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2020-09-13 狂丸科學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


能聚能散,能屈能伸。上一秒它是一灘鐵水,下一秒就給你變個猛男。

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


跟科幻片比起來,現實中真正的液態金屬看起來人畜無害:不過,說起破壞力,它還真是有幾分電影裡的樣子。


讓我們先找來一個鋁製易拉罐,然後把漆弄乾淨,最好磨亮或者用刀劃幾道,然後再把這種金屬抹到磨亮的地方,放上一段時間。


然後,用手指頭稍微一用力,你會發現,易拉罐變得好像脆弱的紙片?


如果這個易拉罐中正巧裝著可樂,畫風可能是這樣……


這種金屬還能用來開鎖,把這種金屬澆到鋁鎖上,鎖會變成這副模樣:不過,這個變化需要好幾個小時時間,所以等鎖變脆的時候,開鎖公司的早就下班回家吃晚飯了。


如果,我是說如果你不慎把金屬鎵倒在了自己的iPhone上,恭喜,你現在有一個完美的理由可以換新機了。


不過,用這種神秘金屬溶解其他金屬(例如圖中的鈉)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加水,不然他倆會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藝術:


這個現實中的破壞王,就是液態金屬——鎵。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

別人都是「熱脹冷縮」,鎵卻像冬眠的黑熊一樣「遇冷變胖」。鎵在降溫之後會發生過冷卻,並且固化時體積變大,之前手裡的液態鎵,直到0℃也能保持液態。

金屬鎵表示:我憑本事變的液態金屬,憑什麼讓我變回去!


別的金屬都是一副「鋼筋鐵骨」,怎麼到了鎵他就變成了一灘液體呢?

這就要從固體內聚能開始說起。

「固體的內聚能,是指大量獨立的原子結合成固體時每個原子釋放的能量。」


打個比方就是,如果你手裡有軟塌塌,黏糊糊的一坨面。這坨面軟軟黏黏,揉成麵團費時費力。不過你揉的過程越用力,麵團就越不沾面盆,如果用力過猛,麵團還會硬邦邦。


內聚能也遵循這樣的原則,內聚能越強,原子間結合越緊密,熔化材料就越困難。粗略的來說,許多材料的熔點都和內聚能成正比。


那也就是說,金屬鎵的內聚能低,所以熔點低唄?

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金屬鎵的熔點低,還因為它的「戶型」不好!

啥?這年頭「原子」都開始搞房地產了?


金屬的晶體結構,就是他們「原子」落戶的「戶型」。不同金屬,這「戶型」也不一樣:有立方的、有正交的、有四方的、有六方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固態金屬戶型,畫風都是比較嚴謹的。


但是作為「摸魚肥宅」,鎵住的屋子跟私搭亂建一樣:鎵作為金屬,在正交結構的基礎上,居然出現了金屬中少見的共價鍵,堪稱金屬界的「男上加男」!


一堆相對緊密的金屬鍵,加上一堆松松垮垮的「共價鍵」。讓金屬鎵的結構變得不那麼緊密。受到加熱之後,松松垮垮的共價鍵也會不斷的扭曲變形,金屬鎵也會放飛自我,變成一灘銀色液體。

這一系列的物理性質,也讓金屬鎵難以保存:還記得鎵在凝固時體積會延展變大嗎?金屬鎵熔點低,很容易在熔化和凝固之間反覆橫跳。容器裡如果裝了太多金屬鎵,就會自己冒出來。


尤其是金屬鎵的密度還高於玻璃密度,這就導致金屬鎵只能儲存在塑料容器裡:如果你把液態的鎵滿滿的倒進一個玻璃瓶,你會看到金屬鎵不斷的浸潤玻璃,時間長了,你還能聽到「咔嚓」的一聲——沒錯,玻璃瓶被撐碎了。

說了這麼多,這跟我徒手拆易拉罐有什麼關係?

