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說,每年秋冬換季是最難熬的時光。腹瀉、腹痛、燒心、便秘……每到此時,嬌弱的腸胃會用這些症狀表達抗議。換季時節,腸道為何總拖健康的後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秋冬換季,腸道易受傷秋末冬初,很多人做好了防流感、抗過敏的準備,卻不知道此時的腸道也需要好好呵護。秋冬換季,腸道為何容易受傷?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換季時節,冷空氣來襲,人著涼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腹瀉。第二,秋冬季節空氣乾燥,容易導致腸道內水分不足。人主要靠腸道吸收營養,一旦缺水,腸道後半部分的蠕動就會減緩,水分被腸道吸收,排洩物就會失去水這個潤滑劑,堆積於體內,從而導致便秘。第三,寒冷天氣裡,不少人為了抗寒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從而導致腸道負擔加重,誘發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脹、便秘等不適。第四,天氣變冷,人和腸道都缺乏足夠的運動,長久下去腸道蠕動變慢,加重腸道排毒負擔,毒素排不出來,就殘留在體內毒害腸道。腸道受傷,危害的是全身健康。因為,腸道就像人體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負責體內的髒活累活。一旦發生堵塞,大便長期滯留腸道內,就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便秘。此時,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會被再次吸收,人容易出現精神萎靡、腹脹腹痛等不適,毒素刺激腸壁,還可能導致腫瘤發病率增高。▲四類人最需關注腸道《2018國人腸道健康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我國超過 90%的人群自評存在腸道問題,主要集中在腹瀉和便秘,腹瀉比例為48.7%,便秘為47.6%。哪些人群更容易被腸道問題盯上呢?兒童。孩子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夠成熟,免疫力較低,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襲,導致腹瀉。致病菌還會使腸道菌群失衡,進一步加重腹瀉。兒童正值生長發育期,如果腸道有問題,會導致營養物質無法充分吸收,即使營養攝入足夠,也會造成「營養不良」,影響日後的發育生長。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會減少,有害菌的數量會增加,菌群穩定打破後,抵禦有害細菌的能力減弱,更容易發生感染。加之經常服用抗生素,老人的胃腸道比年輕人更容易感染細菌。因此,老人患消化性胃潰瘍、急性腸炎、急性菌痢、痔瘡和便秘等腸道疾病的風險更大。孕婦。懷孕後,孕婦體內的激素水平升高,胃酸分泌減少,腸胃蠕動減弱,加上胎兒逐漸增大,膨脹的子宮壓迫小腸,因此比較容易發生便秘。有些孕婦總是擔心排便會引起宮縮,不敢用力,這也是便秘產生的原因之一。另外,孕婦便秘也與飲食習慣、腸道菌群失衡、睡眠質量問題等因素有關。長期不運動的白領。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加班熬夜、飲食不規律,已經是辦公室白領的日常寫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打破腸道規律,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進一步加重功能紊亂。而久坐導致的胃腸蠕動緩慢,使身體不能及時將毒素排出,引發便秘等問題。▲菌群平衡,腸道健康關鍵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社會網絡」,裡面寄生著各種微生物,僅腸道中就有幾千種細菌,重達1.5公斤,總數比人體自身細胞還多10倍。這些細菌形成了一個小社會,作為消化、生長、免疫等生理機能的助手,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腸道內的龐大菌群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益菌就是我們常說的益生菌,是有益活性微生物的簡稱,它們可以產生一些特有的酶類,幫助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並抑制有害菌生長,維護腸道菌群平衡,增強免疫力。中性菌是指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其他部位可能會引起健康問題。有害菌是健康的大敵,當腸道內菌群失調,有害菌大量生長,也會產生有害有毒物質,導致腹瀉、腸炎。因此,當體內益生菌佔優勢時,腸道才能健康。大部分細菌都是我們吃進去的,如果腸道屏障功能受損,毒力強的致病菌就會突破腸黏膜的保護屏障進入身體各處,繼而引發多種疾病;如果腸道健康,這些致病菌受到有益菌的抵抗,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入侵,就會隨大便排出。因此,腸道是人體「保護傘」,它的保護作用一旦失效,疾病也隨之而來。研究發現,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在內的50多種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腸道內的微生物還與自閉症、抑鬱、焦慮等有關,迷走神經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腸道神經系統又被稱為第二大腦,指揮腸道分泌多種激素,比如控制情緒的5-羥色胺就有95%來自腸道細胞。研究發現,便秘的人往往會有頭痛、抑鬱、脾氣暴躁等表現。▲打好秋冬腸道保衛戰有益菌和有害菌在腸道裡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要想幫助有益菌獲勝,維護腸道健康,需要通過飲食、調節菌群的藥物或補充益生菌等方法,把菌群調整到最佳狀態,打好秋冬腸道保衛戰。第一步,多吃粗糧、堅果給有益菌加營養。吃全糧(指全天然完整的穀類、豆類和堅果類的籽粒和果仁,如蕎麥、紅豆、瓜子等)能保證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在腸道內酵解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以為益生菌的生長提供「養料」,促進「有益菌」繁殖。第二步,吃飯吃到七分飽抑制有害菌。每頓飯都吃七分飽,即剛剛感到不餓即可,不要吃到撐。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攝入體內的多餘營養物質會讓有害菌大量滋生,導致腸道菌群結構發生變化。第三步,喝對乳酸菌飲料增加「外援」。研究表明,補充益生菌食品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健康的有效途徑,其中,乳酸菌飲料是補充益生菌的有效方式之一。選購乳酸菌產品時首選活力強的乳酸菌,因為很多菌株由於無法適應人體37℃環境而活性大大降低,影響其功效的發揮;一般建議每人每天攝入乳酸菌至少30億~50億,因為這個劑量與在健康個體中觀察到的、能夠預防最小感染的乳酸菌劑量相當。眾多產品中,優益C富含的活力C菌,是在近萬株益生菌菌株中脫穎而出的超強活性菌株L.casei-01,可在37℃人體體溫環境下發揮強活性。且每100毫升富含300億的活力C菌,經過胃酸和膽汁的消耗之後,還有足夠數量的C菌到達腸道重新定植下來。▲ (陳 晨)專家提醒,含超強活性益生菌的乳酸菌飲料,對於腸道菌群平衡更加有利,有助加快腸道蠕動,保持身體常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