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為太空探索做出貢獻的動物先驅們之蘇聯篇

2021-01-13 騰訊網

在美國人平凡送猴子上天的同時,蘇聯也在進行著生物航天飛行的事業。不過他們的試驗對象更傾向於使用狗狗。

在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之前,有狗加入的蘇聯太空發射任務多達57次,其中一些狗狗不止一次飛入太空。這些太空犬大多出身卑微,曾是莫斯科的流浪狗,

而且都是母狗。蘇聯人認為,這些流浪狗在莫斯科街頭流浪時,已經習慣了忍受寒冷和飢餓,可能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飛行嚴酷的環境,而選擇母狗是因為它們的性情更溫和,而且不需要抬腿尿尿。這些流浪狗被抓來之後,都會經過嚴格訓練,包括長時間站立不動、穿太空服、搭乘火箭模擬器、及適應離心機,模擬火箭發射時的加速度。

一九五一年7月22日,兩隻狗Dezik和Tsygan被蘇聯的R1火箭送到了一百公裡的太空。雖然時間上,他們並不是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動物,但是他們是第一批進入太空後安全返回地面的動物。此後,Tsygan被蘇聯物理學家布拉岡拉沃夫收養為寵物狗,Dezik則繼續進行太空探索活動。在同年九月初和另一隻太空狗Lisa一起執行任務時遇難。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全球首枚人造衛星。

為了加大蘇聯的影響力,赫魯雪夫要求當時的太空計劃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在1957年11月7日之前再發射一枚人造衛星。

作為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紀念日的獻禮,儘管時間緊,任務重,但科羅廖夫不甘心,僅僅是在發射一顆簡單的球體衛星。他決定除了搭載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的測量儀器外,再送一個生物入軌,並立刻開始實施。入軌試驗的目標對象依舊是流浪狗,科羅廖夫從十隻候選名單中選擇的三隻,一隻名叫Albina的狗被選作備用。一隻叫Mukha的狗被用來測試地面設備。而3歲的Laika,由於在選拔訓練中表現最好,而且身高體重最合適,被定為任務的執行者。由於時間倉促,Laika,經過不到二十天的訓練,就被裝進專門為他設計的火箭頭部的加壓密封艙內,密封艙空間非常狹窄,Laika只能站或者趴著不能轉身,艙內為Laika提供的凝膠狀的食物和水,由專門的儀器監測他的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徵。另外還配備了生命維持系統,包括氧氣發生器,通風設備和熱控制系統,以及有一個電視攝像頭。始終對著Laika,讓地面控制人員能實時觀看他的影像。1957年11月3日,裝載著Laika的Sputnik2號由R7火箭發射升空,297秒後,進入了距離地球最近212公裡,最遠1660公裡的地球環繞軌道。

幾十年後,當時的Sputnik2號任務的設計者之一寶裡斯.切爾託克在一篇論文中承認,當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次飛行對Laika來說是有去無回。事實證明,在如此有限的時間限制內創造一個可靠的溫度控制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在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前三圈,Laika的生命體徵依然正常。但是在第四圈的飛行中,由於熱控制系統的問題,密封艙內的溫度開始升高到43攝氏度,任務進行後不到七個小時,太空飛行器就已經監測不到Laika任何的生命跡象。實際上,除了溫度控制系統的問題,生命維持系統由於電池的限制,最多也只能支持六天。這意味著Laika在飛行結束之前必定將因為缺氧而死去,即便這些都不出問題,Laika也不可能回歸。因為任務時間限制,太空飛行器上根本就沒設計軌道返回系統。所以這次飛行對於Laika來說註定是一趟單程的旅行。我們不知道Laika在太空中究竟有怎樣的感受,是否會在感嘆太空壯美景色的同時,嘆息著人類的無情呢。在Laika死亡後,

Sputnik2號成為了Laika在太空中的」棺材」,依舊饒著地球飛行。五個月之後的1958年4月14日,經過2577運行後,包括Laika在內的Sputnik2號在重入大氣層時解體化為灰盡。儘管Laika在太空中只生存了幾個小時,但他作為第一隻人類送上地球軌道的生物,被人們銘記。

60年後,他仍然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狗之一。蘇聯在1957年當年就為Laika發行的紀念性郵票。Laika後來還成為蘇聯一種香菸的商標。在莫斯科,人們還為Laika建了一座紀念碑來紀念它。

在Laika之後,蘇聯又陸續進行了多次狗狗的太空飛行試驗。

1960年8月19日,蘇聯發射了Sputnik5號,將太空狗,Belka和Strelka還有一隻小灰兔,四十隻小老鼠,兩隻大老鼠以及若干蒼蠅和植物等生物送上了地球軌道,飛行了一天,他們都成功的回到了地面。這是動物首次被送入地球軌道,並活著返回。Strelka在這次任務結束後,產下了一隻幼崽。1961年,赫魯雪夫把這隻幼犬作為禮物送給了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女兒卡羅琳。

