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生命金屬」!擋硫酸、王水腐蝕,中國人竟用Ta當水杯?

2021-01-10 網易

  天氣漸冷,習慣多喝熱水的中國人,幾乎人手一個保溫杯。 但有了保溫杯,未必能喝到「放心的熱水」。

  某電視欄目組曾做了一期「保溫杯」的專題報導。記者專程產地走訪,工人直接明說「都有毒!鉛、汞...重金屬都超標」。

  

  節目組聯繫業內人士,他爆料說:「都毒的很,用是要短命的,老百姓又沒辦法!」

  到底為什麼?問題出在保溫杯的不鏽鋼材質上。

  

  劣質不鏽鋼中含有重金屬,它會因腐蝕而被釋放到水中,引起智力缺陷、腎衰竭、患癌的風險!

  而泡茶、泡飲料果汁、泡咖啡...各種水以外的液體,就可能導致保溫杯中的重金屬被析出!

  

  難道保溫杯真的不能想裝什麼就裝什麼嗎?

  有一種新材料可以,它就是被譽為「生命金屬」的鈦!

  

  這是一種全新材料,常被航天航空、海洋工程、醫療領域所使用

  甚至還能植入人體不產生任何反應,製造假肢、心臟支架、顱骨補丁...實際使用比黃金還珍貴!

  

  將鈦與不鏽鋼同時放在王水中,一段時間後不鏽鋼就被溶解消失,但鈦卻安然無恙。

  

  用它製成的保溫杯,防腐蝕、抗菌、無毒、無害...這就是我們所今天推薦的科西鈦杯。

  它甚至可以裝滿一杯硫酸、王水,而不會析出有毒有害物質。

  

  而且,它還是一個能燒水的保溫杯喔~

  

  耐「王水」腐蝕的保溫杯!戳視頻看更直觀

  

  推薦理由:

  1、耐強酸、強鹼,不怕硫酸、王水腐蝕,無重金屬析出,自帶抑菌效果

  2、能燒水、能保溫,1分鐘喝到熱水暖胃,6h保溫隨時喝~

  3、更輕 、更小、更便攜,外出攜帶無壓力

  夠硬!耐深海、硫酸、王水腐蝕...

  因為穩定的材料特性,鈦又被賦予了一個「以神名義」命名的名字——泰坦/TITAN,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艦船等領域。

  中國自行設計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船體就採用鈦合金製成。

  

  一部科教片《崛起的第三金屬-鈦》,曾對鈦的耐腐蝕性做過驗證。

  海洋是一個複雜的腐蝕環境,溫差大、高溼、高鹽等氣候條件,大大加速了材料老化腐蝕的進程。

  

  節目裡,工作人員將1mm厚的銅板、鋁板、不鏽鋼板和鈦板同時放入海水中。

  

  5-8個月內,鋁片出現腐蝕;12個月後,銅板消失了;不鏽鋼壽命稍長一點,4年後才被腐蝕消失。

  但是鈦,在經過幾年的腐蝕後,仍然存在於海水中!

  

  CCTV7頻道也曾在北京科技大學的腐蝕與防護中心,測試鈦的防腐蝕性能。

  節目組先將鋁合金、不鏽鋼與鈦,放入硫酸溶液中,觀察反應。

  

  明顯看出,鋁合金與不鏽鋼都與硫酸產生起泡反應,說明二者已經進入腐蝕階段。

  而鈦合金,與硫酸沒有產生任何反應!

  

  而在強鹼性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鋁合金迅速析出絮狀物。

  

  不鏽鋼側面產生紅色金屬鏽跡。

  

  只有鈦合金,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鈦耐強酸、強鹼腐蝕,而用鈦製成的科西電熱鈦水杯,自然比普通不鏽鋼水杯更加安全。

  

  耐王水腐蝕,科西鈦杯無變化

  科西品牌方為了證實這一點,用「王水」對水杯做了耐腐蝕測試。

  王水又稱「硝基鹽酸」,腐蝕性比硫酸更強。

  

  在實驗室中,用滴管分別將王水滴入科西鈦杯與普通不鏽鋼保溫杯中。

  *危險實驗,切勿模仿!!!

  

  馬上就能看出區別。

  王水在鈦杯中無任何反應,而在不鏽鋼杯中迅速發生腐蝕反應,王水液體也由綠變黑。

  

  擦拭乾淨後明顯看出,不鏽鋼杯口已經被腐蝕變綠,鈦杯卻仍然無損!

