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來當代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最快

2021-01-20 科普翻譯

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平面數據,其中包括在新澤西州這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收集的數據。

2000年來當代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最快

胡德良  譯

一系列最新研究審查了長達600萬年的氣候變化數據,這些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的高低似乎對氣溫的變化和溫室氣體濃度的高低特別敏感。今天,四篇相關的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研究還表明,在氣候、極地冰層和地球海洋之間複雜的相互關係方面,計算機的模擬能力越來越強了。此外,這些研究還強調:溫室氣體和全球溫度可能會對未來的海平面水平產生影響。

班傑明·霍頓(Benjamin Horton)是新澤西州新布朗斯維克市羅格斯大學的地質學家,他為其中的一項研究提供了指導。他說:「最大的發現就是,在20世紀,當代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比過去2000年中的任何時段都要快。這不是一次模擬,而是一組數據。」

其中的一些研究提供了海平面和南極冰蓋的詳細變化情況,這些情況封存在海洋邊緣的化石和巖石中。佛羅裡達大學蓋恩斯維爾分校的地質學家安德裡亞·達頓(Andrea Dutton)說:這些情況為不斷豐富起來的相關研究體系增加了新的資料,說明海平面在短時間內會產生更加顯著的變化,這是以前沒有認識到的。在重新構建古代海平面領域,達頓是首屈一指的專家。

第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的3000年中,氣溫的小幅波動就會導致海平面產生顯著的變化。例如,在公元1000年到1400年期間,全球溫度僅僅下降了0.2°C,而據估算世界上的海平面則下降了8釐米。相比之下,20世紀的海平面上升了大約14釐米。研究人員說,這個上升幅度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造成的。他們補充說道:在本世紀期間,海平面很可能會進一步升高0.24米至1.3米。

這項研究的部分成果來自以前在全世界24個地點採集的海平面測量數據。如果沒有驗潮儀記載的準確資料,科學家們就主要依靠一種叫做「有孔蟲」的單細胞生物的外殼,這種生物生活在鹽水沼澤地的淤泥裡。這些沼澤地的位置就在陸地和海洋的分界處,再加上相對平坦的地勢,使這些沼澤地成為衡量海平面變化的標準,方便易行。在這項新研究中,地質學家們在沼澤地上鑽取了沉積巖芯,然後精心記錄數字和類型——記錄下不同巖層中生活的不同有孔蟲物種。霍頓說:這些數字表明了何處是鹽水和淡水的混合層,這種混合層與海平面相關。

霍頓稱:這些微小的生物就是鐵證,說明過去的100年在最近一個時期是創了紀錄的。

這項研究對過去3000年全球的海平面進行了最為完整的記錄,跟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近的調查結果一致。利用統計計算,結合過去的海平面及溫度記錄,該研究小組得出的2100年海平面預測數據跟IPCC的估計非常接近。第二篇研究論文發表在同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研究利用歷史測量數據也得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結果。羅格斯大學科學家羅伯特·柯普(Robert Kopp)為第一項研究做了絕大部分統計工作,他說:「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增加了研究人員的信心,他們相信研究結果是相當準確的,除非這些假設都有同樣的瑕疵。我當然不會說,由於結果一致問題就解決了,因為也有可能存在同樣的偏見。」

第三篇論文的基礎是自南極海底鑽取的1.1千米長的巖芯,該論文揭示了在更為遙遠的過去南極大陸冰蓋的起伏變化情況——在1,400萬年前至2,000萬年前期間,科學家們認為當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有所上升,比當今的水平略高。長長的截面中有化石、泥土和巖石,這些都來自麥克默多灣水域上方的冰蓋,表明了冰蓋的大幅度變化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的變化是同步的。當二氧化碳水平最低的時期,冰蓋遠遠地伸展到海洋中,伸展到鑽取點處的海底之下,留下的間隙就像用橡皮擦去了一段鉛筆線。在其他的時間段,冰蓋卻遠遠地退回陸地上,沉積層中顯露出扇貝和來自岸邊植物的花粉。這一情況發生在二氧化碳水平在500ppm之上的時候,比當今的二氧化碳水平大約高出100ppm。