之後,1961年4月12日,蘇聯人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後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1968年9月15日,蘇聯發射的探測器5號首次進入月球軌道,並安全返回。它所攜帶的兩支俄羅斯陸龜、黃粉蟲、植物、種子和細菌等生物,成為第一批環繞其他星體的生物。

自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十一號成功載人登月以來,人們對於動物上太空的新聞不再那麼重視,但是各國的科學家們仍然一直在用各種動物進行太空實驗研究,除了之前說過的猴、猩猩、狗、老鼠之外,還有貓,兔子、魚,壁虎,青蛙,蜘蛛,蠑螈、豚鼠、蠶等等等等。各種陸生及水生動物以及一些微生物,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通過測定太空失重的環境下,這些動物的各種生理行為,不僅能夠幫助科學家尋找到更多提高和保障太空定居和太空旅行安全的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更有效的治療地面上的相關疾病。和為研究生命演化,提供有價值的科學數據。太空動物們承載著為人類進入太空的投石問路的任務,他們的功績已載入人類航天史冊,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對人類航天探索作出的貢獻。

感謝您的觀看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紀念那些為太空做出貢獻的動物們!流浪狗也成為航天英雄
    接下來講下中國的太空英雄們中國第一批動物航天員,bai是8隻白鼠(du4隻小白鼠,4隻大zhi白鼠)。在1964年7月19日,搭乘中國第一枚生物探空火箭「T-7A/S1」在安徽廣德發射升空。其實除了這8隻白鼠外,火箭上還載有12支生物試管,裡面裝著果蠅等生物。
  • 當年,蘇聯將一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
    而成功製造出飛機之後,人類開始想要更多想要探索宇宙之外的事情,於是就有了一個又一個飛天的太空人,而有些地方他們為了能夠保證人身安全並沒有讓太空人飛天,而是讓那些動物飛上天去。,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時候也曾經無數次的失敗過,他們用那些動物上天去一探究竟,因為那時候的人類並不知道這天空中的兇險如何,所以那些動物也就成為了先驅,而要數最成功的就屬於蘇聯的那次飛天中的流浪狗了。
  • 那些獻身太空探索的猴子們 猴年說猴
    作為人類的近親,猴子常常在一些科學探索時被用來作為替代人類的候選者。今天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那些獻身於航天事業的猴子們。前赴後繼的阿爾伯特們1948年6月18日,納粹德國研製的V2火箭在美國霍洛曼空軍基地騰空而起。
  • 和平號:人類踏入太空的裡程碑,做出傑出貢獻的空間站
    人類踏入太空的裡程碑,做出傑出貢獻的空間站,和平號的一生從冷戰後期的1986年起,經過了整整十年的長時間的準備和製造,發射了組裝工作,到了1996年4月最後一個艙體被發射上天,和和平號空間站主體完成了全面對接,先後經過二十二次發射對接
  • 讓蘇聯隱藏43年「騙局」,世界首隻登太空的狗,人類的航天英雄!
    當然了,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是絕對不會停止的,我們都應該相信,通過我們不斷地努力,在將來的一天所有二點秘密也終將會解答開來。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就在我們人類登上太空之間,就有了其它的生物進入到了太空,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這個生物就是一隻小狗。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
  • 為什麼美國和前蘇聯用猴子做太空實驗動物?
    2003年10月15日,神州5號飛船升空,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飛翔,從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間飄動的旗幟中開始有了中國的五星紅旗。那艘承載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劃開了中國一個嶄新的航天時代。但是在人類飛向太空之前,各種各樣的動物已經作為先驅,飛向了太空,為人類的探索太空獲取了寶貴的數據。1961年1月31日,黑猩猩哈姆作為首次進入外層空間的最大動物,在太空遨遊17分鐘後,隨太空艙安全返回地球,濺落在大西洋海面上。當救援人員趕到時,他們欣喜地發現哈姆還好好地活著。
  • 那些上過太空的猴子回到地球後怎樣了?
    我們在對危險係數沒法預測時候,我們習慣用其他動物作為先驅,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白鼠了,但是猴子卻為人類太空史做出貢獻
  • 作為一隻流浪狗,它被蘇聯強行送入太空,現在狀況怎麼樣了?
    除了科學家之外,普通人也都對太空充滿了好奇之心。尤其是在人類剛開始掌握了基本的探索太空的能力之時,很多人便常幻想著有一天能進入太空,好好欣賞一下太空中的景象。甚至曾幾何時,美國還就自己人和蘇聯人誰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這樣的問題向蘇聯相關部門發出過「詢問」。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蘇方給出的答案竟然既不是蘇聯人,也不是美國人,而是一隻名叫萊伊卡的來自蘇聯的流浪狗。
  • 那些去過太空的動物,一隻名叫萊卡的狗,現在還在飄在太空中
    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還有我國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都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中留下了足跡,但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還有一些生物也曾經被送入太空,你知道有哪些嗎?