  

  因為保溫杯的特性,普通不鏽鋼在長時間的高溫水環境下,就可能析出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科西選用含量99%的純鈦製成水杯,為的就是各種意義上的飲用安全。

  

  鹽水、茶水測試,無有害物質析出

  有些人不相信,不鏽鋼保溫杯會析出重金屬,所以我們花了10天時間做了實測。

  將半包食鹽倒入水中,配比出鹽水。

  

  再將濃鹽水分別倒入科西鈦杯與普通不鏽鋼保溫中,靜置等待10天。

  

  10天後,結果出乎意料。

  不鏽鋼保溫杯中的鹽水竟然出現了「紅色沉澱物」?!

  

  但科西鈦杯中的鹽水,無任何反應。

  

  這是因為:不鏽鋼與鹽水發生置換,反應析出鐵鏽;而鈦性質穩定,與酸、鹼、鹽均無反應。

  

  不鏽鋼不耐酸鹼,但生活中常見飲品,不是酸性就是鹼性,泡久了真的會出問題!

  而用科西鈦杯,任何飲品都能裝,不和酸鹼產生化學反應,保證每一口水都是健康水。

  

  對人體無害的「生命金屬」

  長效抑菌、無異味、無鐵鏽味

  鈦是與人體長期接觸而無害的親生物金屬,而且鈦做成的保溫杯有至關重要一點:抗菌!

  很多人對「杯中細菌」沒有概念,其實換個說法就是:你的水杯,是不是經常有股異味?

  

  「異味」,多數情況由細菌引起。

  保溫杯本身沒有細菌,但每一次喝水,人嘴都會將大量細菌帶到杯中。加上保溫的熱環境,簡直是細菌繁殖的天堂。

  

  我們隨機檢測了辦公室同事的水杯,2位用的是普通保溫杯,1位用的是科西鈦杯。

  這3位都非常喜歡在保溫杯裡裝各種飲品,牛奶、茶水、飲料...

  

  我們將杯內液體倒出後,使用ATP細菌檢測專用拭子,在杯壁取樣後,放入ATP細菌檢測儀開始檢測。

  

  結果這2款普通保溫內的細菌總數,多達600+。而在鈦杯內取樣檢測,殘留細菌竟然僅為0!

  

  因為鈦能抑制表面的細菌生長,所以不鏽鋼保溫杯早該換,用鈦杯,喝水才沒「異味」!

  

  鈦杯抗菌,效果是不鏽鋼43倍!

  為了真實,科西又在實驗室做了抗菌測試。

  向鈦杯、不鏽鋼保溫杯、玻璃杯內,倒入牛奶並放入培養箱中,靜置24小時。

  

  24小時後,統一對三款水杯中的牛奶取樣,再將取樣後的瓊脂培養皿放入培養箱中,繼續培養。

  

  培養結束後,對放置了6、9、12、24、36小時的牛奶樣品,進行檢測。

  

  ●玻璃杯在12小時開始生菌,24小時出現大量菌落。

  ●不鏽鋼杯稍好,但在24小時後也開始生菌。

  ●只有鈦杯中裝的牛奶,在36小時後,仍保持乾淨狀態!

  

  ▲實驗人員在菌落中加入顯色劑,顏色越深細菌越多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也給出檢測報告:玻璃杯與不鏽鋼杯的抑菌率僅在10%以內。

  不鏽鋼保溫杯作用22h後,抑菌率僅約為2%!

  

  而科西鈦杯不同,它的效果隨時間增加而增強。

  作用6h,抑菌率約45%

  作用22h,抑菌率達到92%!

  換算下,科西鈦杯的抑菌率是不鏽鋼的43倍。「水越放越髒」的傳統觀念,已經被科西顛覆!

  

  保鮮時間更長,泡茶清亮不發汙

  細菌是飲品變質的元兇,而科西鈦杯能抑菌,也能讓飲品保鮮更長時間。

  我們先將牛奶加熱至63℃。

  

  隨後將熱牛奶倒入科西鈦杯,與不鏽鋼保溫杯中,密封20天。

  

  20天後啟封,不鏽鋼保溫杯中的牛奶已經結塊變質。

  

  而科西鈦杯中的牛奶,沒有一絲結塊的現象。

  

  我們將牛奶倒出,不鏽鋼保溫杯中的牛奶出現奶渣。但科西鈦杯中的牛奶,仍然絲滑流暢。

  

  

  同樣,我們也測試了大家常泡的茶水。

  將熱茶水倒入不鏽鋼保溫杯與科西鈦杯,並額外倒入玻璃杯中用作參照,3者室溫下靜置3天。

  

  3天後,用作參照的茶水已經氧化成濃綠色。

  但將不鏽鋼保溫杯與科西鈦杯中的茶水倒出,明顯看出鈦杯中的茶水更加清亮。

  

