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氣候優勢明顯 2016年7月均溫30.3℃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信息

貴州省氣候優勢明顯 2016年7月均溫30.3℃
2016-07-30 21:24: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貴陽7月30日電 (記者 楊茜 通訊員楊春竹)記者從貴州省氣象臺獲悉,2016年7月,貴州省平均最高氣溫為30.3℃,為近10年來次極值;平均最低氣溫22.2℃,與2010年同為10年來次極值。

  貴州省和貴陽市的最高平均氣溫和最低平均氣溫均為近十年極值,但在全中國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超過35℃甚至40℃時,貴州省的氣溫仍屬舒適,優勢明顯。

  貴州省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7月1日至26日,貴州省85個氣象站有81個出現了日最高氣溫超過30℃的情況,共計1156站次;有68個站超過30℃的數比常年偏多1天以上;85站中5站達到歷史同期最大值,其中最長的是赤水站,有25日氣溫超過30℃,為歷時同期最大值。

  2016年7月貴州省平均最高氣溫為30.3℃,為近10年來次極值,極值為2013年30.6℃;平均最低氣溫22.2℃,與2010年同為近10年來次極值,極值為2013年22.4℃。

  素有「中國避暑之都」之稱的貴州省會貴陽平均最高氣溫為28.6℃,為2000年以來次極值,極值為2006年29℃,為近10年來極大值;平均最低氣溫21.3℃,為2000年以來及近10年來極大值。

  大部分人在看到天氣預報的溫度後,總是覺得自己感受上更熱,對此,貴州省氣候中心專家段瑩介紹,氣象部門統計的氣溫僅僅代表空氣的冷暖程度,不能完全表示出人體對環境的冷暖感受。

  人體感知的溫度是太陽直接照到皮膚帶給人們的灼熱感,屬於太陽直接升溫,而非氣溫。而氣象溫度測定的是太陽照在地面後,返回給空氣的實際溫度。經過這一地面返回的過程,空氣溫度會比人體直接感知的溫度低。

