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到底是越變越大,還是越變越小?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趣的是,太陽不會每天變得更小,事實上,它會變得更大。

我知道這不合情理。因為太陽每秒都會失去600萬噸的質量。6000Gg(6000 gigagrams)的質量。我賭你不會每天都看到這個單詞(gigagram)。

圖源:百度

所以如果太陽不停地降低質量,那麼究竟為什麼它會越變越大呢?很簡單——這和它如何損失那些重量有關。

那麼,雖然大部分損失的質量都是由於核聚變。(通過太陽風——太陽表面放射的離子組成的離子,使太陽大部分的質量流損失掉,但是對於這個問題而言並不重要)如果你問什麼是核聚變?核聚變是一個使太陽成為太陽的過程。

(^ ^這裡有全過程^ ^)

在它高壓並且高溫的內核中,太陽持續地融合質子形成阿爾法粒子,不然,為了沒有上過10年級化學課的人,管這個過程叫「氫轉變為氦」也可以。這個過程為了太陽的存在而釋放的能量高到離譜。

引力試圖將太陽壓扁,讓它毀滅,太陽由此不斷地於引力作鬥爭。在太陽內核的核聚變抵制著這種作用力,抗衡著引力,而與此同時,引力也給內核能量來繼續產生聚變。這產生了一種相當微妙的平衡。

核聚變釋放光和熱,這就是平衡被打破的地方。光就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的光芒,從太陽釋放出的熱量也是我們在地球上所感到的熱量。熱量依靠輻射傳播,這隻佔聚變產生的總熱量的一小部分。

所以其餘的熱量哪裡去了?非常簡單-到了太陽的其他部分。

(太陽對流的過程)

你絕對知道熱脹冷縮的道理。大部分通過聚變產生的熱量會到太陽外層,這會讓它以一個極其緩慢的速度向外膨脹,邊對抗著來自引力的壓力,一邊每秒鐘變大一點。

至於它每秒會膨脹多少,我並不清楚。也許我大學論文會寫吧。《淺析太陽膨脹》—聽起來還不錯,你覺得嗎?

我還知道,在太陽生命走到盡頭時,它快速坍塌成白矮星之前,會膨脹成紅巨星,這時它會吞噬水星,金星,地球,很有可能還有火星。

(我愛上宇宙沙盒2的模擬軟體了)

言歸正傳,太陽會越變越大,而非越變越小。希望這能回答你的問題!

它每秒失去400萬噸的質量。這個質量會轉變為能量。整個世界會收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球狀熱等離子體,有內部對流運動來動過發電過程產生磁場。這是至今為止,地球上生命能量最重要的來源。它的直徑大約139萬千米(864000米)或者地球的109倍,並且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0000倍。它大約佔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的大約四分之三是由氫氣(~73%)組成的,剩下的主要是由氦(~25%),還有數量少得多的重元素,包括氧氣。二氧化碳,氖和鐵。

根據光譜等級,太陽是G型的主序星(G2V)。就這點而言,將它定義為黃矮星(它的光更接近於白色而不是黃色)是不正式且不準確的。太陽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於一個大分子雲區域內物質的引力坍。大部分的質量聚集在它的中心,然而剩餘的部分被攤平成為一個原行星盤然後形成了太陽系,中央部分的質量的溫度和壓力變得非常之高因此最終開始在其內核產生核聚變。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有這個過程形成的。

