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重磅報告: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上世紀兩倍多,部分地區80%的冰川...

2020-12-06 華爾街見聞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攀升……多年來,有關這些方面的警告不絕於耳。

而聯合國本周發布的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顯示,事情越來越嚴重了: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嚴重程度遠遠超過十年前的預測和評估,全球正面臨關鍵的氣候臨界點。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研究報告《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由於迄今為止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 1°C 。

報告稱,全球冰川正加速消融,海平面加速上升。科學家們幾乎可以確定:自1970年以來,全球海洋不斷升溫,一刻也沒有停歇。並且從1993年以來,海洋變暖的速度整整翻了一倍。這導致了海水體積加速膨脹,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海平面上升。

冰川消融危機

聯合國科學家們還觀察到,導致海水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很多年前,海水增加主要是由於受熱後體積膨脹,而最近這些年,水位上升主要是因為位於地球北部的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川因氣候變暖而加速融化。

報告顯示,由於全球氣候變換,在2007年至2016年間,南極冰蓋流失的冰川體量足足比之前的十年暴增了兩倍。格陵蘭島的冰川體量損失同期也增加了一倍。報告預計,這種情況將在整個21世紀及以後持續下去。

不僅如此,報告還預計,按照最壞的估計,到2100年,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山脈和印度尼西亞將損失現有冰量的80%以上。這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生產的大量碳排放。

科學家們拍攝的照片顯示,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大的阿萊奇冰川正在迅速融化,到2100年可能將完全消失。下圖來自聯合國官網:

報告還顯示,長期凍結的凍土層「正在變暖融化,預計21世紀內將發生大範圍的凍土解凍」。即便全球能夠將升溫控制在兩攝氏度以下,到2100年,在距離地面3-4米的近地多年凍土層中,仍有大約四分之一將融化解凍。

假如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大幅增長,近地凍土層的永久損失可能將高達70%。

海平面加速上升

報告表示,目前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3.6毫米,比上個世紀快了兩倍多,「假如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強勁增長」,那麼到2100年,海面的上升幅度可能將超過1米。這比之前的預期多了10釐米。報告稱,在最糟糕情景下,到2300年,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超過5米。

IPCC預測,在「一切照舊」情景下,到本世紀末,海平面每年上升幅度將由目前的3.6毫米增加至15毫米。而這種對2100年的預測尚沒有包括南極冰蓋崩塌的可能性。「如果南極冰蓋的一部分崩塌,到本世紀末這一數字有可能遠遠超過1米。」

「這將給全球數以億計的人口造成巨大的後果。」報告警告。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Villefranche-sur-Mer海洋實驗室研究主任Jean-Pierre Gattuso 教授表示:

這將給接近7億生活在地勢低洼地區的人們造成廣泛的影響。

報告清楚地表明,到2100年以後,某些島國可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比如,英國赫爾大學開發的計算機測算系統的模擬結果表明,如果海洋高度比現在高出一米,則位於英格蘭東部沿海地區的赫爾市市中心應該安然無恙,但周邊地區特別是越靠近海岸的城市區域將會被海水淹沒。

在更高的碳排放假設情景下,即使是紐約這樣的富裕大城市以及湄公河這樣的大型熱帶農業三角洲地區,也將面臨海平面上升的極高風險。

極端氣候災害或將頻發

除了海平面上升之外,全球海水加速升溫還會導致一些嚴重的自然災害加劇,比如熱帶氣旋甚至颱風數量增加。報告寫道:

任何的額外升溫,都將使許多地區曾經百年一遇的極端氣候事件,在本世紀中葉增加為一年一遇,許多地勢低洼的沿海城市和小島嶼都面臨風險。

上述報告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過去12月期間連續發布的第三份氣候變化相關報告,也是最引人關注、最令世人擔憂的一份。報告由來自36個國家的104名作者和編輯撰寫。