  這是因為:在不鏽鋼保溫杯中,高溫水環境下經過微生物發酵,茶水渾濁變色變味。

  在鈦的抑菌下,所以科西鈦杯中的茶水更清亮。

  

  普通不鏽鋼,長遠來看,其實對人體影響深遠。我們在苛刻環境下做了很多實驗,才確認鈦杯真的足夠優秀。

  尤其對於在乎的人來說,孕婦、嬰童、老人...鈦杯是優於不鏽鋼保溫杯的更好選擇。

  

  1分鐘喝熱水,6h保溫時間

  熱奶、泡茶、煮沸...全新體驗

  出門在外,公共水源不放心;出差旅行,酒店的熱水壺更噁心。

  所以科西鈦杯,還是一個有加熱功能的保溫杯。

  

  夜深時突生餓意,輕鬆煮個泡麵填飽肚子。

  

  再燒一杯熱水,早上醒來剛好潤嗓暖胃

  

  在加熱方式上,科西鈦杯採用新型的發熱體結構,提供三重安全加熱保護,避免風險。

  

  大部分電熱水杯都需要開蓋燒水,非常危險。尤其是小朋友,一旦意外就是重度燙傷!

  

  但科西在鈦杯上創新使用了「閉蓋燒水」技術,通過特殊設計的杯蓋實現水汽循環。

  不小心打翻,也沒有安全風險。

  

  它的杯蓋和杯口還採用內螺旋設計,非常密封。無論怎麼顛簸都不會溢水,外出攜帶方便。

  

  3種模式,1分鐘喝到熱水

  在安全燒水前提下,鈦杯提供三種燒水模式——45℃、80℃、煮沸

  注意:因各地區海拔差異,燒開溫度有所不同

  

  45℃模式,適合泡奶、喝熱水。

  當你冷得瑟瑟發抖,手邊卻只有1瓶冰涼的礦泉水時,誰不想喝口熱的呢?

  

  用科西鈦杯的45℃燒水模式,1分鐘就能喝到熱水暖胃,即熱即喝不燙嘴,方便!

  

  用來泡奶,倒奶粉間隙,就燒到適合衝泡的水溫。

  

  而且科西特別調製了45℃泡奶的溫度。

  普通電熱杯,熱牛奶多半會糊底;科西鈦杯熱牛奶,則不易糊。

  

  80℃模式,泡茶4分鐘茶香四溢。正合適的水溫泡茶不易產生苦澀味,保留茶葉有益成分。

  煮沸模式,6分鐘能把生水燒開至93℃-100℃。

  

  *為展示效果開蓋燒水,日常用無需開蓋

  這點對於潔癖、強迫症的上班族特別友好。早上到公司時,可以把餘水燒開用來消毒水杯。

  

  燒開後晃一晃倒掉,快速清潔,比洗更方便。

  

  6h保溫時間,更輕、更小、更便攜

  因為科西鈦杯太特殊,為了更負責的去推薦它,我們又購買了大量電熱杯用作對比。

  

  綜合對比下來,只有科西將重量、容量、燒水安全性、時間、保溫性...平衡得恰到好處。

  *數據為內部實際測量,存在偏差

  

  在重量上,因為鈦天然具有「輕」的特性,所以科西鈦杯比其他電熱杯要輕得多。

  

  350ml容量,恰好符合外出飲水量

  輕到外出攜帶毫無壓力,我旅遊時都帶著它。

  

  在保溫方面,科西內部測試,保溫約6小時。上午外出一杯熱水,下午三點依舊溫熱。

  外出一口熱水暖胃,太適合這個寒冷的季節。

  

  冬天高鐵出差時,也一直是科西鈦杯陪著我。

  

  在我深入了解並試用一個月後,我就把家裡的保溫杯全部退休,只留下科西。

  

  身邊的小夥伴也紛紛被我安利,畢竟在頻發疾病的今天,誰都希望自己在小事上,更健康一點。

  

  能裝「百種」飲料,安全健康

  喝水這件事,交給Ta就夠了

  科西為創造出「全新」的即熱保溫杯,一直在尋找更輕、更安全的杯體材質,以替代不鏽鋼。

  而本應用在軍事、航天及奢侈品上的金屬鈦,無疑是更好選擇。

  

  目前市場上也有鈦杯出售,但功能非常單一,普通茶杯要三百多、保溫杯更是飆價到千元級別!

  

  *國外的鈦保溫杯售價

  而科西鈦杯卻把功能和應用做上去,把價格壓下來!精緻的禮盒包裝,尤其適合送禮。

  

  現在旗艦店原價999元!雙十一優惠後也要599元!

