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2021-01-15 百家號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提起西方神話,第一反應就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畢竟西方藝術史上,以此為創作靈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品數不勝數,而與此相關的文學作品更是不勝枚舉。不誇張的說,不了解一點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的話,那麼西方藝術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我們都只能看個熱鬧,卻不知其所以然。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藝術和文學以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作為創作源泉,而後又因著藝術品和文學作品的聞名於世,再次帶動了希臘羅馬神話的流行和眾所周知。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

比如系列美劇《權利的遊戲》,改編自馬丁大叔的神作《冰與火之歌》,光是看這個名字,便不難聯想到其北歐神話的影子;又比如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以及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裡面的精靈和矮人,也都是脫胎於北歐神話;更不用說漫威系列裡的《雷神》,更是立體影視化了北歐神話裡最有名的三大主神: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以及火與惡之神洛基。

關於這些種種,冰與火的由來,精靈和矮人的誕生,三大主神的形象設定,乃至於整個北歐神話的體系,對創世和自然現象的解釋,神話故事裡的文學意象,以及諸神黃昏中的悲劇宿命等等,都可以在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裡讀到。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的大文學評論家茅盾先生,同時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是第一個在中國譯介神話故事的翻譯家,早在 1930 年就以方璧的筆名編譯出版了《北歐神話 ABC》,而今的再版除了對早期譯名的一些修正,更有著名插畫師王浣繪製的北歐諸神插畫,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神話之境對我們造成的視覺衝擊力。

接下來我將從創天地萬象,創精靈仙子,創矮人侏儒等角度,帶大家初探一下北歐神話的四大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感受一下北歐多神系統中別具特色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一、冰與火碰撞下的創世說:代表善勢力的諸神 vs. 惡勢力的巨人們

所謂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地那維亞人,或所謂北歐人的原始信仰及自然觀察,而英雄傳說也包括在內。

北歐的原始初民,在他們最初審視自然現象並索解的時候,看到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一邊是巨偉粗樸的山川、慘澹的太陽光、暴怒無常的海面,雪堆似的驚濤巨浪撞擊著高聳的山崖和極圈內的冰山;另一邊則是短促又美好的夏日,藍天碧海下,萬物瘋長。

這樣的自然環境裡,冰島初民在冰天雪地中漁獵所遭受到的危險,漫長的寒冬裡不得不忍受的痛苦,讓他們直接將寒冰與霜雪視為自己不得不與之抗爭的惡勢力;與此同時,另一面的熱與光明則是善勢力的象徵。

正是在這樣左手寒冷,右手溫暖的強烈對照下,原始的冰島人設想出了冰與火碰撞下的北歐創世神話,對應著宇宙間代表善勢力的神,與惡勢力的巨人們之間的鬥爭。這便是北歐神話的主要骨骼架構。

網圖|北歐神話始於冰與火的碰撞

和我們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創世神話類似,北歐的原始初民也以為最初是沒有天地河海,也沒有空氣,一切都被黑暗包圍著,不過卻有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萬物之主宰」的力量存在著。他們認為在廣漠的太空中央,有一個極大的無底鴻洞,被永在的微光包圍著。

鴻溝的北邊,是霧與黑暗之國尼福爾海姆,南邊則是真火之國穆斯貝爾海姆,有火焰巨人蘇爾特爾鎮守於此。火焰巨人經常用他那把冒火星的大刀不斷砍擊著滾到鴻溝裡的冰山,致使冰山受熱而融化。

久而久之,因為冷熱的不斷交融,誕生了冰雪巨人伊米爾,和名為奧德姆拉的大母牛。伊米爾以母牛的乳汁為食,而母牛則以粗舌舔舐冰上的鹽,久而久之,冰山漸消,祖神布利橫空出世了。

網圖|《奧德姆拉與布利》冰島,18世紀

緊接而來的是第一場神與巨人之間的戰鬥,冰霜巨人伊米爾被諸神殺死。

他的肉身成了大地,被放在無底鴻溝的正中心,他的眉毛成了大地與太空無垠之間的界牆,他的血和汗匯成了海洋,骨頭造成了山,牙齒成了崖石,頭髮成了樹木百草。最後,諸神還將他的顱骨巧妙地懸於地與海之上,視為天體,而他的腦子則被改造成雲。

於是,宇宙的最初就這樣以戰敗的冰霜巨人伊米爾為材料塑造而成。

天地創造出來後,下一步便是如何對天地進行裝飾了,這就和我們買房後裝修一樣樣的道理。諸神從穆斯貝爾海姆取火,布滿天穹,便是群星閃耀時;再利用最大的火塊造出日月,用金車載著。

