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發現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冰川消融問題之後,海平面就一直在上升,最近幾十年,海水上升越來越快。2017年,全球海平面比1993年的平均水平高77毫米,這是1993年至今中最高的年平均水平。可能居住在中國的居民並不能直觀地感受到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但是這樣的現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並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全球所有國家中,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美國了。
在美國,近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區,那裡的海平面在洪水、海岸線侵蝕和風暴災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聯合國海洋地圖集的數據,全球最大的10個城市中有8個靠近海岸。在世界各地沿海地區的城市環境中,這樣的情況威脅到當地就業和區域工業所需的基礎設施。道路、橋梁、地鐵、供水、油氣井、發電廠、汙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這些幾乎是無止境的,他們都會受到影響。更高的水位意味著致命的破壞性風暴,比如當年的卡特琳娜颶風或「超級風暴」沙塵相關的風暴,他們比以前更深入內陸。更高的海平面也意味著更頻繁的「討厭的洪水」通常不是致命的或危險的,但仍然是破壞性的和昂貴的。2012年,安納波利斯發生了令人討厭的洪水。在美國,在過去50年裡,洪水滋擾泛濫的情況急劇增加。在自然界中,海平面的上升給沿海生態系統帶來了壓力,這些生態系統提供了娛樂、抵禦風暴、魚類和野生動物(包括具有商業價值的漁業)的棲息地。隨著海平面上升,海水也侵入了淡水含水層,其中許多含水層維持著市政和農業用水供應和自然生態系統。
冰川以及冰蓋的融化是主要因素,它們給海洋增加了水分,隨著溫度變暖,原本龐大的海洋就會越來越大。還有另一個比較小的因素,那就是陸地含水層、湖泊和水庫、河流和土壤溼度的蓄水能力下降,主要是由於地下水的抽水,地下水把水從含水層轉移到了海洋。從20世紀70年代到最近十年,融化和熱膨脹對觀測到的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大致相同。但是冰川和冰蓋的融化速度加快了。在過去的十年裡,由於融化而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加上地下水的轉移和其他蓄水轉移,幾乎是由熱膨脹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兩倍。近幾十年來,很多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質量損失從1971年到2009年的226億噸每年加速到1993年到2009年的275億噸每年。格陵蘭冰蓋的冰損失增加了6倍,從1992年到2001年的340億噸每年增加到2002年到2011年的215億噸每年。南極冰層的損失翻了兩番,從1992年到2001年的300億噸每年增加到2002年到2011年的1470億噸每年。自1993年以來,海水的增幅甚至翻了一倍,從20世紀大部分時間的每年1.7毫米增加到每年3.1毫米。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利用雷射高度表從太空測量海平面。雷射高度表通過測量指向海洋的雷射脈衝的返回速度和強度來確定海面的高度。海平面越高,返回信號越快越強。為了估計觀測到的海平面上升有多少是由於熱膨脹造成的,科學家們使用漂流浮標、衛星和船隻採集的水樣來測量海面溫度。海洋體積上半部分的溫度是由一個全球水上機器人艦隊測量的。未來海水增長主要取決於未來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變暖的速度。上升的速度主要取決於冰川和冰蓋融化的速度。我們知道,海水上漲的速度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加速,與此同時,冰川和冰蓋也在加速融化。總之,人類的生存環境及時現在的我們很難切身體會到,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如果現在不及時解決問題,那麼,受到直接影響的將是我們的後代,電影中的劇情也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