  

  

  我們今天直降500元,現價499元!

  還順豐包郵哦~

  保價雙十一、雙十二!我們和品牌方磨了好久,對方保證就算大促價格也不會比我們再低了!

  點擊小程序購買

  

  

相關焦點

  • 濃硫酸、王水?都太low了!傳說中的化骨水真的存在!
    除此之外,硝酸也可以腐蝕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很多物質,鹽酸的腐蝕能力則較差一些。話說回來,硫酸最多也就是毀毀皮肉,不可能把人完全化掉。另外,硫酸對諸如黃金這樣不活潑的金屬更是無可奈何的,那麼有沒有能夠溶解黃金的化金水呢?
  • 王水的威力有多強?把硬幣丟進去眨眼就沒了,硫酸只是個弟弟!
    王水的威力有多強?把硬幣丟進去眨眼就沒了,硫酸只是個弟弟!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它是一種無色無味油狀液體,外國一小夥為了測試濃硫酸的腐蝕程度,於是做了一項這樣的試驗,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小夥把一朵鮮豔的花朵放到濃硫酸中,不一會兒的功夫,花朵就變成黑色,直到消失,小夥覺得花朵太脆弱了,又找來一個蘋果放進濃硫酸裡,最後腐蝕的連渣都不剩。其實在濃硫酸的種類中,還有一種能夠腐蝕金屬的濃硫酸,這種濃硫酸就叫做王酸,外國小夥把王酸倒在實驗杯裡,隨後拿來一枚硬幣,然後放了進去。
  • 濃硫酸和王水誰更「厲害」?俄羅斯小夥親自實驗
    今天有位俄羅斯小夥就想要自己親自體驗一下,用事實來說說濃硫酸,王水之間的差別。話說這兩種物品都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很少去接觸。之前有一位男孩子把喜歡的女孩用硫酸毀容了,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震驚,因此在平常大家接觸到這種物品的機會是幾乎沒有的,印象當中,估計很多人都覺得硫酸的威力更強大,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位俄羅斯小夥把自己用安全的材料進行了全副武裝,好奇歸好奇,保護自己才最重要的。
  • 威力比硫酸還大,一種能夠溶解黃金和白金的水,王水
    在化學實驗室,我們能夠找到很多具有危險性的液體,如果你沒有化學學位,那麼你可能只對一種強腐蝕性的液體耳熟能詳,那就是硫酸。的確,硫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可以與很多金屬起反應,如果濃硫酸不小心潑濺到身體上,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 黃金遇王水,難得一見!
    原理:王水有人也稱「王酸」、「硝基鹽酸」,是一種腐蝕性非常強、冒黃色煙的液體,是濃鹽酸(HCl)和濃硝酸(HNO3)按體積比為3:1組成的混合物。你看「王」字,三橫一豎,似乎在告訴你鹽酸與硝酸的比例。通俗地說,當金屬浸入王水中,先是金屬外層原子的電子被濃硝酸拉跑了,使金屬原子帶上了正電。
  • 幾種腐蝕性超強的物質,魔酸的酸性是濃硫酸的一億倍?
    腐蝕性:物質使金屬性能發生改變的能力。一般酸性大的物質,腐蝕性也很強,但是沒有嚴格的關係;濃硫酸屬於強酸,但是還有比其更厲害的酸。王水王水是由濃鹽酸和濃硝酸按照3:1的體積比混合而成,曾在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酸中之王,能腐蝕濃硫酸也腐蝕不了的重金屬金和鉑等。不過像銀、塑料、蠟燭、聚四氟乙烯、玻璃(矽的化合物)等等物質,王水就奈何不了了。
  • 有史以來最強酸——魔酸 是濃硫酸的10億倍
    科學家製造出有史以來最強酸,是濃硫酸的10億倍!曾經,王水以其能腐蝕金屬的能力被稱為酸中之王,就算是堅不可摧的黃金,經過王水浸泡都一樣化作金屬泥,王水便由此以酸中之王的身份深刻在人們腦中。魔酸的酸性遠大於王水,甚至比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還要遠超上億倍,王水在它們面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不同金屬,這「戶型」也不一樣:有立方的、有正交的、有四方的、有六方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固態金屬戶型,畫風都是比較嚴謹的。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別人都是「熱脹冷縮」,鎵卻像冬眠的黑熊一樣「遇冷變胖」。鎵在降溫之後會發生過冷卻,並且固化時體積變大,之前手裡的液態鎵,直到0℃也能保持液態。金屬鎵表示:我憑本事變的液態金屬,憑什麼讓我變回去!
  • 最耐腐蝕的金屬,熔點最高的物質,究竟什么元素才能擁有這樣的光環?
