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區:控汙+治汙,打好「碧水保衛戰」

2020-11-23 江蘇省人民政府

近年來,泰州市高港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全面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投入「向環境汙染宣戰」,高品位、高速度、高質量推動城鄉汙水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現場:微動力汙水處理淨化槽,確保排出的水主要指標達到一級B標準

早就聽說高港區大泗鎮馬龍村試點建設的微動力汙水處理淨化槽單元,有效解決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成本高的問題,提升了農村水環境。百聞不如一見。走進馬龍村村口,只見一個30平方米的空地上嵌著幾隻圓形井蓋,中間有個鐵箱裝置,上面有一些控制按鈕。

站在地面上,可以感受到腳底有微微的震動。「那是整個汙水處理設施唯一的動力裝置,可以給汙水進行曝氣充氧以及通過氣壓提升汙水,一個曝氣泵巧妙地實現了兩個功能。」項目技術人員張毅說,在地下1米多深的地方,安裝著一個處理能力為10噸的淨化槽。

「別小看這淨化槽,它可解決了大問題。」張毅說,村民家的餐廚、衛生間、化糞池等產生的所有生活汙水通過一條汙水收集管道接入淨化槽,處理後的達標水就地排入附近水體。淨化槽汙水處理能力有大有小,形狀如同大肚罐子,裡面分為多個空間。淨化槽採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汙染物,有效去除水中富營養物質,相當於是埋在地下的一個「小型汙水處理廠」。經過夾雜物去除槽、厭氧濾床槽、載體流動槽、沉澱槽、消毒槽一系列處理後,排出的水主要指標達到一級B標準。

據高港區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孫躍介紹,去年,該局與中國中車集團合作,在馬龍村試點淨化槽技術進行生活汙水綜合治理。該技術由中國中車從日本引進,在國外有50多年的成功使用經驗。這是一種一體化、人工強化生物處理的小型生活汙水處理裝置,設備佔地面積小,能夠批量化生產,實現生活汙水就地收集、處理和排放,處理規模可達1至200噸/日,排出的水也可用於灌溉、補充自然水體,實現水的循環。

「以前生活汙水都是直接排放,天氣一熱,從溝渠流到河裡,臭味散發自己燻自己。」村民李根發說,村裡安裝淨化槽統一處理汙水後,河水清亮了許多,現在大家在河邊碼頭洗洗涮涮的也多了,因為水質變得越來越好。

針對基層村莊反映的村莊生活汙水處理投入大、能耗高、效果不明顯等問題,高港區住建局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PPP),計劃在2018-2020年對轄區內75個規劃發展村莊實現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為切實減輕基層村居後期運行負擔,讓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常態化,高港區採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汙染物,有效去除水中富營養物質,確保出水水質達到一級B標準。

方案:規劃發展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達90%以上

2017年3月,高港區制定出臺《高港區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區規劃發展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達90%以上。

同時,全區域範圍內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維護機制,村莊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行管理或專業化管理實現全覆蓋。2018年—2020年,完成口岸街道、刁鋪街道、許莊街道、永安洲鎮、大泗鎮、白馬鎮、胡莊鎮規劃發展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工作。

同年,高港區住建局制定了汙水管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高港區「五水共治」及「三規合一」方案,根據方案實施了城區管網改向、揚子江路、揚子江南路、金港北路等城區主幹道汙水管網鋪設,同時實施了城區6條河道的控源截汙工程,三年計劃完成汙水管網建設63公裡,其中2017年完成16公裡,2018年完成32公裡,2019年完成15公裡,至2019年底基本實現主城區汙水管網全覆蓋。

打算:堅持問題導向,全力做好城鄉汙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治理

高港區委書記顧萍一再強調,汙染防治要久久為功,要奮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構建完善職責明晰的河長制、斷面長制體系,持續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果,大力實施城鄉汙水治理一體化建設工程,確保省考、市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類比例達100%。

