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沒有自取滅亡,500年後人類能否實現太空旅行?

2020-08-30 超弦

500年後,如果人類還存在,那麼太空旅行能否實現?

2020年,冠狀病毒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數十萬生命離我們而去。然而即便沒有病毒的奇襲,人類安於現狀,沒有改變,最終地球的環境也會不堪重負。那麼如果人類在接下來的500年內沒有自取滅亡,你認為在500年後的太空旅行中,技術上可以實現什嗎?

首先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現在是2520年,這時候我們的技術應該足夠把人類送到太陽系幾乎所有的天體上,在那裡人類的存在是有可能的。繼1969年的月球登陸之後,火星於2030年登陸,還有十年時間。隨著歷史的發展,我們成功登陸主帶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甚至於灶神星、帕拉斯和海吉亞。緊接著,我們成功地踏上了木星的主要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最後徵服土星的衛星。

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沒有資金再重複執行載人任務。就算一些人類殖民地已經發展到這些天體上。但由於他們都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他們都在一段時間後都難以維持。因此只有火星和月球才是人類永久存在的地方。在那裡發生的事件,大多數重大的發現都遠遠落後於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經歷倒退。但是考慮到月球和火星的環境是多麼惡劣,它們很難開發。因此星際旅行的技術仍然是渺茫的,它只限於我們在短距離的行星跳躍。

但是我們從今天開始,事實上,到60年代,我們已經擁有了在人類生命周期內到達附近恆星的技術。到那時出於各種原因,我們選擇不開發用於太空旅行的那些技術,因為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我個人認為,我們要麼在本世紀中葉前在深空建立一個重要的殖民地,要麼在接下來的3到4個世紀裡,人類將向早期技術和亞十億人口發展。

在500年內,即使人口持續增長,我們也幾乎不會觸及太陽系可用資源的表面,所以現在還沒有必要去其他恆星旅行。我們可以預想到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醫學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我們現在通常健康地活到110歲。但是想要長生只能進入低溫睡眠狀態,比如我們可能在500年內會發展這一技術,但是這需要長久的時間來測試。因此這一技術估計也不會在科學家的考慮範圍內,對於星際旅行來說,這一研究領域不得不放棄。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的領域是人工子宮。我們現在經常進行體外受精。即使多虧了現代醫學,女性可以懷孕到60歲,人造子宮在有錢人中已經相當流行。不過,這仍然是一項精密的技術。為了避免寶寶的免疫系統出現任何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在整個懷孕期間進行認真的醫療護理。

但是所有這些只是期望的發展,時間並不總是帶來巨大的技術進步。例如今天的遠洋船隻比500年前快2-3倍,因此星際旅行計劃沒有一個是切實可行的。我懷疑在500年後,我們仍將被限制在太陽系進行載人旅行,並開始對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將進行進一步研究。

