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報告稱:近30年中國海平面上升明顯

2020-12-03 騰訊網

2010年,中國沿海平均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福建北部沿海2月份和福建南部沿海10月份海平面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均為近30年來同期最高值。氣溫、氣壓和季風變動等是引起上述特徵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近30年中國沿海地區氣候持續變暖,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國沿海近10年平均氣溫與海溫較上世紀90年代分別上升0.4℃和0.2℃,較80年代分別上升了1.0℃和0.6℃。中國沿海地區氣壓呈下降趨勢,近10年中國沿海平均氣壓較上世紀90年代和80年代分別下降了0.4百帕和0.5百帕。近10年中國沿海平均海平面較上世紀90年代上升了25毫米,較80年代上升了55毫米 (圖40)。

圖40 氣溫、海溫、氣壓和海平面年代際變化

2010年2月,渤海、黃海與東海福建以北沿海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8℃,海溫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氣壓較常年同期偏低2.6百帕;冬季風較常年同期顯著減弱,有利於海水向近岸堆積(圖41)。渤海、黃海和東海福建以北沿海2月海平面比常年同期偏高166毫米。

圖41 2010年2月中國近海及鄰近海域距平風場

2010年6月,渤海氣壓異常偏高,氣溫與海溫偏低,夏季風偏弱。平均氣壓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分別偏高2.3百帕和6.8百帕,為近30年同期最高值;平均氣溫與常年同期持平,較2009年同期偏低1.7℃;平均海溫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分別偏低1.1℃和2.1℃;南向風風速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均偏小。受區域水文、氣象等因素的影響,2010年6月渤海海平面較2009年同期偏低101毫米,低於常年同期。

表4 渤海常年、2009年和2010年6月水文、氣象因子統計

氣溫(℃)

海溫(℃)

氣壓(hPa)

南向風風速(m/s)

常年

21.1

21.6

1005.5

2.0

2009年

22.8

22.6

1001.0

3.2

2010年

21.1

20.5

1007.8

1.2

2010年10月,東海與南海沿海地區平均氣壓較常年同期偏低0.7百帕和1.8百帕;海南出現強降水過程,最大日降水量超過370毫米;颱風「鯰魚」影響福建以南海域;東海與南海沿岸出現累計超過10天的明顯增水過程,最大日平均增水近600毫米。10月東海與南海平均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偏高119毫米。

2010年11月,渤海與黃海沿海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分別偏高1.7℃和3.9℃;平均海溫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分別偏高1.2℃和1.8℃;平均氣壓較常年同期和2009年同期分別偏低3.9百帕和4.6百帕,為近30年同期低值;冬季風較常年同期顯著減弱,有利於海水向近岸堆積。11月份渤海和黃海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偏高約150毫米。

