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塑造的問題,不是「三觀不正」,而是「動機不足」!

2020-11-28 動漫簡評

導語:

動畫角色的塑造,不僅是編劇和導演為之絞盡腦汁的難題,也是觀眾評論整部作品的重要入手點。有時候,針對角色行為的合理性的討論,甚至會成為整部作品最主流的話題。

但多數觀眾的評價是帶有主觀傾向、甚至是情緒化的,「三觀不正」成為了他們形容角色塑造失敗的常用詞語。然而閱歷、喜好、信仰各不相同的人,很難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成共識。「三觀不正」就成了一句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的空話,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討論,往往會演變成觀眾之間知識量與口才的較量,甚至偏離對作品本身的評價。

另一方面,角色和故事是相輔相成的,像DIO一樣徹頭徹尾的壞人同樣可以被塑造得有血有肉,讓人為之傾心。角色行為的合理性,不應該受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制約,動畫中絕大多數不合理的人物行為,也並非是「三觀不正」造成的,真正的問題是「動機不足」。

什麼是角色的動機?

從創作的角度上講,角色的「動機」分為內在和外在兩種。這與真實的人類有些類似,但創作者只會提及對敘事有幫助的動機,所以虛構角色不會像真人一樣複雜而難以捉摸,是有明確的規律可循的。

「內在動機」指的是性格、記憶、情感、夢想等等,來源於角色的內心,為了節省篇幅經常被直接放進「前期設定」中,誕生於故事主線存在之前,會隨著劇情的推進一點點揭露出來。內在動機傾向於維持角色的行為,比如《排球少年》的主角日向翔陽,身高只有162cm,在看過一場球賽之後,擁有了想要成為在賽場上飛翔的小巨人的夢想。「夢想」這一內在動機驅使著他刻苦訓練,小小的挫折也不會改變他追求夢想的決心。

「外在動機」指的是危機、誘惑、環境等等,來源於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之中,外在動機傾向於改變角色的行為。比如《星合之空》中的軟式網球社,這支球隊是出了名的弱隊,隊員們也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直到有一天學生會下達了命令,如果不在區域大賽中獲得一次勝利,便會將球隊取消。在隊員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天賦異稟的新人桂木真己加入了球隊。「廢部指令」製造了危機,「新人加入」也帶來了轉機,在兩個外在動機同時作用下,隊員們便開始了加倍努力的訓練。

如何判斷角色的動機是否充足?

內在動機作為作品的前期設定,是作者直接賦予角色的屬性,這類動機可以默認為「充足」的。比如《進擊的巨人》中的三笠是個很有趣的角色,她的行為都是基於想要保護艾倫、想幫艾倫實現夢想的內在動機上的。而這種內在動機,誕生於小時候艾倫為她戴上圍巾、讓她感到溫暖的往事。這件事在觀眾眼裡可能不值一提,但對三笠這卻是個充足到可以為之付出一切。

當我們談論的動機是否充足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外在動機」。

由於內在動機不會隨意改變,在沒有外在動機影響的情況下,角色的行為都是穩定的、持續的、重複的,這種故事不具備戲劇性。只有當外界動機出現的時候,才會打破這種穩定的平衡,讓故事向前發展。繼續用《星合之空》的例子,如果沒有廢部指令和強力新人的加入,網球社團將保持不求上進的作風,故事也就成了無價值的流水帳。

外在動機會改變角色的行動規律,因為它迫使角色「作出抉擇」。這些抉擇導致的結果差距越明顯,承擔風險之後的獲得的回報越大,角色的動機也就越充足。

我們來看個動機充足的例子。《JOJO的奇妙冒險》第3集DIO被眾人圍攻,被逼上絕路之際,他戴上了「石假面」成為了吸血鬼。這段故事中突如其來的危機,給了DIO有兩個選項。其一是不戴石假面,向眾人束手就擒,意味著他將背負上殺人的罪名下半生在牢獄中度過,也將失去自己年輕時代積累的一切;其二是戴上石假面化為吸血鬼,此後不能再曬太陽,但可以利用這超越人類的力量擺脫危機,實現自己的願望。這兩種抉擇導致導致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所以「被逼上絕路」是「DIO戴上假面」的充足動機。