報告警告說,海水處於「前所未有的狀況」:不僅在變暖,而且酸性越來越大。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持久且空前的氣候變化,」報告作者之一、IPCC第二工作組聯席主席Debra Roberts博士表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9月23日紐約總部舉行的聯合國 「氣候行動峰會」上呼籲與會各國代表,加大承諾與行動,而不只是空談:

幾天前,我訪問了巴哈馬,颶風多裡安持續兩天肆虐該國。破壞不僅令人震驚,而且幾乎如世界末日一般。當我們看到這些景象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破壞。如果我們不立即行動,這將是我們看到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聯合國重磅全球變暖報告:海平面上升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經對海洋和冰凍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持久變化。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勢在必行。冰川和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極端事件變得更加嚴重。IPCC副主席巴雷特(Ko Barrett)說:「這份報告是獨一無二的。IPCC第一次製作了一份極其深入的報告,審查了地球上最遠的角落:從偏遠極地的最高峰到海洋的最深處。我們發現,即使,或者說尤其是在這些地方,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 平衡被打破,冰川加速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研究人員表示,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原上的冰川融化足以將海平面抬升65米,目前正在追蹤聯合國對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並強調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種增加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破壞性影響,增加風暴潮的破壞力,並使數億人居住的沿海地區遭受嚴重的洪水災害。這比IPCC在2014年最後一份主要評估報告中的中期預測高出近三倍,該報告預測所有的海平面都將上升70釐米,還包括了山區冰川的融化和海水變暖時的體積膨脹。
  • 海平面上升速度仍在加快,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自從人類發現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冰川消融問題之後,海平面就一直在上升,最近幾十年,海水上升越來越快。2017年,全球海平面比1993年的平均水平高77毫米,這是1993年至今中最高的年平均水平。根據聯合國海洋地圖集的數據,全球最大的10個城市中有8個靠近海岸。在世界各地沿海地區的城市環境中,這樣的情況威脅到當地就業和區域工業所需的基礎設施。道路、橋梁、地鐵、供水、油氣井、發電廠、汙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這些幾乎是無止境的,他們都會受到影響。更高的水位意味著致命的破壞性風暴,比如當年的卡特琳娜颶風或「超級風暴」沙塵相關的風暴,他們比以前更深入內陸。
  • 海平面上升66米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海平面到底會上升多少?
    上面我們說了氣候問題,溫室氣體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而在2020年以來,我們看到全球的氣溫可能還在不斷的上升之中,至少從1月的平均數據來看,我們又創下了新高。所以說地球變熱可能已經成為「趨勢」。 而水的來源渠道很多,首先就是南北極地區的冰川,然後也有山地冰川,高山冰川等。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日益增加和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對冰川、海洋、自然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通過乾旱或洪水等與水相關的災害來體現。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日益增加和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對冰川、海洋、自然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通過乾旱或洪水等與水相關的災害來體現。
  • 生態頭條 | 冰川融化速度比預測的快三四倍 全球海平面上升逾八毫米
    這三大冰川融化的全部冰水,可以將全球海平面提升大約1.3米。論文指出,由於氣候變暖使得格陵蘭島的冰川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來源。研究人員發現,格陵蘭島三大冰川即雅各布港冰川在1880年至2012年之間消融了超過1.5萬億噸冰,而康克魯斯瓦格冰川和赫爾海姆冰川在1900年至2012年之間分別損失了1.4萬億噸和310億噸冰。研究團隊指出,融冰已經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八毫米。
  • 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比上世紀快一倍
    【新華社微特稿】一項研究發現,自2000年起,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每年融化的厚度超過1.5英尺(45.7釐米),融化速度是1975年至2000年的將近兩倍。報告主筆、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冰川研究員喬舒亞·莫勒說:「消融的冰量之高令人恐懼,更可怕的是融化速度加倍。」莫勒說,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量不及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因而對海平面上升「貢獻」不算大。只是,喜馬拉雅冰川融化產生的後果更直接。
  • 南極冰層融化速度難擋 海平面上升迅於預期
