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荷蘭人號」?科學家發現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古船!

2020-12-03 PAS科研中心

導言:對於喜好、研究歷史的朋友來說,文藝復興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大航海也是刺激文藝復興運動的因素之一,但是這些多學習於文學藝術上。

前不久,科學家們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了沉沒500年的古船,該船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並且保存完好,而這艘船也將會帶領世人重新回到那個黑暗與復興交織的時代。

1、波羅的海的飛翔的荷蘭人號

7月22日,科學家突然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沉沒500年的古船

沉船殘骸

據悉,這艘沉船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船體殘骸總長約17米,相當於一個籃球場的寬度。這也不禁讓人聯想起了由海涅於1833年創作的《飛翔的荷蘭人號》...

沉船電腦模擬

有相關媒體報導稱,這艘沉船是至今發現保存最好的同時期船骸,99%的船體保持完整桅杆依然挺立炮架保持在發射位置

沉船桅杆

然而要說這艘船是如何被發現的?那也是機緣巧合,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一個機器人相機意外拍攝到了這艘船的船體。

相關海洋考古專家在經過測量後確認,之所以這艘船骸能夠保存的如此完好,主要是因為它身處深海海洋溫度較低並且缺少氧氣,在這樣的環境下,微生物不容滋生...這樣的環境也間接的保存住了這份文藝復興時期的財產。

沉船景象

這次的重大發現,也吸引了網友們的目光,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些人覺得這次事件把自己又拉回到了從前的文藝復興時期,也想體驗一把當時人的生活;也有人將這件事和歷史考試題聯繫起來了;還有人將這個和動漫以及飛翔的荷蘭人號等藝術作品聯繫起來...

似乎是又看到一部鐵達尼號的樣子。於寫手而言,任何資訊都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居然可以保存那麼完整,撈上來又可以補充歷史了。

真想穿越到那個年代,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很無聊,每天不知道做什麼,還是樂此不疲,生活頹廢而開心。

文藝復興時期誒,其實挺想親身經歷一下那段時期。

只注意到文藝復興,腦子裡浮現的都是歷史題...

據此可以推測:A.文藝復興時期的造船技術非常發達了。B.文藝復興時期水上航路開闢了。C.文藝復興時期工業發展迅速。D.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還處於蒙昧狀態...

額...只能說想像力挺豐富的。

2、海洋考古學的發展

英國功能學派人類學大師馬林諾夫斯基(B.K.M ali-noveski)曾經告訴我們:

「文化」是人類在滿足生物性要求的同時所創造的一個不同於自然環境的、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環境 ,即物質文化層面;為使這個有形的文化「環境」得以維持、延續 ,就同時創造了文化規格 ,即無形的組織和制度 ,構成文化的社會、精神層面。

從這個意義去理解 ,海洋文化就是人們在海洋活動中所創造的凌駕於海洋自然環境之上的一個新的人文存在,既包括船舶、港口、碼頭、棧橋、海洋貿易物品、海上移民等有形的海洋物質文化「環境」,還有約束海洋社會經濟發展的制度與政策、體現海洋人文傳統的習俗與族群心理傾向等無形的海洋社會、精神文化層面。

海洋考古學在學術科研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海洋考古又稱為水下考古,或者沉船考古,是對一切水域遺留下來的古代人類文化遺存進行調查、發掘和研究,最早誕生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目前已經發展成為考古學的分支之一。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1836年迪安兄弟(Dean Brothers)發現瑪麗羅斯號(Mary Rose)並打撈器部分遺物為水下考古調查研究的開始。

以後陸續有些調查和發現,但是真正的突破性進展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水肺」的發明與推廣,使水下考古工作得以普遍展開。

從法國馬賽附近的水下考古工作開始,西方各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大量工作使該學科更加成熟了起來。

其中沉船考古是海洋考古的重要目標。對於沉船遺址的調查和發掘,不僅要先對海底環境作全面的觀察與描述,還要對遺址的保存和分布情況作認真的分析研究。

在對古代船體的造型、結構、工藝用材等方面都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使古代造船和航海技術史的研究呈現出新的意義,不僅填補了整個航海史和造船史的一些空白,也打破了許多舊的認識界限,開闢了新的探索領域。

英國著名的海洋考古學者基思·麥克洛利(Keith.Muckelroy)在《海洋考古學》一書中指出:「海洋考古學就是人類在海上活動之物質文化遺存的科學研究,她涉及海洋文化的所有方面 ,不僅僅意味者船舶等航海技術的遺存。」

3、西學東漸的海洋考古學

70年代後期以來,海洋考古學「西學東漸」,其中英國考古學家吉米·格林(Jeremy Green)在澳洲、泰國菲律賓海域以及中國東南沿海的工作最具影響。

1973年起,格林在西澳大利亞海域主持發掘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船——1629年沉沒的「巴達維亞」號、1656年沉沒的「Vergulde Draeck」、1727年沉沒的「Zeewijk」等等。

1979年-1980年間,格林又聯合泰國考古學家聯合發掘了泰國灣東岸海域的一處明代沉船以及泰國灣Pataya海域和Koshichang島附近的兩處明代「萬曆」紀年瓷器的沉船...

