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重磅全球變暖報告:海平面上升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2020-12-06 界面新聞

記者 | 劉芳

我們是否已經來到了氣候變化的「臨界點」?

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經對海洋和冰凍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持久變化。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勢在必行。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稱,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佔地球表面的80%,對地球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過去和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攝氏度。大量證據表明,這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海洋變得更溫暖,酸性更強,生產力更低。冰川和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極端事件變得更加嚴重。

IPCC副主席巴雷特(Ko Barrett)說:「這份報告是獨一無二的。IPCC第一次製作了一份極其深入的報告,審查了地球上最遠的角落:從偏遠極地的最高峰到海洋的最深處。我們發現,即使,或者說尤其是在這些地方,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報告由來自36個國家的104名科學家共同參與,共引用了6981份文獻,並接受了來自80個國家的31176份專家和政府評議。可以說,這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就此問題發布的最為權威的報告。

IPCC報告factsheet封面圖。

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極端事件

報告顯示,極地和山區地區的冰川和冰蓋正在消失,導致海平面上升速度不斷加快。

在主要的冰蓋中,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最快,在2006至2015年間平均每年損失超過2750億噸。更大的南極冰蓋也在縮小,2007年至2016年間其消失的體積是之前十年的三倍。甚至在南極的有些地方,冰川消逝已經達到了不可逆的臨界點。

20世紀,全球海平面共上升了約15釐米,但目前的上升速度是當時的兩倍多而且還在加速。對於未來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全球變暖的幅度被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範圍內的話,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30至60釐米左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強勁增長,海平面或將升高60至110釐米。

最新的《2019年中國氣候變化海洋藍皮書》也顯示,1980年至2018年,中國沿海年最大增水呈增長趨勢,平均每年增加3.16釐米。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沿海極端事件頻率的增加。目前居住在低洼沿海城市的6.8億人將持續面臨氣候風險。

熱帶氣旋的平均強度、風暴潮幅度和降雨率的增加將進一步加劇災害,百年不遇的洪水將變成每年一次。同時由於氣候相關的海洋和冰凍圈變化,一些島國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除了海平面上升以外,冰川融化的另一嚴重後果是永凍土的融化。科學家們認為,即使變暖被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到2100年大約25%的近地表(3-4米深)永久凍土將解凍。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強勁增加,近地表永久凍土有可能將損失約70%。

不斷變化的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佔到地球表面的71%,因此我們才稱地球為「藍色星球」。但聯合國報告顯示,海洋溫度和化學變化已經擾亂了整個海洋食物鏈,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依賴它的人們造成了影響。

到目前為止,海洋已經吸收了氣候中超過90%的多餘熱量。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全球變暖能夠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話,到2100年海洋將比1970年至今多吸收2至4倍的熱量。海洋變暖減少了水層之間的混合,從而減少了海洋生物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不僅如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還吸收了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至30%,導致其酸化。

換句話說,海洋真的「受夠了」。

報告稱,海洋變暖和酸化,以及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流失已經影響到沿海和海底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豐度。高度依賴魚類等海洋食物的人類可能面臨糧食安全的風險。

I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Hans-Otto Prtner說:「海洋生態系統為我們提供食物,支持我們的健康,塑造我們的文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氣候變暖)對海洋的影響。」

從聯合國的這份報告看來,工業化後的人類活動正在將自己和我們的星球帶上一條未知的道路。

對此普林斯頓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主要作者之一奧本海默 (Michael Oppenheimer) 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的命運可能將介於報告中列出的最好和最壞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之間。但如果你考慮到未來幾個世紀海平面無限加速上升的可能性,這對沿海文明來說是非常糟糕的預兆。」

