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葉杭子梢(Campylotropis pinetorum)來自於豆科杭子梢屬。
灌木,枝粗壯密被絨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花軸及總花梗密被絨毛,常於頂部形成密集的圓錐花序;
花冠帶淡紅色或近白色或帶淡綠黃色,莢果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通常被開展的短柔毛或長柔毛。
產貴州、雲南、廣西。生於山坡、灌叢、林緣、疏林內、開闊的草坡及溪流旁等處,海拔700-2 800米。越南及泰國也有分布。
根入藥,能通經活血、舒筋、收斂、止痛。
文中絨毛葉杭子梢是在昆明植物園遇見的,在知網搜索她的時候,多是關於木本飼料作物的介紹。我們來看木本飼料作物有什麼特點吧。
巖溶環境作為一種像沙漠邊緣一樣的脆弱環境,減少石漠化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途徑之一。
現有的石漠化地區,土壤、水分、小氣候、礦質肥料等較差,若植樹造林,效果不好。相反草本植物、灌木較喬木對不良條件有更強的適應性,能迅速地生長。
因此必須依據植被演替規律,有些地段特別是中度重度石漠化地區必須先草(草本植物)後灌木、喬木或先灌木後喬木。
而灌木在巖溶環境中具有一定的生長優勢,其耐旱節水,根系發達,繁殖容易,生長穩定,具有很強的復壯更新和自然修復能力,栽種灌木,一般2-3年就能形成茂密的灌叢。
灌木與草本相比,根系能更深入土壤,吸收其中的養分和水,從而能更好的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且一般為多年生植物,在管理方面優於草本。
灌木中許多具有飼料價值,如胡枝子、木豆、山毛豆等灌木的葉片、嫩枝條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
牲畜適口性好,牛、羊、豬都喜食,特別是山羊對灌木嫩枝葉的採食量佔全部日糧的50%-80%,其大部分嫩枝葉富含蛋白質,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有些灌木的營養成分優於豆科牧草,如銀合歡、紫穗槐、沙棘、多花木蘭、木豆等鮮葉的粗蛋白含量佔乾物質的21%-24%,比盛花期的紫花苜蓿高。
槐葉乾粉和紫穗槐葉粉還富含胺基酸、維生素,尤其是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2含量很高。
多花木蘭枝葉、種子產量高,營養成分豐富,飼用價值高,在豬體內消化率可達到50%-70%。
南方刺灌叢粗蛋白含量較高,分布廣,適口性好,是南方3600萬隻山羊的重要飼料來源。
不少飼用灌木胺基酸總量高於小麥麩,而且部分豆科灌木的胺基酸含量可接近豆類,是植物蛋白飼料理想的原料來源。
絨毛葉胡枝子的介紹就到這裡啦,之後對於灌木,又多了些思維,可以利用她的特性來改善巖溶環境。
除了草本,木本植物也是不錯飼料來源,其實有些羨慕動物可以吃各種植物,他們的胃和解毒能力都比我們強,然後那些植物又有一定的治病作用。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1)巖溶和非巖溶環境條件下飼料灌木營養價值的對比研究 黃芬 廣西師範大學
(2)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