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花素獨撐業績 工業大麻貢獻微弱 龍津藥業半年虧損160萬

2021-01-10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8月25日,龍津藥業發布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06億元,同比下降23.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0.65萬元,同比下降219.88%。新冠疫情導致病患住院率下降及醫保支付等政策成為營收、淨利潤雙雙下降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工業大麻概念股,龍津藥業負責工業大麻種植業務的子公司牧亞農業也處於虧損狀態。

產品結構單一,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弱

龍津藥業主要從事現代中藥及特色化學仿製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近年來,《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及藥品帶量採購等政策密集出臺,醫保支付、醫院處方限制政策持續執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龍津藥業的營收。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病患住院率下降、抗擊新冠肺炎捐贈、部分子公司經營虧損增加,導致龍津藥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等財務指標均出現同比下降。

注射用燈盞花素是龍津藥業的絕對主力產品, 該藥屬高純度中藥凍乾粉注射劑,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及其後遺症,冠心病,心絞痛。上半年,該藥銷售受市場影響不及預期,實現收入9924.62萬元,佔營收比重為98.75%,營收同比下降24.33%。

雖然手握10種藥品生產批件,但注射用燈盞花素是龍津藥業上半年唯一在產產品。龍津藥業坦言,公司產品結構單一,整體抗風險能力仍然較弱,一旦主營產品的生產、銷售狀況發生不利變化等,會對公司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工業大麻對業績貢獻微弱,子公司虧損

龍津藥業因布局工業大麻備受業界關注。2019年2月28日,龍津藥業計劃以不超過1500萬元對雲南牧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亞農業)增資並取得其51%股權,後者於 2016 年首次取得《雲南省工業大麻種植許可證》,為雲南省較早從事花葉型工業大麻種植的企業之一,2018 年工業大麻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2019年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

牧亞農業生產並銷售的產品為工業大麻花葉,主要的提取物為大麻二酚(CBD),具有抗炎、鎮痛、抗痙攣、保護神經、抗焦慮等藥理作用。中國是最大的工業大麻生產和出口國,龍津藥業希望通過從種植業務進入工業大麻市場,抓住產業發展機遇。

不過,龍津藥業工業大麻之路並不順利。報告期內,工業大麻麻種實現營收58.88萬元,佔營收比重僅為0.59%,對公司業績貢獻甚微。不僅如此,子公司牧亞農業仍處於虧損狀態,上半年虧損14.84萬元。