紐西蘭政府科學家、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理察·利維(Richard Levy)說:「這表明,即使二氧化碳水平產生了較小的變化,陸地上的冰蓋也容易受到衝擊。我想,這是我們從該研究中獲得的認識。」

這些結果跟一項針對南極冰蓋漲退的最新計算機模擬是一致的,這種模擬可以解決以前的模型對付不了的問題。麻薩諸塞大學艾摩斯特分校氣候建模師羅布·德康託(Rob DeConto)說:原來的模型無法產生地質記錄資料中所發現的大幅度海冰變化。這個新模型是由德康託及同事開發的,在第四篇論文中進行了描述,結果與利維利用沉積巖芯的研究結果高度一致。德康託說:最新的模擬將最近的認識考慮進去,包括冰架是如何崩塌的、冰蓋是如何遭到侵蝕的,以及冰蓋縮小對環境氣候的影響等。兩組科學家開始時都是進行獨立研究的,但是當發現他們的研究工作有重疊之後,他們在最後階段進行了合作。

德康託稱:跟當前的研究結果相比,最新的模擬結果更加有力地說明,未來南極冰的變化可能會引起海平面更加快速地上升。「情況可能是這樣的:柯普的研究方法以及IPCC都是錯誤的,」他說,「一旦我們看到南極洲周圍冰架上的大量融水,那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

