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pentier(左)與Doudna(右)。圖源:Nobel Media. Ill. Niklas Elmehed.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晚5: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發現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兩位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
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科學家被選中?
當天晚上,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委員、斯德哥爾摩大學無機與結構化學系教授鄒曉冬接受了《知識分子》的專訪,就為何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推薦這兩位科學家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諾貝爾化學委員會的成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任命,任期三年,負責評估被提名者的工作,並從這些提名中甄選出最終候選者的名單並提交報告。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化學學部兩次會議討論之後,最終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投票選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採訪 | 陳曉雪
● ● ●
知識分子: 諾貝爾化學獎發給了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但獲獎人沒有張鋒的名字,許多人很驚訝,之前 CRISPR-Cas9已經得過很多獎,包括蓋爾德納獎、唐獎、日本獎、卡弗利納米科學獎,有不同的科學家組合。諾貝爾委員會在選獲獎人的時候,考慮的是什麼呢?
鄒曉冬: 諾貝爾化學獎是獎勵給在此領域做出最大發現或改進的科學家,這個獎是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做了很多的調查,通過大量深入的調查,大家都認為這兩位科學家是在對發展 CRISPR-Cas9 這個方法的方面,是做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是為什麼諾貝爾化學委員會決定推薦這兩位科學家。
還有很多其他的科學家,包括張鋒,也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以後的開發應用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諾貝爾獎主要是找到貢獻最大的、做出決定的、關鍵性工作的科學家。
知識分子: 你們調查的時候,有沒有受到CRISPR-Cas9專利之爭的影響?
鄒曉冬: 專利之爭,跟我們調查的基礎科學發現,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我們沒有受到專利之爭的影響。
華人科學家鄒曉冬為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成員。https://www.nobelprize.org/about/the-nobel-committee-for-chemistry/
知識分子: CRISPR獲獎,讓很多人,尤其是國內的讀者,想起使用CRISPR技術編輯兩個嬰兒基因的賀建奎。基因編輯的技術,就像諾獎委員會說的,可以重寫生命的密碼,但很多人很恐懼這個技術會不會超出我們人類的控制,它會把我們人類帶到何處。你怎麼看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的擔憂?
鄒曉冬: 任何一個科學方法或一個科學發現,都有為人類造福的潛力,也可能有被濫用的危險。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也不例外。我覺得這個非常需要所有的科學家做任何研究,包括技術的發展,一直到應用,都要有一個責任感,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該制定相關的規定及明確的指導,來監管並防止各種方法的濫用,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我想說有很多機構,比如說美國科學院和英國科學院,他們都在想要制定一些指南,指導政府來規定怎麼運用好基因編輯技術。現在CRISPR技術的發展還有待成熟,每一位科學家及社會公民都有責任。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提名流程。圖源:Ill. N. Elmehed.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chemistry/
知識分子: 我也注意到,很多關於技術的討論,包括倫理的討論,大部分都是由科學家發起的,比如說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院、中國科學院,英國科學院發起的,好像更多的是科學家在主導這樣一個事情。
鄒曉冬: 我覺得科學家主導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因為科學家能夠更了解一個研究成果發現可能的威脅,或者是它有什麼樣的前途,所以至少是第一步可能還是需要科學家一起來討論。當然,將來也應該包括其他各個領域的人的參與,最重要的是還得需要各個國家合作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制定倫理道德相關的政策。
倫理道德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基因編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技術,特別是「能夠重寫生命的密碼」。所有科學家們和每個公民都有責任,要把它用於為人類造福,避免濫用。
知識分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因編輯的應用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特別是對生殖細胞的編輯,因為如果它編輯了生殖細胞的基因,被編輯過的基因就可以遺傳下去。考慮到像氣候變暖這樣的議題,各國都沒有達成一致。如果說有哪個國家率先去立法,允許了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有沒有想到過這樣的一個情景?
鄒曉冬: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濫用科學技術會導致嚴重後果。比如說原子彈的發展用於摧毀城市、傷害人類。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呼籲我們一定要重視基因編輯的倫理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希望所有國家能夠達成協議,不要濫用這項技術,導致不堪想像的後果。
知識分子: 鄒老師,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今天大家在猜測諾貝爾化學獎應該給誰的時候,也討論基因編輯會不會給,基因編輯的應用好像都是在生物學方面,兩位科學家 Charpentier 和 Doudna 也都是做生物方向的研究。化學獎是怎麼決定獎給基因編輯的呢?
鄒曉冬: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勵的是基因編輯的方法。基因編輯的方法的發展確實是在生物領域有很多的應用,但是這個方法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用的是化學技術,用化學的基礎來解釋它的機理過程。所以我們認為它也是值得獲得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