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2020-07-27 生命科學前沿


主題:對風溼科2019年發表的SCI收錄論文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比較


檢索詞:

((&34;[PPDAT] : &34;[PPDAT])) AND (Rheumatology[Affiliation])

備註:PPDAT指Publication Print Dates。

檢索資料庫:Medline

檢索工具:文獻鳥/PubMed


檢索報告主要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big analysis(大數據分析),也就是對發表論文的宏觀分析,包括發表年度、國家/地區、雜誌、作者、關聯領域、最常發表的雜誌等等。

第二部分是橫向比較,即比較從2003年開始,三家國外醫院和五家國內醫院風溼科發表的論文情況。


下面依次展開。


第一部分:風溼病學研究論文大數據分析。


如下是所有文獻的時間和國家分布圖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發表論文的國家分布)


在2019全球風溼科共發表9,196篇Medline資料庫收錄的論文(主要是SCI論文)。

國家分布可以看到,中國的風溼科發表的論文數量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日本、義大利、德國和荷蘭分列第三到六位。


風溼科領域發文最多學術機構排名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發表論文的機構排名)


可以看到牛津大學英國)遙遙領先、Leiden 大學醫學中心(荷蘭)、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瑞典)、多倫多大學(加拿大)和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美國)分列論文發表數量的二至五名

我們特意找出了上榜的中國研究機構,可以北京協和醫院排名全球第六,另外還有南方醫科大學中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機構上榜。


繼續查看風溼科研究相關的熱點基因和相關疾病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研究熱點基因和課題)


TNF、SET、NLRP3、STAT3、MEFV、ACR等是風溼科研究中最受關注的基因;而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狼瘡、骨關節病等是與風溼科最多的研究熱點。

上述列表對於選題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發表風溼科疾病最多的雜誌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發表論文的雜誌分布)


發表風溼科相關研究最多的雜誌中依次是:Clin Rheumatol (IF 2.4), Rheumatology (Oxford) (IF 5.6), Ann Rheum Dis (IF 16.1), Clin Exp Rheumatol (IF 3.3), Front Immunol (IF 5.1)等。

雜誌後面附有影響因子,參考這個排名及影響因子,對於投稿有非常強的參考價值


大醫學家是領域內的舵手,風溼科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學術圈,及其關係網。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學術大咖及其關係網)


本編輯對這個領域不是很熟悉,但根據本圖可以看到,2019年領域內最活躍的學者包括奧地利Smolen, Josefs美國Blumenthal Kimberly G日本Takeuchi, Tsutomu等。

可以看到,與類風溼關節炎分析中一致,Smolen, Josefs影響力最大,也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遠不及其在類風溼關節炎單病中的核心位置。


上面關係網中的學者,是怎麼篩出來的呢?是基於學者在該領域的論文影響因子總分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學術大咖排名)


與網絡圖中的學者相對應,按照影響力展示學者排名。可以看到,儘管在最活躍的學者中未見到中心學者,但在後面可以找到風溼科研究領域較活躍的中國學者中,有北京協和醫院的Zeng, Xiaofeng南京大學醫學院鼓樓醫院的Sun, Lingyun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的Wu, Wanlong,中南大學湘雅醫院Zeng, ChaoLei, Guanghua等學者。

果然,知名學者和知名研究中心相互成就。


我們一起學習專家們的研究。

第一位,奧地利Smolen, Josefs,2019年發表了12篇SCI論文,主要側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新藥研發和治療。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第二位,美國Blumenthal Kimberly G,2019年發表了13篇SCI論文,主要側重於青黴素過敏的評估和治療研究。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第三位,日本Takeuchi, Tsutomu,2019年發表了20篇SCI論文,主要側重於IgG4相關疾病和類風溼關節病的研究。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再看2019年最活躍的中國學者情況,

北京協和醫院Zeng, Xiaofeng,2019年發表了10篇SCI論文,主要關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南京大學醫學院鼓樓醫院Sun, Lingyun,2019年發表了10篇SCI論文,主要關注狼瘡和幹細胞等新療法。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Wu, Wanlong,2019年發表4篇SCI論文,其中兩篇是回復;側重於狼瘡和硬皮病研究。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Zeng, Chao和Lei, Guanghua,2019年發表2篇SCI論文,側重於骨關節病研究。(備註,兩位學者在國內單位不是風溼科)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根據這個大數據分析,在短時間內對風溼病的熱點和知名研究機構和學者都有了系統的了解。


第二部分:不同醫院風溼科發表論文比較。


知己知彼,方能取長補短。

為此,我們比較了牛津大學、Leiden大學醫學中心、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鼓樓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風溼科從2003年以來發表的論文情況。


