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羅姆大部分詩沉重 或與北歐天氣有關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特朗斯特羅姆大部分詩沉重 或與北歐天氣有關
2015-03-29 11:40:44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2015年03月29日 11:40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

)

  本報訊 瑞典斯德哥爾摩時間3月26日,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在醫院去世,享年83歲。

  3月27日,瑞典學院對外證實了這一消息。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被認為是戰後最偉大的詩人、作家之一,他被譽為當代歐洲詩壇最傑出的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師。

  「通過其凝鍊、通透的意象,為我們帶出了通往現實的嶄新路徑。」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特朗斯特羅姆時稱。

  特朗斯特羅姆是詩人北島認識30年的好朋友。

  3月28日凌晨,北島在給特朗斯特羅姆遺孀莫妮卡的悼念信中寫到,「親愛的莫妮卡,剛得悉託馬斯今天去世的噩耗,非常悲痛。1985年春天,我在北京見到託馬斯,轉眼三十年了,一幕幕就在眼前。如果有個國際詩歌家族的話,託馬斯就是我的叔叔,我永遠為他感到驕傲。」

  北島在悼念信中還引用了一句詩:「我,剛剛抵達,漫步在那座大城市,在125街。垃圾在風中飛舞。我喜歡閒逛,消失在人群中。(引自《對一封信的回答》)」

  1954年,特朗斯特羅姆出版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引起瑞典詩壇轟動。北島、李笠、黃燦然、董繼平、馬悅然等,都曾將其詩歌翻譯成中文。

  2011年11月12日,李笠曾帶著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做客錢報讀書會。李笠的瑞典語朗誦,讓聽眾很容易地進入迷幻的境界。

  特朗斯特羅姆的很多詩,讀來都很沉重,一部分原因跟北歐的天氣有關。李笠長期生活在瑞典,對此深有感觸,他說,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是在黑暗中度過,在北歐生活久了會患上狂想症,而且,北歐的那種安靜,也是在其他地方很難體會的。

  1985年,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和馬悅然等人訪問北京,這是北島和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第一次見面。北島曾陪他遊覽長城。當時他走訪了北京和上海,還寫過一首詩,題為「上海的街」,其中寫道:「公園的白蝴蝶被很多讀者讀著。我愛這菜白色,像是真理撲動的一角。」

  2001年,李笠翻譯的《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在中國出版,成為特朗斯特羅姆再次訪問中國的契機。當時他已經因為中風而坐上了輪椅,口齒不清,但對中國給予他的熱烈歡迎感到非常驚訝。

  特朗斯特羅姆最後一次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是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年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系列活動上,特朗斯特羅姆坐著輪椅出席了兩次莫言的活動。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相關焦點

