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霸氣」降溫「小氣」降雪
截止到今天凌晨2時,我市市區氣溫降至-14.3℃,這平了自1961年我市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低溫。昨天下午,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和大風預警信號。同此次「霸氣」的降溫不同,本輪降雪則顯得非常「小氣」,據市氣象臺統計,我市降雪量均較小,部分區市均屬於微量。
市區氣溫平歷史最低值
昨天下午,記者在市氣象臺內看到,顯示屏上的數據記錄下來我市氣溫的每一次變化。「凌晨零時,市區的最低氣溫是-7.6℃,此後,氣溫開始持續下降,到凌晨5時,最低氣溫已經降到了-10.1℃,早晨8時最低氣溫降到了-10.4℃。此後氣溫開始回升,到下午1時,氣溫已經升高到了-7.9℃,隨後氣溫又開始下降。」首席預報員介紹,市區最高溫出現在李滄區,下午1時,氣溫已經升高到了-7.7℃,郊區最高溫出現在西海岸新區,氣溫回升到了-6.3℃。
「2014年和2015年市區最低氣溫是-6.9℃和-6.5℃,今年的降溫用 「霸王」降溫來形容很恰當,如果繼續下降,恐怕要創更長時間以來的新低。」首席預報員告訴記者。
今天凌晨2時,市氣象臺統計數據顯示,市區氣溫降至-14.3℃,這是我市有記錄來的最低溫。1980年,市區氣溫也降到過-14.3℃,第三名是1970年市區出現的-12.7℃。凌晨1時,郊區最低氣溫出現在膠州-15.3℃,在郊區歷年最低溫中排名中等,歷史排名第一的是1981年萊西出現的-21.1℃。
降雪今天還有
「同大幅降溫相比,我市的降雪就有些『矯情』了,降雪量太小。」首席預報員告訴記者,前天晚上8時到11時,我市全市範圍內出現降雪,但降雪量非常小。昨天白天,我市僅北部地區還有降雪,也非常小。根據青島市氣象局的觀測資料統計,截止到昨天下午4時,全市平均降雪量0.6毫米,其中李滄0.1毫米,膠州0.1毫米,即墨0.5毫米,最大降雪出現在平度,為1.9毫米,其次是萊西1.5毫米,其他區市降雪量不足0.1毫米。
「本輪降雪基本上是避開了青島,比如同青島相鄰的煙臺和濰坊地區均出現了降雪,煙臺降雪量4毫米,積雪8釐米,濰坊降雪量3毫米,積雪超過5釐米。」預報員介紹說,衛星顯示,冷空氣形成降雪的雲層在煙臺和濰坊達到最大值,但到了青島反而減弱了。
不過,市氣象臺預報信息顯示,23日夜間到今天白天,我市中北部地區有小雪,南部部分地區有陣雪。
市氣象臺也繼續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我市今天北風5到6級轉6到7級陣風9級,海上7到8級陣風11級。
「24日我市氣溫會降至本次寒潮影響中的最低值,此後氣溫逐漸回升。」首席預報員告訴記者,明天白天,我市轉為西南風,風力減弱,氣溫緩慢回升,26日全市最高氣溫回升到3℃左右。
記者 原野 通訊員 江敦雙
相關新聞
全國多地氣溫創歷史最低值
中央氣象臺23日早晨將寒潮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23日早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部和南部、黃淮等地出現6至10℃的降溫,其中河北東部、山東北部以及青海東部等地降溫幅度達11至16℃。23日7時,遼寧錦州、河北張家口、滄州、內蒙古霍林郭勒、山東德州、濱州、東營等地的12個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面對來勢洶洶的寒潮,天南海北的人們都是如何應對的呢?昨日,記者電話採訪了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市民,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寒潮的。
出場人物:劉波 40歲
佳木斯:-15℃~-29℃ 沒當回事
「這裡的冬天年年都這麼冷,我們東北人都習慣了,再說有集中供暖,家裡面還是很暖和的。平時出門也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多數人穿羽絨服和棉褲,臉不怕凍,倒是耳朵和手怕凍,需要戴手套和棉帽子。」在黑龍江佳木斯生活了40年的劉波告訴記者,室外溫度雖然達到了-29℃,但老人、孩子們都照常出門。「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室外長時間行走的人眉毛、眼睫毛、鬍子上都會結上一層白色的冰晶,這主要是人呼出的溫度較高的水汽遇冷後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人的臉上,形成『白眉毛』或『白鬍子』。」劉波說,佳木斯的冬季特別美麗,前兩天剛下了大雪,構成了冰雪的世界。出場人物:王磊 58歲烏魯木齊:-12℃~-20℃ 最怕颳風
「前兩天雪下得很大,積雪有40釐米厚,不過道路積雪清掃非常及時,往往是晚上下完雪,第二天出門就發現道路上已經沒有積雪了,對交通影響不大。因此,工人照常上班、學生正常上學。」常年生活在烏魯木齊的王磊說,烏魯木齊也是集中供暖,屋內溫度一般也都在20℃以上。出門就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棉衣。「好在最近幾天風不是很大,如果風颳起來,再加上陰天,寒風都能刺到骨頭裡去。」王磊說。
出場人物:王珮娟34歲
上海:-1℃~-7℃ 不敢出門
「很多人都呆在家裡不出門了,明顯感覺路上人少車少。我們兩口子三天前就開始囤菜了,這樣周末就呆在家裡不出門了。聽說這兩天菜市場的蔬菜、水果漲價很厲害,大家都擔心雪下大了高速封路,外面的蔬菜運不進來。」在上海生活了7年的青島姑娘王珮娟說,對於北方人來說,上海冬天是比較難過的,南方沒有集中供暖,空氣潮溼、風大、房間陰冷,所以很多人家裡已經自行安裝地暖。王珮娟說,22日晚上下了雪,孩子們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紛紛跑出去看雪,畢竟是上海今冬首場雪。 記者 劉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