  同時,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還會因空氣溼度、風速大小、著裝顏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氣溫30℃的環境中,空氣的相對溼度在40%至50%左右,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時,人們就不會感到很熱;然而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相對溼度若增大到80%以上、風速很小時,人們就會產生悶熱難熬的感覺,體弱者甚至會出現中暑現象。(完)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報告稱:近30年中國海平面上升明顯
    2010年,中國沿海平均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福建北部沿海2月份和福建南部沿海10月份海平面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均為近30年來同期最高值。氣溫、氣壓和季風變動等是引起上述特徵的重要原因。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近30年中國沿海地區氣候持續變暖,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
  • 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國家海洋局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指出,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升速分別為0.04℃/年和0.02℃/年。
  • 貴州省《黔南州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 年修訂)》發布!
    州內有兩個低溫中心,一是地勢偏高,位臵偏北的甕安,年均溫13.6℃;二是地勢較高(海拔1000米),地形南北開敞的獨山,年均溫15℃。高溫區為南部河谷低地羅甸19.6℃和東部三都18℃、東南部荔波18.3℃。年平均氣溫南北之差6℃大於東西之差2.9℃。季、月平均氣溫:冬季:以1月為代表。1月均溫:甕安2.9℃,羅甸10.1℃。冬季氣溫南北溫差大於東西溫差。春季:以4月為代表。
  • 全球9月均溫高達15.97攝氏度,創141年最熱9月紀錄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14日公布資料顯示,2020年9月的月均溫為15.97攝氏度,為141年來最熱的9月。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預期,2020年可能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 貴州省氣象局發布天氣預報app評估報告: 本地預報準確性優勢明顯
    人民網貴陽7月28日電(紀緣圓) 繼今年4月份第一輪評估之後,日前,貴州省氣象局對新浪天氣、墨跡天氣、天氣通等11家媒體和應用軟體刊播天氣預報進行了第二輪質量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本地預報準確性優勢明顯。
  • 地球發燒 5月均溫創140年最高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新的地球體檢報告顯示,2020年5月地球均溫、全球陸地和北半球均溫創下140年來最高溫紀錄,和2016年5月並列最熱的5月,今年春季也成了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春季。專家指出,人為過多溫室氣體排放是地球發燒的主要原因。
  • 2017年7月氣候影響評價
    本月大部農區光、溫、水條件與作物生育進程匹配良好,有利於大春作物積極生長,為糧食增產打下良好基礎。月內局地強降水對農業、交通、電力等行業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預計2017年8月全省氣溫以偏高為主,降水量以偏多為主,可能出現5次降水天氣過程。
  • 冷破41年來紀錄 臺北部今年3月均溫僅16度
    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媒體報導,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儘管已經快3月底了,合歡山昨天還是下雪。根據臺北氣象站統計,北部今年3月月均溫只有16.18度,是41年來最低的一次。據報導,強烈大陸冷氣團帶來充足水氣,28日清晨合歡山下起3月雪,積雪7到8公分,創下春節過後單日最大降雪量。
  • 「換代」漸成氣候——2016年國際氣象風雲走筆
    不僅如此,2016年12月的另外兩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給全球氣象界帶來驚喜。先是12月15日,經過兩次延期後,美國NASA成功將「颶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CYGNSS)星座中的8顆衛星送入軌道。該星座的每顆衛星是50釐米×60釐米×30釐米大小、質量僅約30千克的小衛星。
  • 2016年為全球最暖年 為我國第三暖年 氣候變暖已明顯改變我國降水...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黃子立報導 最新的全球氣象資料分析表明,全球表面平均溫度已經連續3年創新高,剛剛過去的2016年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年。2月7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信息稱,2016年我國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第三暖年;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氣候總體上呈現出強降水增強、區域性乾旱加重、颱風增強、西北氣候暖溼轉型等特點。
  • 鹽城公布2016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6·23」龍捲風上榜
    中國江蘇網3月21日訊 3月20日,市氣象局發布2016年度鹽城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年平均氣溫1961年以來最高、1月現近30年最低氣溫極值、歷史罕見超強龍捲重創阜寧、夏季氣溫創下「三最」、10月連陰雨為秋季同期歷史最長……這些破紀錄的氣候事件在2016年出現了。
  • 海水溫度高於均溫 澳大利亞大堡礁再現珊瑚白化跡象
    中新網2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表示,大堡礁目前海水溫度比2月平均值高出攝氏2至3度,若干珊瑚區已偵測到熱應力(heat stress)跡象,使再次發生嚴重白化的可能性增加。
  • 16年3月新聞發布會
    年03月03日 14時30分 主題: 中國氣象局2016年3月新聞發布會
  • 全國多地持續高溫 臺北市7月均溫29.4度較去年略低
    全國多地持續高溫 臺北市7月均溫29.4度較去年略低 2013年07月28日 09: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北京周六白天最高溫-10℃左右 或逼近30年極值
    北京周六白天最高溫-10℃左右 或逼近30年極值 2016-01-21 10:43:57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6年01月21日 10:43 來源:北京日報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為14.6℃,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孟祥新介紹,2019年8月10日-13日,颱風「利奇馬」北上影響山東,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影響範圍廣,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山東歷史之最。「全省出現罕見大範圍強降雨天氣,平均降水量180.3毫米,青州王墳鎮降水量最大為713.4毫米,臨朐、昌樂等21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 回顧今年臺灣氣候 賈新興:氣溫創新高
    總結今年臺灣氣候回顧,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表示,全臺氣溫創新高,雨季多雨秋雨少,風臺活躍擦身過,地球發燒惹人疼。    再過幾天2019年就結束,他說,地球今年的體溫看來也是坐二望一,1月至11月只比2016年低了0.07度,初步的數據顯示地球12月的溫度看來有機會創高,2019年地球全年體溫有機會打破2016年。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峨蔓鎮有1間瓦房受損,珍珠養殖場簡易鐵棚約30平米被風吹損壞。  5、文昌龍捲發威,人員傷亡明顯  6月5日15時20分左右,文昌市錦山鎮和馮坡鎮遭受龍捲風突襲,造成文昌馮坡鎮白茅村委會、錦山鎮圓堆村委會共9個村民小組受災;錦山鎮圓堆村委會171戶749人受災,其中1人死亡,11人受傷。
  •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2016年為1980年以來最高位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劉詩平)國家海洋局22日發布的《2016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6年為1980年以來的最高位。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脆弱區。其中,濱海城市和濱海低地尤其應制定海平面上升應對策略。
  • 海洋局專家:太平洋海溫異常 氣候進「極端」期
    2009年的觀測實況表明,6月開始,熱帶太平洋地區出現了明顯的厄爾尼諾特徵,並逐漸發展成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在蒼茫的太平洋中,赤道太平洋水溫分布是西高東低的,西邊的印尼與澳大利亞東部沿岸一帶,因海溫高氣壓低而有旺盛上升氣流,氣流升至高空轉向東與西方,而東太平洋海溫低氣壓高,向東流的氣流在中至東太平洋的廣大高氣壓區內向下沉降,到達海面再轉向西,成為東南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