提高認識,系統完善實施方案。堅持治河先控汙,嚴格實施排汙和排水許可制度,按照「全收集、全處理」的要求,認真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回頭看」,重點排查擅自接管排汙情況,探本溯源,截汙納管,堅決從源頭上杜絕汙水入河。全面推行「河長治水」理念,督促每條黑臭水體「河長」圍繞「四無」目標,切實擔負起「管、治、保」的職責,執行好巡河、治河、護河各項制度,系統化、常態化實施河道管護,嚴防水質反彈。

統籌協調,有序推進工程建設。統籌好治標和治本之間的關係,治標和治本結合,真正實現水體自然流動,大幅度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大力推進通揚新村、春江小區雨汙分流工程,提前啟動遷善小區、起鳳新村雨汙分流工程,年內實現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比例100%。加快港城汙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完善汙水收集系統,確保年底基本實現城區汙水管網全覆蓋。

明確責任,推動工作責任落實。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進一步明確治理任務和工作責任,確保同向發力、穩步推進、常態長效。加大執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惡意違法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警示一批;對涉及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嚴格督查考核,加大對突出問題的曝光、督促和整改力度,實行跟蹤問效、獎優懲劣,對推進不力、工作滯後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確保水環境保護工作高標準、正常化開展。

深入宣傳,發動群眾共同參與。通過多種形式,在群眾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水汙染防治法》《泰州市水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杜絕汙染水環境行為的發生,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和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保護的良好氛圍。 張峻豪 楊 鼎 陳 瑾

關鍵詞:雨水管網建設

近年來,高港區城區新建道路的雨水管網按照最新暴雨強度公式設計,管徑、管材、標高等參數符合汛期排水要求。2016-2018年新建、改造雨水管網58公裡,啟動城區積水點整治工程,完成城區8處積水點整治和管網改造。同時利用淨、滲、蓄、用、排等手段,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推動低洼易澇片區整治,年底將全面消除主城區易澇點。

關鍵詞:城區雨汙水管網完善

2016年高港區啟動了城區雨汙水管網完善工程,總投資為1.2億元,目前工程已基本結束,共分18個子項目,對城區中心6.13平方公裡內的雨汙水管網進行了新建和改造,解決了區域內雨汙水管網的錯接、混接和管網缺損問題。同時積極推進城區範圍內老舊小區雨汙分流和后街背巷整治,進一步完善全區老舊小區雨汙水收集系統,有效控制汙水入河現象。

關鍵詞:農村汙水治理

高港區共有75個規劃發展村,其中計劃採用接管治理的規劃發展村有19個,採用相對集中或分散處理的規劃發展村有56個。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因村制宜、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對75個規劃發展村進行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規劃新建或改造處理站225座,新建一體化汙水提升泵站321座,項目總投資約4.3 億元。2018年,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的原則,完成高港區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工程PPP項目招投標工作和12個村莊的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共建設就地汙水處理設施29座,鋪設汙水管網約72公裡,利用遠程監控APP,及時掌握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一步提升運維成效。2019年,計劃完成39個規劃發展村莊的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村莊生活汙水治理方案通過聯合審查,設計單位正在進行深化設計工作。

關鍵詞:黑臭水體治理

根據「一河一策」整治實施方案,高港區採取控源截汙、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大力推進建成區7條黑臭水體整治,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黑臭水體整治目標任務,工程總投資約3900萬元。其中,2016年實施了刁東中溝、蔡圩河東延黑臭水體整治項目,2017年實施了港城花苑內河、府前河、宣南中溝黑臭水體整治項目,2018年實施了老許莊河、建設河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實現「水清、流暢、岸綠、景美」治理目標,建成區實現黑臭水體全消除。

