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B站小電視的麥可·萊維特
"bilibili Cheers!"
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講出"bilibili Cheers"這句B站名言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震驚了!
目睹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自如地講出B站暗號的小夥伴們。圖|pinterest
萊維特教授得意在與B站的專訪中表示:「我知道B站哦,因為我在人民廣場的上海當代藝術館看到過它。而且我還知道上面有很多新番。」
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全程都很有活力的快樂萊維特。圖|WLF獨家
我是科技弄潮兒
熱愛網上衝浪、世界百曉生的萊維特說自己大概在60年前就能用電腦了。作為科學家的萊維特嚴謹地用了一個數據來形容他對電子產品的掌握程度:「我仍可以像一個15歲的孩子一樣使用手機。」
萊維特教授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WLF)發言。圖|WLF獨家
諾貝爾獎很奇怪
萊維特在與B站的專訪談起了科學界的頂級榮譽——諾貝爾獎。他提起了諾貝爾獎的特殊屬性:它和別的獎項很不一樣,因為你在得獎之前完全被蒙在鼓裡。
看!金閃閃的諾貝爾獎章群像!圖|Chemistryworld
正如WLF之前在之前的推送(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介紹的那樣,大部分獎項的邏輯是:從當年公開的候選人中做選擇。而諾獎卻並非這樣:諾貝爾基金會有嚴格的規定,所有諾貝爾獎的提名信息,包括提名人和被提名人在50年都不能公開。
在50年內被明令禁止的公布提名信息行為。圖|Tenor
換而言之,沒有人知道當年到底有哪些候選,而且可選的科學突破也不限於當年。因此,做出開創性成果的在世科學家都有希望。
因此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客串過《生活大爆炸》的喬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在與WLF的專訪中感嘆,要拿諾獎一定活得長。
所以,萊維特聳了聳肩,詼諧地做了個總結:諾貝爾獎,是一個奇怪的獎。
科學家要改變世界!
萊維特教授一直是個非常重視青年成長的人。在第三屆WLF緊張籌備期間,WLF與萊維特進行了網絡連線。
WLF獨家網絡連線萊維特
萊維特教授在與WLF的獨家連線中,重點強調諾貝爾獎得主的重要責任之一就是去普及科學,讓科學這束光照亮所有年輕人。因為,他們就是未來。
萊維特一直以來致力於青年成長。他認為他們就是未來。圖|Giphy
「科學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為,它有著造福每個人的力量。科學家,生而為改變世界。」 萊維特教授如是說。
科學家,要改變世界!
萊維特教授與bilibili的專訪明日即將上線!預告片點擊原文跳轉B站搶鮮看!
排版|Kai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