因著北歐初民骨子裡的信仰 — 總有惡勢力想要和善勢力作對,所以又設想出了可怕的天狼總是要追逐著太陽和月亮,總想找機會將他們一口吞下去,讓世界復歸黑暗。有時候,天狼們幾乎追上了太陽和月亮,於是就有了日蝕和月蝕。這種情況下,人們就要吹號打鼓,以求嚇跑天狼。這一段故事,和我們中國神話裡天狗食日,又是何其的相似。

當然,創世的神話說僅僅是個開始,更多和自然現象相關的神話故事,比如春夏秋冬四女神、稼穡之神、森林之神、海洋諸神、火神等等,在本書裡均有各自的故事篇章,也是各有精彩。這裡就不多贅述了,留待大家自行閱讀吧。

二、同族不同命的半神誕生記:精靈仙子 vs. 矮人侏儒

前面提到諸神將戰死的冰霜巨人伊米爾的肉身填放在無敵鴻溝的正中心,一段時間後,生長出了一大群蛆蟲,諸神本著不浪費材料的原則,給了他們形狀及超人的智慧。

其中那些從伊米爾屍身受光面而生的蛆蟲,膚白貌美,性格也溫和,諸神稱之為精靈或者仙子,讓他們住在空中的精靈王國(阿爾弗海姆)。溫柔善良的精靈仙子們可以隨意飛來飛去,與花草鳥雀盡情嬉戲玩耍,可算是一切最美好事物和光明的象徵。

網圖|精靈王子

而那些生於伊米爾背光面的蛆蟲,則被稱為矮人或侏儒。他們天生怕陽光,還長得黑醜,性格也很狡詐,自然也就不招諸神待見,所以被逐而居於地下的侏儒之國(斯瓦塔爾法海姆),不許在白天來到地面,否則就會化成石頭。

不得不說,雖然矮人和精靈均屬於半神,但卻生來同族不同命。長相與性格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一個可以生活在仙境般的精靈王國,每天無所事事,閒來就隨便逛逛花園,蒔花弄草,但求自在無欲;而一個卻不得不憋屈在暗無天日的地下侏儒國,時刻想著如何利用地底資源,挖掘寶藏,製造武器和首飾等,以求能被諸神高看一眼。不過也正因此,矮人們製造出了大名鼎鼎的雷神錘,希芙的金髮,奧丁的長矛,魔法寶船等等。

這樣看來,貌似矮人們雖生來不佔優勢,卻也多了奮鬥的動力。不過最有意思的是,矮人們能工巧匠的形象貌似只在北歐神話裡出現,並不見於更早的其他神話體系裡。但自從北歐神話對矮人們的這一新設定出現後,卻沿襲至今,其背後也間接映射出北歐先民不管是面對如何糟糕的境地,人為也好,自然也罷,內心裡總是存有不服輸的個性,總要與這殘酷的生存狀態拼搏一番才好。

寫在最後

北歐神話的多神系統,大抵離不開這四大種族體系:代表善勢力的諸神、邪惡的巨人們、半神精靈仙子與矮人侏儒。而圍繞著他們之間的各種神話故事更是精彩絕倫,比如說諸神與巨人一次次的鬥智鬥勇,諸神對矮人侏儒的百般利用,巨人矮人又皆對女神懷有愛慕追求之心等等…… 這樣的故事都搜集在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裡,共有 22 章。這部分是屬於神話系列。

本書目錄

此外,還有最後一章則是關於一連串的英雄敘事詩,講述伏爾松格家族最有名的首領西古爾德的故事,這部分屬於傳說系列,可說是北歐的「史詩」。嗯,不妨理解為希臘羅馬神話裡的《伊利亞特》。

茅盾先生在本書例言裡曾寫道,他搜集編譯本書的目的是出於文學性,所以更側重於對北歐神話的記述,而不是解釋。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因著熱播影視劇的影響,或是出於其他原因而開始對北歐神話有興趣的話,那我會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

