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在我們做大數據分析時,很少能夠看到像核醫學領域這樣,中國學者在其中佔有重要位置。
1,
核醫學科論文概況
核醫學反應科領域已經發表了76,465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10,282篇,我們對其做一大數據分析。
國家分布可以看到,2020年在核醫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美國、中國、荷蘭、德國和義大利。其中中國發表的論文佔16%。
(SCI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
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
發表核醫學科相關研究最多的五個SCI雜誌是Eur J Nucl Med Imaging, Clin Nucl Med, J Nucl Cardiol, J Nucl Med, Nucl Med Commun等。
需要注意的是,IF=-1的標記意味著該期刊儘管被Medline資料庫收錄,但不是SCI收錄期刊;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是掠奪性期刊,投稿時要特別小心。
(發表論文的雜誌分布)
研究熱點基因
和相關疾病
核醫學科研究的主要基因包括NODAL, EGFR, TSPO, IV, CXCR4等;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肺癌和放療等是與核醫學科研究最關注的五個關鍵詞。
核醫學科研究最活躍的機構
如下圖所示,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和蘇黎世大學醫院等是發表核醫學科SCI論文最多的三個醫院。
核醫學科研究
最活躍的學者及關係網
2020年在核醫學領域最活躍學者如下,可以看到很多華裔學者的名字。
2020年最活躍的學者包括,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Hofman, Michael S;中國廈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Chen, Haojun;中國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的Kao, Chia-Hung;武漢協和醫院的Lan, Xiaoli;法國波爾多大學的Hindie, Elif;美國Brigham婦女醫院的Dorbala, Sharma等。
2020年在核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研究主要是針對COVID-19、前列腺癌、急性腦卒中、淋巴樣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的研究。可以看到多項研究由中國學者完成。
2,
中國發表的SCI論文
單獨查中國的核醫學科發表的論文時發現,中國總共發表了8,561篇Medline收錄的論文,其中中國為第一單位發表的論文為8,506篇。
如果看中國核醫學科所有SCI論文發表情況,可以看到,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中國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醫院(中國臺灣)、中山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瑞金醫院等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
下圖是中國核醫學領域學者發表論文最多的期刊。
中國在核醫學科
最活躍的學者及其關係網
可以看到,中國醫藥大學醫院(中國臺灣)的Kao, Chia-Hung;長海醫院的Dong, Aisheng和Zuo, Changjing;北京協和醫院的Li, Fang;中山醫院的Shi, Hongcheng;武漢協和醫院的Lan, Xiaoli等在核醫學研究中最為活躍。
我們也看到了有兩位在美國的華裔學者出現在中國最活躍的學者中,提示這兩位學者與中國學者有密切聯繫和交流。
3,
2020年中國核醫學科
發表的論文
如果我們只看中國核醫學科學者在2020年發表的1698篇論文,其中中國單位為第一單位1510篇。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瑞金醫院等在以醫院為單位排序中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
而2020年中國核醫學領域最活躍的學者,則如下圖所示。
備註:
由於我們對核醫學科的理解有限,上述大數據分析僅為投稿時選刊或者學術交流找人提供一點依據;無任何排名的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Hanson臨床科研」,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