這當然不是什麼超級神功,而是因為金屬鎵和金屬鋁之間發生了一些神奇的變化。


然而,和你想像中不同的是,金屬鎵和金屬鋁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易拉罐在鎵的影響下,變得跟紙片一樣,還是要從鎵和鋁的微觀結構說起:

鋁的結構跟鎵比,那是妥妥的「氣質型男」,排布結構更為規則。不過規則的排布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雖然外觀規矩了很多,但是鋁原子之間的縫隙並不小。


金屬鎵作為一灘液體,裡面的原子也比較散漫,看到這些縫隙也會見縫插針。

這就像「肥宅」拉著「型男」直接說道:大哥擼串不?

本來緊密的「鋁-鋁」相連,就變成鬆散的「鋁-鎵」相連。


之前將內聚能的時候我們說,結構規則,有著緊密連接的物體,內聚能更好,硬度更高。金屬鎵的「見縫插針」,直接破壞了金屬鋁的結構,最後易拉罐也就變成了脆脆的「紙片」。

如果我們打磨掉金屬鋁外層與空氣反應產生的氧化鋁保護層,這個過程會進一步加速。

說了這麼多,鎵真的像一開始說的一樣,是沒用的「肥宅」嗎?

當然不是。液態鎵的穩定範圍相當的高,非常適合用在高溫溫度計和高溫壓力計的儀表中,並且也可以在工業中用來傳導熱量。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與非金屬反應製備半導體進行摻雜,在電子工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

跟同為液態金屬的汞相比,像是鎵銦合金這樣的低溫合金對人體更加友好:如果你的身邊有著電腦硬體發燒友的話,可能會聽到他們會用「液金」來給高溫的硬體散熱。「液金」中部分高端產品,使用的就是鎵銦合金,它的導熱性能優秀,可以帶走不少熱量,幫助提升硬體性能。

如果你還想在他們的面前秀一波操作,你還可以告訴他們:塗抹液金的時候,不要與焊點和表面沒有防護層的金屬元件接觸,更不要直接用液金覆蓋住整個精密元件。不然散熱沒散出去,電腦可能還會因為返修大打折扣。


除了可以導電,鎵銦合金還可以通過通電控制電子的移動方向,或者依靠磁場進行運動,實現金屬的定型和定向移動。


科幻迷心心念念的「液態機器人」,也許有一天就要靠它實現了。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玩具、書籍、科技產品,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有趣萬物。

