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2020-10-08 知識分子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pentier(左)與Doudna(右)。圖源:Nobel Media. Ill. Niklas Elmehed.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晚5: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發現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兩位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

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女科學家被選中?

當天晚上,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委員、斯德哥爾摩大學無機與結構化學系教授鄒曉冬接受了《知識分子》的專訪,就為何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推薦這兩位科學家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諾貝爾化學委員會的成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任命,任期三年,負責評估被提名者的工作,並從這些提名中甄選出最終候選者的名單並提交報告。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化學學部兩次會議討論之後,最終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投票選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採訪 | 陳曉雪


知識分子:諾貝爾化學獎發給了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但獲獎人沒有張鋒的名字,許多人很驚訝,之前 CRISPR-Cas9已經得過很多獎,包括蓋爾德納獎、唐獎、日本獎、卡弗利納米科學獎,有不同的科學家組合。諾貝爾委員會在選獲獎人的時候,考慮的是什麼呢?

鄒曉冬:諾貝爾獎是獎勵給在化學方面做出最大貢獻的科學家,這個獎是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做了很多的調查,通過調查,大家都認為這兩位科學家是在對發展 CRISPR-Cas9 這個方法的方面,是做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是為什麼諾貝爾化學委員會決定推薦這兩位科學家。


還有很多其他的科學家,包括張鋒,也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以後的發展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諾貝爾獎主要是找到貢獻最大的、做出決定的、關鍵性工作的科學家。


知識分子:你們調查的時候,有沒有受到CRISPR-Cas9專利之爭的影響?


鄒曉冬:專利之爭,跟我們調查的基礎科學發現,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我們沒有受到專利之爭的影響。


華人科學家鄒曉冬為諾貝爾化學委員會增補成員。https://www.nobelprize.org/about/the-nobel-committee-for-chemistry/

知識分子:CRISPR獲獎,讓很多人,尤其是國內的讀者,想起使用CRISPR技術編輯兩個嬰兒基因的賀建奎。基因編輯的技術,就像諾獎委員會說的,可以重寫生命的密碼,但很多人很恐懼這個技術會不會超出我們人類的控制,它會把我們人類帶到何處。你怎麼看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的擔憂?

鄒曉冬:任何一個科學方法或一個科學發現,都有為人類造福的潛力,也可能有被濫用的危險。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也不例外。我覺得這個非常需要所有的科學家做任何研究,包括技術的發展,一直到應用,都要有一個責任感,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該制定相關的規定及明確的指導,來監管並防止各種方法的濫用,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我想說有很多機構,比如說美國科學院和英國科學院,他們都在想要制定一些指南,指導政府來規定怎麼運用好基因編輯技術。現在CRISPR技術的發展還有待成熟,每一位科學家及社會公民都有責任。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提名流程。圖源:Ill. N. Elmehed.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chemistry/

知識分子:我也注意到,很多關於技術的討論,包括倫理的討論,大部分都是由科學家發起的,比如說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院、中國科學院,英國科學院發起的,好像更多的是科學家在主導這樣一個事情。

鄒曉冬:我覺得科學家主導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因為科學家能夠更了解一個研究成果發現可能的威脅,或者是它有什麼樣的前途,所以至少是第一步可能還是需要科學家一起來討論。當然,將來也應該包括其他各個領域的人的參與,最重要的是還得需要各個國家合作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制定倫理道德相關的政策。


倫理道德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基因編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技術,特別是「能夠重寫生命的密碼」。所有科學家們和每個公民都有責任,要把它用於為人類造福,避免濫用。

知識分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基因編輯的應用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特別是對生殖細胞的編輯,因為如果它編輯了生殖細胞的基因,被編輯過的基因就可以遺傳下去。考慮到像氣候變暖這樣的議題,各國都沒有達成一致。如果說有哪個國家率先去立法,允許了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有沒有想到過這樣的一個情景?

