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嚴格保密狀態的51區吸引了眾多陰謀論者和不明飛行物愛好者。圖為51區邊界隨處可見的警示牌。(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10月7日報導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4日稱,從聳人聽聞到饒有趣味再到荒謬之極,政府和軍方的秘密可謂無所不包,但其中大多都不缺少吸引力。從美國空軍打造超音速飛碟的秘密計劃到而今已家喻戶曉的二戰時期生產首枚原子彈的科研計劃,下面說說軍方和中央情報局的七個已解密的秘密。
1.「曼哈頓計劃」
「曼哈頓計劃」是其中一項最有名的秘密科研計劃。該計劃最終造出了世界首枚原子彈。計劃始於1939年。在秘密偽裝下,物理學家們對原子武器的潛在威力進行了研究。1942年至1946年,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萊斯利·格羅夫斯少將擔任該項目負責人。
1945年7月16日早上5點30分,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以南193公裡的阿拉莫戈多空軍基地對名為「特裡尼蒂」的核裝置進行了爆炸試驗,首枚原子彈成功引爆。「特裡尼蒂」原子彈爆炸試驗的一個月後,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
2.「文件夾行動」
1946年9月,哈裡·杜魯門總統授權實施一項名為「文件夾行動」的計劃。該計劃旨在二戰後吸引納粹德國科學家赴美效力。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的官員們招募了多名德國科學家赴美協助開展戰後工作。此舉還旨在確保寶貴的科學知識最終不會落入蘇聯或已分裂的東德或西德之手。
「文件夾行動」招募的最有名的人物要屬火箭專家韋恩赫爾·馮·布勞恩了。布勞恩後來成了美國航天局「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策劃人。
3.「怨恨計劃」
雖說51區並不是絕密級別的外星人研究基地,但美國空軍確實研究過不明飛行物是否存在的問題。「怨恨計劃」是個短期項目,於1949年啟動,該項目的任務就是研究不明飛行物。此前還有一項「信號計劃」。該項目在1949年初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稱,雖說某些不明飛行物看上去確實像飛行器,但沒有足夠的數據確定他們的來源。
「怨恨計劃」的批評人士說,該項目開展的實際科研活動非常少。「怨恨計劃」負責人愛德華·魯佩爾特著書寫道:「該項目並未對過去有關不明飛行物的文件進行大量研究……所有評估工作都是在不明飛行物不可能存在這一前提下開展的。」
4.神秘的「51區」
幾乎沒有哪個地方會像51區這樣吸引陰謀論者和不明飛行物愛好者了。51區是內華達州格魯姆湖附近的一片偏遠沙漠地帶,位於拉斯韋加斯西北方向大約134公裡處。該基地處於嚴格保密狀態,這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51區一般總會與超自然活動聯繫到一起,其中包括一種普遍說法,即51區藏有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
2013年7月,中央情報局解密文件首次承認了51區的存在。文件證實,這座絕密基地用於測試各種間諜飛機,其中包括著名的U-2偵察機。雖然51區從未被對外宣稱是一座秘密基地,但在51區進行的科研等活動屬於美國保密度最高的機密。
5.「MK-ULTRA計劃」
冷戰期間,中央情報局啟動了「MK-ULTRA計劃」。這是一項秘密且非法的人體研究計劃,旨在研究潛在的意識控制系統。該計劃的工作人員對催眠術、生物製劑以及迷幻藥和巴比妥酸鹽等藥品的效果進行了人體實驗。一些歷史學家表示,該計劃旨在研製一種意識控制系統,可用於對潛在殺手的大腦進行「編程」。
1973年,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理察·赫爾姆斯命令銷毀全部「MK-ULTRA計劃」的文件。但對該計劃的正式調查還是在幾年後啟動了。
6.「冰蟲計劃」
上世紀60年代,美國陸軍著手實施一項秘密任務,在格陵蘭冰蓋下方建設一系列移動核飛彈發射場。該計劃的目的是將中程飛彈部署在足夠近的範圍內,以對蘇聯境內目標實施打擊。
該計劃代號為「冰蟲計劃」。為測試該計劃的可行性,美國陸軍在1960年啟動了一項名為「世紀營」的計劃做幌子。在這層偽裝下,工程師們建造了一個由地下建築物和隧道組成的網絡,其中包括生活區、廚房、娛樂廳、醫務室、試驗室、庫房、通訊中心和核電站。
丹麥政府對該基地毫不知情。基地運行了7年時間。「冰蟲計劃」於1966年被取消。如今,被壓垮的「冰蟲計劃」的殘骸就埋在北極積雪的下方。
7.「1794計劃」
2012年底,美國空軍解密了一批文件,其中有文件記錄了一項建造飛碟式飛行器的秘密計劃,這款飛行器的設計初衷是擊落蘇聯的轟炸機。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名為「1794計劃」,於上世紀50年代啟動,工程師團隊的任務是建造一款可在高海拔進行超音速飛行的碟式飛行器。
「1794計劃」於1961年12月被取消,因為據多次試驗結果表明,從空氣動力學角度講,飛碟式的設計並不穩定,且很可能在高速飛行狀態下出現失控(更不用說超音速飛行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