相關焦點

  • 中國海平面上升速度超全球平均水平 35年來已上升11釐米
    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釐米,較2014年低2.1釐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國沿海的十年際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
  • 《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
    原標題:《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將對上海社會經濟等產生影響  東方網11月6日消息:今天上午,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氣候變化綠皮書(2017)》。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近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資料圖)藍皮書介紹,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上升速率從1901~1990年的1.4毫米/年,增加至1993~2019年的3.2毫米/年。據介紹,1980~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1980至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3毫米/年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餘曉潔 田穎)國家海洋局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太平洋海平面不斷上升與氣候變化有關
    一項最新研究認為,西南太平洋的海平面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急劇上升,並於20世紀90年代達到峰值的這一過程與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有關。  據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英國和紐西蘭的研究人員對取自澳大利亞南部塔斯馬尼亞島鹽沼中的沉積物巖心樣本進行了分析,並利用地球化學知識建立了過去200年來的海平面變化年表。  昆士蘭大學的派屈克·莫斯(Patrick Moss)說,重大的環境事件——比如無鉛汽油進入海洋和核試驗——對海洋造成的影響會在樣品中體現出來,並被用於年代的記載。
  • 未來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將明顯加快
    2016年8月10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題為《海平面加速上升的檢測迫在眉睫?》
  • 專家:海平面上升30釐米 廣州將被淹千平方公裡
    南都訊 記者劉軍 「如果海平面上升30釐米,廣州就要被淹沒1000平方公裡,珠三角地區要被淹沒5000平方公裡。」近日,國家發改委專家姜克雋受聯合國基金會委託,在廣州解讀IPC C的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姜克雋對中國未來減排充滿信心,而廣州有不少減排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6次海面波峰對應6次中國全新世珊瑚礁發育,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的結論正好相反。  10000-8000年前期間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間海面上升速率明顯減慢,為每百年。6000年以來海平面不升反降,平均每百年下降0.04米,說明6000年以來不是地殼均衡劇烈活動時期。
  • 海洋局: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 超全球平均水平
    7月4日,國家海洋局對外發布《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2011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7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3年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
  •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越發明顯!我們改怎麼辦??
    這是海平面上升60米的後的結果。
  • 海嘯災難與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升高密切相關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姚潤豐)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了解到,近日發生在南亞、東南亞強烈地震引發的特大海嘯災難與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升高有重要關係。21世紀中國沿海海平面將可能上升,將對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 隨著海平面上升,30座美國城市面臨被淹沒風險
    該研究發現,美國有30個城市面臨著海平面的大幅上升。這項由24/7 Wall Street進行的研究分析了憂患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題為《水下》(Underwater)的報告中的數據。該報告詳細闡述了氣候變化對美國沿海房地產的影響。
  • 海洋局: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 超全球平均水平(圖)
    7月4日,國家海洋局對外發布《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2011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7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3年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
  • 聯合國重磅全球變暖報告:海平面上升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記者 | 劉芳我們是否已經來到了氣候變化的「臨界點」?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經對海洋和冰凍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持久變化。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勢在必行。《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稱,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佔地球表面的80%,對地球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過去和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攝氏度。大量證據表明,這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氣候變化衝擊!科學家警告:海平面上升80%的預測是錯誤的
    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預測大大低估了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升80%的影響。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9到63英寸。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擔心,這些影響將在未來200年變得明顯。
  • 福建海平面未來30年將上升65~125毫米
    去年我省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未來30年,我省將有24個鄉鎮受影響  海平面在上升,海水在入侵陸地。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顯示:去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預計未來3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將上升65~125毫米。  為什麼海平面持續上升?
  • 海平面上升66米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海平面到底會上升多少?
    在地球的自然災難之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可以說是我們如今或者說未來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因為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這種影響變得是越來越強,並且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說海平面的影響已經是一個事實的存在,而不是我們說說就算了的。
  • 21世紀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2013年9月27日,IPCC第一工作組第五次評估報告的《決策者摘要》發布,拉開了IPCC第五次評估系列報告陸續發布的序幕。該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於2013年9月23~2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各國政府代表9月27日在斯德哥爾摩籤署了IPCC第一工作組有關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報告的決策者摘要,隨後報告全文於9月30 日公布。
  •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主報告專門就全球氣候風險的概念認知、發生機理、影響範圍以及中國防範策略進行全面闡述;專題評價篇、國際篇、國內篇以及專論篇,分別就中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氣候變化專題研究等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附錄收錄2018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能源及碳排放數據,以及全球和中國氣候災害的相關統計數據,並增加了「一帶一路」區域氣候災害數據供讀者參考。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預警稱,到本世紀末,海平面...
    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傳染病風險增加、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正感受到氣候變暖日益明顯的影響。國際社會亟須更快作出反應,才能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和最不可逆影響。  在菲律賓的烏巴島上,海水經常漫進島上唯一一所小學的教室,孩子們的課桌腳都泡在了水裡。這是氣候變暖加劇海洋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結果。菲律賓一些河流三角洲也面臨嚴重的海水倒灌,沿海平原的農業生產受到威脅。和菲律賓一樣,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正感受到氣候變暖日益明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