再看個動機不足的例子。剛完結不久的《巴比倫》收到了極多的差評,泛泛而談的劇情令人生厭,人物的行動也讓人摸不到頭腦。反派曲世愛擁有使用語言操縱人心的能力,同時也擅長易容可以隨意裝扮成各種形象。第2集男主正崎善口頭要求她協助調查,並把她帶到了警署審問了十幾個小時。其實曲世愛完全可以當場讓男主自殺,沒必要以身犯險深入警署內部,協助調查也對她沒有一丁點好處。她做出的是一個高風險、低回報的決定,「正崎善提出的調查要求」就可以看作是一個不充足的動機。角色的行為建立在不充足的動機之上,很容易讓觀眾質疑故事的合理性。

動機之間的衝突:

在實際應用中,每個人物可能同時存在多個內在動機,也可能遇到多個外在動機。內在動機與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都有可能是衝突的。這種衝突造就的「兩難抉擇」,有時會將角色自身都沒有意識到的「潛在的想法」展現出來。

這裡需要看兩個案例:

案例1:《新世紀福音戰士》主角碇真嗣第1集來第三新東京市見父親,內在動機是親情、是渴望父愛,外在動機是父親的邀請。兩種動機導向的結果一致,真嗣應邀前來是順理成章的行為。

久別重逢的父親沒有關心他的生活,而是命令他乘上初號機與使徒作戰,這時就出現了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衝突。真嗣想要的是父子之間的正常關係,以及幸福的生活。「與使徒戰鬥的命令」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對與碇真嗣而言也沒有任何回報,所以這個外在動機不足以讓真嗣改變自己的行動規律。

看到真嗣不想駕駛,父親便放棄繼續說服他,啟動了備用計劃。此時此刻,連碇真嗣本潛在的內在動機被發掘了出來,他渴望得到的是父親的認可,並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就出現了內在動機與內在動機的衝突,「證明價值」的代價是付出生命,與「追求幸福」是完全相反的。對於碇真嗣來說,兩個相互衝突的內在動機平衡在一個中間狀態,讓他陷入了「兩難抉擇」,這時只有加入外在動機才會打破這種穩定的局面。

隨後,身負重傷的綾波麗登場,真嗣不願意看到綾波麗帶傷替自己駕駛EVA,一方面是出於同情心,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被綾波麗取代自身的存在價值。這一外部動機與「證明價值」的內在動機導向一致,打破了兩種內在動機的平衡,最終讓真嗣克服內心的糾結,並登上了初號機。

案例2:《進擊的巨人》第三季調查兵團團長和阿爾敏同時身負重傷,而艾倫手裡的巨人藥劑可以救活其中一個。「救團長」與「救阿爾敏」,是兩個相互衝突的外在動機。團長是整個調查兵團的象徵和精神領袖,阿爾敏憑藉過人的智謀屢次讓調查兵團化險為夷,這種情況下艾倫選擇救誰都是有充足的動機的,相互衝突的外在動機達成平衡,又形成了一個「兩難抉擇」。這時候需要內在動機去打破平衡,最終「友情」這一內在動機,讓艾倫心中的天平向著阿爾敏傾斜了。

角色的行為是建立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共同作用上的,互相衝突的動機往往讓主角陷入「兩難抉擇」。而通過角色的選擇,我們也可以窺探到角色潛在的想法,這是深挖和解析角色內心世界的有效途徑。

總結:

角色的「三觀」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但是「動機」卻不一樣。角色的動機是有規律可循、有可比性、有探究的價值的。

我們討論角色三觀的時候,參照物是現實中的自己、或是自己認可的主流觀念,參照物是因人而異的,得出來的結論自然也會有爭議。但角色動機都是來源於故事本身,是明確的、真實的、且不會被故事外的因素改變的,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討論與分析才能稱得上是嚴謹和客觀。所以,我們在思考角色行為合理性的時候,並對他們做出評價的時候,要從動機入手而不是用一句「三觀不正」去概括。