鄒曉冬: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濫用科學技術會導致嚴重後果。比如說原子彈的發展用於摧毀城市、傷害人類。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呼籲我們一定要重視基因編輯的倫理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希望所有國家能夠達成協議,不要濫用這項技術,導致不堪想像的後果。

知識分子:鄒老師,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今天大家在猜測諾貝爾化學獎應該給誰的時候,也討論基因編輯會不會給,基因編輯的應用好像都是在生物學方面,兩位科學家 Charpentier 和 Doudna 也都是做生物方向的研究。化學獎是怎麼決定獎給基因編輯的呢?

鄒曉冬: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勵的是基因編輯的方法。基因編輯的方法的發展確實是在生物領域有很多的應用,但是這個方法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用的是化學技術,用化學的基礎來解釋它的機理過程。所以我們認為它也是值得獲得化學獎。

相關焦點

  • 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晚5: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發現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兩位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科學家被選中?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圖|nobelprize.org以2019年的諾獎得主為例,大眾想得知諾獎背後的邏輯,到底這些得主打敗了哪些人,又是誰將所有人送到了諾獎的擂臺上,只能靜待到2069年。 所以科學界的頂級盛會比娛樂圈的全球盛事——奧斯卡難猜多了的原因,就在於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哪些候選,而且可選的科學突破也不限於當年。因此,做出開創性成果的科學家都有希望。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獎
    圖|Pauljanssenaward沃爾夫獎素有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稱,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為何在具有爭議的情況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就此獨家專訪沃爾夫基金會主席、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何能拿獎
    在諾貝爾獎之前,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納( Jennifer Doudna)還獲得了今年的沃爾夫獎,但不是化學獎,而是醫學獎。CRISPR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左)和沙爾龐捷(右)獲得了今年的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
  • CRISPR 斬獲諾貝爾化學獎!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兩位獲獎者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人民幣)獎金。諾貝爾化學獎的共享記錄63 次化學獎只頒發給一位獲獎者。23 次化學獎項由兩位獲獎者共享。最年輕的化學諾獎得主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弗雷德裡克·約裡奧(Frederic Joliot) 。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獨家幕後故事
    原創 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年堪稱女性科學家豐收年,尤其是2020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史無前例首次同時頒發給兩位女科學家。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理綜獎名不虛傳!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諾貝爾「化學」獎
    兩位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納( Jennifer Doudna)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贏家。圖|CNN她們是諾貝爾化學史上第一對同時獲得諾獎的女性,也是諾貝爾化學獎史上第六位和第七位女性得主。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知道B站,手機玩的賊溜
    圖|pinterest萊維特教授得意在與B站的專訪中表示:「我知道B站哦,因為我在人民廣場的上海當代藝術館看到過它。而且我還知道上面有很多新番。」圖|WLF獨家諾貝爾獎很奇怪萊維特在與B站的專訪談起了科學界的頂級榮譽——諾貝爾獎。他提起了諾貝爾獎的特殊屬性:它和別的獎項很不一樣,因為你在得獎之前完全被蒙在鼓裡。
  • 諾獎預測來了!這些諾獎熱門人選將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引文桂冠獎」,昨天(9月23日)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24位科學家上榜。圖|WLF獨家戴宏傑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之後赴美留學,分別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之後在萊斯大學跟隨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
  • 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7日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百年諾貝爾化學獎昨天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首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
    Doudna)兩位女科學家生活照【新民晚報·新民網】剛剛,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Jennifer A.
  • 首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居裡夫人|...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詹妮弗·杜德納,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 9位女科學家獲2015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既有屠呦呦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女科學家在科技領域內取得越來越突出的成就。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有9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名單如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彭新華、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胡海嵐、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員王玲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吳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旺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教授楊倩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
    摘要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760萬!】
  • 真人版「阿笠博士」拿過諾獎!他說:遇事不決,指望不上量子力學
    圖|WLF獨家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我不信在科幻界,當作者/編劇/導演不知道如何收場的時候,量子力學就會閃亮登場,負責圓上作品裡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動圖|The Quantum Daily作為知名量子物理學家,霍爾丹也知道「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梗。不過,當WLF在專訪中問起了霍爾丹,是否認為真的存在這樣可以囊括世界一切的物理學理論時,霍爾丹笑著回答說:「我可不這麼認為。
  • 兩位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女科學家Jennifer A.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突出性貢獻。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