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2021-01-22 手機鳳凰網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pentier(左)與Doudna(右)。圖源:Nobel Media. Ill. Niklas Elmehed.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晚5: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發現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兩位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

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科學家被選中?

當天晚上,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委員、斯德哥爾摩大學無機與結構化學系教授鄒曉冬接受了《知識分子》的專訪,就為何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推薦這兩位科學家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諾貝爾化學委員會的成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任命,任期三年,負責評估被提名者的工作,並從這些提名中甄選出最終候選者的名單並提交報告。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化學學部兩次會議討論之後,最終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投票選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採訪 | 陳曉雪

●   ●   ●

知識分子: 諾貝爾化學獎發給了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但獲獎人沒有張鋒的名字,許多人很驚訝,之前 CRISPR-Cas9已經得過很多獎,包括蓋爾德納獎、唐獎、日本獎、卡弗利納米科學獎,有不同的科學家組合。諾貝爾委員會在選獲獎人的時候,考慮的是什麼呢?

鄒曉冬: 諾貝爾化學獎是獎勵給在此領域做出最大發現或改進的科學家,這個獎是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做了很多的調查,通過大量深入的調查,大家都認為這兩位科學家是在對發展 CRISPR-Cas9 這個方法的方面,是做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是為什麼諾貝爾化學委員會決定推薦這兩位科學家。

還有很多其他的科學家,包括張鋒,也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以後的開發應用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諾貝爾獎主要是找到貢獻最大的、做出決定的、關鍵性工作的科學家。

知識分子: 你們調查的時候,有沒有受到CRISPR-Cas9專利之爭的影響?

鄒曉冬: 專利之爭,跟我們調查的基礎科學發現,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我們沒有受到專利之爭的影響。

華人科學家鄒曉冬為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成員。https://www.nobelprize.org/about/the-nobel-committee-for-chemistry/

知識分子: CRISPR獲獎,讓很多人,尤其是國內的讀者,想起使用CRISPR技術編輯兩個嬰兒基因的賀建奎。基因編輯的技術,就像諾獎委員會說的,可以重寫生命的密碼,但很多人很恐懼這個技術會不會超出我們人類的控制,它會把我們人類帶到何處。你怎麼看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的擔憂?

鄒曉冬: 任何一個科學方法或一個科學發現,都有為人類造福的潛力,也可能有被濫用的危險。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也不例外。我覺得這個非常需要所有的科學家做任何研究,包括技術的發展,一直到應用,都要有一個責任感,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該制定相關的規定及明確的指導,來監管並防止各種方法的濫用,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我想說有很多機構,比如說美國科學院和英國科學院,他們都在想要制定一些指南,指導政府來規定怎麼運用好基因編輯技術。現在CRISPR技術的發展還有待成熟,每一位科學家及社會公民都有責任。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提名流程。圖源:Ill. N. Elmehed.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chemistry/

知識分子: 我也注意到,很多關於技術的討論,包括倫理的討論,大部分都是由科學家發起的,比如說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院、中國科學院,英國科學院發起的,好像更多的是科學家在主導這樣一個事情。

鄒曉冬: 我覺得科學家主導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因為科學家能夠更了解一個研究成果發現可能的威脅,或者是它有什麼樣的前途,所以至少是第一步可能還是需要科學家一起來討論。當然,將來也應該包括其他各個領域的人的參與,最重要的是還得需要各個國家合作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制定倫理道德相關的政策。

倫理道德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基因編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技術,特別是「能夠重寫生命的密碼」。所有科學家們和每個公民都有責任,要把它用於為人類造福,避免濫用。

知識分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因編輯的應用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特別是對生殖細胞的編輯,因為如果它編輯了生殖細胞的基因,被編輯過的基因就可以遺傳下去。考慮到像氣候變暖這樣的議題,各國都沒有達成一致。如果說有哪個國家率先去立法,允許了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有沒有想到過這樣的一個情景?

鄒曉冬: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濫用科學技術會導致嚴重後果。比如說原子彈的發展用於摧毀城市、傷害人類。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呼籲我們一定要重視基因編輯的倫理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希望所有國家能夠達成協議,不要濫用這項技術,導致不堪想像的後果。

知識分子: 鄒老師,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今天大家在猜測諾貝爾化學獎應該給誰的時候,也討論基因編輯會不會給,基因編輯的應用好像都是在生物學方面,兩位科學家 Charpentier 和 Doudna 也都是做生物方向的研究。化學獎是怎麼決定獎給基因編輯的呢?

鄒曉冬: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勵的是基因編輯的方法。基因編輯的方法的發展確實是在生物領域有很多的應用,但是這個方法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用的是化學技術,用化學的基礎來解釋它的機理過程。所以我們認為它也是值得獲得化學獎。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女科學家被選中?當天晚上,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委員、斯德哥爾摩大學無機與結構化學系教授鄒曉冬接受了《知識分子》的專訪,就為何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推薦這兩位科學家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 CRISPR 斬獲諾貝爾化學獎!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兩位獲獎者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人民幣)獎金。諾貝爾化學獎的共享記錄63 次化學獎只頒發給一位獲獎者。23 次化學獎項由兩位獲獎者共享。最年輕的化學諾獎得主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弗雷德裡克·約裡奧(Frederic Joliot) 。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 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7日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百年諾貝爾化學獎昨天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首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
    Doudna)兩位女科學家生活照【新民晚報·新民網】剛剛,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Jennifer A.
  • 首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居裡夫人|...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詹妮弗·杜德納,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 9位女科學家獲2015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既有屠呦呦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女科學家在科技領域內取得越來越突出的成就。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有9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名單如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彭新華、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胡海嵐、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員王玲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吳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旺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教授楊倩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
    摘要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760萬!】
  • 兩位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女科學家Jennifer A.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突出性貢獻。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首次兩位女科學家包攬諾貝爾化學獎,盤點那些被諾獎加冕過的女性
    原創 Helen 羅博深數學整理 | Helen文 6919字 閱讀時間 10分鐘導語2020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兩位女性科學家包攬。回顧諾獎走過的百餘年,近千名諾獎得主中僅有57位女性。一起來回顧一下吧。10月7日,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Doudna 兩位女性科學家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CRISPR/Cas9的重大發現。CRISPR可以用來精確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甚至讓有朝一日治癒基因疾病成為可能。
  • 最新 | 兩位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女科學家Jennifer A.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突出性貢獻。兩位化學獎獲獎者將各得一半獎金。Emmanuelle Charpentier,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Jennifer A. Doudna,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 最新| 兩位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女科學家Jennifer A.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突出性貢獻。兩位化學獎獲獎者將各得一半獎金。Emmanuelle Charpentier,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Jennifer A. Doudna,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 兩位女性!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中被譽為「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正式揭曉!10月7日,諾貝爾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
  •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名單公示,南京這兩個女科學家上榜
    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公示,共產生20名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5個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5名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
  • 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
  • 「流感偵探」陳化蘭獲世界女科學家獎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近日宣布2016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名單,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教授將與其他國家的陳化蘭將成為第五位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中國人。與她同獲此獎的其他4人是德國分子生物學專家埃瑪努埃勒·沙彭蒂耶,美國分子生物學專家珍妮弗·道德納,南非女性健康專家卡拉伊莎·阿卜杜勒·卡裡姆以及阿根廷病毒學專家安德烈婭·加馬爾尼克。
  • 「80」後女博導擬獲提拔,曾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6月12日,四川省委組織部發布幹部任前公示,其中顯示,現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委員、玉米研究所所長盧豔麗,擬任省屬高校副職。盧豔麗是位「80後」,出生於1982年12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8年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