相關焦點

  • 正三觀需勤學善思
    正三觀需勤學善思 2015-10-27 09:02 來源:德州新聞網
  • 事實上你的一生都在塑造三觀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想解釋一下三觀是什麼。單詞三觀經常出現,普遍認為諸如破壞三觀,三觀不正確。你真的知道三觀是什麼意思嗎?黨的三觀是指對事業、工作和成就的看法。當然,的三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三觀。
  • 這部劇三觀不正,但好好看啊
    雙方都分不了手,那當情人好像也不錯?這種雙方劈腿的劇情自然引起爭議,被很多人指責三觀不正,挑戰道德尺度。但導演說了:這不就是會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嗎?同等,給一部劇貼上「三觀不正」的標籤也極為輕浮,現實裡從沒有一個完美的「三觀」能對影視進行評價,角色的行為與你預想不同,不是因為三觀不正,是環境、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等的不同。正因完美的三觀並不存在,影視劇也沒有必須傳達正確三觀的義務。
  •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不是激勵措施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究其原因,實際上我們沒有找到促進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直到看到《超級大腦的7個習慣》,才知道原來大腦是個「懶傢伙」,如果大腦拒絕工作,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就不會得到徹底解決。看完本書,就會了解,原來孩子出現的學習動力不足,主要和大腦的使用有關,而和我們傳統認為的心理問題,並沒有直接聯繫。
  • 狐妖:三觀最正的三個角色,小道士出淤泥而不染,他最難得!
    《狐妖小紅娘》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漫,現在已經播到了《沐天城篇》,今天我們暫且不來聊他的劇情,也不聊裡面角色的愛恨情仇,單單聊一下這部動漫裡面,三觀最正的三個角色,小道士出淤泥而不染,他最難得!第一個:小道士別看這個小道士在劇中的戲份不多,但很多事情都是因他而起,他也是大佬塗山紅紅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一個存在。他雖然長相醜陋,一直都處在底層,被人欺壓,身邊的師兄弟更是一群人面獸心的歪瓜裂棗,按理來說,就像那個狐妖說的那樣,這種長期在底層受到欺壓的人,一般心理都會扭曲變態,會通過欺負他人來達到自己內心的愉悅。
  • 「你家人的三觀不正」「呵呵,那也不是你當面罵他們的理由」
    因為,我愛你,我願意為你這樣去努力,如此去付出,不求回報。但是,我唯一的要求是,你別拿我當個傻子。其實,你我都知道,沒有我,你的季節裡只有秋冬,哪裡來的春夏?「你家人的三觀不正!」女孩大罵男孩,她說他的家裡人都有點「變態」,還沒過彩禮,就要求倆人住一起,這根本就是三觀不正,歪風邪氣。
  • 《香蜜》中彥佑到底是至情至性,還是沒良心且三觀不正?
    但今天小編想討論一下彥佑這個角色,在旭鳳粉看來,他是個至情至性的人,可在潤玉粉看來,他卻是個沒良心且三觀不正的。那麼彥佑到底是至情至情,還是沒良心且三觀不正呢?彥佑從小就是乾娘簌離養大的,他心裡非常地感恩簌離,但是簌離對他只有利用。養他,是為了讓他給自己做事,在簌離的心裡,彥佑和鯉兒一樣,都是棋子,只有她的親生兒子潤玉才是真愛。
  • 《因為愛情有幸福》獲贊三觀正 製片人:有特別把關
    近日,該劇執行製片人鄢蓓接受中新網(微信號:cns2012)書面專訪,不僅透露創作之初就對該劇價值導向有所把關,更注重女性角色獨立人格的塑造,還分享了作為電視從業者一直秉承的原則,更以過來人身份向當下年輕人提出了愛情建議。
  • DC:英雄與正義為伍,最純粹的反派和英雄,DC在塑造最現實的角色
    這並非是說DC旗下的所有角色都保持臉譜化,DC也在角色的塑造上做了很多創新,但DC保持住了自己公司的特色,在角色的塑造上堅定角色的中心思想,不因為不必要的事情而動搖,不因為劇情之為的事情而迷惘,貫徹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堅定自己的思想。舉個例子,蝙蝠俠和小丑。
  • 什麼是三觀,三觀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三觀很正或者毀三觀等等,這裡的三觀是指我們大多數認知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解釋起來更偏向於一個系統的哲學體系,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沒有那麼大的宏觀,所以我也只是在我的角度說一說「三觀」。
  • 《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
    於是問題來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這主要是因為在情節中,由於宇宙飛船的故障,這名男子提前90年醒來。其他4999人還在睡覺。一個人在太空船上生活了一年,感覺自己再也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就激活一個他們喜歡的女人,然後勾搭上。
