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我們在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安檢排爆大隊見到陳亞超。
「你好,我叫陳亞超,是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安檢排爆大隊中的一名排爆手,從事排爆工作已經有5年了。」頓了一下,他衝著我們一笑,有點不好意思地問道:「這麼說行嗎?」
面對鏡頭時,陳亞超顯得略微有些拘謹,每說一句話,都會認真的想一下,再慢慢的說出來。「我們大隊一共有25名排爆手,如果說特警都出現在最危急的關頭,那我們排爆,可能就是衝在危急關頭的最前面。」
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安檢排爆大隊、排爆手、危機關頭最前線、這幾個關鍵詞背後的含義。
簡單來說,陳亞超和他的隊友,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拆彈專家」。
(陳亞超採訪視頻)
01.
與死亡對賭
隨時都可能面臨生死考驗
『排爆手』是毋庸置疑的高危職業。
重大活動安檢,應對爆炸恐嚇,處理疑似爆炸物…這些仿佛只有電影裡才會出現的詞彙,都是他們的工作日常。
—「第一次接觸炸彈的時候緊張嗎?」
—「緊張,也害怕。」
說起第一次出任務時候的心情,陳亞超並沒有掩飾當時的緊張和害怕,但當我們問起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危險的特殊職業時,他卻告訴我們,他是主動報名成為一名『排爆手』的。
// 出任務前,陳亞超會進行設備檢查
「當時沒想別的,就覺得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需要有人去。」所以,在參警新訓結束後,陳亞超在很多人都不理解的情況下,選擇了安檢排爆大隊,自願成為一名排爆手。
現如今工作5年,從最初的害怕緊張,到現如今的鎮定冷靜,獨當一面背後,藏著的是無數次的高壓訓練與一次次的生死挑戰。
// 陳亞超在隊友的幫助下穿防爆服
系統化學習排爆理論知識,無數次穿著70斤重的排爆服練習往返跑,模擬自製爆炸物,實操排除「定時炸彈」…
這些訓練,是每一個排爆手正式上崗之前都必須要經歷的,為的就是能讓他們在任何高壓危險環境下,都能保持足夠的冷靜、高度的專注與準確的判斷力。
排爆的危險眾所周知,陳亞超心裡也很清楚。70斤重的排爆服、沉沉的防爆頭盔、近距離接觸爆炸裝置、一點點清理線路、切斷導線、斷開電源…每一次排爆任務中的每一個細節,排爆手所需要面對的困難與危險,都是旁人無法想像的。
但在回答為什麼明知危險,依然還要堅持選擇時,陳亞超說:「這是一種使命感。」
他不是第一個自願成為一名排爆手的人,更加不會是最後一個。作為一名排爆手,他跟隊友一樣不怕危險和犧牲,也跟隊友一樣,因為有做排爆手的特殊經歷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平安。
每一次訓練都會拼盡全力,每一次出任務前都會仔細檢查設備,每一次面對真或假的爆炸物,都當作真的嚴陣以待。
「畢竟咱們肩膀上扛著的,除了自己的生命,還有城市跟市民的安全。」陳亞超笑了笑,「排爆手不能錯。」
02.
越是危險
越要衝在最前面
在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安檢排爆大隊當中,像陳亞超這樣的專業排爆手,一共有25名。
回憶自己還是一名普通隊員時出任務的情形,陳亞超說,那時候遇到可疑的爆炸物,大隊長和主排手都會衝在前面,讓他們這些新手更放心更安全。
讓年輕的同事靠後,是隊友對新人的保護和關愛,是安檢排爆大隊所有隊員心中不成文的規定,也是排爆手們的責任與擔當。
// 進行現場拆彈訓練
現如今,5年過去了,陳亞超從一個「外行」成長為現在能夠獨當一面的排爆隊員,他也開始在出緊急任務的時候,自己衝在前面,讓年輕的同事靠後…
「越是危險,就越應該走在最前面。」靠著這樣的信念與使命感,陳亞超和安檢排爆大隊的25名隊員的業務能力越發精湛,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各大重要活動的安檢防爆工作之中。
前段時間的武漢軍運會、北京的一帶一路、青島的上合峰會、廣州的財富論壇、廈門金磚會議…這些年來,每逢重大活動,現場就一定會有陳亞超和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安檢排爆大隊的身影。
24小時枕戈待旦,活動場館安檢搜爆,經常一忙起來,就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陳亞超說,「執行任務有時候也會覺得辛苦,但是看到活動順利,現場安全,那我們一切付出就都值得。」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很安全,覺得炸彈是存在於電影和電視劇裡才有的劇情。
但其實,不是沒有炸彈,而是因為有像陳亞超這樣的排爆手,在我們沒有意識的時候就把危險解除了;不是沒有壞人,是因為有人一直在負重前行,替我們守護城市平安。
他們沒有銅皮鐵骨,沒有三頭六臂,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肉體凡胎,會累會傷會病,當然也會害怕。
但是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勇士嗎?是那些明知前路艱難險阻,仍然一往無前的人。
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我忍不住問陳亞超,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排爆手的工作,你會怎麼說?
他想了很久然後告訴我,守門人吧。
他們是守門人,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把危險關在外面,把歲月靜好和城市平安關在裡面。
誰也不是天生就是英雄,可總有人願意選擇成為英雄。
他們或許沒抓過壞人,但他們每一天,都在保護好人。
素材來源:更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