    新華社專電 美國科學家12日警告說,南極洲西部地區的冰層正在以「難以阻擋」的速度融化,這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高於先前預期。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冰河學家埃裡克·裡尼奧說:「南極洲西部地區冰層中很大一部分區域進入不可逆的消融狀態……冰層消融已經無法阻擋。」他還說,調查發現,當地沒有高大的山脈可以阻擋冰川融化。
  • 海平面:我上升66米後中國的一線城市有些會消失
    水的來源渠道很多,首先就是南北極地區的冰川,然後也有山地冰川,高山冰川等。整體而言,冰川融化之後的水是佔據了主要部分,所以說氣溫在引發它們的加速融化,從而影響到了海平面的一個問題。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根據201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C的水平,到2100年時,海平面上升仍可能達到30-60釐米左右。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這部分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比例不是特別大,但是對局部地區的生態影響非常大。因為很多雪山其實是當地的生命線,水源全部從這裡來。  2018年底的時候,中科院海研所的老師做了一個關於冰凍圈危機的報告,分析了青藏高原上冰川的變化情況。冰凍圈危機就是說雪山、冰川大幅度減少,這對生態將造成很大威脅。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虎嗅網
    這種一兩千米厚度的冰的融化,會造成大量的水流到海洋裡面,引起海平面上升。除了兩極冰川,還有高山冰川。比如我們國家的青藏高原,還有吉力馬札羅山,這些地方的冰川退縮都特別嚴重。這部分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比例不是特別大,但是對局部地區的生態影響非常大。
  • 海平面上升11座可能被淹沒,如上升7米,要住哪兒?
    在整體的海平面上升貢獻之中,冰川融化的強度幾乎是熱膨脹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量的兩倍,所以說前者是佔據了主要的因素。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從整個20世紀的每年1.4毫米增加了1倍以上,在2006年到2015年的階段,已經出現了每年3.6毫米的上升速度,所以完全超過了科學家們的預期,當然這也是冰川融化和熱膨脹的共同結果。海平面上升多少了?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根據201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C的水平,到2100年時,海平面上升仍可能達到30-60釐米左右。 報告同時警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強勁增長,則可能達到60-110釐米左右。
  • 科學報告:南極「末日冰川」告急,海平面或上升0.5米
    因為隨著地球冰川的融化、凍結,海水的含量也會出現增減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地球海平面上升的話題。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我們地球上雖然富含水資源,但是大約有90%的淡水都以冰川、積雪的形式存在於南極地區。因此如果南極地區出現大規模的冰川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問題非常嚴峻。
  • 科學家警告:海平面上升80%的預測是錯誤的
    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預測大大低估了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升80%的影響。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9到63英寸。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擔心,這些影響將在未來200年變得明顯。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因海平面上升,這個小鎮面積正不斷縮減。到2025年,這裡就會被海水淹沒。人類居住的城市,說淹就淹,說沒就沒?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許都源於氣候變暖導致的南北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這些冰川本來安靜地「沉睡」在兩極,雄壯美麗。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
  • 聯合國重磅警告:青藏高原冰川或消失2/3,人類面臨生死攸關困境!
    這就是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冰蓋,持續不斷的融化就像真正的冰箱門打開一樣,冷氣外洩,水流一地,在地球的尺度上那就是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大城市比如紐約、上海、加爾各答等被海水淹沒。然而,由於2007年發布的一份基於非科學證據的評估報告,錯誤地預測了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可能是出於尷尬,此後一直對地球第三極關注甚少,遠遠少於對南北極的的重視。
  • 科學家發出警告 南極冰川已變薄400英尺 海平面已因此上升4.6毫米
    在過去二十年裡,科學家們一直沒有中斷對南極冰川的研究。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南極洲西部最大的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薄,現在該地區將近四分之一的冰川被認為是不穩定的。科學家分析了自1992年以來由一系列衛星收集的超過8億個測量數據,發現松樹島和思韋特冰川正在以比研究開始時快五倍的速度消融。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研究人員發現冰層已經變薄了122米(400英尺),這將導致受影響的冰川變得極其不穩定。這些發現增加了人們對冰川流失導致海平面上升及其對沿海城市影響的持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