關鍵詞:城鎮汙水處理廠

高港區共有3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分別為港城汙水處理廠、白馬鎮汙水處理廠、胡莊鎮汙水處理廠,同時部分城市汙水送往凱發新泉汙水處理廠處理,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港城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約73畝,主要收集高港主城區和大泗鎮部分以及高新區、臨港經濟園區、核心港區的汙水,覆蓋面積約50平方公裡,尾水排入盤頭中溝,再生水投運規模為0.2萬噸/日。白馬鎮汙水處理廠位於金馬居委會橫溝組,已建規模1000噸/日,汙水處理採用A2/0處理工藝,主要接納和處理白馬鎮區範圍內的生活汙水,尾水排入前進河。胡莊鎮汙水處理廠已建規模1000噸/日,汙水處理採用A2/0處理工藝,主要接納和處理胡莊鎮範圍內的生活汙水,尾水排入胡馬河。凱發新泉汙水處理廠現隸屬醫藥高新區管理,該廠於2006年9月建成投用,汙水處理規模2萬立方米/日,由泰州經濟開發區與其籤訂BOT合作協議,特許經營期為20年。其主要收集主城區部分(高港大道以西區域)汙水,服務面積約為25.2平方公裡,尾水排入趙太支港,最終去向為長江,再生水投運規模為0.25萬噸/日。

相關焦點

  • 我市聚焦「五大戰役」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淘汰燃煤設施106臺、整治「散亂汙」企業30家、完成655.21萬畝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成農村室內廁所6159座……這一串串數字,見證了我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打好藍天保衛戰】PM10等4項藍天保衛戰控制目標均完成 生態環保...
    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部署,2019年以來,濟陽區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積極開展燃煤、工業、移動源、揚塵及其他面源汙染綜合防治,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實施大氣汙染精細化管理,環境質量取得了顯著改善。
  • 漢中持續打好「四場保衛戰」
    今年以來,漢中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聚焦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四場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
  • 汙染防治「五大保衛戰」成效顯著
    汙染防治「五大保衛戰」成效顯著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會上,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原生態保衛戰以及美麗鄉村保衛戰主要進展,並回答了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
  • 湖北雲夢:打贏碧水保衛戰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魏昊星□謝庶麟 李智樺)2020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湖北省雲夢縣迎難而上、主動作為,通過點面結合、突擊整治和建立健全長效整治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水汙染整治各項工作,以實幹和擔當推動天更藍、水更清、地更淨、環境更美麗,堅定打贏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
  • 藍天保衛戰如何決勝?政協委員建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如何決勝?2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視頻會議,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發言時建議,2020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既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又要堅持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
  • 王炯:堅決打好璧南河生態環境保衛戰
    原標題:王炯巡查璧南河表示壓緊壓實責任 堅決打好璧南河生態環境保衛戰本報訊(記者 戴娟)近日,市政協主席、璧南河市級河長王炯率隊赴璧山、江津、永川實地巡查璧南河並召開工作會議,了解璧南河流域綜合治理及落實河長制情況。
  • 「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建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生態環境部召開2018—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啟動...
    他說,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各項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尤其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啟動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保障。
  • 四個關鍵詞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我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安排。  《意見》全文共1.7萬餘字,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市實際,立足十一大重點展開,既全面分析了十八大以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也為各區、各項職能部門制定了明確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不僅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原點」,全面謀劃汙染防治攻堅,
  • 為期172天 廣元市藍天保衛戰即將打響
    為確保今冬明春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9月28日,記者從廣元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百日攻堅行動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將聯合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百日攻堅行動」。  據了解,此次行動共計172天,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2021年3月31日。
  • 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
    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秋冬換季,腸道易受傷秋末冬初,很多人做好了防流感、抗過敏的準備,卻不知道此時的腸道也需要好好呵護。秋冬換季,腸道為何容易受傷?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換季時節,冷空氣來襲,人著涼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腹瀉。第二,秋冬季節空氣乾燥,容易導致腸道內水分不足。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繼續開展汙染防治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堅決向汙染宣戰,制定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後,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標誌性戰役,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預計可以實現階段性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