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種蛆蟲不僅可以吃還能做成手術線和化妝品
鮮活蠅蛆,冬季需要在20℃以上溫室才能孵化
本報訊 「這是我用麩皮孵化的蠅蛆,很乾淨。我們都吃過的,味道不錯,你也嘗嘗吧。」
說這話的,是浙江省農科院的姚燕來博士。聽到的人心理反射都是:「說話的人太瘋狂了,這麼噁心的東西,覺得以前都是茅坑裡到處爬的,別說吃了,看到就想吐啊。」
那麼,蠅蛆幹的滋味如何?錢報記者和專家一起,抓了幾撮嘗了嘗,它的口感酥脆香甜,有點像小蝦米。
專家說,雖然開發可食用的蠅蛆,不是省農科院專家組的研究本意,但經麥麩等清潔孵化的蠅蛆,經過超100℃的高溫炒制,理論上也可以被人們食用。
大多數人對蠅蛆是極度排斥的,省農科院的專家們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在骯髒的環境下,蠅蛆為什麼能頑強地健康生長?就是因為這樣另類的思考,專家們發明了利用蠅蛆分解豬糞等畜禽糞便,以獲得高效有機肥及可循環利用蠅蛆的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自從2011年參加工作,姚燕來作為課題組的重要成員,開始了每天和臭烘烘的豬糞、令人作嘔的蠅蛆打交道的工作,但他卻樂此不疲。
「我們發現,蠅蛆含有豐富的抗菌肽,這是天然的抗生素,能幫助它們殺滅病源微生物,即使是在很骯髒的環境下,蠅蛆也能健康成長。不過我們實驗發現,麥麩裡孵化的蠅蛆長得更好些。」
姚燕來說:「蟲子是國家允許添加的飼料成分,其實,人類已經開始間接食用蠅蛆了。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蠅蛆在水產養殖上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比如魚蝦養殖添加蠅蛆粉作為飼料,可以讓魚蝦少發病,傷口癒合更快,減少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
經過推廣,現在全省經畜禽糞便孵化的蠅蛆,最高年產量超過3000噸,經過清洗和100℃以上高溫烘乾後,作為水產養殖添加飼料供不應求。蠅蛆55%以上是蛋白質,而且是優質蛋白;20%含量是甲殼素,它有保溼抗炎抗癌的功效,可以做成手術線,還有高檔化妝品原料。
姚燕來說:「雖然傳統印象中,蠅蛆常見在糞便中,但經過實驗對比,我們發現,麥麩孵化效率是最高的。通過清潔環境孵化的蠅蛆,高溫烘乾後,檢測不含任何病原菌,是可以被人食用的。」
昆蟲能成為人類的食物,拯救世界?英國BBC甚至就此拍攝了一部吃蟲子的紀錄片,裡面有人類大快朵頤油炸大蟑螂的畫面。我國一些省份,也有食用蟲子等風俗習慣。也許有一天,吃蟲子也可能成為喝咖啡一樣全球風靡的新食尚。
本報記者 施雯 本報通訊員 邵敏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