  • 特朗斯特羅姆:詩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說話
    這些年來,特朗斯特羅姆因中風身體每況愈下,逐漸失去說話能力,四肢行動也非常不便。特朗斯特羅姆與中國詩人北島一直維持了友誼關係,北島在《時間的玫瑰》中,將《黑暗怎樣焊住靈魂的銀河》獻給自己在斯德哥爾摩的朋友。2012年12月,經馬悅然夫婦介紹,記者在斯德哥爾摩拜訪了特朗斯特羅姆夫婦。託馬斯(左)與妻子莫妮卡(中)、朋友馬悅然(右)在家中,牆上掛著一幅書法。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詩」,那麼,北歐神話就是一出粗獷而壓抑的「悲劇」。不同於希臘神話的散漫基調,北歐諸神,如同高聳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一般,始終是莊重、質樸而博大的,永遠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惡神、惡巨人們鬥爭,守護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類。
  • 北歐行初影——「完美制度」和「美麗人生」
    但比如在北歐人和我之間,又好難道。   晚上臨睡前,翻開帶著的《北島選編給孩子的詩》,芬蘭女詩人索德格朗的《星星》,想像的趣味性和浪漫童心讓我更增加了對芬蘭的好感。   又百度了一下她的其它詩,有一首《我》比較凝重,應該是以「我」的口吻寫芬蘭憂困多難的國家發展史和國民存在的困惑和苦難。還有一首小詩《一種希望》,和北歐人們靜謐簡單的精神世界契合極了。   7月25日斯德哥爾摩   昨天夜裡乘坐超大遊輪到了斯德哥爾摩。
  • 天氣太熱,我要飛去北歐喝咖啡了
    ——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安徒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提到北歐大家滿腦子估計都是室內裝修或家具風格作為設計師,北歐風格也是我的心頭愛但是真正讓我產生飛到北歐去看一看的衝動卻來自於那裡獨特的自然風光那種高緯度冰川
  • FGO中來自北歐神話系的從者 諸神的黃昏
    北歐神話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相比於其他大部分的神話都去描寫創世的榮光,北歐神話更著力描述毀滅。諸神的黃昏記載了神明們最終的死亡,在這裡,即使是神明,也不能代表永恆。北歐神話的獨特魅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藝作品,漫威的《雷神》、暴雪的《魔獸世界》、江南的小說《龍族》,均是受此影響的產物。
  • 為何西歐、北歐多發達國家,而東歐、南歐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
    世界上發達國家最多的大洲就是歐洲,在世界上30個發達國家中,歐洲就佔了22個,而且歐洲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西歐、中歐和北歐地區,而東歐和南歐地區多是發展中國家。那麼歐洲的發達國家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分布格局呢?
  • 北歐預言:一場命中注定的劫難
    銀河中的可用空間 有一首流傳於北歐的與許多傳說一樣,這首詩的年代和作者現在已無從考證,一般認為起始於基督教統治北歐之前的Viking時期或更早。詩中首先講述了宇宙的起源,反映了北歐民族的遠古世界觀。開始是混沌一片,其中出現了神和巨人,後來有了人類和萬事萬物。
  • 你好4月 | SAS北歐航空城市月曆——北歐的人間四月天
    不知道何時去北歐看最美的風景?看SAS推出的北歐城市活動日曆表,你就知道!想在櫻花樹下,感受熱情的春意?
  • 帕德裡克·科勒姆《北歐神話集》導讀
    在北歐,夏季是非常短暫的。在這短促的夏日裡,冰封的山原開始解凍,融化的雪水在山間流淌,變成小溪,穿過原野,匯聚成河流,最後奔向大海。北歐的夏季是藍天碧海,長在的日照和幾乎可以說是奇蹟的鮮花盛開。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在愛琴海蔚藍色的波濤中吟誦的愉悅詩篇,那麼北歐神話便是日爾曼民族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創造的傲然悲嘆。北歐神話反映了原始部族的多神教信仰和他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神奇瑰麗的想像,表明了古代北歐各部族奮力徵服自然,特別是徵服冰雪嚴寒的勇敢精神。最早的北歐神話大多以歌曲的形式出現。
  • 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遭遇極端高溫天氣
    新華社洛杉磯9月5日電(記者黃恆)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5日遭遇極端高溫天氣,加利福尼亞州宣布進入高溫緊急狀態。美國氣象部門數據顯示,本次高溫天氣覆蓋區域極廣,自太平洋沿岸各州開始,由西向東延伸,直到從蒙大拿州到新墨西哥州一線,多州為此發布極端高溫預警,建議居民注意健康,並提醒高溫可能導致山火災害。加州4日發布緊急狀態通告說,由於電網超負荷運轉,有關部門將在用電高峰期在該州實行輪流停電。這是8月15日拍攝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聖莫尼卡海灘。
  • 《北方以北》:跟隨北歐人的足跡,探尋北歐歷史和文化
    提起北歐,人們不可避免地會想到炫美的極光,或者聯想到她的安詳、靜謐、和諧,猶如仙境一般。對於沒有去過北歐的人,她是神秘而令人嚮往的。然而在這些眾多美好的形容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極其醜陋的名詞,這個詞就是「海盜」。也許看多了北歐的炫美風光,也許是聽多了北歐社會的高福利,硬是把「北歐」和「海盜」聯繫在一起,無論如何也覺得不搭。
  • 今日讀詩|秋風蕭瑟天氣涼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伐烏桓,回師途中正是秋天,他寫了《觀滄海》,這一年曹丕20歲,很可能他看到父親的《觀滄海》,寫了《燕歌行》二首,我們今天讀的這首第一句「秋風蕭瑟天氣涼」,明顯是對老爹的體貼致敬,曹丕算是個孝子!但他寫的《燕歌行》與他老爹北徵烏桓歸來寫的《觀滄海》,氣象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觀滄海》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 國際原子能機構:北歐上空放射性同位素微增或與核反應堆有關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近日北歐上空監測到的略高於正常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與運行中或正在進行維護的核反應堆有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對相關數據進行技術分析後得出了這一結論,同時排除了放射源處理不當的可能性,該現象也不太可能與核燃料加工廠、乏燃料池或工業/醫學中的輻射利用有關。
  • 國際原子能機構:北歐上空放射性同位素微增或與核反應堆有關
    近日北歐上空監測到的略高於正常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與運行中或正在進行維護的核反應堆有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對相關數據進行技術分析後得出了這一結論,同時排除了放射源處理不當的可能性,該現象也不太可能與核燃料加工廠、乏燃料池或工業/醫學中的輻射利用有關。
  • 一生一次|北歐極光怎麼追?收下這份終極追光指南
    一過9月份,北歐的極光季又要拉開序幕了。雖然大部分人都是在冬季前往北歐,但北歐的極光季卻是從9月開始,到來年4月結束,長達8個月的極光季裡,都能看到極光嗎?什麼時候去看極光比較好?冬天去北歐,一定能看到極光嗎?我們盤點了10個大家比較關注的追極光問題,希望能為你的北歐追光之旅掃清障礙。1、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極光?
  • 極端天氣對極地動物生活的影響
    供圖:Brage Hansen在北歐的斯皮次卑爾根島上,這一個冬天顯得有些不同尋常。往年常見的馴鹿幾乎看不到,反倒是時常能見到倒斃在雪中的馴鹿屍體。
  • 北歐多國空氣相繼檢出核粒子,矛頭直指俄方
    北歐多國空氣中相繼檢測出核粒子,不少國家都將矛頭指向俄羅斯,而俄方表示本國的核電站運行正常,難道車諾比事故要重演?核的利弊二戰中美國的兩枚原子彈讓各國意識到核的重要性,而後經過研究和發展,發現核除了能成為擁有大規模殺傷力的武器外,還可以用來發電。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那些人 | 沉重!著名科學家張守晟突然離世!
    2018,有好多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今天又有一位令人尊敬的人離開了想起曾經聽過的張教授所講的課程析析內心沉重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比如系列美劇《權利的遊戲》,改編自馬丁大叔的神作《冰與火之歌》,光是看這個名字,便不難聯想到其北歐神話的影子;又比如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以及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裡面的精靈和矮人,也都是脫胎於北歐神話;更不用說漫威系列裡的《雷神》,更是立體影視化了北歐神話裡最有名的三大主神: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以及火與惡之神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