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液態金屬的這些特質,人類對其研究趨向實用

2020-12-04 最極客

文/東方亦落

在美國拍攝的一些科幻電影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強大到逆天的機器人,比如《超能陸戰隊》中的微磁機器人,無論怎樣破壞,哪怕被分解也還能重新組合到一起。再如《終結者2》中的T-1000,不管遭受什麼樣的傷害都能在一瞬間自動復原,甚至可以隨意「整容」與改變身形。儘管這很炫酷,但細思恐極,有這樣的存在還是相當可怕的。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機器人可能真的會在現實當中出現。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和斯旺西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可通過電場使液態金屬變為各種二維形狀的方法,如變成心形或字母等等。研究團隊表示,這一發現表明了液態金屬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新材料」,可能在智能電子設備、軟體機器人以及醫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實際上,英國此次對液態金屬的研究並非首例,此前人類對液態金屬的關注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尤其是中國對液態金屬的研究更為突出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液態金屬本身具備諸多,人類對其開發程度日益加深,相信液態金屬在未來的人工智慧及智能硬體領域能夠取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一、液態金屬「神通廣大」是由哪些特質決定的?

所謂液態金屬,即不定型金屬,也稱非晶合金或金屬玻璃,可將其看作由正離子流體與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它擁有獨特的原子結構,排列無序。它是金屬但卻擁有流動的特質,它很輕但卻極為強硬,同時具有高彈性。它還能一次成型,免去加工的繁瑣程序。

液態金屬具有極為優越的性能。其強度為不鏽鋼的3倍,鋁、鎂合金的10倍以上,鈦合金的1.5倍以上,就算是在輕合金中,液態金屬的單位密度強度也是最高的。液態金屬的安全使用強度為1500 Mpa,彈性應變能量可達到19Mj/m2,而最好的彈簧鋼的彈性應變能量也僅能達到2.2Mj/m2。

在硬度上的優勢,使得液態金屬在耐磨或抗劃痕的領域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良好的彈性能夠滿足其他金屬不能滿足的某些特定領域。比如在壓力下彎曲,但要求不能變形的醫療設備,或是能夠反覆彎曲,還不能出現塑性變形和硬化的壓力傳感器。

在精度方面,液態金屬成型的產品可以和機器加工產品的工藝一爭高下,並且沒有附加成本與廢棄材料。在抗腐蝕性能方面,液態金屬合金也展現出了超常的能力,尤其在工業應用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如食品加工、醫療設備、戶外運動設備、航海產品等方面。

對於其他金屬而言,如果不做拋光、研磨等二次加工,是無法達到這種精度的,而在許多領域,金屬的反光性能是極為重要的,液態金屬合金的光潔度就能夠達到高光反射的效果,而且還能進行拋光,還不必犧牲其他的性能。

此外,液態金屬合金屬於無磁性材料,而且與其他磁性物體接觸也不會沾染任何磁性。因此可應用於核磁共振設備的組件,電磁開關的外殼,或是高射頻功率領域。

綜上所述,液態金屬不僅具備優質功能,還能以注塑方式成型,使得設計者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此外,其一次性淨成型的特質也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加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效率。液態金屬擁有的眾多優勢,使其擁有極為廣闊的應用空間,在環保、醫療、智能硬體、AI、航空航天等領域都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液態金屬的種種優勢,也吸引了各國科研團隊和企業的注意。關於液態金屬的研究,人類也取得了頗多成果。這些成果有助於引導液態金屬被應用於實際生活中,甚至在未來實現商用。

二、人類對液態金屬研究深化,成果可觀趨於實用

英國最新的關於液態金屬的研究,其原理就是由計算機製造出改變液態金屬形狀的電場。也就是說,液態金屬的形狀與位置可通過計算機編程進行控制。

研究團隊成員、來自薩塞克斯大學的思睿拉姆·賽布萊恩認為:「液態金屬在可變形領域潛力巨大。它們獨特的屬性包括表面張力可由電壓控制、高導電性以及室溫下液態與固態相變」。儘管這一技術尚處初級階段,但它已經展現出了在電子智能設備、柔性屏及軟體機器人等方面的應用潛力。