相關焦點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能聚能散,能屈能伸。上一秒它是一灘鐵水,下一秒就給你變個猛男。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如果,我是說如果你不慎把金屬鎵倒在了自己的iPhone上,恭喜,你現在有一個完美的理由可以換新機了。不過,用這種神秘金屬溶解其他金屬(例如圖中的鈉)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加水,不然他倆會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藝術:這個現實中的破壞王,就是液態金屬——鎵。
  • 珍貴的「生命金屬」!擋硫酸、王水腐蝕,中國人竟用Ta當水杯?
    但有了保溫杯,未必能喝到「放心的熱水」。  某電視欄目組曾做了一期「保溫杯」的專題報導。記者專程產地走訪,工人直接明說「都有毒!鉛、汞...重金屬都超標」。    難道保溫杯真的不能想裝什麼就裝什麼嗎?  有一種新材料可以,它就是被譽為「生命金屬」的鈦!
  • 液態金屬真的存在?
    還記得Arnold Schwarzenegger電影裡面的液態金屬結束符嗎?如果我告訴你這種材料並不是某人幻想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呢?它是鎵,一種性能很強的金屬。可是為什麼這種鎵會如此特別呢?首先,這種易碎金屬的熔點為29.76°C(85.57°F),所以如果你把它握在手裡的時間足夠長,它就會變成液體了。它的這個特點確實很酷,但其實它還有更酷的屬性呢。比如說,它會「攻擊」其它金屬,例如鋁。稍後你就會看到下面相關的視頻了,你會看到只需一滴鎵,就足以熔化可樂罐的結構了,之後只要你用拇指輕輕一碰可樂罐,罐就會破出一個洞了。這是鎵滲入到鋁裡面去了的緣故。
  • 科幻變成現實?像《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誕生啦!
    博科園:本文為化學類在轟動全球的《終結者》系列電影中,一個邪惡的機器人變成了不同人類形態和物體,由於它的「液態金屬」成分,它能從狹窄的開口中滲出。通過添加磁性粒子,如鎳或鐵,研究人員可以製造出液態金屬,可以用磁鐵操縱這些金屬。然而,由於磁性液態金屬表面張力高,大多數只能水平移動,必須完全浸入液體中才能避免形成膏體。梁胡,劉靜和同事們想要製造一種磁性液態金屬,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動和拉伸,而不需要將材料完全放入液體中。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首先研究了浸入液體中的材料。他們將鐵粒子加入到浸入鹽酸的鎵、銦和錫合金的液滴中。
  • 《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要成為現實了嗎?
    鎵、銫、銣這三種金屬都能在掌心融化,但是這個操作有危險,請不要輕易嘗試。水銀對生物體有毒害作用,銫性質極為活潑,能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氣且爆炸,需要嚴格密封處理;銣和銫的性質類似,由於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熱,可使氫氣立即燃燒。
  • 液態金屬手機究竟是什麼"鬼"?
    類似情節在電影《終結者》中也有出現,以某種金屬材料製成的機器人,可隨意改變形態。這兩部電影中,這種材料是產自「賽博坦星球」的液態金屬。無獨有偶,最近有報導稱2015年年底將有一款全液態金屬智慧型手機發布,聽起來很炫酷,那麼,現實中的「液態金屬」能否像電影中那樣,隨意變換形態呢?
  • 萬物理論03·重大突破「遺傳密碼」
    氫」才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其次是「氦」,它們兩者佔宇宙中所有愛因斯坦是錯誤的人,但是他的理論卻與現實背道而馳,在勒邁特的模型中,宇宙始於一個單一的、質量巨大的「原始原子」,伽莫夫在韋氏詞典中偶然查到的一個詞,這個單詞在英語中當時是已經廢置的單詞了,它的意思是「構成元素的原始物質」。
  • 中國領航液態金屬機器人,「終結者」T1000最初雛形在這裡!
    《終結者2》中有個大反派-T1000,無所不能不惡不做的前提是,他是液態金屬做的超級機器人,可以隨時幻化成液態的他簡直無所不往、恐怖至極!電影中,T-1000是由思想控制的液態記憶金屬構成,全身可以隨意變形,能夠模擬複製任何體積相當的事物和狀態,可將機體與外界環境融合,相信不少人看到T1000在劇中炫酷的各種潛入、變形、隱藏以及打鬥場景時都會不知不覺頭皮發麻吧?那麼問題來了,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科學家意圖做一個由液態金屬構成的機器人呢?
  • 什麼是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iPhone靠譜嗎?(全文)
    之前有消息稱蘋果收購了主攻液態金屬研發的公司Liquidmetal,而兩者的合作也在秘密的進行中,同時蘋果還積極的遞交液態金屬在iPhone、iPad用途、製造方面有關的專利,很多人都曾大膽假設,下一代iPhone或許就會採用液態金屬材質的機身。
  • 令你腦洞大開的液態金屬,真的存在嗎?
    這樣甚至有的人說:看過終結者2的人都知道,T-1000液態金屬要是用在現實生活中的產品上,大家可以放心摔,自動修復無敵。。。然後將兩個同材質同重量的小球從A、B兩玻璃管上方同距離落下(不要問我為什麼不是液態的啊~終結者裡面的T-1000也不總是在地上流呀流的。。。)我們看到B玻璃管中的小球彈的高度和次數比A玻璃管中小球都高多了~這說明液態金屬的彈性比普通的鋼材好太多了。第一個實驗就結束了。。。接下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第二個實驗!!