檢索詞:

(Rheumatology[Affiliation] AND 「University of Oxford&34;) vs (Rheumatology[Affiliation] AND 「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34;) vs (Rheumatology[Affiliation] AND 「RenJi Hospital&34;) vs (Rheumatology[Affiliation] AND 「Xiangya Hospital&34;)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八家醫院風溼科發表的論文比較,從左到右,依次為牛津大學、Leiden大學醫學中心、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鼓樓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結果如上圖所示,2011年及以前,一直是Leiden 大學醫學中心領先,但從2012年開始牛津大學發表的學術論文開始領先,此後迅速甩開其他機構。

而中國的醫院發表的SCI論文則從之前的微不足道,到目前的可以分庭抗衡。尤其是可以看到2020年,北京協和醫院發表的論文並不少於Leiden大學醫學中心、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


為了更清楚地比較國內在風溼病領域知名醫院的論文情況,我們去掉了前三個國外的醫院,只剩下中國的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鼓樓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五個醫院風溼科。

可以看到,北京協和醫院風溼科在國內遙遙領先。


風溼科2019年論文大數據分析

(中國五家醫院風溼科發表的論文,從左到右,依次為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鼓樓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總結:

通過大數據分析,獲取了風溼病領域的研究熱點領域和基因、研究機構和知名專家,這些研究發表雜誌的情況。

不僅有助於快速系統了解該領域,對於課題選題及課題設計、選取合適的投稿雜誌都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1)在2019年,就已經有9,196篇SCI論文發表,中國居第二位;

2)就單一機構來說,2019年中國的北京協和醫院發表的SCI總數第六;

3)我們也比較了從2003年以來各機構發表的論文情況,單就中國機構來說,北京協和醫院領先於其他醫院;