其實,在液態金屬研究方面,中國的步伐相當領先。去年8月,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液態金屬機器人領域有重大進展。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團隊發現,液態金屬具備與細胞類似的吞噬外界顆粒的「胞吞效應」,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並且他們還發現液態金屬具有「呼吸獲能」的本領。

研究發現,處於溶液環境中的液態金屬,在受到電場或者化學物質的作用之時,能夠產生胞吞效應,高效地將周圍的顆粒吞入體內。如在電解液的環境中,一塊鎵基液態合金在「吃掉」鋁之後,可變身為機器形態,並進行長時間的高速運動,根本無需外部動力。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機器形態的液態金屬不僅能在自由空間中運動,還能在各種結構的槽道中穿梭自如。它們能自己調整體形和路線,似乎自身具備思考能力。

團隊負責人劉靜表示,此類功能「有點像生命」,故而稱之為「類生物行為」。事實上,液態金屬機器就像是軟體動物,其表現出的特殊性質已經與自然界中的軟體生物相當接近了。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的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若是將時間的標尺再向前延伸,會發現早在2015年,該團隊就已宣布研製出全球首臺液態金屬機器。該成果為流體泵送系統、血管機器人、柔性執行器甚至是更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技術基礎,並且將在醫學、軍事等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液態金屬的種種特性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例如我們可以期待像「終結者」那樣的機器人。當然,這是個遠期目標,最實際的,我們可以期待液態金屬給智能設備帶去的改變。

基於研究人員近年來在液態金屬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們可以期待電腦、手機等設備不再是中規中矩的方正,而是能被隨心所欲地設計成各種形狀,既酷炫又個性。曲面設計、柔性屏甚至是更為藝術的想法和造型都可能成為現實。屆時對提高銷量、擴充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以及推動整個行業進步絕對大有裨益。

其實,目前已有液態金屬技術初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事例。iPhone的組件中就用到了液態金屬。只不過由於其生產困難,並且對工藝要求極高,因此並沒能應用到iPhone的外殼之上,而是用在了SIM卡的取卡針中,這一零件由美國LiquidMetal公司生產。

液態金屬「隨遇而安」的特性以及一系列優勢,使得它在許多領域都可能被需要。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希望通過數字操控的方式,改變液態金屬的外觀、功能及物理性狀,為研製變形顯示器、更為靈活的智能設備甚至軟體機器人打基礎。

當然,與所有的新技術一樣,液態金屬的發展尚處不成熟階段。也許達到「終結者」水平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毫無疑問的是,液態金屬將對人類進入突破想像的時代起到加速的作用,並在未來為多個領域帶去革命性的變革。或許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像「終結者」那樣的機器人,但這種變化應該可以被感知到,並促使液態金屬在多個領域「大顯身手」。