·End·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們都讀過他寫的《子夜》、《春蠶》等著名作品。茅盾對中國神話學也頗有研究,由他所編寫的《中國神話研究初探》,至今仍被推薦為系統了解中國神話的三本書之一。而且《大埃達》的編輯者和公布者都是基督教中的人,所以當今的北歐神話並不等同於遠古時期的北歐神話,因為基督教的基因不可避免地潛入在內。另外茅盾先生認為,從北歐人種原為亞洲中部移民這一說來看,北歐神話的有些地方與中國的神話也有相似之處。譬如日月蝕被天狼吞食、以大地由巨人身體所創造之說。
  • 北歐的神祇戰爭——淺談北歐神話故事的演變歷史
    世界上舉凡長久的文明必會誕生自有的神話,然而世界總有例外。北歐神話的誕生即慢於世界許多文明,又因其壽命和輝煌過於短暫,成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剎那流星。或許不是足以千百世,然而後世多少受其恩澤和影響。比如今日的一周七天便是來自北歐神話的七曜日制度,比如大賣的雷神託爾,比如見諸許多文學作品的世界樹等就都來自北歐神話。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茅盾的《北歐神話》:相信善良美好,成為掌控自己命運的神
    書中這樣描述:北歐神話雖沒有希臘神話那樣的古老燦爛,卻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一脈,至少斯堪地那維亞文學就和這特殊的神話有血脈的淵源。早在1930年,茅盾就以「方璧」的筆名出版過一本小冊子《北歐神話ABC》。內容涵蓋北歐的創世神話、諸神故事以及英雄傳說,是最早向國內系統介紹北歐神話的著作。
  • 茅盾的《北歐神話》:人會孤獨而死,精神卻會永遠傳承
    書中這樣描述:北歐神話雖沒有希臘神話那樣的古老燦爛,卻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一脈,至少斯堪地那維亞文學就和這特殊的神話有血脈的淵源。早在1930年,茅盾就以「方璧」的筆名出版過一本小冊子《北歐神話ABC》。
  • 在開始《戰神》之前,先簡單了解下北歐神話
    打贏了大戰的阿薩神族可牛逼壞了,他們把戰敗的「尤彌爾」大卸八塊,頭顱變成了天空,腦髓變成了雲朵,身體變成了大地,血液變成了海洋,骨骼變成了山脈,毛髮變成了樹木,而「尤彌爾」屍體上長出的蛆後來成為了光明精靈和黑暗精靈。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在《北歐神話》這本書裡,作家、文學評論家茅盾先生指出了關鍵所在:北歐諸神是善與惡的混合體,是不完備的、非純種的,在諸神的身體裡埋藏著死的根源。蟄伏已久的惡龍尼德霍格,終於啃穿了生命樹的樹根,劇烈的疼痛使得生命樹發出震顫;蠢蠢欲動的天狼斯考爾和哈蒂,終于越逼越近,日月金車戰戰兢兢地駛過天空,大地開始變得蕭索,飛雪、寒風不斷襲來,可怕的嚴冬越來越長;火焰巨人蘇爾特爾揚起燃燒的火劍,帶著人馬,直衝阿薩神族居住的阿斯加德,沉重的馬蹄踩斷了虹橋。
  • 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
    世界之樹又稱為「宇宙樹」或「乾坤樹是指北歐神話中的樹,在北歐神話中,這個巨木的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北歐神話中主神奧丁(Odin)的長槍岡格尼爾(Gungnir)就是用此樹的樹枝做成。所謂「尤克」表示令人害怕之意,也是主神奧丁的另一個名字。
  • 三分鐘讀懂北歐神話,為什麼說宇宙樹是北歐神話世界的全貌?
    而西方眾多神話中都是分為天堂、地獄、煉獄和人間,在眾多西方神話中唯獨北歐神話的世界觀最特別,北歐神話中比較有意思的是神可以被凡人殺死,可以說神族和人族本質上沒多大差異,只是神族比較強大。那麼,北歐神話的世界輪廓是什麼樣子的呢?
  • 北歐神話:世界樹尤克特拉希爾身上衍生出的九大王國,你知道嗎?
    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北歐神話有哪些代表人物,我來和大家嘮嘮吧,北歐神話的傑出代表人物就有: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沒錯,就是和漫威世界的那個雷神一樣),邪神洛基等。這些都是北歐神話的。而他們都在世界樹中。世界樹用它巨大的枝幹構成的整個世界,在此樹上衍生出九個王國:米德加爾特、阿斯加德、赫爾海姆、尼福爾海姆、穆斯貝爾海姆、約頓海姆、亞爾夫海姆、 斯瓦特海姆、華納海姆。
  • 雷神阿薩神域統治的九大國度,神族,巨人,精靈,矮人的世界
    雷神統治的阿薩神域之下,有九大國度,分別是諸神,巨人,精靈,矮人,還有凡人的世界,在雷神的系列電影裡,這些世界已經一一出現。阿薩神域也叫阿斯加德:阿薩神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城堡就是奧丁的金宮。英靈殿所在,環繞著阿斯加德的城牆,據說是巨人親手打造的,眾神答應他只要在六個月內將城牆建好,在他結婚當天就會收到華納神族的女神弗蕾亞擁有魔法的手作為報酬。
  • 《部落衝突》中北歐神話元素有哪些,你知道嗎?