龍津藥業在半年報中表示,如果大量經營者湧入工業大麻種植業,而市場需求量沒有顯著擴容,可能引起公司庫存風險加大及產品銷量、價格下跌,公司業績也將受損。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龍津藥業燈盞花素在美獲批可用於食品添加劑、膳食補充劑
    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2月22日,龍津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提供的燈盞花素獲得美國GRAS(美國食藥監局評價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指標)專家委員會專家認定,可作為食品添加劑、膳食補充劑使用。龍津藥業稱,此次燈盞花素獲得的是Self-affirmedGRAS認定,由公司委託美國合作方聘請的GRAS專家委員會專家,對公司提供的燈盞花素成分、製造工藝、藥理、毒理等各方面資料進行了全面的評估與分析,專家一致認為,燈盞花素是一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及膳食補充劑,可以被用做食品和膳食補充劑產品,建議作為食品成分攝入量為每天84毫克,作為膳食補充劑攝入量為每天200毫克。
  • 今日份股市預警|22家公司遭媒體關注 業績下滑卻連續8漲停
    財務問題中,龍津藥業連年業績下滑,扣非淨利潤遭遇三連跌,因工業大麻概念連續8個漲停。監管問題中,華寶股份因「土豪分紅」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多家媒體關注,今日股價漲停。重組併購問題中,網宿科技兩周股價翻倍,卻被股東集體減持,今日股價下跌近9%。其他問題中,周黑鴨再次被沽空機構針對,股價略有下降。
  • 去年增收不增利,一款產品在獨撐,貝達藥業路在何方?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4月15日晚間,貝達藥業公布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貝達藥業增收不增利,在營收同比增長19.27%的情況下,淨利潤下降35.27%,其中,埃克替尼一款產品延續前幾年的態勢,繼續貢獻了超過95%的營收。
  • 工業大麻泡沫褪去 全產業鏈上誰能吃到螃蟹?
    「工業大麻股」先熱後涼。今年以來,股市颳起「工業大麻」之風,不少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涉足工業大麻領域。截至目前,「工業大麻」概念股已有數十家,而其中順灝股份(002565.SZ)年初以來一度暴漲近5倍,成為「工業大麻」概念股裡最靚的崽。
  • 美國眾議院將通過關鍵法案 工業大麻還將繼續聞風起舞?
    來源:財聯社在聯合國和歐盟委員會各自通過重要決議,推進工業大麻合法化進程後,中美工業大麻概念股已經連續上漲兩天。而本周五,工業大麻行業將迎來又一個利好消息:美國眾議院將通過法案,同意在聯邦層面實現大麻合法化。這或許為工業大麻股帶來新一輪刺激。
  • 特治星回歸 海正藥業欲打業績翻身仗
    2012年9月,海正藥業與輝瑞建立合資公司「海正輝瑞」。在與輝瑞合作的幾年中,海正藥業雖然持續投入新品研發,但市場效果並不盡如人意,輝瑞旗下惠氏製藥公司獨家供應給海正輝瑞銷售的產品「特治星」拯救了海正藥業的業績。作為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海正藥業的重點產品特治星出現供貨不足。
  • 太極蟲草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項目業績持續虧損
    沒有變賣資產收益的太極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太極集團將希望寄託於冬蟲夏草項目,但目前來看蟲草公司業績持續虧損,冬蟲夏草項目能否為太極集團提供業績幫助仍待市場考驗。   「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作為未來重要利潤增長點的冬蟲夏草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遭到上交所問詢,對於太極集團來說似乎並不是好信號。
  • 紫鑫藥業:公司目前工業大麻處於種子轉化階段,尚未向齊齊哈爾市...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3日訊,有投資者向紫鑫藥業(002118)提問, 請問貴公司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大麻合作,齊齊哈爾市提供多少面積給貴公司種植?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初期所需的為擴繁種植大棚,目前已經由合作方建設完成,同時種植擴繁物品已經完畢,正在進行光照安裝,公司目前工業大麻處於種子轉化階段,尚未向齊齊哈爾市申請種植土地。
  • 疫情致阿聯航空集團首次出現半年業績虧損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記者近日從阿聯航空集團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2021上半財年,阿聯航空集團總收入為137億迪拉姆(約合37億美元),同比減少74%;虧損這是阿聯航空集團30多年來首次出現半年業績虧損。阿聯航空集團方面表示,其總收入的顯著減少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各國實施的出入境及旅行限制影響,全球航空客運旅行因此停滯了數周之久。作為防範疫情的舉措之一,阿聯航空和? 阿聯航空集團成員德納達公司位於杜拜的航空樞紐也在今年4月和5月暫停定期客運航班長達8周。
  • [中報]紫鑫藥業:2019年半年度報告
    在工業大麻領域,公司正在將位於荷蘭子公司的部分工業大麻種子引進內地,待將種子帶回國內後,利用荷蘭子公司工業大麻的育種、栽培、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和化合物提取等方面的技術,計劃研發以工業大麻為主要原材料的產品,並為其他企業提供工業大麻作物種植相關的技術服務,儘快推動公司在國內工業大麻領域的產業布局,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
  • 雙鷺藥業:含大麻葉提取物CBD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獲得審批...
    2020.09.08 16:58【雙鷺藥業:含大麻葉提取物CBD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獲得審批通過】雙鷺藥業9月8日晚間公告,子公司海布生物向雲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的含大麻葉提取物CBD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首次備案
  • 康芝藥業前審計總監被迫離職 公司稱其敲詐勒索被捕
    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3年,著名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康芝藥業就操作過一次了。2013年5月,媒體突然報導,康芝藥業前審計總監何曉梅在看守所實名舉報,康芝藥業在2011年至2012年期間存在虛增利潤、粉飾業績、違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虛構交易、隱瞞關聯公司等重大違法行為。為什麼是前審計總監?為什麼在看守所舉報?
  • 瘋狂的大麻
    回國後輾轉任職於雲南昆華工貿總公司時,偶遇了工業大麻。他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株植物將與他的命運結下不解之緣。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被服所需的工業大麻纖維原料是由昆華公司負責在雲南種植的,全軍2012年完成了列裝,部隊的襪子、內衣、毛巾等都含有30%工業大麻纖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譚昕開始關注工業大麻。
  • 奏響「區塊鏈+工業大麻」狂想曲 解密新麻生物「雙保險」之夢
    按照160千克/畝的幹葉產量、2.3%CBD平均含量和80%的CBD提純比,公司未來種植1萬畝工業大麻,僅CBD收入便高達2.5億美元,佔公司預計總營收的98.43%。而由於新麻一號的CBD含量較高,生產線提純率高,公司的生產成本將會比同行降低約75%,淨收益將高達2.08億美元。
  • 萊茵生物擬投資5,818萬美元建設工業大麻項目
    3月1日,資本邦訊,萊茵生物(002166.SZ)發布了關於美國工業大麻提取及應用工程建設項目實施進展暨籤訂原料委託加工協議的公告。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美國投資5,818.10萬美元建設「工業大麻提取及應用工程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