相關焦點

  • :基於易熔合金的下一代液態金屬電池
    液態金屬是一種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可流動且具有高導電、導熱特性的高科技戰略新興材料,基於液態金屬的儲能裝置具有極佳的循環穩定性和功率密度,相比傳統的液流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也有優勢,被視為大規模儲能的理想技術。
  • 液態金屬能給計算帶來什麼(關注·走近「顛覆性技術」③)
    劉靜說,不同於傳統的電子計算機,從宏觀到納米尺度的金屬液滴,可以通過多種物理場效應,在液體環境下組裝出邏輯器件並對其進行編程。  傳統計算機以順序執行指令的方式運行,液態金屬構建的計算機,由於能通過多種方式同時進行編程,一次可同時執行多個指令,具有高度並行性的特點,因此運算速度上可能更快。液態金屬也具有更好的散熱性能,發熱量更小。
  • 戰略研究丨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
    常溫液態金屬及其衍生材料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興功能物質,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發現,催生出諸多全新的材料創製與應用,被視為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在此基礎上,文章論述了提出「液態金屬谷」的時代背景和發展液態金屬新工業體系的基本途徑,闡述了推進液態金屬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並構建相應資料庫的重要意義。液態金屬作為兼具基礎探索與實際應用價值的重大科學、技術與工業前沿,發展前景廣闊;相應研究有望促進人類物質文明進步、優化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將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尋求新一代變革性科技與工業的進程。
  • 華科:基於液態金屬水轉印技術面向快速生長嬌嫩植物的變形電子
    >Hydroprinted Liquid‐Alloy‐Based Morphing Electronics for Fast‐Growing/Tender Plants: From Physiology Monitoring to Habit Manipulation(基於液態金屬水轉印技術面向快速生長嬌嫩植物的變形電子:從生理檢測到生長操控)。
  • 液態金屬的意義與作用
    液態金屬的性質所謂液態金屬,即不定型金屬,也稱非晶合金或金屬玻璃,可將其看作由正離子流體與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它擁有獨特的原子結構,排列無序。它是金屬但卻擁有流動的特質,它很輕但卻極為強硬,同時具有高彈性。它還能一次成型,免去加工的繁瑣程序。
  • 液態金屬望「變身」計算機,這項「黑科技...
    據人民日報26日報導,日前,我國一個研究小組發表了一項成果,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於液態金屬的全液態量子器件技術的概念,並明確指出這一超越傳統的可變形柔性器件,有望助推新一代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
  • ...液態金屬望「變身」計算機,這項「黑科技」背後又隱藏哪些A股公司
    據人民日報26日報導,日前,我國一個研究小組發表了一項成果,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於液態金屬的全液態量子器件技術的概念,並明確指出這一超越傳統的可變形柔性器件,有望助推新一代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
  • 理化所在基於液態金屬結構色的可偽裝柔性機器人研究中獲進展
    理化所在基於液態金屬結構色的可偽裝柔性機器人研究中獲進展 2018-11-20 理化技術研究所 鎵基液態合金具有優異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低粘度、良好的流動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先前的研究中,其展現出了在外加電場和犧牲金屬的刺激下產生變形和運動的能力,在柔性機器人領域被寄予厚望。  鎵基合金一直以銀白色的金屬光澤示人。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報導了液態金屬表面在犧牲金屬或電場的刺激下可產生變色現象,使得液態金屬具備了類似章魚等頭足綱動物的柔軟、可變形變色的特點。
  • AM:磁極可重構的液態金屬永磁體
    這些問題限制了磁流體的實際應用。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何志祝研究小組針對這一問題,以室溫鎵基液態金屬為基載液和釹鐵硼微顆粒為磁性載體,製備出磁極可重構的液態金屬永磁體,革新了傳統的永磁體固體特性和磁流體的電絕緣線,其特有的高導電(>106S/m)和剩磁性(>30 emu/g)以及類似於橡皮泥狀的可重構性,有望在柔性電子和軟體機器人等方面展現出嶄新應用。
  • 液態金屬將帶來技術領域的新變革—新聞—科學網
    這裡的室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然而其諸多屬性和用途卻長期鮮為人知。 劉靜率團隊跟液態金屬打了十多年交道,率先揭開了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的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在廣泛應用領域實現了全面突破,相關成果被認為是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
