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城今夏有多熱?26天最高溫超30℃,55年來排第四
進入9月份,也就意味著今年夏天已經宣告結束。總結今年夏天的天氣情況,可以用熱和雨兩個字來表示。據市氣象臺專家介紹,今年夏天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高了1.2℃,而超過30℃高溫日數55年來排第4。雨天方面,今年6~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64.1毫米,比常年多59.9毫米,比去年多184.3毫米。
今夏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高1.2℃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9月份,按照月份的季節劃分,6-8月是夏季,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今年的夏天已經結束了,這三個月裡有哪些天氣值得總結呢?市氣象臺臺長薛允傳介紹,今年夏天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熱,雨天多。
先說熱,「熱」意味著氣溫高:今年6-8月,全市平均氣溫25.5℃,比常年同期高了1.2℃,比去年高了0.2℃。平均值高了1.2℃,反映出氣溫總體高了不少。另外,今年最高氣溫超過30℃的天數,明顯比常年要多,出現了階段性的高溫天氣。以市區伏龍山氣象觀測站(市南)為例,(截至8月31日)市區≥30℃的高溫日數為26天,較常年同期平均(11.9天)偏多14.1天。特別是7月18-26日青島市區連續9天出現≥30℃的高溫天氣。從1961年到2015年,這55年中,超過30℃的高溫日數今年排到第4位,其中,1967年、1997年、2013年超過30℃的高溫日數達到了27天,只比最高紀錄少一天。
最高氣溫還沒有突破歷史紀錄
今年夏季的高溫天數多,平均氣溫也比往年高不少,尤其是7月份,有幾天給人感覺特別熱,那最高氣溫有沒有突破歷史記錄?薛臺長介紹,今年6-8月,市區極端最高氣溫36.9℃(7月24日),去年最高是33.1,出現在8月16日。1961年以來,青島市區的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38.9℃,出現在2002年7月15日。所以,今年島城市區最高氣溫沒有突破歷史極值。
雨水比去年同期多了65.8%
今年不僅氣溫高,雨水也比較多,今年夏天更像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雨季。薛臺長介紹,今年6-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64.1毫米,比常年(404.2毫米)多59.9毫米(多14.9%),比去年(279.8毫米)多184.3毫米(多65.8%),而市區的降水量達到473.9毫米,比常年(374.9毫米)多99毫米,偏多近3成,比去年(214.3毫米)多259.6毫米,是去年的一倍多。從時間上來看,6月降水量56.3毫米,比常年少約2成半;7月降水量187.4毫米,比常年多2成;8月降水量220.3毫米,比常年多2成半。
另外,今年降雨的強度也大,全市共出現5次暴雨過程,主要出現在7、8月份。今年觀測到的最大小時雨強為100毫米/小時,6月20日出現在青島氣象度假村;最大過程雨量為412.8毫米,8月12-15日出現在北九水。今年汛期降雨偏多,主要是因為今年副高異常偏強且西伸,在冷空氣條件配合比較好的時段容易造成某些區域出現強烈的輻合,使得降水強度大。
9月份雨水變少輻射霧增多
接下的9月份,對青島來說算是個夏秋過渡的月份,這個月在天氣氣候上會呈現出哪些特點?薛臺長說,9月份晴朗的天氣多,降水會比8月份明顯減少,各區市大多在50-80毫米,和常年差不多。早晚溫差加大,人體感覺比較涼快,是青島最美好的月份之一。從常年的情況來看,9月份各區市的月平均氣溫在20-22℃,比8月份下降了4度左右;空氣的平均相對溼度也比8月份降低,一般在百分之七十左右。除了這幾個因素之外,9月份本市北風開始逐漸增多,平均風速4米/秒,相當於3級風,是一年中風力最小的時候。同時沿海地區的海霧更少,平均不足1天,這對即將開海的漁民朋友來說,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捕撈時節。不過,北部內陸地區凌晨到上午這段期間的輻射霧會逐漸增多。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
[編輯:光影]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