相關焦點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星際旅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和永恆的話題,很多科幻電影也描述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後的種種壯麗畫面和離奇的故事。但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星際旅行,還需要面臨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以及人力和物力。在技術方面,有人提出蟲洞、曲速飛行,這些目前只是初步理論,然而在工程上怎麼實現還是毫無頭緒。所以目前能實現的只有亞光速,而且很可能低於20%光速,要知道人類使用的化學染料的航空設備在真空中最快也只能達到4%光速。而且高速飛行在太空中與星際塵埃和小行星發生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絕對不亞於核彈,速度越快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
  • 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人類在太空中能否懷孕?
    我們會長期生活在太空嗎?著名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未來可能在地球之外。但要實現那一點,我們還需要:孩子。這不僅僅是養育孩子的問題——我們勇敢的太空人肯定能應對那一挑戰。而是得有人先懷孕才行。雖然聽起來很瘋狂,但研究人員已經在嘗試弄清楚人們能否在太空中造人——但到目前為止,結果並不樂觀。
  • 關於太空旅行的爭辯:人類能否製造出比光速快的曲速引擎?
    事實上,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核子科學研究所的米給爾阿庫別瑞教授(Miguel Alcubierre),很早就提出一個極度先進的方法來實現此夢想。
  •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自然動物在生存方面的選擇權並不多,季節變化時它們必須做出應對措施,否則可能因不適應變化而喪命。如果人類也能冬眠的話,那麼太空人徵服更遠宇宙的可能性會更大。根據環球科學網的報導,國外一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指出可以通過調節老鼠大腦中某個特殊部位,使其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並能維持一個星期。該研究成果發表之後立即得到了太空領域的關注,因為它為人類實現長途太空旅行提供了可能性。
  • 智慧演化已取代生命進化,500年後人類肉體或徹底消失!
    有人問:如果地球不發生大的災難,按人類今天的科技進步速度,500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樣的?
  • 2023年或將實現太空行走!未來20年裡,太空旅行能成為大眾項目嗎
    前面給小夥伴們介紹了目前實現太空旅行的四個途徑,拋物線飛行,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太空旅行在未來二十年內,能否為大眾旅遊項目?3年後,也就是2023,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計劃送兩名付費遊客上到國際空間站,並乘坐聯盟號飛船進行短期的太空旅行。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科學家:人類或許會自取滅亡!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科學家:人類或許會自取滅亡!地球是人類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家園,不過也正是因為地球的唯一性,才會讓很多科學家們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一種擔憂。無論是地球也好,宇宙也罷,或者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都有著生命的盡頭,而如果萬一地球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人類還沒有滅亡,那麼很顯然,人類一定會受到地球的影響的。地球還能夠供人類居住多久呢?
  • 時間旅行—人類的夢想
    劉遼認為,這句話正是在討論和幻想「逆著時間旅行」。其意思是:「今天出發到越去,昨天就到達了。」如何能讓到達早於出發?那就只有逆著時間旅行才行。而霎時間旅行被納入科學領域進行探討,則是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數學家哥德爾、物理學家紐曼、弗蘭克·J·蒂普勒等人先後在愛因其坦場方程中得到了允許時間旅行的解。
  • 建立太空殖民地,人類終極夢想能否實現?
    為此還有很多的專業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探索,希望我們真的能夠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不過我們人類如果要真的建立龐大的太空殖民地,其實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也就是說人類要實現這個終極的夢想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太空殖民地其實就是我們除了地球之外,創造出來的第二個可以供我們人類居住的地方。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長時間睡眠(僅僅是睡眠)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睡眠與之不同,冬眠狀態下生物體需保持睡眠新陳代謝和健康體溫,這兩種過程能使清醒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 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原標題: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現有紀錄已岌岌可危   目前,人類的飛行速度紀錄由美國國家航空航空局(NASA)參與「阿波羅10號」探測任務的三位太空人所保持。1969年,「阿波羅10號」從發射起點抵達太空終點旅行時的速度高達39897公裡/小時。
  • 地球危險了,五十年後馬爾地夫將消失,專家稱:人類在自取滅亡
    地球危險了,五十年後馬爾地夫將消失,專家稱:人類在自取滅亡,由於這裡位於赤道附近,地理位置處於比較低的地方,所以發生海嘯第一個影響到的地方就是馬爾地夫,就像上次發生的印尼海嘯,讓馬爾地夫很多群島也被淹了。
  • 科學家預測160年後大樓環球旅行,250年後人類出生就能說話
    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美國電影《回到未來II》(Back to the Future II),影片講述的是男主角馬丁和布朗博士乘坐時光機穿越到未來的故事,這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竟然成功預言了30年後的世界。
  • 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是暗淡的,不會飛行的人類是沒有希望的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時間大約是40億年,但是最早的人類出現在500萬年之前,而最早的現代智人,出現在大約30萬年前,而近代文明的出現又是更晚。30年之後的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掀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
  • 一億年後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全看接下來這一千年
    人類文明史是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先進文明,相比地球46億年的歷史,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非洲古猿出現還不超過10萬年,至於人類產生文明,也就是幾千年的事情。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用了兩三百年時間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成果。
  • 撬動人性槓桿,開啟人類太空旅行時代
    SpaceX龍2飛船成功發射,人類正式走向太空旅行時代人類初入太空的黃金時代這是我小學寫日記最常用使用的句式,如果我厭惡了扶老奶奶過馬路,我就會開啟一段太空之旅,暫時地逃避一下老師布置日記類作業的痛苦。如果你知道有人將會看到你的日記,你一定不會在日記中寫真話。這也像極了現在的汽車產業,如果不是為了賺錢,人類根本沒有創新的動力,然而為了賺錢的創新,導致60年代的汽車和現在沒有本質的區別。
  • 地球終將毀滅,人類文明能否延續?
    我們在地球目前已經存在了200多萬年,不論是人類的誕生還是歷經的磨難,人類文明能延續至今日可以說是一個奇蹟。(文末有對智慧生命出現探討的文章連結)在太陽系毀滅之前,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否,主要看人類科技水平能否支持星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