  • 基於液態金屬的柔性可自愈電路
    最近,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團隊在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其他軟機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最近發表的兩篇論文對這一進展進行了詳細描述。現在,他們開發了一種用液態金屬製成的材料,也能夠物理修復損傷。當兩塊電氣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放在一起時,它們可以像皮膚被割傷後癒合一樣融合在一起,這種創新使電路能夠承受更多的損傷。Carmel Majidi的軟機器實驗室(SML)利用一種由鎵和銦合金製成的液態金屬實現了這個創新電路。作者說,這種金屬比汞等其他液態金屬更安全。
  • 液態金屬或可修復人體神經
    目前人類的技術還達不到電影中的水平,但有消息表明,我們正在接近之中。不久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全新原理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有望提升人類的自身「修復」能力。   神經網絡遍布於人體全身,因而神經損傷與斷裂在醫學上極為普遍。據統計,有多達100種以上的因素均可造成神經破損。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催生出諸多全新的材料創製與應用,被視為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液態金屬作為兼具基礎探索與實際應用價值的重大科學、技術與工業前沿,發展前景廣闊;相應研究有望促進人類物質文明進步、優化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將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尋求新一代變革性科技與工業的進程。
  • 美國UT Austin餘桂華教授AM: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界面化學研究
    研究背景 液態金屬電池具有循環壽命長、功率密度大等特點,有望應用在大規模儲能器件當中。 成果簡介 基於對易熔合金界面化學的研究,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餘桂華教授課題組首次實現了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全電池,該電池採用鈉鉀合金做負極(熔點:零下13攝氏度),鎵基的易熔合金做正極
  • 中科院研究突破:讓液態金屬機器能"跑"能"跳"
    這種變形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目標之一,如今,中國科學家在液態金屬領域的一項研究獲突破性進展,在這個漫長的研究之路上又前進了一小步。,首次報導了由液態金屬驅動的金屬絲振蕩效應、金屬顆粒觸髮型液態金屬跳躍現象等,並研發出鍍有磁性功能層的自驅動液態金屬機器乃至以液態金屬為車輪的微型車輛,其中2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
  • 液態金屬步入市場應用期
    不僅是圖靈,蘋果手機也一直在液態金屬領域進行專利儲備,並已在此前的iPhone取卡針上採用液態金屬製作,其優點是不會彎曲變形。業界廣泛期待的「液態金屬+藍寶石」,即機身材質是液態金屬、屏幕材質是藍寶石,雖然沒有在iPhone6s上採用,但有望在iPhone7或iPhone8上大規模應用。
  • 「夢之墨」開創液態金屬列印技術,大幅降低電子電路生產門檻
    的研究實驗中,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靜博士注意到部分液態金屬黏附在了實驗材料表面,這在實驗時偶有發生,並不會對實驗本身造成影響,卻多少令人有些困擾。望著這些「意外產物」,一向思維活躍的劉靜不禁思考液態金屬更多可能性:既然液態金屬能附著在某些物質表上,那麼有沒有可能將其控制,利用液態金屬本身具有的室溫下具有液體流動性、導電性好、沸點高等固有特性,開發更多更有前景的應用? 於是劉靜與其團隊大膽開拓了液態金屬的列印研究。
  • 液態金屬拯救了半導體
    液態金屬拯救了半導體?!摩爾定律是一個經驗性建議,描述了集成電路(IC)中電晶體的數量每幾年翻一番。但是,由於電晶體太小,以至於當前的基於矽的技術無法提供進一步縮小的機會,因此摩爾定律已開始失效。但是,現在,新南威爾斯大學化學工程學院(UNSW)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基於新沉積方法(先進功能材料,"液態金屬上2D硫化鉬的自沉積")消除這種晶界的方法。
  • 什麼是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iPhone靠譜嗎?(全文)
    之前有消息稱蘋果收購了主攻液態金屬研發的公司Liquidmetal,而兩者的合作也在秘密的進行中,同時蘋果還積極的遞交液態金屬在iPhone、iPad用途、製造方面有關的專利,很多人都曾大膽假設,下一代iPhone或許就會採用液態金屬材質的機身。
  • 科幻電影裡的液態金屬成真
    它由特殊液態金屬組成,時而堅不可摧,時而柔軟似水,像橡皮泥一般可任意改變自己的形狀。最近,科學家在液態金屬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突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在室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合金,並將其注入橡膠後製成像天然皮膚一樣柔軟和富有彈性的電晶體。這一最新成果預示著,這些軟性材料或將開創液態計算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