而我國的海洋考古則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1987年在俞偉超先生的倡導下,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室」,負責全國水下考古工作。

1989年又與澳大利亞阿得萊德大學東南亞瓷器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誕生了我國第一代水下考古專業隊伍。1989年,與日本水中考古研究所聯合調查了廣東臺山縣以南的川山島海域宋元沉船(南海一號沉船);1990年,中澳合作海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在福建連江定海海域進行考古實習 ,調查試掘了白礁一號宋元沉船 ,並發現了白礁二號明末清初沉船以及尾仔嶼等處的宋元沉船遺址;同年,調查發現了海南島文昌縣寶陵港海域的明末清初沉船遺址;1996-1998年,與廣東、海南的海洋考古學者合作先後對西沙水下文物的兩次調查 ,發現並試掘了多處唐宋、元明以來的沉船遺址。

以上這些海洋考古工作,都標誌著我國的海洋考古學的發現與研究正在逐步進入更新,更成熟的時期...

在中國古代,海洋貿易文化也非常繁榮,不過受制於我國的海洋考古學領域起步發展較晚,目前尚不成熟,因此很多珍貴的沉船遺蹟都無法發掘。

相信隨著我國海洋考古事業的發展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一個以環中國海域的全新海洋文化圈為主題的海洋社會經濟與人文研究的熱潮將會逐步形成。

