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經過前期精心籌備和建設,2021年1月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正式投用。該科集甲狀腺疾病專科門診、核素治療專科病房、核醫學功能影像檢查室和核醫學實驗室於一體。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正式投用 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供圖
該院核醫學科歷史悠久,成立於1975年,是重慶市較早成立核醫學科室的單位之一,擁有核醫學門診、病房、實驗室及SPECT/CT檢查室等。
兩江新院核醫學科已開展甲狀腺疾病131碘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二氯化鍶(89SrCl2)治療、SPECT/CT顯像、骨密度測定、甲狀腺功能及腫瘤標誌物檢測等診療項目。
病人進行檢查 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供圖
核醫學科到底是個什麼科?在治病救人中發揮怎樣是作用?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主任段東介紹,核醫學科利用核科學技術和手段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是現代醫學技術的體現和主要手段之一。
核醫學影像是把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後,在體外利用γ相機或SPECT/CT等探測其衰減時釋放出γ射線,便可了解其在體內的代謝及分布情況,從而獲得相應臟器的功能代謝影像,可實現對疾病早期發現和診斷的目的。
放射性核素治療則是把放射性的藥物引入人體後,利用它放出的β-粒子,抑制或破壞病變組織,達到治療目的。由於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後能選擇性、靶向聚集在病變組織部位,因此具有精準、靶向的特點,對人體正常組織的照射量極低。
臨床核醫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多屬於短半衰期核素,會很快衰減,常規的核醫學診療對於患者的輻射劑量通常低於普通的胸、腹部CT掃描,不管對於患者還是核醫學科的工作人員,都是處於比較安全的範圍。
核醫學影像具有早期、靈敏、反應功能代謝及分子水平等特點,核素治療具有精準、靶向、安全等優勢。
醫生對病人進行診斷 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供圖
核醫學科目前在甲狀腺疾病的診治,對腫瘤診斷、分期、治療方案的選擇、預後評估,對腫瘤骨轉移的核素靶向治療,惡性腫瘤的125碘粒子植入治療,以及對冠心病、腎臟疾病等特異性診斷及功能評估等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12月24日
《我的新期待》 第三季
暖心開啟
2021年已至
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呢?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小程序
寫下你的留言、建議
你的每個真摯的聲音
都將可能成為市委、市政府
相關部門科學決策的依據
防控小貼士
安全小貼士
乘扶梯,靠右立,握扶手,不攀爬,不坐臥,不逆行,出入口,莫停歇,防跌倒,踏板邊,有間隙,防袷衣,扶手外,危險多,防碰頭。
原標題:《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正式投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