  • 科普|那些年,一飛沖天的小鼠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談「鼠」色變,殊不知,這些不受人待見的小鼠們也為人類載人航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陸續將一些小動物送上太空,以檢測動物在太空飛行任務中的生存能力。當時,無論哪個國家,除了發射猴子、小狗、貓咪等主力動物航天員外,都會捎帶著兩隻小鼠,構成「小鼠+」的航天員配置。為什麼選擇小鼠?首先,科普一個概念——小白鼠和老鼠。
  • 這條狗在62年前,被蘇聯送上太空,如今這條狗咋樣了
    只是,宇宙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是神秘而危險的存在,即便造好飛船,也沒有人輕易敢登上飛船遨遊太空。不過再危險的地方仿佛也阻止不了人們的探索精神。既然害怕太空的環境會威脅人身安全,這些科學家就選擇用其他的動物先去探探路。而作為最親近人類,也最容易被馴服的狗狗成為科學家的首要選擇。這條狗在62年前被蘇聯送上太空,如今這條狗咋樣了?
  • 盤點那些年點亮了「明星臉」技能的動物們
    原標題:盤點那些年點亮了「明星臉」技能的動物們 -據說關注託您的福的人都已經考高分了- 動物投胎也要看技術 盤點那些年點亮了「明星臉」技能的萌物們 昨天,小編看到一條微博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貨顏值爆表的側顏(profile)
  • 蘇聯探索太空的幾個第一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低調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事實上,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直到第二天才宣布這個消息。全球對這一報導的反應從焦慮到高興不一而足。一些人擔心,一個有能力將物體送入太空的世界強國可能也會向外國目標發射飛彈。
  • 小火箭 | 那些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裡程碑
    今天不聊技術,咱們盤點一下人類在飛向太空和深空探索過程中的那些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瞬間吧!1.首顆衛星那麼問題又來了:後人如果非常較真,想要確定到底蘇聯的月球2號探測器撞到了月球的什麼地方,怎麼辦?答:有金屬小旗子來標示。
  • 《無人深空》大更新 我們來聊一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_遊俠網 Ali213...
    其實從遊戲本身來說,《無人深空》確實具備「這遊戲能火」的各種因素——「以太空探索生存冒險為主題」,「算法生成星球,理論上共有18,446,744,073,709,551,616顆星球(1840億億顆)」,「叢林法則,有貿易,有戰爭」。即使是把這些因素放到今天,還是能夠吸引眼球,讓玩家們期待。其實類似《無人深空》這樣以太空探索為主題的遊戲還有不少。
  • 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並非出自本心,永遠長眠在宇宙中
    01  太空對人體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骨骼老化、肌肉萎縮都是常見於太空人的「太空後遺症」,人類都尚且不能抵禦來自太空的影響,更何況是動物。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實驗中,就有過把小動物送上太空的例子,而這些曾經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和小狗,都為宇宙之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其如今的狀況,  真的讓人十分心痛!
  • 「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去世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ROSCOSMOS)於2019年10月11日發布官方聲明,世界上首名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於10月11日在莫斯科因病去世,享年85歲。
  • 理科生們注意了,盤點那些被搞錯國籍的名人們,他們:我們很冤啊
    理科生的寶寶們,高中物理、化學書上的一些名人你還記得他們都是什麼國籍嗎?反正小編早就忘光光啦。不過也許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一些名人我們也會不小心記錯他們的國籍,他們知道以後可能要委屈的哭唧唧了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容易被搞錯國籍的法國名人。
  • 那些為CRISPR做出貢獻的研究生和博士後,也應被銘記
    這篇 2016 年發表的 Nature 新聞特寫,描繪了斬獲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的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光環背後的人們——那些博士後和研究生,也應該被銘記。他博士期間的主要工作是在黃石國家公園的溫泉中採樣,然後在實驗室中再現這一生態系統,以此來研究這些在惡劣水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我們想知道生命是如何在沸騰的酸液中存活的。」他說道。一段時間之後, Wiedenheft 的興趣轉向了微生物的病毒防禦機制。
  • 歷史上曾上過天的動物,你知道有哪些嗎?它們也是無名英雄
    人們探索天空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而飛機的發明讓我們實現了飛翔的夢想。不過人們將眼光放向了更遠的太空。不過大家是否知道,人們並不是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地球生物。人們進入太空之前,會先將動物們送上太空,以確定載人飛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並加以改善。獸醫小明今天就想和大家討論一下歷史上曾上過天的動物們,你知道有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