作者: quora

FY: mintericc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文:酸柚 圖片:網絡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2000年-2018年間這18年的比賽日氣溫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最熱一場氣溫有24度(75華氏度),最冷一場氣溫只有4.4度(40華氏度)。
  • 車主快看,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完就明白了!
    車主快看,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完就明白了!汽車輪轂尺寸大小沒有誰好誰壞的說法,關鍵看是什麼車型,主要用途著重哪一方面,同時其還需要輪胎的配合,下面咱們結合不同車型具體分析一下。第一,轎車。
  • 汽車電瓶的內阻值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原因是什麼?
    當然是內阻越小越好了,汽車電瓶可以等視為一個電壓源,電壓源追求的是負載變化時候輸出電壓相對恆定,內阻越小,內部損耗越小,電動勢會越接近於輸出電壓,帶負載的能力會越強,而內阻大了,當然會直接在內部產生壓降,引起輸出電壓下降,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 誰說Pokemon越進化越醜?數一數它們的變美進化論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最經典的進化案例:妙蛙種子進化意味著萌值減小,眼睛變小,體積變大,變胖花也開了很多小精靈都延續了這種常見的進化規律,即:【變大變強】在成長的同時,體型變大,形態更成熟,四肢更發達,也有特定武器升級。
  •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而且如果我們增加了輪轂尺寸,相應的輪胎也需要調整尺寸,更換扁平比小的輪胎來適應更大尺寸的輪轂。平比越小,輪胎側面高度越小,看上去就越薄,對於轎車而言,這種組合可以大大提高輪胎抓地力,提高駕駛體驗,降低相應的減震效果,降低車速,降低油耗。換裝小尺寸輪轂,需大扁比輪胎配合,相應的操控性下降,油耗降低,抓地力減弱。為了追求操作體驗,適當增大輪轂尺寸,減小輪胎平整率。越野車。
  • 為什麼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說海拔和溫度的關係吧 。
  • 人越到中年就越慫:年紀越大,膽子越小
    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承擔的越多,所要顧及的事情就越多,膽子就越來越小。前幾天,我的閨蜜回來一聚,下班後我匆匆忙忙的就叫了一輛車去赴約,一路上,師傅開的不緊不慢,我坐在後面著急的催著師父:「師傅能不能開的快一點,我趕時間啊。」師傅笑著說:「你可以打電話跟朋友說遲一點,沒有什麼比安全更重要的。」
  • 為什麼角速度越小越容易滑動
    角速度變化越快,單位時間內有過的角度就越大,那麼線速度方向的變化也就越快(線速度方向的變化就是單位時間內走過的角度,也就是那個圓心角)如果在給定的一個圓周運動的物體上
  • 容積率怎麼算的 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在買房子的時候,很多的朋友們對於房屋容積率的問題是比較關心的,畢竟房屋容積率會影響到自己房屋的實際得房面積,對於我買房打算的朋友們來講,還是要實地的去了解一下,注意一下計算的方式,那麼容積率怎麼算的?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 為什麼越接近太陽的地方越冷, 越離太陽越遠的地方越熱呢?
    太陽是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而地球就是因為距離太陽適中才會有現在適宜的溫度,再來說地球的兩個鄰居,金星距離太陽較近,其表面平均溫度可以達到462°C,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其表面平均溫度-60 ℃。,距離火源較遠溫度就越低,也就越冷。
  • 汽車在高速狀態下是懸掛越低越穩還是車越重越穩?
    牛車網網友讓心清淨一會 問:汽車在高速狀態下是懸掛越低越穩還是車越重越穩?有的人說是越重的車在高速狀態下越穩,如果按這種說法的話,那跑車都很輕為什麼很穩呢?可能大家會問,駕駛員坐在車內怎能知道車是飄還是不飄呢?「飄」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駕駛員根據方向的感覺來得出的結論。車速越快,感覺方向越輕;或是在有大風的高速路口,車的方向不聽使喚隨著風的方向移動。造成飄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氣動升力和橫風穩定性,次要的是汽車助力轉向系統的缺陷。
  •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如今為何越變越小?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如今為何越變越小?說起亞馬遜熱帶雨林,大家即使沒有去過,想必也一定聽說過吧?它被稱作"地球之肺",一直就是動物的天堂。在這裡,有各種奇異的飛蟲蛇獸,有世界上許多珍貴的稀有動植物,也是地球上原始性保留最好的一片土地!
  • 南極黑洞越變越大,這個「洞」是什麼?難道是去往月球的時空隧道
    但是這塊由冰雪覆蓋的冰川大陸,面積有中國再加上印尼大陸那麼大。所以藏著有太多的秘密,有的人還說在南極洲的下面,有著一座外星人的基地。但是南極上空黑洞在越變越大,這個「洞」是什麼?難道是去往月球的時空隧道。然而就是這個讓人有諸多猜想的地方,最近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根據科學家們的發現,在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大型穹頂結構。那麼這個穹頂結構到底有多大呢?
  • 為啥有的人皮膚會越變越黑?幫你找出幕後真兇,變白不會太難
    女性對於自己的皮膚還是很看重的,想要皮膚白皙有光澤,不想被痘痘、色斑、皺紋困擾,就想要臉上白白淨淨的,能給形象加很多分。可是,現實總是很殘酷,有的女性皮膚就很黑,各種保養品都用了,皮膚還是很黑。有人甚至出現皮膚越變越黑的情況,這究竟是咋回事?想要皮膚變白,抓出背後的兇手,還真是很有必要。在這樣看重顏值的時代,沒有一個好的皮膚,會讓女性有點自卑,形象上也會大打折扣,一白遮三醜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皮膚會越變越黑?
  • 鏡頭上的焦距段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鏡頭上的焦距段越小越好,焦距段越小,成像質量越好。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焦距長短與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長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鏡頭焦距長短與視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長視角越小,焦距越短視角越大。
  • 照相機的光圈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了這篇就明白,漲知識
    通常在配置攝影鏡頭時,當然是光圈越大越好。在拍攝小景深畫面時,光圈越大越好。在拍攝大景深畫面時,光圈越小越好。到底是小光圈好還是大光圈好?要看具體是在拍攝什麼題材。一 在拍攝慢門攝影時,小光圈也是不可或缺的。
  • 研究證實南方漢族成年人「年齡越大耳朵越長」
    研究證實南方漢族成年人「年齡越大耳朵越長」 據論文通訊作者、天津師範大學教授鄭連斌介紹,隨年齡增長,中國南方漢族成人的頭、額、面的寬度都在變小,頭變得狹長些,額頭變低,頭圍變小,面部拉長,面頰皮下脂肪層更厚些;兩眼間距離變近,鼻子變寬,上、下紅唇變薄,口變寬而顯狹長,鼻和口之間的距離加大,耳朵拉長而且變寬。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據測算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6 ℃,或許大家會有所疑惑,越高的地方不是距離太陽越近麼應該越暖和呀,怎麼還會冷呢?其實所謂的寒冷就是氣溫低,大氣的熱源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太陽光,而是來自大地,這是由於太陽所輻射出的主要是0.2~3微米的電磁波。
  • 《小王子》:越長大越「笨」
    大人們變笨了嗎?好像是的,因為越長大,我們就越缺乏想像力,也更沒有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小時候,我們可以看螞蟻搬家看一個下午,想著問問它們為什麼搬家,可長大之後,我們再也不會去看螞蟻搬家,因為我們都知道了,螞蟻搬家是因為要下雨了。缺乏好奇心和想像力難道不是變笨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