦建成從北京坐高鐵直達倫敦僅需48小時。
太空升降梯:日本大林組公司(Obayashi)宣布計劃在40年內完成建設36000千米高的直達太空的升降梯。這似乎看上很不切實際,人們對於一個人造的36000千米高建築物聞所未聞。但早前的摩天大樓、高速公路、水力發電站也被認為不切實際,如今都一一變成了現實,也許在科技創新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科技改變生活——十項技術顛覆人類出行方式》原文地址
更多國際民航資訊,盡在 民航譯訊
1薦聞榜
(供稿:中國民航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