譯自: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原著:Warren Cornwall

註:本文曾經發表於《南方周末》上。

關注科普翻譯,獲悉科技信息

貝店——帶你買遍全球好貨

相關焦點

  • 科學生活:海平面上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隨著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海平面的不斷升高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事實,大家開始關心隨著海平面的上升,世界是否會變成一片汪洋?    國家海洋局發布了近期海洋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釐米;到205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還將比2000年上升13至22釐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
  • 海平面上升嚴重影響沿海地區 天津上海升速最快
    海平面上升嚴重影響沿海地區 天津上海升速最快 2008年02月09日 10:40 來源:新京報 國家海洋局近日表示,海平面上升影響應納入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海平面變化產生重大影響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了哪些影響?
  • 全球變暖 海平面上升速度打破2800年來紀錄
    (電腦模擬圖片)中國網2月24日訊 據英國媒體2月23日報導,最新研究表明,人為原因導致的全球變暖加劇了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過去2800年中的好幾倍。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對全球範圍內的24個地點進行了監測,並記錄了幾個世紀乃至幾千年來一些地區海水的漲落變化。直到19世紀80年代及工業革命時期,海平面上升的最快速度僅為每世紀3至4釐米。
  • 全球變暖現象空前加劇 海平面上升速度再創新高
    全球變暖現象空前加劇 海平面上升速度再創新高 2016-02-24 15:09:18,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過去2800年中的好幾倍。  直到19世紀80年代及工業革命時期,海平面上升的最快速度僅為每世紀3至4cm。在那期間,全球海平面的變化幅度既沒有高於或低於7.6cm,也沒有大於或小於兩千年來的平均值。然而,僅在20世紀,全球海平面就上升了14cm。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 全球海平面上升 速度快遠超預計
    原標題:全球海平面上升 速度快遠超預計  本報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雜誌《自然》1月14日發表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稱,當今世界海平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上升,這將導致人們在未來更難適應氣候變化。   該研究稱,自1990年起海平面上升速度驟然加快,每十年上升1.2英寸(約合3.04釐米)左右,比1900到1990年的上升速度快2.5倍。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加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的冰蓋和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越發明顯!我們改怎麼辦??
    這是海平面上升60米的後的結果。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為什麼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速度不一樣
    你一定聽說過由於全球變暖海平面正在上升。威脅著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部分原因是極地上的冰正在融化並流入海洋,海洋中上層的水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膨脹。我們有一種稱為驗潮儀的設備,它們測量的只是潮汐的每日漲落,如果你關注長期變化,如果你觀察足夠多的驗潮儀,你會發現海平面確實在上升。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速度上升。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差異背後的一些因素相當簡單。你可能會想到水漲得到處都是,就像你在給浴缸加滿水一樣。但那實際上是錯的。例如,土地本身可以移動。
  • 海平面上升會帶來哪些危害?研究表明:海冰消融,海水溫度上升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沿海的海平面上升了9釐米。到2050年,中國沿海的海平面將從2000年上升13到22釐米……最近,國家海洋局公布了海洋領域的重大發現。海平面上升會帶來哪些危害?研究表明,中國沿海的海平面在過去30年上升了9釐米,天津上升最快,是20釐米,接著是上海,12釐米,遼寧、山東和浙江都超過10釐米,福建和廣東更低,從5釐米到6釐米不等。
  • 海平面上升速度仍在加快,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自從人類發現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冰川消融問題之後,海平面就一直在上升,最近幾十年,海水上升越來越快。2017年,全球海平面比1993年的平均水平高77毫米,這是1993年至今中最高的年平均水平。更高的海平面也意味著更頻繁的「討厭的洪水」通常不是致命的或危險的,但仍然是破壞性的和昂貴的。2012年,安納波利斯發生了令人討厭的洪水。在美國,在過去50年裡,洪水滋擾泛濫的情況急劇增加。在自然界中,海平面的上升給沿海生態系統帶來了壓力,這些生態系統提供了娛樂、抵禦風暴、魚類和野生動物(包括具有商業價值的漁業)的棲息地。
  • 未來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將明顯加快
    2016年8月10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題為《海平面加速上升的檢測迫在眉睫?》
  • 自然資源部:198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沿海氣溫...
    《藍皮書》顯示,1960年~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近4年均處於高位,2018年比常年(1981年~2010年)高0.18℃;1993年~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15±0.3毫米/年,2018年處於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位。
  • 為什麼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不一樣快?
    由於海洋變暖和陸冰融化,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但世界各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並不相同。美國東海岸一些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明顯快於其它地區。由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其研究結果於12月20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海平面上升各地速度不一樣?看看科學家怎麼解釋
    但是海平面上升的高度是不是在世界各地都一樣呢,這個答案等會就來揭曉,我們先來看看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公布的一個海平面上升問題。根據科學報告顯示,這個海平面的上升數據可能會引發不少朋友的爭議,因為科學研究的結果是海平面在各地上升的速度不一樣。當然我們地球是一個整體,應該是所有區域在冰川的融化之下,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一樣的,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這種情況不一樣就肯定有其他自然因素在裡面,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就解釋了這個問題。
  • 海平面上升主因是地殼變動
    本報羅馬9月19日電(記者穆方順) 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及火山學研究所科學家安茲德伊教授日前宣布,由他領導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小組經考察計算後發現,自古羅馬時代以來的2000年裡,義大利半島西部第勒尼安海海平面上升了135釐米,其中90%是地殼變動造成的,只有10%可歸因於溫室效應。
  • 海平面上升不只是事實而已,速度還越來越快了
    科學家確定海平面正在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隨著時間過去,是越來越快了。
  • 海平面上升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對發展中國家威脅最大​
    然而研究發現,現有的海平面上升模型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量化全球變暖對海平面變化速度的影響。對歷史模型中海平面響應能力的比較表明,以往對海平面上升變化的預測過於保守,換句話說——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快。該結果現已發表在《Ocean Science》上。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曾經就有數據表明,這些年海平面一直在不停的上升,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全球氣候變暖會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兩極冰川融化促使海平面上升,根據科學報告指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大約15釐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為每年3.6毫米,與上世紀相比,竟然快了兩倍多。
  • 平衡被打破,冰川加速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研究人員表示,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原上的冰川融化足以將海平面抬升65米,目前正在追蹤聯合國對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並強調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比IPCC在2014年最後一份主要評估報告中的中期預測高出近三倍,該報告預測所有的海平面都將上升70釐米,還包括了山區冰川的融化和海水變暖時的體積膨脹。
  • 現代海平面上升和人類活動有關
    羅格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而與地球軌道的變化無關。  這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表示,在過去6600萬年間,地球上幾乎沒有冰,二氧化碳的含量並不比今天高多少。這個時期被認為是沒有冰的冰川時期。  該研究重建了自恐龍時代結束以來海平面和冰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