4)由於我們納入的醫院有限,未納入分析者不代表其發表的論文數量少;本分析結果也不具任何排名意義,僅做學術交流。

5)風溼科的疾病作為臨床常見但遠未解決的疾病,目前的研究仍偏重於新藥研發和臨床復發的預防

相關焦點

  • 核醫學科2020年發表的SCI論文大數據分析
    導言:在我們做大數據分析時,很少能夠看到像核醫學領域這樣,中國學者在其中佔有重要位置。1,核醫學科論文概況核醫學反應科領域已經發表了76,465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10,282篇,我們對其做一大數據分析。
  • 大數據分析:2020年度中國檢驗科論文實力排行榜
    關鍵詞:檢驗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檢索資料庫:Medline檢索工具:文獻鳥/PubMed檢索時間檢驗科領域已經發表了138,341篇Medline收錄文獻。2011年,僅有3,416論文;到2020年目前,就已經達到21,054篇論文;十年翻6倍。
  • 【成都醫大醫院】風溼免疫資深學者周亞男|風溼免疫科十強好醫生
    【專業擅長】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周亞男主任在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和風溼性關節炎等風溼免疫病診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擅長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風溼性關節炎及其併發症,不但具有堅實的理論知識還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以獨到的見解和技術方法處理各種風溼免疫疾病,在臨床治療上採用多維立體診斷技術,快速有效分析病因及病情。
  • 重症醫學科SCI論文發表及臨床科研策略大數據分析
    導言:重症醫學科是最能體現一個醫院水平的科室之一,重症醫學科的大夫也經常被認為是醫院裡水平最高的大夫。在2020年COVID-19患者救治中,重症醫學科的大夫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我們在對重症醫學科發表的論文檢索過程中,發現中國發表的SCI論文,在10年內增長了29倍。這顯示了中國重症醫學科臨床及科研的急速發展。
  • 論文數據丨營養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2021」
    導言:2020年,我們已經對醫院的大部分科室做了大數據分析;剩下的一些科室會在2021年的上半年完成。今天發送的是營養科發表的SCI論文大數據分析;並會總結2020年中國醫院營養科發表的SCI論文數量。1,營養科論文概況營養科領域已經發表了245,351篇Medline收錄文獻。
  • 對話頂級風溼免疫科:為什麼都說風溼免疫病「難治」?
    本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風溼免疫研究所所長慄佔國,帶你全方位了解風溼免疫王牌科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36年,致力於風溼免疫研究 北京大學風溼免疫科的前身是內科免疫組,成立於1983年。
  • 「奇怪」的風溼免疫病系列報導①|口腔潰瘍4年,為何要看風溼免疫科?
    【開欄語】這些疑難雜症 竟都是風溼免疫病提及風溼免疫科,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風溼、痛風,其實不然。風溼免疫疾病超過100種,且並非大眾所理解的「風溼」,而是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它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大部分在早期很難由非專科醫生發現。
  • 「小」針鏡大效果——泰安市中醫醫院風溼科開展「微創針刀鏡...
    為突破在風溼病臨床診療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重症難題,更好服務患者,泰安市中醫醫院風溼科最新開展了先進診療技術——中醫微創針刀鏡,這一技術將為廣大風溼骨病患者帶來突破性治療,擺脫疾病困擾,為更多家庭帶去希望。中醫除了銀光閃閃的針灸,就是瀰漫著草藥香味的砂鍋藥罐……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中,微創、可視應該是西醫的專利,但針刀鏡卻與眾不同。
  • 2019年寫論文查數據找資料必備APP排行榜
    2019年寫論文查數據找資料必備APP排行榜   Cathy Shen • 2019-09-26 10:51:40
  • 33年!檢驗醫學領域「國自科」大數據盤點
    為了探究檢驗醫學在過去幾十年基礎科學研究發展情況,檢驗君特針對「國自科」檢驗醫學領域(H20)所有的中標情況做了數據匯總分析,如下:總體情況截止2019年,檢驗醫學領域(H20)「國自科」中標數共計 1014 項,累計金額 40008
  • 風溼免疫疾病=風溼嗎?
    「我一直不知道應該來看風溼免疫科,如果早點來就好了,或許我的病就不會耽誤不會這麼重了!」 作為風溼免疫科醫生,常常聽到患者這樣說。在很多老百姓的心目中,風溼免疫科看的就是「風溼」,而「風溼」就是老人家一到颳風下雨腿疼。事實呢,並非如此。
  • 口腔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2021」
    導言:最近留言查找口腔科論文大數據分析的朋友特別特別多。我們之前嘗試過多次,都放棄了。因為檢索詞太多了,另外中外口腔科設置差別很大。不過,在朋友們的要求下,我們還是試試。並會總結2020年中國醫院口腔科發表的SCI論文的大致情況。
  •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開展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內瘻術
    74歲的路先生,維持性血液透析4年。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 免疫系統病導致血管「短路」 終在風溼科確診
    隨後,風溼免疫科醫生的檢查也確認了這一點。浙大二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薛靜說,其實,齊大伯先後出現的症狀就是多部位小血管炎的表現。簡單來講,血管為神經輸送營養,血管損傷後神經缺少足夠的營養支持,相應地也受到損傷。「由於炎症可以損傷全身各處的血管,系統性血管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常常是複雜多樣,變化多端,很容易被誤診,大多數屬疑難雜症。」薛靜說。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一、談到類風溼關節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死的癌症」、「骨病」、「關節炎」,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是風溼病的一種,是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溼關節炎又稱類風溼、類風關。據我國流行性病學調查顯示,該病的患病率在常見慢性病中排名第四。
  • 市中醫醫院風溼病科主任朱孟鑄:力推風溼免疫檢查 中西醫特色治風溼
    殊不知在風溼病的疾病譜中,有不少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如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可見它治療難度之大。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它曾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也得到化解,風溼病變得「可防、可控、可治」。臨沂市中醫醫院就有這麼一位不斷攀登,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讓一名名風溼病患者脫離了疾病之苦的醫生,他就是臨沂市中醫醫院風溼病科主任朱孟鑄。
  • 2020 ACR速遞:TNF-α抑制劑治療不同風溼免疫病,有何進展?
    那麼在首日202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年會上,TNF-α抑制劑又有哪些最新進展呢?讓我們一睹為快! 1 難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患者,英夫利西單抗長效又安全 雖然英夫利西單抗在日本已獲批准,但其在高加索人(白人)中應用的數據大多為小樣本,且尚無白人中英夫利西單抗優化治療的數據。
  • 2019醫療大數據Datathon:打破學科邊界,獲得跨越式成長
    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將再度聯合麻省理工學院、《中國醫療設備》雜誌社、中國醫院協會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2019中國醫院協會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PLAGH-MIT醫療大數據學術交流及Datathon活動」。
  • 生物醫學工程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2021」
    導言:今天和同仁們分析生物醫學工程科SCI論文的大數據分析。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但是卻收穫了我們最大的快樂。因為發現,中國的生工竟然這麼厲害。1,生工科論文概況生工科領域已經發表了139,561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20,825篇。
  • 【冬病夏治】一年一度伏天至 又到伏貼最佳時——內分泌風溼免疫科...
    【冬病夏治】一年一度伏天至 又到伏貼最佳時——內分泌風溼免疫科「冬病夏治」正當時 2020-07-10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