相關焦點

  • 聯合國重磅報告: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上世紀兩倍多,部分地區80%的冰川...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攀升……多年來,有關這些方面的警告不絕於耳。而聯合國本周發布的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顯示,事情越來越嚴重了: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嚴重程度遠遠超過十年前的預測和評估,全球正面臨關鍵的氣候臨界點。
  • 科學研究稱全球海平面上漲快過預期,上海紐約或被淹
    報告警告稱,如果碳排放繼續不加以控制,全球海平面會在本世紀末上升超過2米,上海、紐約、裡約熱內盧和洛杉磯等國際大都市可能被淹沒,1.87億人將無家可歸。印尼中爪哇,因海平面上升被淹的房屋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蓋在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遠遠快於此前科學家預計的速度
  • 全球變暖再響警報: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數百萬人或流離失所
    根據聯合國(UN)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地球已經開始逐漸接近危險的高溫狀態,而在本世紀末之前,這種趨勢似乎不太可能被逆轉。然而,一份新的報告卻警告說,全球變暖可能在未來四年之內就將超過1.5攝氏度。,包括由於海平面上升,數百萬人被迫離開其沿海家園。
  • 格陵蘭冰蓋融水讓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
    26年損失近4萬億噸冰格陵蘭冰蓋融水讓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格陵蘭冰蓋自1992—2018年損失了近4萬億噸冰
  • 德國專家警告: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地中海49個城市將沉入海底
    全球變暖會產生危害,全球人口增加又將帶來什麼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有了答案。4月3日,《自然通訊》雜誌刊文稱,加拿大北極島嶼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滑坡頻繁增加了五十九倍,這是全球變暖最危險一個後果。另據預測,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南部地區永久凍土在21世紀末消失三分之一左右。
  • 全球變暖警告!印尼兩島因海平面上升被淹沒,還有4島也面臨危險
    ,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省南部的兩個無人島已完全被淹沒。 該論壇組織負責人說:「這兩個島(貝特和貢杜爾島)無人居住,目前都已被淹沒,分別在海平面以下1米與3 米的位置。其中貝特島不僅是貝勒巴山碧朗(Berbak-Sembilang)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還曾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日益增加和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對冰川、海洋、自然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通過乾旱或洪水等與水相關的災害來體現。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報告指出,2016年至2020年間,每年北極海冰面積都低於均值。2016—2019年記錄的冰川質量損失比1950年以來的所有其他五年期都要大。在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期間,全球平均海平面已加速上升。世界各地的冰原和冰川質量都有損失。1979至2018年間,北極海冰面積在全年所有月份都有所減少。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超出想像
    如果格陵蘭冰原的上冰蓋完全融化,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約7米。據外媒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到2100年,格陵蘭冰蓋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比之前預估的高出60%。根據先前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到2100年,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格陵蘭冰蓋地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0釐米左右。
  • 世邦魏理仕:全球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新加坡金融區或被淹沒
    路透社7月23日消息,地產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周四在一份報告中稱,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新加坡中央商務區(CBD)的頂級辦公房產極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脅。世邦魏理仕根據一聯合國委員會估計可能在2030-2052年間發生的情形,假設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5攝氏度,新加坡金融區將有51棟大樓、約2080萬平方英尺(190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處於洪水高風險區。世邦魏理仕指出,辦公大樓林立的新加坡濱海灣地區最為危險,這些辦公大樓的價值以十億美元計算。
  • 全球變暖 受人類影響可能性超95%
    原標題:全球變暖 受人類影響可能性超95%  據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27日電 (記者 和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在此間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人類影響「極其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  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23日至2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
  • 地球變暖後,海平面會上升嗎?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環境問題,為此,人類已經多次召開「聯合國氣候大會」來商討如何應對全球變暖帶來的各種風險。全球變暖的發生雖然有自然的原因,但是目前人類的普遍共識還是由於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以及對於綠色植被的破壞,導致了全球變暖。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有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威尼斯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被全部淹沒,徹底消失。2019年11月15日,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在漲潮時被洪水淹沒。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國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鎮基瓦利納的水,卻無法退去。因海平面上升,這個小鎮面積正不斷縮減。到2025年,這裡就會被海水淹沒。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島國擔心被淹沒(圖)
    由於全球氣候日益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太平洋島國面臨被淹沒的處境。來自吉里巴斯、吐瓦魯、諾魯、紐埃、庫克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等國的領導人在會議上呼籲,對溫室氣體排放負有責任的國家必須採取措施遏制全球變暖。  據報導,一些太平洋島國最高點僅在海平面以上幾米,近年屢遭風暴海潮襲擊。這些島國擔心國土最終會被海水淹沒,國民須移居他國。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2018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0℃左右,位於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四位;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海洋熱含量最高的一年,海平面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值;全球天氣、氣候災害帶來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90%以上,發生次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 海平面上升超預期?專家:2100年海平面上升或超過1米
    不過這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厄爾尼諾現象,因為預估在春季之後,主要的監測區域將可能處於中性狀態,所以說厄爾尼諾消失也可能快了,當然消失之後,我們全球的氣候將會再次出現一番新景象,然後回到我們海平面的問題上。 很簡單的說,如果未達到排放目標,那麼海平面肯定會上升的。而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科學家發出警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可能會超過1米,到2300年,將超過5米。
  • 英雜誌:海平面上升或遠超預期 上海面臨淹沒威脅
    5月22日報導,據英國《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當地時間周一報導,科學家們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巨大的冰蓋在不斷融化,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可能遠遠超過預期,紐約、上海等數個全球沿海大城市未來都可能受到威脅。
  • 平衡被打破,冰川加速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研究人員表示,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原上的冰川融化足以將海平面抬升65米,目前正在追蹤聯合國對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並強調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IPCC)最極端的預測幾乎完全一致,這兩個冰原預計到2100年將使全球海平面增加40釐米。
  • 全球氣候變暖沒有消失,還需要警惕
    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