更多科研資訊,請關注:PAS科研中心

相關焦點

  • 波羅的海發現500年前沉船 船體保存驚人完整
    7月22日,科學家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沉沒500年的古船。該船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船體殘骸約17米長。有媒體稱其是至今發現保存最好的同時期船骸。99%的船體保持完整,桅杆依然挺立,炮架保持在發射位置。
  • 無法上岸的「傳說」——[飛翔的荷蘭人號]
    提及海上幽靈船傳說,恐怕沒有比[飛翔荷蘭人號]更著名了。它被多次用於繪畫創作、恐怖故事、電影,甚至歌劇。
  • 世界十大著名戰艦——飛翔的荷蘭人號
    飛翔的荷蘭人通常在遠距離被發現,有時還散發著幽靈般的光芒。據說如果有其他船隻向她打招呼,她的船員會試圖託人向陸地上或早已死去的人捎信。在海上傳說中,與這艘幽靈船相遇在航海者看來是毀滅的徵兆。在德文裡(fliegend)是用來表示一種持續飛行的狀態,形容受詛的荷蘭人永遠飄流在海上,四處航行,卻始終無法靠岸的悲慘宿命。
  • 飛翔的荷蘭人號 The Flying Dutchman
    下面這個樂高積木作品很傳奇,一條很不平凡的三桅帆船,它的名字是:荷蘭人號! 如果你沒聽過荷蘭人號的大名,那麼幽靈船的傳說你一定不陌生。荷蘭人號就是一艘很有代表性的幽靈船!荷蘭人號又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號(英語:The Flying Dutchman。又譯作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飛行的荷蘭人等),是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註定在海上漂泊航行。
  • 首飾欣賞|可能是飛翔的荷蘭人號裡發現的...
    Ami Pepper家的首飾仿佛是從電影加勒比海盜中還原的一般有一種直接從沉入海底的飛翔的荷蘭人號裡打撈上來的感覺
  • 被詛咒的「飛翔的荷蘭人」號,永遠無法靠岸
    船員們請求船長改變航向,但亨德裡克卻命令他們繼續前進,最後導致整船的人葬身大海。死去的人因為心懷怨恨,於是詛咒「飛翔的荷蘭人」號永遠不能靠岸,只能一直行駛在大海中。艦橋上值班的軍官發現了它的存在,但就在他們來到甲板上時,龐大的幽靈船卻已經消失無蹤,只剩下海面上那即將褪去的迷霧與夜色。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號的軍官,就像是著了魔一樣,從桅杆的頂部跳下,在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
  • 飛翔的荷蘭人:幽靈船背後的歷史
    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的海員從前桅中部頂橫桁墜落到前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飛翔的荷蘭人」指就是那艘傳說中的幽靈船,這艘幽靈船大有來頭。幻影在海員心裡揮之不去,等船靠岸,故事也就像野火般在人中傳開了,幻影也被稱作「飛翔的荷蘭人」。幽靈船的船長原型據說是17世紀的荷蘭船長伯納德·福克(Bernard Fokke)。福克因從荷蘭到爪哇航行的離奇神速而出名,當時的人因而懷疑他與魔鬼為伍以達到如此的速度。
  • 飛翔的荷蘭人 (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
    飛翔的荷蘭人(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飛翔荷蘭人號(The Flying Dutchman
  • 海盜全員大起義,「飛翔的荷蘭人」號誕生新船長,傑克將何去何從
    海盜全員大起義,「飛翔的荷蘭人」號誕生新船長,傑克將何去何從文/凱文說電影 圖/網絡上一期講述了《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中貝克特勳爵如願得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戴維瓊斯的心臟,因此控制了「飛翔的荷蘭人」號。經典在於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導演一反常態沒有讓傑克船長像往常一樣出現在熒幕面前,而是從鼻子一直嗅著尋找食物再到黑珍珠號上的欄杆在轉到傑克船長身上。以新穎的鏡頭特技來引出傑克船長。並且無數的傑克相組合來反應傑克在世界盡頭時無聊的生活。第三部承接第二部的劇情,貝克特勳爵在控制了「飛翔的荷蘭人」號後企圖剷除海上所有的海盜。這讓海盜們陷入了空前的慌亂。
  • 遊戲王 清明專輯系列之那些通向黃泉的渡船,比如飛翔的荷蘭人號
    >一、通向黃泉的渡船通向黃泉的渡船在動畫遊戲王DM中,前往進行決鬥之儀的神殿的時候都需要乘坐該船,因為古代埃及人相信船是將侍奉神的人以及法老從現世送往死者之國的交通工具靈魂護送船從護送靈魂的職能以及卡圖中幽靈船的形象來看,這張卡很可能參考了迪斯尼影片《加勒比海盜》系列中對於海魔-戴維·瓊斯的船「飛翔的荷蘭人號
  • 「飛翔的荷蘭人」巴西歸來 「無冕之王」盼登頂
    「王者巴西」的網底時,全世界驚呼「飛翔的荷蘭人」!四十年後,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又一位荷蘭飛人範佩西擺脫地心引力,以一記驚世駭俗的「錦鯉魚躍」攻破西班牙球門。同樣是佩戴隊長袖標的尼德蘭勇士,同樣是轟破世界盃衛冕冠軍的城池,時空交迭間,人們再度想起那個語詞——「飛翔的荷蘭人」(De Vliegende Hollander)!
  • 世界盃50大球星-克魯伊夫:飛翔的荷蘭人 足球理念遙遙領先40年
    世界盃50大球星-克魯伊夫:飛翔的荷蘭人 足球理念遙遙領先40年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將於6月14日至7月15
  •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科學家發明家,達文西創作圖集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科學家發明家,達文西創作圖集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科學家發明家,達文西創作圖集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科學家發明家,達文西創作圖集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科學家發明家,達文西創作圖集
  • 生活在現實中的「飛翔的荷蘭人」,羨慕麼?
    看過《加勒比海盜》的麵粉們對於「飛翔的荷蘭人」該不會感到陌生吧。它是一條船的名字,而這條船則是戴維·瓊斯用來押送海上遇難亡靈到達冥界的。
  • 哲學家在想些啥--「文藝復興時期」
    基督教說每個人都有原罪,再加上出生以後犯的罪,這些都阻止人上天堂。按照基督教義,信徒本應該通過虔誠信仰、多行善舉來減輕自己的罪。而在中世紀,只要掏錢購買贖罪券就可以了。在中世紀,老百姓不能私自擁有《聖經》。《聖經》就如同最高機密一般,只能掌握在少數神甫手裡。普通百姓想要了解《聖經》說了什麼,只能通過神甫的解說。後來有個人看不過去了,他就是馬丁.路德。
  • 從「飛翔的荷蘭人」到「後座的女孩」,閒聊歐美的失蹤傳說
    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看似荒誕離奇,但如果細細琢磨,就會發現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歷史特徵。今天的文章,從一個非常著名的「靈異事件」說起。藝術家創作的飛翔的荷蘭人看過《加勒比海盜》的朋友,自然對「飛翔的荷蘭人」這艘船印象深刻。
  • 泰拉瑞亞飛翔的荷蘭人號打法攻略
    在泰拉瑞亞(Terraria)手機版最新最全的泰拉瑞亞BOSS資料專題,為你提供最新的BOSS攻略,先來看看1.3版本BOSS飛翔的荷蘭人號要怎麼打吧。
  • 玩家:原來是飛翔的荷蘭人號
    我想不少人看到坐騎是一艘船,便毫不猶豫的充充充了,心中的海盜夢馬上就要實現了?no,暴雪重新給你定義什麼叫船!能飛,但是不能水上漂,玩家都已經炸鍋了,紛紛表示這款還能退嗎?觀點1:這才剛開版本1個月就開始用坐騎留人了?簡直慘不忍睹。
  • 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文學
    文藝復興: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產生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思想鬥爭採用: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術語解釋文藝復興:114—17世紀初歐洲一系列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的總稱。
  • 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主要根據考古發現的重要性、在學科中所處地位及是否填補歷史空白,或者發現了重要的文物等因素來判斷。比如1994年,中國水下考古還在起步階段,遼寧綏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調查就入選了199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1年廣東汕頭「南澳I號」明代沉船遺址、2016年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都入選了,總體來看水下考古項目是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