  • 理化所等發現液態金屬胞吞效應及呼吸獲能現象等類生物學行為
    該自振系統十分簡單,只需在室溫下將液態金屬置於鹼性溶液中即可實現,這與著名的汞心臟效應中須藉助兩類金屬與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來產生搏動的機制不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空氣、液態金屬、溶液三相線處的表面張力存在梯度導致了Marangoni流動。該發現為液態金屬自振蕩馬達的實現提供了基礎。
  • 金屬的密度低於水?劉靜團隊再次實現液態金屬領域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劉靜團隊首次提出「輕質液態金屬」的概念,研發出了密度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為打造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基礎。密度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液態金屬」,是一種不定型、可流動液體的金屬,可看作是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
  • 能輕易腐蝕金屬,溫度超高
    自然跟地球的海洋有著巨大的關係,而且我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也正是因為地球有著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才使得生命能夠誕生跟發展。可能因為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裡,水資源很充足,以至於讓我們產生了一種水很平凡的假像。其實水是一種很不平凡的物質,當人類開始科技時代,科學家們就開始了探索水的路程,而再研究過程中,科學家越發的發現水的不平凡。
  • 液態金屬:金屬材料中的新貴,具有重大產業化前景
    液態金屬是金屬材料中的新貴,是金屬領域中少有的高利潤產品,未來有可能逐漸替代現有的材料,並製造出突破性產品,能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鋰電池、3D列印、柔性智能機器、血管機器人等領域。液態金屬強度是鎂鋁合金的10 倍以上,不鏽鋼、鈦合金的2 倍以上;硬度同樣是鎂鋁合金的10 倍以上,不鏽鋼、鈦合金的1.5 倍以上。
  • 萬物背後的科學,別不信,真的存在
    世界上任何兩個人之間,真的只需要六個人就能產生聯繫?比如250定律。魚叔一篇文章有1人點讚,就等於獲得了250人的認可?即使難以解釋清楚,但也確實說明: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又緊密相關的聯繫。《一一》裡說,電影讓生命延長了三倍。不僅如此,電影還能讓知識傳播得更快。
  • 基於液態金屬的這些特質,人類對其研究趨向實用
    文/東方亦落在美國拍攝的一些科幻電影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強大到逆天的機器人,比如《超能陸戰隊》中的微磁機器人,無論怎樣破壞,哪怕被分解也還能重新組合到一起。再如《終結者2》中的T-1000,不管遭受什麼樣的傷害都能在一瞬間自動復原,甚至可以隨意「整容」與改變身形。儘管這很炫酷,但細思恐極,有這樣的存在還是相當可怕的。
  • 用這種液態金屬,可以造出現實版終結者
    ,而液態金屬機器人在現實中也早已不僅僅是一個概念,雖然看似是天方夜譚,但國內外的科學家一直在這個方向上耕耘不輟。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市RMIT大學的研究團隊從無毒金屬鎵合金提煉了出一種特殊的導電材料,它可以自動變形,該高校的研究人員正嘗試使用這種導電的液態金屬製造電子元件。  眾所周知,金屬鎵在室溫條件下就會呈現液態,如果它與銦和錫等金屬混合加入到水中,並改變PH值,這種混合材料就可以神奇的實現自由移動。
  • 液態金屬的意義與作用
    在精度方面,液態金屬成型的產品可以和機器加工產品的工藝一爭高下,並且沒有附加成本與廢棄材料。在抗腐蝕性能方面,液態金屬合金也展現出了超常的能力,尤其在工業應用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如食品加工、醫療設備、戶外運動設備、航海產品等方面。
  • 「夢之墨」開創液態金屬列印技術,大幅降低電子電路生產門檻
    的研究實驗中,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靜博士注意到部分液態金屬黏附在了實驗材料表面,這在實驗時偶有發生,並不會對實驗本身造成影響,卻多少令人有些困擾。望著這些「意外產物」,一向思維活躍的劉靜不禁思考液態金屬更多可能性:既然液態金屬能附著在某些物質表上,那麼有沒有可能將其控制,利用液態金屬本身具有的室溫下具有液體流動性、導電性好、沸點高等固有特性,開發更多更有前景的應用? 於是劉靜與其團隊大膽開拓了液態金屬的列印研究。
  • 中國的三大黑科技:液態金屬有生命、沙漠加水變良田、蚊子在絕育
    今天跟大家介紹中國的三大黑科技液態生命金屬提到液態金屬,大家會想終結者裡的機器,大反派就是液態金屬造的,能夠隨意變形。事實上,科幻小說裡的東西正在變成現實。清華大學教授劉靜就研發出了液態金屬,這種金屬具備生命的一些特徵,比如能「吃」,泡在溶液裡的液體金屬會吞下鋁箔。還能跑,吃「飽」了以後就會開始四處移動。動作還特別的靈活,能夠轉彎,能夠跳躍。碰到拐彎或者難以通過的地方,還會停下來「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