    北歐神話是一種世界著名的神話大系,其眾多神話元素被用於遊戲、動漫、影視之中,那麼,《部落衝突》蘊含的北歐神話元素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一、建築工人、建築大師——矮人!矮人作為北歐神話中五大種族(巨人族、神族、精靈族、矮人族以及凡人)之一,經常被描述為看門人或者心靈手巧、擅長製造物品的工匠。和遊戲的設定基本一致!二、弓箭手、弓箭女皇——精靈!
  • 北歐神話中的那些事兒,以及維京人苦苦找尋的「世界樹」
    北歐神話中經常描寫巨人與諸神之間的最後一戰,且最終會以一場熊熊火焰燃燒掉9個國度。當這些國度毀滅後,只有一種物品可以使之重生,那就是~世界樹!你或許不知道,北歐神話與東方的通古斯所信仰的超自然原始信仰「薩滿教」是一致的,「薩滿」是北歐神話的宇宙肇始形象來源。而「薩滿」就是可以喚醒世界樹之人,薩滿的身份多變,可稱之為魔法師、神秘人、靈療師等等。
  • 索爾、洛基與奧丁的故事,赫爾曼《北歐神話》簡體中文版首度引進
    從諸神的誕生到諸神的黃昏,神族、巨人的爭亂,在這裡上演;承載世界開端與盡頭的想像、蔭庇世人的世界之樹,在這裡孕育;獨眼白髯的眾神之王奧丁,阿薩神族最強的戰士雷神索爾,來自巨人族的神祇洛基,還有弗麗嘉、弗雷婭和眾女神們,一曲曲北歐眾神驍勇善戰的英雄悲歌,一連串波詭雲譎充斥殘酷、暴力與宿命的傳奇,一切都在這裡匯合……北歐諸神、凡人和巨人的世界,神秘且不朽。
  • 希臘神話主神宙斯,北歐神話主神奧丁,那中國神話的主神是誰呢?
    所謂神話,是來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通過推理和想像對自然現象作出解釋。是古人對於世界中的自然認知不完全的解釋而成的唯心世界觀。很多朋友對於神話故事都非常的感興趣,不僅僅是對於中國的,還有對國外的神話故事也充滿了興趣。比如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十二神,挪威神話中的北歐諸神,埃及神話中的九柱天神,印度教三相神等等。
  • 北歐神話中有哪些怪物?他們和中國神話中的怪物有什麼不同?
    世界上影響最大神話體系莫過希臘神話。北歐神話雖然不如希臘神話和聖經那樣著名,但是其對世界的影響仍然極為廣泛,幾乎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有大量以北歐神話體系為基礎的著作,幾乎都是如雷貫耳的大作:魔戒三部曲幾乎是北歐神話的一個翻版,此外還有哈利波特,遊戲中的魔獸,暗黑破壞神,甚至漫威宇宙中都有北歐神話的影子。西方人施魔法時使用的法術和符咒中必有北歐文字,遵循神話規律。另一個受重大影響的就是西方的各種節日。
  • 看漫威電影不得不了解的,北歐神話中的世界起源
    看過漫威電影和漫威動畫的人都發現整個系列的影片中出現了不少的北歐神話元素,包括宇宙觀裡面也吸收了不少北歐神話的世界觀元素。 漫威電影中出現的北歐神話中的人物有很多,比如復仇者聯盟中的成員雷神託爾,反派洛基、阿斯加德的神王奧丁,天后弗麗嘉、守護阿斯加德彩虹橋的海姆達爾、土地與收穫女神西芙(這是雷神的合法妻子)、死亡女神海拉、火焰巨人、冰霜巨人、侏儒、黑暗精靈等等。
  • 《北歐神話小萌書》:你知道雷神託爾曾為找回米奧爾尼爾出嫁嗎
    文:讀閱評說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北歐神話最初的了解來自漫威電影,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飾演的雷神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北歐神話中,雷神託爾是雷霆與力量之神,是阿薩神族裡最勇猛的,也是最高大、最高貴的。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雷神託爾曾為找回米奧爾尼爾出嫁。
  • 【原創】神話的終結:諸神黃昏——聊一聊北歐神話譜系
    而影片的最後,託爾為了擊敗海拉,釋放出了被囚禁的火巨人蘇爾特爾,引發了諸神黃昏,讓阿斯加德化為灰燼!這最後的大戰和神域覆滅的場景,是漫威系列電影中極為精彩和壯闊的場面,而這個結局的來源,自然也是北歐神話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大事件——諸神黃昏! 諸神的黃昏!
  • 《北歐神話》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
    那個筆名為方碧的人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提起茅盾先生,許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子夜》和《林家鋪子》那都是如雷貫耳的作品,但如若問「方碧」是誰?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茅盾先生就是以「方碧」這個筆名寫的《北歐神話》,將索爾、奧丁、洛基等諸神引入中國,那是1930年初版的《北歐神話》,他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