  • 《檢察組》女主一人毀一劇,檢察官演成粉紅女郎,三觀還是歪的
    這部劇自從播出以來,就在人物上飽受詬病,比那些扎堆的廣告還要嚴重,就是女主羅欣然的人設問題,有人說:韓雪是把檢察官演成了自己吧。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是主要問題不是韓雪的演技問題,她能拿下《我就是演員》年度冠軍,說明演技可圈可點。問題上出在怎麼塑造羅欣然這個角色上。
  • 單看孫儷塑造的角色,演技沒有問題,神態情緒也表現得很好
    倒不是說她的演技有多麼神,或者多麼差,而是「端著」。如果單看孫儷個人塑造的角色,她的演技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動作,神態,情緒都能表現得很好。但是,如果把孫儷放在一個群體戲中,她的演技就「端著」了,與劇中其他人物角色有非常強烈的疏離感,如果非要形容這種疏離感,那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感覺,與他人無連接。
  • 《瞄準》大結局,池鐵城任務至上動機被蘇文謙戳破,理由很牽強
    《瞄準》已經大結局了,難以置信的是整部劇57集下來講述的故事居然都不超過十天,黃軒、陳赫、李溪芮、楊採鈺領銜主演的這部諜戰劇也是很有意思了,黃軒飾演的蘇文謙和陳赫飾演的池鐵城是一對默契搭檔的狙擊手,由於信仰三觀不同最終走向了不同道路,兩人在重逢後是鬥智鬥勇且兩邊都死傷慘重,到最後誰也沒討到好處
  • 專訪盧星宇 人物背後總有故事,讀懂人性才能塑造完整角色
    說實話,轉行拍影視的時候我已經二十五六歲了,所以嚴格來講也算不上小鮮肉,只是因為長年的運動和我開朗的性格使我的面相看起來比較年輕哈哈!其實一個演員,最重要的不是鮮或者不鮮,我演的很多角色,其實那時我都不大,但是我從十八演到了七八十。我覺得如果說一個演員用對了方法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那我覺得年齡對他來講並不是一個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或者很嚴重的問題。
  • 流金歲月,蔣南孫和章安仁最大的問題不是門不當戶不對,是三觀
    當然了,凡事都不排除有例外,但蔣南孫和章安仁絕對不會是那個例外。二人之間,一開始大家或許都會覺得是鳳凰男為了上海戶口而去追求上海有錢的姑娘,覺的這倆人沒戲,尤其是王永正的歡喜冤家路數出場,更註定了章安仁和蔣南孫最終的結束。不可否認,三觀的養成其實和門第是很有關係的,但在流金歲月裡,這並不存在,看朱鎖鎖和蔣南孫的姐妹情,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否認這一點。
  • 易烊千璽潛心打磨演技,仔細揣摩角色心理,從而塑造一個好的角色
    現在,他終於在自己潛心打磨演技,仔細揣摩角色的心理之下,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好的角色,並且感染了很多的人。 現在易烊千璽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正在熱播當中,而很多人在看了他塑造的「韋一航」這個角色之後,都感覺他把這個角色演繹的非常成功,給人一種很成熟很專業的感覺,也讓很多的人因為他的這個角色而被感動了
  •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有些小說,非常富有爭議性,正如同教主荊軻守的那部《風起紫羅蘭》,就被罵的挺慘的,因為男主角殺妻證道,在踏入仙門的那一刻,殺死了自己從小青梅竹馬的戀人,沒有一絲留戀,也沒有一絲不舍,那種對生命的漠視與冷漠,讓不少讀者紛紛吐槽,難道修仙之路,就註定斷情絕愛嗎?
  • 他是《海賊王》中塑造得最失敗的角色,還拖累了卡普的風評
    不過作品中並非所有角色都塑造得很好,比如有這麼一個角色,我個人認為他的塑造是非常失敗的,這個人就是克比。而就是這麼一個角色,我為什麼會認為他塑造得失敗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克比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克比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在頂上戰爭中,白鬍子海賊團及其旗下海賊團為了奪回艾斯,與海軍十萬將士和七武海的聯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 因為愛你,所以虐你,這幾部小說簡直就是三觀不正啊……
    因為愛你,所以虐你,這幾部小說簡直就是三觀不正啊……(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而在這種言情小說中的男主,也是毫無底線,明明不喜歡女主角,卻依舊不願意放手,把她留在身邊,當成替代品或者是解決欲望的工具……下面就說幾部現在看來,三觀不正的言情小說,在這些書中,幾乎都揭示著同一個主題,那就是因為愛你,所以才會虐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