    最耐腐蝕的金屬鉭具有非常出色的化學性質,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無論是在冷和熱的條件下,對鹽酸、濃硝酸及「王水」都不反應。在150℃以下,鉭不會被濃硫酸腐蝕,只有在高於此溫度才會有反應,在175度的濃硫酸中1年,被腐蝕的厚度為0.0004毫米,將鉭放入200℃的硫酸中浸泡一年,表層僅損傷0.006毫米。
  • 硫酸的腐蝕特點,及何時可用碳鋼、不鏽鋼?
    硫酸或其溶液是SO3的水合物,濃酸為無色油狀液體。當n(SO3)/n(H2O)≤1時,通稱為硫酸。
  • 《黃金大劫案》引質疑 王水溶解黃金合理嗎
    策劃:徐暉 撰文:本報記者王振國Q1化學題:王水能溶黃金,溶不了汽車?材料來源:影片《黃金大劫案》在電影《黃金大劫案》中,男主角小東北從包租婆那裡獲得了用王水來溶解黃金的靈感,拉來一車王水將日軍用來買軍火的8噸黃金化為溶液,衝到了松花江裡。
  • 號稱地球最強酸,勺子放進去2秒就沒了,比王水還要強!
    硫酸是咱們平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化學物質,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在生活中大家所遇到的酸一般都是一些醋酸和果酸,相比較來說,其實它們的腐蝕能力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強,但是如果當硫酸的濃度過高時,經過它泡過的物質無一倖免全都被腐蝕掉了酸性之強讓人們瞠目結舌
  • 王水(硝基鹽酸)
    還好,作為化學家的喬治最終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用化學反應的方法將兩枚金質獎章溶解,沒想到眾人異口同聲的表示贊同。但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黃金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物質,很難找到可以將黃金溶解的溶劑,除非他們可以儘快配製出「王水」(aqua regia)。
  • 它是水的「第四種形態」,其腐蝕能力堪比王水
    作為生命的起源地同時也是生命之源的水,自然被重點研究過,而超臨界水正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的。其實相對於其他實驗的嚴苛條件,形成超臨界水的條件便顯得不那麼嚴格。最後超臨界水能夠緩慢地溶解腐蝕幾乎所有金屬,甚至包括貴重金屬類的黃金,要知道能夠溶解腐蝕黃金的溶劑寥寥無幾,經過實驗證實超臨界水的腐蝕性可以和王水相媲美。在超臨界水中一些化學反應的反應速度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的甚至可以提升至原來的100倍。
  • 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鉑金,究竟是什麼?鉑金首飾的真假你知道嗎
    鉑系金屬包括鋨、銥、釕、銠、鈀六種元素,被通稱為白金家族。鉑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一種極為罕見的貴金屬,在自然界中常常以礦物的形式存在,並且極為分散。鉑分布廣泛,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秘魯、俄羅斯和南非等地。礦石中能夠提煉出來的鉑金量也非常少,從10噸鉑金礦石中歷經5個月才能提煉出1盎司(28.35克)鉑金。
  • 為什麼王水能夠溶解金和鉑?
    王水,是濃硝酸與濃鹽酸按照體積比1:3的比例配成的混合液,並且有很強的腐蝕性。王水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溶解硝酸和鹽酸不能溶解的金和鉑。一些不法首飾清洗商在清洗鉑金首飾時,常用王水清洗,以此偷盜鉑金。
  • 「不鏽鋼」杯到底能裝啥?可口可樂聯名杯竟裝不了碳酸飲料?
    如果長期用杯子盛放酸性的飲料,杯子本身會變得容易鏽蝕。《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的國家標準中(GB 4806.9-2016),對不鏽鋼製品的鉻遷移量作出了規定。把不鏽鋼杯子扔到4%的乙酸溶液中煮沸半小時,再靜置一整天,溶出的鉻不能超過2mg/kg。
  • 「快速修復」複合材料技術電廠濃硫酸儲罐滲漏案例
    一、企業設備問題及分析:問題:80%濃硫酸儲罐發生腐蝕滲漏,滲漏部位在液位計下口和本體連接焊縫處。分析:罐體長時間存儲濃硫酸,罐體內部襯膠老化或襯膠存在小縫隙,濃硫酸直接接觸金屬內壁,長時間接觸因腐蝕出現滲漏。二、傳統修複方法:傳統方法一般是罐內排空、置換對漏點補焊處理,補焊還會再一次產生腐蝕滲漏。